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EEGLab和ERPlab的偏侧化差异波(N2pc/Pd/CDA )成分分析方法
N2pc、Pd、CDA都是偏侧化差异波成分,是视觉目标对侧视野与目标同侧视野(如:威胁刺激在右侧, 则左半球电极点为对侧, 右半球电极点为同侧)电极点的波幅差异波。因此在进行此类ERP成分的研究时一定要分别对左右视野呈现的刺激打不同的Marker,在分析时分别标记为left和right。
图片来源:Luria,R., Balaban, H., Awh, E., & Vogel, E. K. (2016).The contralateral delayactivity as a neural measure of visual workingmemory. Neurosci Biobehav Rev, 62, 100-108.
在本次教程中我们将分为一般ERP成分的分析过程和偏侧化差异波成分的分析过程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一般ERP成分的分析过程
主要过程:
1.数据导入。
2.加载电极点。
3.滤波[高通滤波(0.1Hz,12dB/octave)和低通滤波(30Hz,24dB/octave)]。
4.以双侧乳突(M1/M2)平均进行离线重参考,HEO和VEO不进行重参考。并创建 Reference.txt。
5.创建 Elist_N2pc.txt。
6.创建 Bins_N2pc.txt。
7.分段&基线校正
8.基于分段数据的伪迹检测和拒绝。
9.试次叠加平均
具体过程
1.打开Matlab,然后在Command中输入eeglab,打开EEGLAB。
2.使用EEGLAB导入数据,示例数据的采集设备为NeuroScan,因此数据导入的步骤依次为:File– Import data-Using EEGLAB function and plugins – From Neuroscan.CNT file。(PS:不同脑电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请使用对应的数据导入方式,具体的可查阅EEGLAB help)
2.加载电极点位置信息,步骤依次为:Edit –Channel Locations
3.对数据进行滤波,在示例数据中我们将分别进行高通滤波(0.1Hz,12 dB/octave)和低通滤波(30Hz, 24 dB/octave)。
3.1 高通滤波
3.2 低通滤波
4.对数据进行离线双侧乳突重参考,水平眼电和垂直眼电电极点除外。
对水平眼电和垂直眼电不进行重参考。删除VEO、HEO两个电极点中下图中蓝色的选中部分
最终保留如下图所示的内容,
将重参考文件保存到对应的文件夹中备用。
保存后,点击run 运行。
5.创建EventList。对Marker值进行还原。
参照下图操作依次进行,
最终如下图所示。
6.创建BinList。打开记事本,输入如图所示的内容。并保存到对应的位置备用。
Binlist的更多操作可以查阅:https://github.com/lucklab/erplab/wiki/BDF-Library &https://github.com/lucklab/erplab/wiki/Assigning-Events-to-Bins-with-BINLISTER
之后,我们将导入刚刚保存的Bins_N2pc.txt文件。
上图为实验中的被试在各条件下正确反应的试次数。
7.分段和基线校正。刺激出现前200 ms到刺激出现后600 ms为时间窗口对连续数据进行分段,并选取–200~0ms 脑电作为基线。
8.伪迹拒绝。
8.1用MovingWindow Peak-to-Peak 对VEO进行伪迹拒绝
8.2用Step-Like artifacts 对HEO进行伪迹拒绝。
9.试次叠加平均,得到一般的ERP成分。
第二部分:偏侧化差异波成分的分析过程
主要过程:
1.定义电极点位置和刺激呈现的视野位置。
2.计算对侧和同侧的平均波幅
3.通过对侧减去同侧得到差异波。
具体过程
1.定义电极点位置和刺激呈现的视野位置。
1.1 分别选取除中线外,需要进行分析的左/右侧电极点。
1.2 分别选取左右视野呈现的试次条件。
最终界面如下图所示。
2.计算对侧和同侧的平均波幅
3.进行偏侧化差异波计算,用对侧减去同侧。
4.保存最终的数据
5.画个图形确认一下。
扩展阅读:
ERPLAB中计算差异波(即:对侧减同侧;N2pc\Pd\C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