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科普图书推荐】《张文宏说传染》《病者生存》《癌症的消亡》

图文素材:络、编辑:张颖、审核:姚国联


【健康科普图书导读】

《张文宏说传染》

作者: 张文宏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 20208

 


【导读】

在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之际,我们有理由对自然界与微生物界保持加倍的敬畏之心。我们和传染病之间,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科学防控传染病,已成为一种生活新常态。

有哪些可能引发传染的病毒与细菌?我们身边潜伏着哪些常见传染病?新冠肺炎、流感、乙肝、埃博拉、鼠疫、艾滋病……虽然都叫传染病,又有哪些异同?疫情新常态下,每个人最好都懂一点儿传染病常识,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内容简介】

《张文宏说传染》不是一本短期时效的防疫手册,而是一部提供系统性知识的科普经典。这是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面向大众的科普书,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普及医学专业知识,每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都能看得懂、信得过、用得上。

该书将28种常见传染病划分为7大类别,触及不同的人体部位、生活场景,并从“传染病的前世今生”“传染病知识小科普”“张爸敲黑板”等视角,娓娓道来每一种疾病的历史、特性和防护手段,解答我们的常见疑问,让我们既在历史中看清未来的走向,也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更加安全。

传染病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繁衍和生存的历史。历史上的每次大流行,都让我们备感谦卑与警觉。在抗击传染病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怀抱希望,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控制住传染病,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简介】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

兼任上海抗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创会会长,

《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微生物与感染》执行主编,

国际医学期刊 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 副主编。

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上海工匠”称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

 

【精彩摘录】

/张文宏

2020 1 月初中国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出差,受邀请为宣传流感的预防做一场报告,此时离中国政府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仅数天的时间。我离开北京的时候,全国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匆匆离开北京后,参加了上海市为第一例患者的确诊及布置后续工作的专家会。当时,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和医生都未预料到 2020 1 月开始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会给人类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9 年宣布当时发生了全球性流感大流行,但时过境迁,那次大流行最终草草收场,被归入季节性流感的范围,全球人的生活重归正常轨道。

与其说 2009 年流感全球大流行是一次预警,还不如说它让我们更加忽略了传染病大流行的潜在风险。

而今,新冠肺炎疫情却在全球蔓延,其严重程度远超 SARS2009 甲型 H1N1 流感及 2013 年的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有人甚至直接将其与 1918 大流感相提并论。历史将向哪个方向演绎?这次疫情

会如同 2009 年那次那样草草收场,还是如同 1918 年那次那样席卷全球,致使死亡病例高达数千万?

每每思考最近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的走向和中国的策略,我总是会迷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人类从自然界中来,最终人类日益强大,不断侵犯自然,自然界中孕育的动植物与微生物不断调整其与人类的关系,制约人类不断扩张的野心。历史上每次传染病的暴发都对人类的繁衍与扩张造成极大的影响。我们只有回顾历史,在历史中寻找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看清未来的道路,依靠科学战胜疫病,与自然和好,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初衷。

 

2003 年以来的数次传染病大流行,人类都涉险过关

2003 SARS 来袭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发传染病,但事实上,这场疫情最终感染的人数没有超过 1 万,全球死亡人数也没有超出 1 000。现在看起来,人类进入 21 世纪之后, 抗击 SARS 疫情似乎只是一场前哨战。SARS 之后,我们自己以为准备好了,以为人类拥有无与伦比的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药科技,可以阻挡一切传染病的袭击。

SARS 之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5 年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上成立了由国际专家组成的突发事件委员会,委员会有权宣布发生传染病疫情的国家的疫情是否属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缩写为 PHEIC)。各国应当履行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迅速反应的法律义务。该委员会成立后,人类又经历了一次全球性大流感(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的袭击,这是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布后的全球的第一次演练。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是一次由流感病毒新型变异株甲型H1N1 新型病毒引发的全球性疫情。这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流行,它虽然来势汹汹,却“虎头蛇尾”,各国储备的大量药物和疫苗,最终似乎没有用上,但这导致了人类对病毒大流行警觉性的下降。这是一次流感变异,是一次迅速和人类达成和解的病毒大流行。其致死率不高,人类的疫苗可以对其做有效防控,医院的医疗资源可以充分应对。

我们一直在猜测,一次真正的大流行,毒性更高、传播力更强的大流行什么时候到来。想不到我们等到的不是新型流感,而是新冠肺炎。

这就是历史,你永远不能预测,它总是出乎你的意料,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尽管 2009 年暴发的甲型 H1N1 流感已经在中国普遍流行,但是我们的医疗资源可以充分应对流感疫情,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疾病的致死率与常见流感没有差别,人类可以与之和平相处。

2020 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我们每次都能够涉险过关。人类就好像在一架安全性出问题的飞机上,虽然不能一直预防故障的发生,但是总能勉强降落。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死亡病例数,我们能否再次安全着陆?

