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喜欢吃“过期食品”的父母

张炎然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9-12
   

       任何时候,勤劳俭朴的生活态度,都是应该提倡的价值观。


中新经纬微信公号 资料图


 | 张炎然


我已经记不清,家里茶几上的一堆零食,是什么时候买来的了。我一向是个对零食无感的人,而妻子虽喜零食,但往往买回来后,品尝几口也就意兴阑珊,不再问津了。有的甚至连开封的机会都没有。一堆零食,就这样一直在茶几上零零散散地堆放着,成了“弃儿”。


没想到的是,这种情形,在岳母到来之后开始改变。岳母最近家中无事,我们遂邀请她过来小住。说句题外话,岳母来家里一直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一来,家里的饮食起居不用再犯愁,我们俩可以准时三餐了;二来,家中多了口人,也能更热闹些,不至于两人整天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四目相对,还能少些拌嘴。


而也正是岳母的到来,给了家里这些沉积已久的零食一次“去库存”的良机。岳母这个年龄的人,自然是不喜欢吃零食的,而且就像所有的爸妈一样,也反对孩子吃零食。但戏剧性的地方在于,没来一周,家里的零食几乎快被岳母“消灭”了。


这源于我们的一场对话。某天饭后,三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茶几上的一堆零食,自然映入眼帘,妻子于是邀请岳母品尝这些零食。岳母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理由是“不喜欢吃”,并说让我们吃掉。但妻子接着说了另一句话,令岳母的态度瞬间发生了改变。


妻子说,“这些零食也快过期了,不吃就扔掉吧”。听到这话,岳母赶紧改口,“怎么能扔呢,我吃吧,就是过期了也没事”。话音刚落,妻子大笑,连忙看向我,“看,只有说东西快过期了,妈妈才会主动去吃。”


我听了也觉得有趣,加入到这欢乐的聊天气氛中。但在那一瞬,心中也若有所思:好东西只有快过期了,父母才会去吃,这不就是我们父母一辈一直奉行的生活哲学吗?


从开始读书起,我们就不断听到这样的故事:某家有好吃的东西,母亲总会说“我不喜欢吃”,而当孩子吃完后,不经意的一瞬间,却看到她在拣食盘子里的残羹剩饭。


在生活困难的岁月,这样的细节其实也都贯彻在许多人的经验中。而我觉得,这种饮食上的“矜持”,与岳母对家里零食的态度,是同出一源的,那是出于她们最朴素的生活观。


岳母真的不喜欢吃零食吗?或许是,因为吃惯了家常便饭的她们,并不适应这种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速食产品。但她们同时也知道,这些东西不便宜,不能浪费。与其说她们不喜欢,毋宁说她们不舍得。她们想把好东西留给孩子吃,自己是决然不会触碰的。


这代表了父母一代的隐忍与奉献。与从前的苦日子相比,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当下早已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但那种困难时期留存下的生活习惯,依旧深深地烙印在父母心中。丰裕的购买力,并不能使他们轻易改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不只是零食不再浪费了,岳母来了后,家里所有生活用品的浪费都大大减少。以前买菜用完的塑料袋,成了岳母用来装各种干湿厨余的垃圾袋;废弃的毛巾,成了擦地板的“好帮手”;每餐剩下的菜,在岳母的搭配改造下,还能再吃一顿……我跟妻子打趣,“你妈来了之后,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能节省不少,是咱们家的‘省钱大使’呢。”


当然是玩笑。我真心敬重岳母这种勤俭持家的生活态度。我们打小从苦日子走来,学有所成后,在城市里安家置业,生活日渐好转,逐步“城市化”,却慢慢地忘记了朴素有度的生活习惯。


任何时候,勤劳俭朴的生活态度,都是应该提倡的共同价值观。这不仅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也是漫长的人类生活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永远在生活上保持一点忧患意识,我们就能获得更多心安。岳母的态度感染了我,我要向她学习。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