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六勇制匪”到“三友救难”,凡人微光如群星璀璨

与归 澎湃新闻评论 2022-09-12
 
  

       默默无闻者绝不冷漠,平凡之躯里蕴藏着温暖和力量。




 |  与归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看到了这两条新闻:8月8日,44岁的重庆男子蒋正全,和两位工友在阎良区一水库救出落水的5人后,用生命完成最后托举,因体力不支而牺牲。同一天,成都一名男子持刀在街头向执勤辅警挥刀,六位勇士合力将歹徒制服。


这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类似的事情,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只不过,它们有的没有成为新闻,有的淹没在网络的浮躁和喧嚣中。而当它们偶尔成为热搜,借助网络的聚焦效应,那些平时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感人场面的人们,便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现实生活中,我们谁都不希望意外发生。不只是最后“救人者没能生还”这个意外,“汽车冲入水库”这个意外,我们也不希望它发生。但是当它们已经发生之时,我们便看见了人性在发光,热血在涌动。


两起见义勇为事件,都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在成都这起事件中,共有六位勇士挺身而出,而在西安这起事件中,与蒋正全同行的两位工友也参与了救援,加上附近路人,共有6人被官方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英雄并不孤单,他们以群体的形象出现,这本身就打破了那些“好人少”“社会冷漠”的极端论调。


铲子哥、牌子哥、外卖员、农民工、骑手……这一个个临时称呼,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恰似天空里一颗颗陌生而又熟悉的星,斑斓璀璨。我们或许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在风轻云淡的晴空里,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微光,但是当夜幕降临,他们自会出现,给我们力量、方向和安全感。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个新闻当事人都说了一句相似的话。蒋正全的工友秦建平说,“还是不敢相信!”被救上岸的周女士说,“我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好的人。”坦白讲,这种没想到,是很多人在危急时刻的正常心理反应。如果蒋正全还在,他可能也没想到,瘦削的自己居然有那么大的力量,在水中连救数人。


但请相信,总有人挺身而出。他们或许不是在时刻准备着,甚至也都没想到过这辈子自己还能做出如此感动全网的“大事”,但是当危急情景出现,他们还是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用行动给出了答案:默默无闻者绝不冷漠,平凡之躯里蕴藏着温暖和力量。


初看蒋正全的事迹,“最后的托举”就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在作文里引用过类似的见义勇为案例,于是去检索了“最后的托举”。坦白说,当敲下回车键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我也有一种“没想到”的感觉:居然有那么多。


2014年5月,在一起工地坍塌事故救援中,牺牲的湖北孝感消防员卢亮的遗体,膝盖下蹲双手弯曲,呈托举状;2018年8月,汉口学院学生陈胜伟救人不幸溺亡,生命最后一刻保持托举姿势;2021年1月,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冰湖里托举起落水儿童,自己则沉入湖底……


故事在连接着故事,勇士在感染着勇士。正如一位网友评价蒋正全说,“这种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本性,没有掺杂那么多思想活动,他看到的只是眼下我需要救这个人……”蒋正全可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成为全网致敬的英雄,但他一定生活在一个相信和传递见义勇为故事的社会中。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