 

回顾历史,我们不需要太悲观

据估计,每年的流感流行会影响全球人口的 5%~15%。尽管大多数病例的病情是轻度的,但这些流行病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

300 ~ 500 万人患重症,29 ~ 65 万人死亡。在发达国家中,尽管H1N1 流感暴发(如 1918 年“西班牙流感”)在影响年轻、健康的人群方面的程度有所不同,但真正严重的疾病和死亡主要还是发生在婴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这些高风险人群中。这是人类对于传染病经常性的应对方式,是在我们的医疗体系耐受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

除了这些每年出现的季节性流感,在 20 世纪,甲型流感病毒还引起了三场全球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 年的“亚洲流感”,以及 1968 年的“香港流感”。1918 年的流感疫情始于春季的轻度病例潮,接着是秋季的更多致命病例潮,最终在美国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在全球造成 2 500 ~ 4 000 万人死亡。

但我们必须清楚,1918 年,我们还处于无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时代。在1918 年的流感大流行中,绝大多数死亡是继发性细菌性肺炎造成的结果。流感病毒破坏了感染者的支气管和肺部,使鼻子和喉咙中的常见细菌感染了他们的肺部。由于可以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在随后的几次流感大流行中,病死人数要少得多,所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在充分应对后,可以把病死率降到低于 1% 的水平。后期由于发现的无症状患者与轻症患者更多,新冠肺炎在中国的病死率可以因此逐渐降到与流感同样的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让我们重视人类历史中的传统智慧

2019 12 月初,中国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到 2020 2 24 日,湖北确诊病例 64 287 例。也就是说,短短的两个多月,病例扩增了 6 万多倍。这是如何发生的?

高传染性传染病的暴发,往往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若不加以控制,疾病数常会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 R0 值,也就是传播指数。R0 值是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平均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患者能将病传染给几个人”。R0 值越大,感染人数增长的速度就越快。

指数增长有多可怕?成倍增长就属于指数增长。假如我们有一种足够大的纸,每折叠一次,纸张厚度就会翻倍,折叠 46 次,那这张纸的厚度将达到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但是最终,中国依靠扩大检测、应收尽收、社区联防联控的策略,全面控制疫情,达到基本清零的目标。仅仅两个月,从暴发到完全控制,这种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经验在历史上不曾有过,这值得我们复盘与总结。2020 2 24 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在结束对中国为期 9 天的考察后,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该考察组认为,正是中国采用了全政府、全社会的这一经典、传统又看似老派的方法,避免了少则万余,多则数十万病例的出现,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国际社会明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尚未做好准备采用中国的方法,而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了的方法。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 艾尔沃德说:“在全球也要不得不为疫情做应对和准备的过程中,我曾经像其他人一样有过这样的偏见,就是对于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很多人都会说现在没有药,现在没有任何的疫苗,所以我们只能拍拍手表示没有什么办法。而中国的做法是,既然没有药,没有疫苗,那么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

 

历史上每次大流行,都让我们倍感谦卑与警觉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可以发出的最高级别的警报,自 2009 年以来,仅用过 6 次。事实上,2014 年脊髓灰质炎疫情警报至今没有结束。该声明于2014 5 月发布,在原本脊髓灰质炎野生株病毒近乎根除的大背景下,中亚、南亚及非洲地区出现了脊髓灰质炎野生株病毒疫情,这被视为“非同寻常的事件”。从2012 1 月到 2013 年,在该病的低传播季节(即 1 月至 4 月),脊髓灰质炎野生株病毒的国际传播几乎停止,而在 2014 年,其同期国际传播病例数陡增。如果不认真对待,现有情况可能导致人类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根除脊髓灰质炎—世界上最严重的,但又是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2014 年的脊髓灰质炎病例中,有 60% 是国际传播造成的,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携带的。这是因为即使是首次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每 1 000 人中只有 1~5 人会出现脊髓灰质炎的症状,而其他人都能产生免疫力。由于脊髓灰质炎现在已从世界上许多地方消失,这种自然暴露和免疫已基本停止。同时,疫苗引起的接触免疫正在下降,因为人们忽视了长期接受儿童期接种能加强免疫力的疫苗,或者越来越多的人从未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由于全世界的人对脊髓灰质炎的免疫力一直处于历史低位,因此脊髓灰质炎的任何再暴发都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自天花之后,人类可能做到灭绝的第二个疾病应该就是脊髓灰质炎。但目前国际上仍然有散发病例,一旦全球停止接种疫苗,则可能会导致非常惨重的后果。

2014 年关于脊髓灰质炎疫情的全球性警报,其实是在全球基本已经控制脊髓灰质炎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希望早日根除这种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的疾病的前提下,个别国家的病例数陡然增多,并出现了大量向其他国家输出的病例,而全球很多地区的人群又已经不再具有针对脊髓灰质炎产生免疫力的情况下触发的。这个警报在经过了 6 年多后的今天依然没有结束。

 

疫情新常态下,每个人最好都懂一点儿传染病常识

在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之际,我们有理由对自然界与微生物界保持加倍的敬畏之心。我们已经看到,在这样一个“文明与病毒、细菌之间只隔了一趟航班的距离”的时代,传染病对人类的杀伤力轻易就能被放大成千上万倍。

在抗击传染病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怀抱希望,沉着应对。其实,只要每个人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护,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就能让我们的城市免于再次发生病毒播散。但前提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科学而理性地认知“传染”这件事,知道不同传染病的不同特性,知道如何预防、如何做自我诊断。疫情新常态下,每个人最好都懂一点儿传染病常识,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所以就有了《张文宏说传染》这本书。如何用大众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普及传染病专业知识,是我一直在想、在做的事。编写《张文宏说传染》的时候,敲下每句话之前,我都会问自己:没有医学常识的普通人能看懂吗?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能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家里有老人、孩子,旅行的时候,换季的时候,自然灾害后……对每一种传染病,本书都对其历史和现实中的暴发流行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在让大家了解疾病流行的同时,还提供了翔实的生活防护贴士,让我们既在历史中看清未来的走向,也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更加安全。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控制住传染病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

