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城市志︱吉林打通出海口,东北“王者归来”?

李蜀 澎湃新闻评论 2023-10-11
   

       把消费进一步搞活,从而带动东北的人气、烟火气,应该是东北未来发展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Photo by Sung Shin on Unsplash


 |  李蜀


最近,东北地区频频传出好消息。


一个月前,权威消息透露,沈阳都市圈已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不久前出炉的一季度数据显示,吉林省GDP增幅达8.2%,高居全国第一。东北三省近年来首次GDP增速集体跑赢全国大盘。


近日,海关总署的一则公告又给东北地区送去好消息——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并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东北地区再添“出海口”,在对外开放上又多了通道优势。


多重政策利好和积极的发展势头之下,东北,真的要“王者归来”了?


百度地图截图


出海口对东北意味着什么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将海关总署同意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吉林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解读为东北地区打通了出海口,这一点很容易引起误读。


一,东北地区本来就是有出海口——主要为大连港;二,这次海参崴港被允许作为吉林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只是意味着给东北地区的内贸货物增加了一个“中转口岸”,并不涉及外贸。


此外,东北地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政策也并不是首次实施,早在2007年黑龙江就有过试点,后来吉林也有过。同时,涉及的跨境中转站,除了俄罗斯的部分港口,还有朝鲜的。


因此,这次允许吉林将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更准确说法是东北地区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又增加了。


当然,这同样是利好消息。毕竟,东北地区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煤炭、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大宗货物的内贸运输需求较大,能够有更多机会使用成本更低的海运,便可降低内贸的物流成本。


比如,吉林部分地区的内贸海运若经海参崴中转,就比到大连中转可能更节省时间和运费,利好“北货南运”。


同时,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虽然不涉及外贸,但由于使用了海参崴这样的跨境港口,也让人对于东北在未来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空间产生了更大的期待。相关方面就明确指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与俄远东开发具有联动效应,新形势下迎来新机遇。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随着中国外贸结构的变化,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贸易额确实也出现了大涨的局面。


如吉林省与俄罗斯贸易总值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3%;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进出口4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辽宁省对俄罗斯进出口1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2%。


虽然说,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外贸总额依然不算高,但这样的增速表现,还是给拥有地缘优势的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乃至整体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把消费搞活,带动东北人气


正是得益于包括外贸在内的多个领域的良好表现,一季度东北三省的GDP增速时隔多年跑赢全国大盘。


公开数据显示,一季度,东北经济总量最高的辽宁,GDP增速超出全国0.2个百分点。而上一次,辽宁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是2014年;黑龙江虽然在去年一季度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再上一次还是在2013年三季度。


因此,这一次三个省份集体增速跑赢全国,对东北来说,确实是久违了。


尽管这一表现与去年同期的低增速有直接关系,但随着疫情影响的退散,在今年一季度,东北地区在外贸、工业、消费、投资等多个领域,确实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回暖态势。


如工业方面,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6 个百分点;辽宁为7.5%,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黑龙江为5.1%,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5%、14%、8.3%,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


值得注意的是,在淄博火了后,已有东北城市,如辽宁锦州派出官员南下取经。同样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淄博,通过烧烤一跃成为全国网红城市,这对于同样在诸多消费领域都有鲜明特色的东北,或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很多人都知道,东北盛产“网红”,甚至网络直播被调侃为东北新支柱。那么,像淄博那样,把这种网络人气,更有效转化为线下人气及消费力,定能产生更强的“网红”效益。


可以说,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把消费进一步搞活,从而带动东北的人气、烟火气,应该是东北未来发展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东北还有哪些积极因素值得期待


一季度“开门红”后,东北是否还能够继续延续这种状态,尚待观察。但除了外贸,还有一些积极因素是值得期待的。


比如说,产业结构转型,东北正在加速。


以汽车产业为例,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而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风口上,东北仍处于相对“慢半拍”的状态。相应的,这也意味着还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今年初,吉林省出台了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明确了 50 条主要任务。其中,仅今年吉林省计划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项目就达167个,总投资近千亿元。


事实上,一些大项目的落地早有眉目。去年2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就宣布落子长春,计划总投资358亿元,是奥迪在华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


同样以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辽宁,也在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如3月20日,投资100亿元的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开工,填补了沈阳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空白;日前,宝马集团也在沈阳宣布,总投资100亿元的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


很明显,相对于上海、西安、长沙等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先行一步,东北的汽车转型红利仍在释放之中。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当前的就业促进政策之下,东北的人口发展,可能蕴含着机遇。


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提到,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而众所周知,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或将有更多的机会留住大学毕业生。这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给东北留住人才带来正向影响,值得关注。


东北中心城市要担起重任


中心城市能否更好担负起领头羊的角色,是东北振兴最关键的一环之一。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布局了四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这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是“高配”。并且,东北的中心城市,在人口、经济等各方面,都对整个区域发展有着更突出的影响力。


比如,大连和沈阳GDP总量占辽宁全省的近6成;人口占全省的近4成。


长春GDP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全国首位度最高的省会城市;人口也接近全省的4成。


哈尔滨GDP占全省的3分之一以上,人口接近3分之一。


不夸张地说,东北地区要稳经济、稳人口,主要就得靠这些中心城市。


就目前来看,中心城市的表现都不辱使命。今年一季度,几个中心城市的表现都比较亮眼。正在冲刺东北第一个“万亿GDP城市”的大连,GDP同比增长5.7%;沈阳为5.9%;哈尔滨为5.4%;长春更是高达10.3%。在增速上,它们都体现出了对区域发展的应有牵引作用。


人口方面,在东北地区人口整体持续负增长之下,除哈尔滨外,沈阳、长春、大连依然保持人口正增长。


政策方面,沈阳都市圈的获批,为东北地区在国家战略中又增加了一个站位。下一步,国家中心城市的破零,值得期待。


当然,总体来看,东北地区的发展,包括中心城市,目前都依然还有诸多需要突破的地方。人口流失、产业结构偏“重”、营商环境有待继续改善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课题。


但是,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将给东北发展注入新的信心。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最近结束的CBA总决赛中,辽宁队以4-0横扫对手浙江队夺冠。赛后,辽宁主教练杨鸣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感言,引发了很多共鸣。


他说,辽宁男篮代表着没那么成功、还在为生活打拼的普通人的希望,“我们这支球队在八强中,算是经济最落后的地区,我们最后能拿到冠军,拼的是一种辽宁人特有的坚韧的意志……我们是,不是太成功的人士或者是普通人,想改变命运的标杆或者灯塔”。


这番话很励志,也说明东北发展从来不缺少动力。今年爆火的,且是以东北地区为背景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里的一个金句,也适用当下的东北:往前看,别回头。


海报设计:王璐瑶



编辑|李勤余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