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科技

独见:没有逼格,理解不了芒格!(加强版)

曾一的诗房菜 云溪伴石居 2023-12-01 10:40 Posted on 四川




以前我只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大名,直到近两天关于查理·芒格的视频火遍全网,才知道巴菲特背后还有一个高人。


在以身家论人的时代,对于富人即名人的社会现象,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见惯不惊了。我之所以特别注意亿万富翁芒格老人,是因为他若干名言中的一句话,太精彩了,他说:"如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但凡得到的都会失去,拥有的都会把拥有者抛弃。这是时间的法则,是人的大限决定的必然归宿。芒格的财产再多,也买不到死神对他格外开恩。


一个有趣的情形是:"财神"西辞黄金楼,万人膜拜跪梦中。分什么东方西方,同样都被金钱这根纽带拴着的,所有梦的核心,都是发财梦。


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下,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使人满面生辉的是黄金,使人黯淡无光的也是黄金。


有了钱,肉身泥胎镀上一层或多层金箔,就貌似成了神,成了佛。特别是世界上有名的富人,更是普罗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如那个曾经的首富马云,许多人厚着脸皮追着喊"马爸爸",好像马云会给他们发过年红包似的。


"赵公明"是我们膜拜的对象,特别是穷人拜得更勤,可赵公明从来就不公也不明。当"财神"查理·芒格西辞黄金楼,东方万人追捧膜拜,乐此不疲,仿佛圆了自己的发财梦似的兴奋,其实不过是跪拜在梦中而已。想学芒格投资发财,得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资本"?


当芒格的许多投资金句,在网上蝙蝠似的满天飞时,我们已然瞥见资本背后藏着的镰刀。在资本面前,任何人都是利用的对象,包括死去的名人。商机无处不有,资本无孔不入。


果然,一代投资天才芒格刚刚逝世,尸骨未寒,他所写的书《穷查理宝典》中文版不知加印了多少,便在网上疯卖起来了。好像只要买下这部投资"圣经"虔诚拜读,穷查理就会变成富查理。这个中文书名真是译得太诱惑人了!


不过,我们不禁佩服资本狗一样敏感的嗅觉,什么气味都能分辨出来。谁不想发财?谁不希望像芒格那样发大财并且活到仅差一个月100岁?谁不在追求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没有金元宝,人生圆满不了。


美东当地时间周二(11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其子公司美国商业资讯网站上发布声明: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查理·芒格去世,享年99岁。


芒格出生于1924年1月1日,距离他100岁生日只有一个月。年轻时的芒格热爱阅读,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包括历史、科学、哲学和文学等,至老学而不厌。


巴菲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没有查理·芒格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就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地位。"



除了伯克希尔,查理·芒格还是一名房地产律师、《每日邮报》公司董事长兼出版商、好市多董事会成员。


根据福布斯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28日,芒格的身家为26亿美元。


芒格如此光彩夺目的一生,令我们这些暗淡无光的"穷查理"羡慕不已。只是别忘了,查理·芒格全世界只有一个,他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


这两天,一刷手机,不论在哪个平台上都在说芒格,顶礼膜拜,赞美有加。诚然,死后哀荣,这些都是这个智慧老人配享的"身后名。"


只不过,从这场"芒格热"中,我发现了其中暗潮汹涌的"拜金热",仿佛老芒格的随便一个金句,都可以兑换成金条;仿佛除了对财神的顶礼膜拜,我们再也没有其他的信仰了。


拜佛,求菩萨保佑升官发财;修道,为了长命百岁尽享天年;信教,相信死后还能上天堂尽享荣华。信仰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可我们的这些所谓信仰无一不指向物质世界,指向我的拥有。


在对芒格的膜拜热中,我不无感慨的看见:金钱,财富,身家,拥有多少,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老病有孤舟"的杜甫是失败者,一生只卖出一幅画的梵高是失败者,"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是失败者,25岁卧轨的诗人海子更是失败者……


由此可见,人一生的价值和成败,不能简单以金钱来衡量,不能以拥有身价多少来衡量。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金钱论成败,是我的观点,也是旷代才女李清照的观点,她在《夏日绝句》中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人们通常认定的失败者项羽,在她心目中是真正有血性的成功者,成就了他"不肯过江东"的一世英名。


黑格尔说: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没有精神之光照耀的人生是荒芜之地。人类精神薪火的接力,甚至比物质的继承更为重要。



正在网上疯传的芒格老人的名言,抄录背诵的人肯定不少。一生喜欢中国文化的芒格,特别注重"立言"以传播他的精神财富,特别棒!但我还是要指出,并不是"财神"说的每句话都被"财迷"们精准理解了。


例如芒格这一句:"如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精彩的人生不是拥有,而是你配得上你的拥有。芒格老人这句名句,内涵深厚,会使理解它的人受益终生。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配拥有的拥有者,于是闹出了不少高调炫富的笑话,如"表哥"杨达才,坑爷的北极鲶鱼……


这里的问题是:怎样才能配得上你的所得,只有你的付出相当于你的所得,甚至于大于你的所得时,这才是真正配得上你所想要得到的那一件东西。这不是等价交换的关系,而是一个成功者的厚积薄发,如芒格践行的"终生读书学习",这是付出也是收获。


为什么总是讲"得到一件东西",不是讲付出一件东西呢?只有人这个精神性的存在,才是精彩的存在,而最精彩的莫过于人得到很少也可以付出很多,这是超越了物质性的人的精神的高贵。


如"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1913年6月17日—2005年9月23日),从1987年开始,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孩子实现上学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古今中外,都有许多所得甚少付出巨大的杰出人物。相反,也有不少所得甚多付出甚少的人物。


特别是在一切向钱看,以金钱衡量成败的病态心理中,人格已经畸形化了而不自知。人真实的物质需要并不多,却欲壑难填,越有越贪,结果自己被要命的黄金反噬了;人真实的性爱需要并不多,却贪婪无厌,最终使红颜如"祸水"吞沒了自己,如那个拥有100多个情妇的巨贪赖小民,等等。


最后,我想修改一下芒格老人的金句:你的所得要配得上你的付出,否则你过多的拥有终将使你一无所有。这个诠释,或许更为符合芒格智慧金句的原意。总之,没有高大上的逼格,仅靠底层思维是理解不了芒格的。


2023.11.30.云溪伴石居



收录于合集 #芒格
 2个
上一篇没有逼格,理解不了芒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你相信吗?"翁帆已为101岁杨振宁产子"?"五官神似杨振宁"?"杨振宁带娃照片流出"?
翁帆与杨振宁"离婚"?另找了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某"?"翁帆拿钱跑路"?
曾志伟回应为诈骗集团站台,一句道歉都没有……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