作者: []沙龙·莫勒姆(Sharon Moalem)、[]乔纳森·普林斯(Jonathan Prince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 20187

 

【导读】

1、疾病曾经拯救人类。疾病不是生物进化的bug,而是人类为抗击恶劣环境而进化出的一种生存技能,病毒、细菌、寄生虫也不是多余的存在。缺铁让中世纪的妇女和儿童逃脱了黑死病的侵袭,糖尿病则让我们的祖先从冰河世纪的寒冷中幸存下来,高胆固醇帮助热带地区深色皮肤的人高效合成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D……

2、新鲜有趣的知识。谈论人体与寒冷的关系时,作者讲到:斯特拉迪瓦里这样伟大的小提琴工匠为什么喜欢用生长于寒冷期的树木制造乐器以保证其音质上佳,以及一位德国的葡萄酒商希望葡萄能侥幸在晚秋时节多生长一段时间结果遭遇霜冻,后来却酿出了一种甘如蜂蜜的美酒——冰酒……这样的有趣典故信手拈来并且加上了生物学的解释。

3、怪才医生的处女作。本书作者是加拿大出生的科学家、医生、畅销书作家,曾获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和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医学博士,被誉为神经遗传学领域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和领军人物。他专攻的领域为罕见疾病、神经遗传学和生物技术,他开办了两家生物技术公司,获得多项全球专利,并研发出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

4、实际生活指南,医学谣言粉碎机。本书讨论的问题至今仍是中国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铁元素、胆固醇、糖尿病、微生物、基因组等,也讨论了植物毒素、微生物、遗传和癌症等我们身边的话题。本书包含大量实际生活的例子和故事,也有大量健康与生活方面的智慧见解,帮你摆脱各种有关疾病和健康的谣言。

5、亚马逊全球畅销书,2007年出版至今一直荣登医学、生物、健康类普及读物排行榜前列。麻省理工学院的行为经济学教授丹·阿瑞里评价本书为“一场奇妙的旅程,莫勒姆博士用亲切、睿智、幽默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过一场受益无穷的旅程”。《书目》杂志称本书作者“有孩童一般的好奇心,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研究那些小的事情”。还有媒体评价它为“挑战你自以为的对疾病的认识”等。

 

【内容简介】

日光浴能够降低胆固醇吗?

为什么亚洲人喝酒容易脸红?

为什么天冷的时候我们想撒尿?

为什么地中海地区的人都有蚕豆病的遗传基因?

“绝命毒师”老白从蓖麻里面提炼出剧毒来是什么原理?

如果说进化是适者生存,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遗传病在进化的长河中繁盛不息?

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缺铁、贫血、疟疾、蚕豆病、线虫……这些我们连提都不愿提的负面字眼,实际上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独特奇迹。美国犹太裔医学博士沙龙·莫勒姆通过切身经历和扎实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进化道路上那些神奇而令人惊诧的生命奇观——

 

血色素沉积症在中世纪黑死病爆发的年代里拯救了大量缺铁的儿童和妇女;

糖尿病帮助我们的祖先从冰河世纪的严寒中幸存下来;

胆固醇帮助热带地区深色皮肤的人带来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D

高血压帮助从非洲移民或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在恶劣条件下合成更多的盐分和水分;

土豆、曼陀罗、小麦、苜蓿,为了抵御天敌进犯而进化出“毒素”……

 

《病者生存》深入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生存、人类的身体及我们对疾病的理解,揭示了在过去很多时候,正是遗传至今的疾病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生存竞赛中占据了上风。

 

【作者简介】

沙龙·莫勒姆是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医学博士,他专攻的领域为稀有疾病、神经遗传学和生物技术,他的学术研究和医学工作主要围绕进化、遗传、生物学和医学如何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理解疾病的方式。莫勒姆博士著有《性与五感》《遗传》《重启DNA》等多部科普著作,曾任《阿尔茨海默病杂志》(JournalofAlzheimer's Disease)副主编,与人合伙创办了两家生物技术公司,并获得多项专利。他的临床遗传学研究帮助发现了两种罕见的遗传特征,以及一种新型的抗菌化合物新药。

乔纳森·普林斯曾任克林顿政府的高级顾问和演讲稿撰写人,曾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负责管理北约的沟通战略。因其在改进政治广告方面的工作,美国《时尚杂志》(Esquire)在2005年将他评为美国聪明头脑之一。他致力于公共和环保事业,与美国参议院前议员约翰·爱德华兹及其女儿凯特一起编撰了《家园:我们生命的蓝图》一书。

 

【译者简介】

程纪莲,1988年生,山东莒南人。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任职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注于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流、中外文化对比研究等。

 

【精彩摘录】

(引言)

