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暗藏北京人的规矩,听不懂的还有脸在北京混?

2016-04-07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北京话感情色彩非常细腻丰富,说事儿简洁明了,要说谁的不是,更是入木三分。老北京人说话“讲究”,做起事来一点儿不含糊,必须是有礼有面儿。

 



北京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办起事来有礼有面儿,特讲究礼数儿,不必说咱老北京人好礼儿。

比如,过去一早出门无论您碰上谁,街坊也好,同事也罢,一照面儿就会自然而然的打招呼。头一句准是说 “起了您恁?”,对方回应“刚起”。随后话两个就聊上了,看似简单的对白,过去经常会出现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往小了说,这反映出了北京人的礼儿,往大了说这就是“邻里和谐”。

当然关于礼数、规矩方面不懂的咱可以学,可是这老北京话儿,不是那么容易张口就来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有一回老北京人到外地人开炸酱面馆吃饭,外地人也让服务员学说老北京话,只要顾客一进门,几个穿着对襟褂子的小伙子,齐声高喊:“来了吧,您呐!”“几位吧,您呐!”吓人一跳。本来这位老北京人是最喜欢吃北京炸酱面的,这么一热情,倒把这位北京人吓回来了,干脆,甭进去了。

老北京话虽说不易学,但北京礼数儿方面的顺口溜学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




    北京城过去谁家要是有个婚丧嫁取、请客吃饭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叫“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




“酒满敬人,茶满欺客”




    劝酒时要斟满,是对对方的尊重,但倒茶恰恰相反,绝不能满,满了就是欺客。




“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住”




    过去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家里拜访或串门。一般是不留饭或住宿的,万一吃着半截儿或第二天一早穿不上鞋,这纵有千般巧嘴也说不清了。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中国有句俗话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邻里之间缺点油盐啥的找邻居借点,没人向你要,如果家里来客多,锅碗瓢盆不够使,用完了不但要马上还而且要清洗干净。不过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就是熬药的砂锅。




“四六不成材”




    在国人心里,好事都是成双的,买东西多以“双”为主。但在过去盖房却是相反,必须以单数为主,要么三间,要么五间,目的是在院中各组建筑中产生“一主二仆”的格局。要是盖成四间或六间,就没有了主次之分了,因此在老北京那会儿“四六不成材”是盖房的规矩。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北京话及生活中的礼数快进“博物馆”了,虽然北京的城墙没有了,胡同四合院也拆的差不多了,但老北京话及生活中的礼数不能丢了,如果这些再丢了,那咱北京还有什么呢?


♣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用不正经的方式干一件靠谱的事儿。

↑↑↑长摁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