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车站安置点,让凌晨的上海有温度|澎湃社论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2023-08-10
   

       火车站这样的窗口单位,是一个城市的温度表,正需要在细节之处体现温度和关怀。


2月6日,正月十六,凌晨3时许,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地下二层为等待首班地铁旅客打造的休息区。本文图片均来自澎湃新闻



春寒料峭的夜晚,上海火车站有两处安置点,为远道而来的异乡人提供了深夜休息的地方。


春运期间,每天从深夜到凌晨有数千名旅客抵达铁路上海站,但是此时,他们已经错过了地铁末班车,而且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在郊区务工,深夜打车费动辄数百元,夜班公交有限且换乘不便,在火车站等到天亮,等到首班地铁运营,成为他们认为最划算的选择。


如今,上海火车站在南广场和北广场两处地下车库设置了安置点,铁马隔出了安置区域,整整齐齐地摆上了塑料板凳,这里还提供免费的热水,平价的桶面和食品,可扫码使用充电宝,吹不到风,淋不到雨,安置点里暖意融融。


在安置点等待的旅客


火车站是大多数异乡人与上海第一次产生接触的地方,为了保障春运,让他们感受些许的温暖,静安区春运办专门在上海站组建了46人的机动应急队,帮助旅客。朴素的安置点,让异乡的奔波者免受寒风冷雨之苦。一则短短的新闻,暖到了很多人,一项不起眼的惠民措施,让网民交口称赞上海的温度。


上海很大,个体看起来很渺小;上海很大,每一个奋斗者都值得被善待。火车站这样的窗口单位,是一个城市的温度表,正需要在这样的细节之处体现温度和关怀,用足、用好既有资源,做到心意到、服务到,让打工人在寒夜里有暖意,让劳动者的艰辛被更多共情。


2021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提出,上海要“全力打造善治城市典范,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努力打造精细极致、富有温度的超大城市管理精细化样本”。


等待数小时的旅客进入地铁站


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精细化城市管理如何更精细?城市管理是为了更好服务市民,勤劳善良的市民是城市最大的财富,精细化城市管理就是要“小处着眼”,在每一个细节上方便市民。那些深夜赶车、舍不得打出租车的外来务工人员,尤其需要我们主动关心,提供帮助。上海应有人人奋斗的出彩,也应处处体现守望相助的温暖。


还要看到,目前全国的高铁站一般在白天运营,因为不需要通宵候车,很多高铁站实施夜间清场。但是,也有一定数量的旅客,因为怕错过第二天一早的高铁,习惯提前一夜到火车站候车。这些人在火车站怎么过夜,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其实,只要一片遮风挡雨的空间、一排凳子、一个通宵服务的便利店,就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上海火车站的做法,能否推广到其他城市、其他车站?




编辑|沈彬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