这是一本有关医学奥秘和生命奇迹的书,带你探寻有趣的医学知识,走进这个神话般的世界,冰冷无情的铁、鲜红的热血,还有那永不融化的冰雪都会在书中一一呈现。这也是一本有关人类生存能力和创造力的书,带你探究“为什么”,回答“为什么不”。我们力求循序渐进但又不循规蹈矩地向你娓娓道来所有答案。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有关宝贵生命—你们的,我们的,乃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每一个渺小生灵的书,为你解答我们如何降生至此,我们将何去何从,以及我们将有何作为。

 

欢迎加入我们奇妙的医学奥秘探索之旅。

 

在我15岁的时候,我的祖父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那年他71岁。正像很多人知道的那样,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让人无法直视的、可怕的疾病。试想你只有15岁,却要眼睁睁看着一位身体原本康健的至亲日渐虚弱,生命之树慢慢凋零,这是一件让人很难接受的事情。你想要知道答案,想要知道为什么这种病会降临在至亲的身上。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祖父有一种爱好让人觉得很是可疑——他热衷于献血。请注意,我说的是“热衷”。他喜欢献血带给他的感觉,献血让他觉得自己容光焕发。大多数人献血纯粹是为了从情感上获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愉悦感,而对于我的祖父而言,事实并非如此,献血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身体上给他带来一种良好的感觉。他告诉我,无论他身体的任何部位受到伤害,他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次放血,便能驱散他所有的痛苦。当时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何身体失去一些赖以生存的东西会让一个人感觉如此美好。我请教了我的高中生物老师,还请教了家庭医生,却没人能够解释这种现象,于是,我决定自己把这件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我说服父亲带我去一家医学图书馆,在那里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寻找答案。虽然我不知道如何能在图书馆成千上万本医学图书中找到答案,但是我感觉有种力量在指引着我。直觉告诉我,我应该刻苦研读所有关于“铁”的书籍,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每次祖父献血时,铁是身体所损失的很重要的东西之一。然后,奇迹发生了!我在书中找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遗传病——血色素沉积症(hemochromatosis)。简单来说,血色素沉积症是一种引起铁在体内沉积的疾病,当体内铁沉积过多时,就会损伤胰腺和肝脏等器官,因此这种疾病也被称为“铁过度沉积症”(iron overload)。某些情况下,如果过多的铁沉积于皮肤,就会出现终年不褪的皮肤色素沉着。之后我们会在书中了解到,放血是减少体内铁负荷最有效的途径——我祖父所有的献血行为实际上是在治疗他的血色素沉积症。

 

其实,当我的祖父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时,我本能的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色素沉积症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你想,如果血色素沉积症会引起危险的铁沉积并损伤其他器官,那么它也可能损伤大脑。当然,那时没有人会把一个15岁孩子的推测当真。

 

毫无疑问,几年以后填报大学志愿时,我选择了学习生物学专业,以便继续研究和发掘阿尔茨海默病与血色素沉积症之间的关联。毕业后不久,我便得知血色素沉积症的致病基因已被精确查明,我想是时候验证我的推测了,于是,我推迟了去医学院的学习,加入了一个专门研究神经遗传学的博士生项目。我与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医生共同努力,用了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找到了答案。虽然基因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血色素沉积症与某种特定类型的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确实存在着关联。

 

这一成功的研究发现让我悲喜交加,一方面,我证实了高中时代的直觉猜想(同时我也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另一方面,这一研究结果却对我的祖父毫无帮助,因为早在12年前,也就是在与阿尔茨海默病艰苦抗争5年后,他去世了,享年76岁。尽管亲人离世带来的内心伤痛难以抚平,但是我知道这一发现可以帮助无数罹患同样重症的人,这也是我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科学家的首要原因。

 

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到,这一发现与其他许多科学发现与众不同,它具有产生即时效用的潜力和可能性。在西欧人的后裔中,血色素沉积症是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有超过30%的人带有该病的遗传基因。如果得知自己患有血色素沉积症,你可以采取一些直截了当的办法来降低血液内的铁含量,从而阻止铁沉积对身体器官造成损伤,其中就包括我的祖父自己发现的放血疗法(bleeding)。如果你想确定自己是否得了血色素沉积症,那么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一下家族成员中是否有血色素沉积症患者,如果有的话,那就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血液测试以获取诊断结果。假如检查结果呈现阳性,那么你就要定期进行放血治疗,并且改变饮食习惯。但是,不必担心,你完全可以与这种疾病和谐共处,正常生活。

 

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18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疼痛难忍”的滋味,然后我慢慢意识到,或许我也患上了同祖父一样的“铁过度沉积症”。不出所料,检查结果呈阳性。这一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让我陷入了沉思——这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怪病为什么偏偏找上我了呢?而最让我不解的是——进化本应该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为什么如此有潜在危害性的致病基因能遗传至今?为什么进化会让这种可怕的基因继续存在?

