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医疗资源向重点人群倾斜|澎湃社论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2023-02-28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加在一起,为数绝不少。




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抓重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称,当前,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


事实上,自“新十条”出台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陆续发布《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社会服务和医疗资源向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倾斜。


的确,一个社会的资源不可能是无限的、随时随地随意支取的。尤其是,当感染人数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量级后,必然面临医疗资源紧张,因此要讲究轻重缓急,也要避免混乱无序。


结合近期的官方统计数据,再对照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网友自发分享的“阳过”“阳康”经历可知,绝大多数人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都可以在药物、休息的辅助下,于数天内痊愈。对这部分人来说,无需去医院,也无需过多的治疗,没必要和重点人群争宝贵的医疗资源。


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加在一起,为数绝不少。在疫情高峰到来时,防发病、防重症、防死亡的任务可能会比较艰巨,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安排。


一些地方近期已在部署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方案。如上海12月8日要求,针对孕产妇、新生儿、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等重点人群,摸清底数,建立台账,落实属地网络化管理,安排辖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护人员做好重点人群日常健康监测,指定区内医疗机构满足重点人群常见病就医需求。


过去三年,处在防疫一线的社区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辖区内的重点人群,其实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台账和与之对应的应急方案。在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以往积累的资料数据和应对经验,完全可以好好利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也要及时调整。


另外,对重点人群也要细化分类,制定个性化的应对方案。以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人群为例,上海市给出的办法是按照“原就诊医院优先救治”原则安排就诊,原就诊医院暂时无法提供服务的,由原就诊医院负责协调安排后续治疗。如此,明确了就诊步骤和环节责任,就可以确保患者治疗的连续性。


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面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把更多医疗资源留给弱势群体、重点人群,尽力“压平感染曲线”,我们就更有底气平稳度过接下来的冲击。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