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起门来打孩子”绝不是家务事

叶克飞 澎湃新闻评论 2023-10-11
   

       虐童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社会对虐童恶行的“家务事”判断倾向,它会使得防范意识和防范体系一退再退。


视频截图


文  |  叶克飞


6月26日,一段“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起广泛关注。26日晚间,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男童闫某某因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平台上。其母亲担心闫某某坠楼,用棒状物拍打闫某某,规劝其进屋。后闫某某跳楼。经医院诊断,闫某某身体多处骨折,肺部挫伤,暂无生命危险。


现场视频令无数人揪心,即使楼下有好心人大喊“不要再打了”,但窗内伸出的长棍仍在击打缩于平台花架一角的男童,直至男童跳下。男童家人“担心其坠楼,所以用棍子拍打规劝其进屋”的说法,由于不太符合常理,因此引发网友更大的质疑。当然,真相如何,需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窗内伸出的长棍,与“担心”“规劝”等字眼组合在一起,恰恰暴露了一些父母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乃至“不管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


在儿童教育中,学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与家庭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管教是父母的责任,方式方法也非常关键。棍棒教育有着相当的传统基础,总有一些父母认为通过打骂对孩子进行约束,是理所当然的教育,是责任心的体现。而且它看起来简单直接,能够逼着孩子顺从。


不少人因为从小就受到棍棒教育,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也将这一方法用在下一代身上,“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之类的“经验之谈”,在社会上不算少见。这种观念的底色是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孩童的服从性,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却与现代文明的教育理念乃至价值观相悖。


它一方面摧残孩子的天性、践踏孩子的自尊,同时这些父母也不可能获得自己最看重的“权威”,因为打骂本身就是不讲道理的表现,不可能赢得孩子的真心尊重。至于“我做什么都是为你好”,在现实中更是经常变成施害者不肯认错的借口。


更值得警惕的是,不少人将棍棒教育视为家务事,即使认为这样有错,也只是“方法有问题”,然后来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之类的老话,甚至以“凡事有好有不好,棍棒教育也要两面看”等毫无逻辑的套话再点一把火。


打骂孩子并不是单纯的家务事。“我把你生下来,给你吃给你住,所以想打就打”,将孩子当成附属品,不是简单的错误思维,而是违法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类似“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的例子,过往还有不少悲剧。尤其是“以爱为名”“以教育为幌子”的家庭暴力控制,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


家庭本应是充满温情与关爱的避风港,但在现实中,它也时常会成为暴力与虐待的根源。因为亲情的纽带,虐童乃至家庭暴力往往会牵扯较多情感因素,也因此更难处理,旁观者甚至会因为这种情感因素的存在而混淆是非。将“家暴”视为“家务事”,就是典型的混淆是非。


同时,家庭的封闭性也让家暴事件更加隐蔽。“关起门来打孩子”之所以被许多人视为家务事,也跟“关起门”的隔绝外部有关。许多虐童事件往往到了孩子选择极端方式应对(如跳楼)、或孩子被殴打至重伤甚至致命时才会被发现,一切为时已晚。但这也让普及“家暴不是家务事”观念更为迫切。


在过往的一些极端悲剧里,虐童的施害者长期不受监管与惩罚,以至于变本加厉。在出现重伤死亡之前,一些案件并没有得到司法干预,甚至连批评教育都没有。试想,如果一个长期虐待孩子的家庭,其邻居能够清晰认识到这绝不是家务事,从而早早报警,警方又能不以家务事为判断标准,严格依法追究,悲剧就很可能会避免。


此外,基于虐童的隐秘性特点,学校和医院作为相对容易能够捕捉到家暴蛛丝马迹的机构,也应有“家暴不是家务事”的意识,履行举报家暴的法律义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值得借鉴的强行报告制度,如荷兰法律要求相关专业人士(如医生、警察、教师)如果知悉有家暴发生,应立即向主管单位报告,如果隐瞒不报,会被解雇。


虐童是可怕的,相关事件总是牵动无数人的心,但更可怕的是社会对虐童恶行的“家务事”判断倾向,它会使得防范意识和防范体系一退再退。社会个体不仅应该从我做起,善待自家孩子,也应提高警惕意识,保护别人家孩子。法律更需有力,杜绝和稀泥式的调解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思维,将儿童的权利放在首要位置。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