 

这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

 

研究得越是深入,等待回答的问题就会越多。本书便是基于我提出的所有问题,这些问题所引发的所有研究课题,以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发掘的一些内在联系的产物。希望这本书能为你打开一扇窗,带你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世界中,那美丽、多样化而又相互交织联系的生命的本来面貌。

 

我们不光要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应对,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发现进化过程背后隐藏的秘密,去探寻为何某种情况或者某种传染性因素会首先出现。我相信书中的答案会让你惊讶不已、恍然大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想给所有的人一个更长寿、更健康的机会。

 

我们首先要来讨论的是一些遗传病(hereditary disorders)。对于像我这样同时研究生物进化和医学的科学家来说,遗传病是比较容易引起研究兴趣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遗传产生的疾病,才应该沿着进化线消亡。

 

进化喜欢有助于我们生存和繁殖的遗传性状,它不喜欢削弱我们或者威胁我们健康的性状(特别是在我们有繁殖能力之前就威胁健康的性状)。通过对遗传基因优胜劣汰,进化给予我们生存或者繁殖的优势,这一过程被称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一种基因产生使生物体不太可能存活和繁殖的性状,那么该基因(以及该性状)将不会被遗传,或至少不会遗传很长时间,因为携带它的个体不太可能生存下去;相反,如果一种基因产生使生物体更适应环境并且更可能繁殖的性状时,那么该基因(以及该性状)更可能被遗传给后代,某一性状越是显现出优势,那么产生它的基因在基因库中就传播得越快。由此看来,遗传病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进化意义。那么,为什么历经数百年,这些致病基因还会在基因库中持续存在?你很快就会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探究我们祖先生存的环境对塑造我们的基因有何帮助。

 

我们还要看看那些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看看它们的进化过程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许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进化中得到启发。我们也会研究其他所有与我们共存的生物——臭虫、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准生物(那些携带大量寄生病毒和我们称之为转座子和反转录转座子基因的事物)。

 

在我们结束这次探秘之旅时,你将重新审视那些生活在我们这颗神奇星球上绚丽多彩的生命体,而且我希望给你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对我们来自哪里、我们与谁生息与共,以及它们来自何方等问题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开始潜心研读此书之前,你需要先摒弃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

 

首先,你并不孤单。此时此刻,无论你躺在床上还是坐在沙滩上,都有数以千计的生物伴你左右——细菌、昆虫、真菌,或者其他不知名的生物,它们中的一些甚至就存在于你的体内——你的消化系统中充满了数百万细菌,为消化食物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不同生物相依相伴似乎是实验室外的一种常态,而更多的时候,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的作用是有益的,有的作用是有害的,有的则是益害参半的。

 

其次,进化不会自行发生。这个世界充满了多种多样的生命体,令人惊叹不已。每一种生物——无论是最简单的(比如教科书中最常见的阿米巴原虫),还是最复杂的(也就是我们人类)——都有两种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和繁殖。当生物体试图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概率时,进化便发生了。有时候一种生物体的存活是对另一种生物体的死刑判决,因此任何一个物种的进化都会对成百上千的其他物种造成进化压力。

 

然而,这不是故事的全部。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对进化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它们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一种在热带沼泽中蓬勃生长的植物必然会在冰川滑入城市时发生变化或者死亡,所以,在影响进化的一系列因素中,我们还要考虑地球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剧变,还是微调。35亿年前,从生命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上时起,这些变化就已经发生了。

 

显而易见,每一种活着的物种都会影响其他任一物种的进化,比如导致我们患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当我们可以抵抗它们的致病性时,为了生存和繁衍,它们会不断进化,迫使我们进一步进化。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进化,从多变的天气模式到不断变化的食物供应,甚至是基于文化原因的饮食偏好,好像全世界都在进行一场错综复杂的、多层次的舞蹈表演,我们都是其中的舞者,时而领舞,时而伴舞,但每一时刻都在相互影响彼此的步调——这是一种全球性的、进化中的玛卡莲娜舞(玛卡莲娜舞(Macarena),流行于西班牙和拉美地区的一种热情洋溢的舞蹈。——译者注)。

 

第三,基因突变并非一无是处,并不是只有X战警才能从中获益(《X战警》(X-Men)是美国科幻作品,剧中有一群拥有各种各样超能力的变种人,他们在出生时就带有突变的基因。——译者注)。突变就意味着变化——有害突变会使物种被淘汰或是死亡,而有益突变则会使新的性状得到进化发展。保证这一筛选过程顺利进行的机制便是自然选择。如果基因突变帮助生物体存活下来并且继续繁殖,那么该基因便会在基因库中扩散;如果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那么该基因就会消亡。当然,有害或者有益只是视角的问题——若一种突变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有害无益,但对细菌来说却是好事。

 

最后,DNA(脱氧核糖核酸)不是宿命,而是历史的见证者。尽管遗传密码对生命的形成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但是它不能决定你的命运,因为这种作用的大小会因为你的父母、生活环境以及后天选择的影响而截然不同。你的基因是先于你之前存在的各种生物进化的产物,从你的父母开始,一直可以追溯到物种起源阶段。你的遗传密码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场瘟疫,每一个捕食者,每一种寄生虫,每一次星球剧变,都印证了你的祖先与命运抗争的传奇故事。每一种突变,每一次变化,都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一切也都被记录了下来。

 

伟大的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在其诗作中写道,人的生命仅有一次,“希望”和“历史”可以和谐共生;而当“历史”和“变化”和谐共生的时候,进化便应运而生:

 

假若山巅有烈火,

抑或有闪电和风暴,

上帝的声音从天而降,

那意味着有人在倾听,

呐喊和呱呱坠地的声音,

迎接新生命的降生。

 

 

人类是如何用血糖应对寒冷的?

