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老家高铁通了,我妈喊我周末回家吃饭

阳柳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9-12
   

       山海都“平”了后,相见才能说走就走,所爱才能想见就见。



 | 阳柳


坐高铁回家的快乐,我是在今年春节体验到的。那天,我中午从上海站出发,四个多小时后,就站在了近700公里外的太湖南站。带的一本书翻了几十页,下载的两部电影和三集电视剧都没点开。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出站,一时间有些恍惚。


待到返程,早上7点22分上车,12点多出虹桥站,中午的阳光明媚又温暖。我发了条朋友圈:以后在家吃早饭,在上海吃午饭,不是梦。好多在老家工作的同学给我点赞。


我理解他们的感受:因为新高铁站的出现,老家和外界一下子建立了更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联系。一位去年暑假带孩子来迪士尼玩的同学,已经畅想起了周末的上海游。


在去年12月30日高铁开通之前,我回家要么是自驾,但因为每次都赶上节假日,理论上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经常因为堵车加服务区休息,被拉长到十几个小时,最离谱的一次是24个小时。要么是坐长途汽车,但要在车上过一晚,加上逼仄空间里的浑浊空气,体验也一言难尽。哪里比得上又快又舒服的高铁呢?


高铁带给我的这些感受,不只是地理距离的拉近。实际上,它更隐秘、更丰富的意义,是拉近了人与人的心理距离,甚至改变了某种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


最明显的变化,是我妈。说实话,虽然我放出了跨城吃饭的“豪言”,但多半是不敢实行的。原因很简单:像我妈这样勤俭节约的人,既会反对我花费那么多钱来回坐高铁,也会批评我三十好几了还恋家,不知道以自己的事情为重。这两条,就能轻松击败我回家的念想。


不过,我很快就知道我的想法错了。这次回家,我妈问起车票钱多少,我说出200多后,有些忐忑她怕贵,但她只是笑着点点头,说“挺好的”,还加了句“真方便”。


过年期间在家,村里的大喇叭里不时“吹”,说我们县迎来了高铁时代,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以往在新闻里看到这种表达,没什么感觉。但这一刻,想到我和妹妹都是受益者,周围的邻居、亲戚们也有很多坐高铁回来的,以至于路上的私家车都明显少了,一种沉浸式的欣喜油然而生。


昨天,在和我妈视频时,她好像看穿了我心思似的说,哪天有空了,想吃家里的饭了,就买张票,周末坐高铁回来吧。


我有点矫情地鼻子一酸。我想起来,网上有句话说“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字面解读就是地理距离造成了相见难和人心隔阂。后来,有文艺青年将之改成了“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山海都“平”了后,相见才能说走就走,所爱才能想见就见。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高中在县城读,读大学在1000公里之外,一路走来,离家越来越远。工作之后,虽离家近了,但故乡又从“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变成了只有春节和国庆两个假期。


于我,这是个人的成长。但日渐年迈的父母,是将日子简化成了漫长的等待和短暂的相聚。以他们的性格,又不惯于在我面前表现出依恋,于是只能学着自我独立,并告诫我们独立。时间长了,我就相信了这是父母之爱的全部。


高铁给我开了一扇窗口,让我看到了亲情纽带上,那抹被遮蔽的温柔,那份总是为子女着想而羞于表达的温情。


还不止于此。过年期间,我妈发了腰椎疼痛,最严重的两三天,起床要人抱,走路要人扶。我屡屡劝她去医院,她总说年后再说。返城工作后,这也成了我放心不下的大事。每次在视频里问起,她都说好了,不疼了。但是真还只是为了让我安心,不好说。


我准备再过段时间,等天气暖点,找个时间回去,监督她和我爸去做个全面体检。以后年年都这么干。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