(摘自本书第2章“血糖里隐藏的秘密”,第52-60页)

 

20027月,传奇棒球手特德·威廉斯(TedWilliams)刚刚去世,就被火速空运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一家温泉疗养中心。办理完登记手续,工作人员为他理了发、刮了胡子,还为他洗了个冷水浴。很显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温泉疗养基地,而是阿尔科生命延续人体冷冻实验室(Alcor Life Extension cryonics lab),威廉斯在此为可预见的未来做准备。据他的儿子说,他希望未来的医学能够帮助他起死回生。

 

阿尔科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将威廉斯的头部和躯体分离开来,并在他的头部钻了几个硬币大小的洞,然后将其冷冻在零下320华氏度(约合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溶液里(同时他的躯体也被储存在另一个冷藏箱中)。阿尔科实验室在其宣传册上宣称,到21世纪中叶,“成熟的纳米技术”就可能重新激活冷冻的人体,使其死而复生。但是,他们同时也申明:“人体冷冻术遵循一种‘后进先出’的原则,所以后来者会被优先复生,而先被冷冻起来的人则需要等待非常长的时间。”

 

所谓的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有可能是永远。很不幸的是,对于威廉斯和其他66具在阿尔科实验室中被极度冷冻的遗体来说,其人体组织对冷冻的反应并不太好。当水被冻结时,会膨胀变成小块锋利的晶状体。所以,当人体被冷冻时,血液中的水分也会被冻结,形成的冰碎片会刺破血液细胞,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这就好比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水管中的水可能会引起水管破裂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血管破裂了没有人能够修理。

 

当然,人体无法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没有进化出多种方式来对抗严寒。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已经发生过这样的进化过程。你的身体不仅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寒冷带来的危害,而且还拥有一整套的自然防御体系。回想一下,当你感到极度寒冷的时候,比如在一个寒冬腊月的早晨,为了观看阅兵式而一动不动地站立几个小时,抑或是坐着滑雪缆车穿过寒风呼啸的山间,你必然会开始瑟瑟发抖。发抖就是你身体的第一个应激反应。当你颤抖的时候,增加的肌肉活动会消耗你肌肉里的糖原以产生热量。而接下来身体发生的反应就没那么明显了,但是你仍然能感知到这种影响。还记得手指和脚趾的刺痛感和麻木感吗?这是一种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是你身体下一步的应激行动。

 

你的身体一旦感觉到寒冷,就会收缩四肢稀疏的毛细血管网,首先是手指和脚趾,然后就是胳膊和腿。随着毛细血管壁的收缩,血液会被挤压出来,并被推向身体的躯干部分。尽管这样做有四肢被冻伤的风险,但却能为你身体的重要器官提供一个“温水浴”,使它们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温度。这就是人体天然的“舍车保帅”原则——必要时舍弃四肢,保全身体的重要脏器。

 

对于祖祖辈辈长期生活在特别寒冷的气候中的人而言,比如挪威渔民或者因纽特猎人,这种对寒冷的自主生理反应进一步得到了进化和完善。在寒冷的环境中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你手中收缩的毛细血管会短暂地扩张,在它们再次收缩使血液回流至主要脏器中之前,会将一股温暖的血液输送到你麻木的手指和脚趾。这种间歇性的周期性收缩和释放被称为“刘易斯波”(Lewis wave)或“猎人反应”(hunter'sresponse),它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来保护你的四肢免受实际的伤害,同时还能确保你的重要器官是安全和温暖的。因纽特猎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手部皮肤的温度从近冰点提高到50华氏度(约合10摄氏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需要更长的时间。与之相反,那些生活在温暖气候环境中的其他族群的后裔似乎没有这种可以同时保护四肢和躯体的自然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朝鲜战争中,非洲裔的美国士兵比其他士兵更容易在严寒时期冻伤。

 

打寒战和血管收缩并不是身体产生和保存热量的唯一途径。在新生儿和一些成年人身上存在一种专门产生热量的特殊组织,被称为“棕色脂肪”(brown fat)。当身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时,这种脂肪组织就会被激活。当血糖被输送到棕色脂肪细胞中,而不是储存在普通脂肪细胞中以备未来能量之需时,棕色脂肪细胞就会将其转化为热量(对于已经适应了严寒气候的人来说,棕色脂肪可以多燃烧70%的脂肪)。科学家将棕色脂肪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作“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thermogenesis),因为这种产生热量的过程不涉及肌肉的活动。颤抖产热只在几个小时之内效果显著,一旦你耗尽了肌肉的血糖储备,它就不再起作用了,而且同时还会使身体感到疲劳。与之相反,只要人体进食或者遇到寒冷刺激时,棕色脂肪就能够不断地产生热量,并且与大多数其他的组织不同的是,棕色脂肪不需要依赖胰岛素将葡萄糖带入细胞当中。

 

至今还没有人写过诸如《棕色脂肪减肥方法一本通》这样的书,因为靠棕色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不是生活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成年人实际上没有多少棕色脂肪。要想积累棕色脂肪并且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你需要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中生活数周。请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寒冷,是指像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那样的酷寒。更重要的是,你必须一直待在那里,因为一旦你不再睡在“冰屋”里,你体内的棕色脂肪也会立刻停止工作。

 

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还会产生另外一种反应,虽然产生这种反应的原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但是你大概已经体验过了——大多数人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有想要小便的感觉。数百年来,人体的这种反应一直困扰着医学研究人员。1764年,萨瑟兰博士(Dr. Sutherland)试图记录对患者进行冷水浴治疗的好处,即用英国巴斯(Bath)和布里斯托尔(Bristol)可能有治病疗效但却冰冷的水对患者进行沐浴,在这一过程中萨瑟兰首次注意到了“患者遇冷会多尿”的现象。在将一个患有“水肿、黄疸、麻痹、风湿病以及顽固性背痛”等疾病的患者浸入冷水中以后,萨瑟兰发现该患者的尿量远远超过了他的饮水量。萨瑟兰将这一现象归咎于外部水压的作用,认为这些液体只是因为外部的水压才从患者的体内被挤压了出来(这种想法是相当不正确的)。直到1909年,研究人员才将人体尿量增加[或称利尿(diuresis)]与寒冷的刺激作用联系起来。

 

对于冷利尿,即遇到寒冷时需要小便,其主流的解释仍旧是“压力说”,只不过这里的“压力”不是指来自外部的压力,而是内部的压力。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体感到寒冷的时候,四肢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导致体内的血压升高,于是身体就会向肾脏发出信号,要求将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完全解释冷利尿现象,即便是在最近的研究成果发布之后。

 

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U. S.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ofEnvironmental Medicine)对人体在高温、寒冷、深水以及高原环境下的反应进行了20余年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温迅速跌至冰点温度时,即便是已经适应了高寒气候的人也会产生冷利尿反应。所以,“为什么我们在寒冷的时候需要小便”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当然,对当今的医学研究人员而言,这并不是他们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但是正如你很快就会发现的那样,探求真相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可能会得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这些答案或许还有助于阐释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比如某种目前影响到1.71亿人的疾病。

 

现在让我们把“冷利尿”这一微妙话题暂时放到一边,将目光转向餐桌上的一种上乘佳酿——美味而又珍贵的冰酒。有人说,冰酒的诞生是一场“美丽的错误”。据说在400年前,一位德国的葡萄酒商希望葡萄能侥幸在晚秋时节多生长一段时间,没想到葡萄园却不幸遭遇突然来袭的霜冻,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遭受霜害的葡萄出奇地萎缩了,为了不让一年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他决定无论如何要将这些冰冻的葡萄采摘下来处理一下,尽可能地挽回损失。他将葡萄解冻以后,像往常一样进行了压榨处理,但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因为最后只压榨出了预期量八分之一的果汁。由于他已经别无选择了,只好将错就错,把这些少得可怜的压榨葡萄汁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了发酵。

 

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葡萄酒商酿出了一种甘如蜂蜜的美酒,由此成就了冰酒的问世。自这次偶然而又意外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收获之后,一些酿酒师开始专门酿造冰酒,每年都等待第一次霜冻之后才开始采摘葡萄,以便收获冰葡萄。今天,葡萄酒的评分、分级和各项指标加权的方法有很多,人们主要是以葡萄酒中的“糖分”作为衡量标准的。一般餐桌上饮用的葡萄酒的糖分为03,而冰酒的糖分则是1828

 

葡萄的皱缩是水分流失造成的。从化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难猜测为什么葡萄在遭受霜冻之后可能会丧失水分——葡萄中的水分越少,冰晶就越少,葡萄中脆弱的细胞膜也就越不容易遭到破坏。

 

那么,糖浓度的急剧增加也能起到防冻的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冰晶只能由纯水组成,但是冰晶开始形成的温度取决于水中的其他物质,因为任何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会妨碍液态水形成固态冰晶六边形格子的能力。举个例子,富含盐分的海水一般会在大约28华氏度(约为零下6.7摄氏度)时结冰,而不是在我们认为的水的冰点32华氏度(即0摄氏度)。人们放在冰箱里的伏特加酒也是个好例子。通常情况下,伏特加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占到了瓶子中液体体积的40%,而这些酒精对防止伏特加酒结冰发挥着重要作用,除非你把伏特加酒冷却到零下20华氏度(约为零下33摄氏度),否则它不会结冰。此外,即使是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也不会正好在32华氏度时结冰,因为这些水中通常含有微量的矿物质或者其他杂质,降低了冰点。

 

和酒精一样,糖也是一种天然的防冻剂。液体中的糖含量越高,冰点就越低。没有人会比711便利店的食品化学家更了解糖和液体结冰之间的关系了,因为他们一直在负责开发一种无糖的思乐冰饮料(一种碎冰饮品)。在普通的思乐冰饮料中,糖有助于保持饮料的半固体状态——它可以防止液体完全结冰。因此,当食品化学家尝试制造无糖的思乐冰饮料时,他们需要同时制作无糖的冰块。根据一家公司的新闻报道,研究人员花费了20年的时间,最终通过将人工甜味剂和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醇混合在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减肥思乐冰饮料。所以,当葡萄首次“感知”到霜冻的侵害时,排除其果肉所含水分其实是从两个方面保护了自己:首先是减少了水分,其次是提高了残留水分中的糖浓度。这样,葡萄就能经受住更低的温度而不至于被冻结。

 

通过减少水分来抵御寒冷?听起来颇为耳熟,这不正像是人体遇冷会排尿的冷利尿反应吗?另外,对于糖分增加这一现象,你也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吧?但是,在回到糖尿病的话题之前,我们还需要再到动物王国转一转。

 

 

 

《癌症的消亡》

作者: []文森特 T. 德维塔(Vincent T. DeVita[]伊丽莎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3

 

【导读】

癌症作为一个公众健康问题已经深度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都不可回避癌症的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压力。谈癌色变几乎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到底什么是癌症,为什么它那么可怕?癌症能治愈吗?这些问题亟待有人回答。癌症的治疗迄今已取得巨大进步,由开始的百 分之百死亡到目前很多人被治愈、更多人带癌长期生存,这归功于一群睿智勇敢、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医学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本书作者文森特T. 德维塔博士就是一位这样的伟大人物。他曾是耶鲁大学医学院肿瘤内科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的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所长,国家癌症计划(19801988)项目负责人,美国癌症学会(ACS)主席,纪念斯隆 - 凯瑟琳癌症中心内科主任。他创立了能治愈霍奇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世界上首次证明药物可以治愈癌症。这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誉为近半个世纪癌症化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癌症的消亡揭示了癌症治疗之初所犯的错误和一次次重要的进步,展现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肿瘤学家与保守自私的医学顽固势力间的冲突斗争,并对那些勇敢接受临床试验、帮助肿瘤学家探索癌症新疗法的患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这是一本有关生与死主题的书。在德维塔博士的通俗演绎下,世界上非常难懂的医学概念变得很容易理解。德维塔博士本人也是一名癌症患者,他通过切身体会,告诉大家应该如何面对癌症的挑战,如何战胜癌症。

《癌症的消亡》出版后受到了《纽约时报》《科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杂志》《书目》《万古》《纽约邮报》《纽约客》等知名媒体大力推荐,该书入选2018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

 

【内容简介】

癌症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癌症知之甚少,不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不了解为什么我们会使用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更不清楚是由于哪些人的无私奉献,我们才取得了目前的癌症治疗效果。《癌症的消亡》一书作者文森特 T. 德维塔博士是癌症治疗领域内的关键人物。在过去的 50 年里,他经历了该领域内几乎每一个主要的位置,还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开发出能够治愈霍奇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方案。作为肿瘤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德维塔博士清楚地了解癌症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方方面面的表现。在癌症的消亡一书中,德维塔博士从科学研究的历史和进展方面对癌症这种世界范围内强大的疾病进行了深入剖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在他深入浅出的叙述中,即使是非常复杂的医学概念也变得容易理解。

德维塔博士相信,我们现在正沿着通往治愈癌症目标的道路前进,但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

 

【作者简介】

文森特 T.德维塔博士,耶鲁大学医学院艾米和约瑟夫·佩雷拉教授(肿瘤内科学)以及公共健康和流行病学教授。1980~1988年,德维塔博士担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所长以及国家癌症规划主任。1988年,他加入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担任内科主任,同时也成为本诺?施密特肿瘤学讲座教授。1993年,德维塔博士转到耶鲁大学,担任耶鲁癌症中心主任。在NCI的时候,德维塔博士开发出了能够治愈霍奇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方案,也由此证实利用药物有可能治愈进展期肿瘤。由于这项业绩,他在1972年与他人一同分享了拉斯克医学研究奖。德维塔博士还曾经担任过美国癌症学会主 席,同时他也是肿瘤学教材《癌症:肿瘤学原理与实践》的共同编著者。目前,德维塔博士与自己的艺术家妻子玛丽·凯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兰福德市。

伊丽莎白·德维塔-雷伯恩 科普作家,为多家出版机构撰写医学、科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她是《空房间:理解失去兄弟姐妹对儿童的影响》一书的作者。目前,她与丈夫保罗·雷伯恩以及两个儿子住在美国纽约市。

 

【译者简介】

桂林:医学博士。199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此后一直从事结直肠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工作。200910~20104月曾到日本大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学习。2013~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开始涉足医学科普类书籍翻译工作,参与翻译了《户外生存急救手册》以及《科学的奥秘:现代科技重大发现与发明》两部书籍。

马华崇:肿瘤外科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胃肠肿瘤专业副主任医师,美国休斯顿MD安德森癌症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学术兼职有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审稿专家等。2012年荣获中华医学会“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

 

【精彩摘录】

前言

癌症作为一个公众健康问题已经深度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都不可回避癌症的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压力。谈癌色变几乎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究竟什么是癌症,为什么它那么可怕?癌症能治愈吗?这些问题亟待有人回答。癌症的治疗迄今已取得巨大进步,由最初的百分之百死亡(如同被宣判死刑一样)到目前很多人被治愈、更多人带癌长期生存,这归功于一群睿智勇敢、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医学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本书作者文森特·T. 德维塔(Vincent T. DeVita)博士就是一位这样的伟大人物。他曾是耶鲁大学医学院肿瘤内科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的教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所长,国家癌症计划(19801988)项目负责人,美国癌症学会(ACS)主席,纪念斯隆 - 凯瑟琳癌症中心内科主任。他创立了能治愈霍奇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世界上首次证明药物可以治愈癌症。这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誉为近半个世纪癌症化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作为肿瘤学界的世界领军人物,德维塔博士既通晓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推动创建了专科化的癌症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癌症诊疗新模式,并在全球加以推广。他关心癌症患者,并从中汲取力量向癌宣战。他从科学高度和历史角度审视癌症,相信战胜它并不遥远,因而满怀勇气迎接挑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