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教师往往是未成年妈妈诬告目标

亮仔牛奶 西北野战军 2021-01-22


今日,庐江公安发布一条通告引起人们的注意。



事件的经过在公告中说的很清楚了,我这里就不重复,直奔重点:为什么教师往往是未成年妈妈诬告目标?

 

解释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困难的,甚至不需要用到教育心理学特别分析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当然,能这样做更好,但笔者有更好的例子,这里有请德云社两大佬出场,郭德纲和于谦老师。


这二位都上过春晚了,而且不是一回两回,我想各位读者应该都熟悉了吧?郭德纲老师经常在台上调侃于谦老师,类似『我是你爸爸,你是我儿子』这样的伦理梗玩飞起,也有观众投诉说太欺负人。郭德纲老师不止一次在台上解释:这是表演需要,没有代入感,说个远方的那谁谁谁,你信吗?你认识吗?你笑得出来吗?迫不得已呀。

 


我们当然知道,郭德纲老师不是于谦的爸爸,郭德纲老师玩的那些伦理梗都是按剧本的表演。但是台下的观众买不买账,就需要按客观规律来了。于谦老师在台上形象生动的扮演一个被折腾的角色。让观众迅速进入状态。即便是大家知道郭德纲说的是假的,但在那几分钟里,就像真的似的。

 

这里我们在说回未成年妈妈诬告一事,道理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不探究未成年妈妈诬告的动机,仅将其选择诬告目标的范围划出一个圈子,可能也只可能是其日常接触的人物:父母,亲友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了。


想一想我们听过的未成年妈妈诬告对象中大多数是老师,而不是警察,军人,律师,银行家,会计师,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美容美发师等等。为什么?因为未成年人能日常接触的人也不多,能在一起待的最久的也就那几个,真的报案说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是困难的:因为编谎话也需要素材,捏造一个人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比如香港电影『无双』中那个神秘的毒枭『画家』,就是案犯在押运过程中仔细观察开车司机的脸塑造出来的。

 

而且编谎话还要注意适度,光具体还不够,还要体现出真实感,比如同样是老师,与该未成年妈妈有摩擦的,有批评的,有教育关系的教师更可能被算定为目标,这类人往往是直属班级任课老师,班主任,年段长,甚至校长也在范围内,但我们很少听说该学校所处辖区的教育局相关职员或领导被诬告。一个是关系距离太远,第二个是超过了未成年妈妈的认知范围(即便是现在的成年人有几个了解当地政府的领导班子姓名呢?



2013年的湖南12岁女子产子,声称一年前被三个老师轮奸,这件事情引发舆论轰动,然而警方是第一时间判定女孩在撒谎,也是因为信息具体了,但与其说是真实不如说是更加惊悚。编个谎话没必要弄成恐怖片,不要说未成年人的谎言,就是成年人也不免用力过度。

但是这个分析同样适用于亲友熟人,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偏偏教师群体是诬告的主要目标。所以要考虑另一个因素:是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是最可信的最权威的,所以把目标编到老师身上好证明她自己的话是可信的。

 

教师这个职业对社会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要说孩子,即便是成年人谈到教师也会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和素质要求。教师的专业要求反而并不是第一位的。教育资格考试中,关于现代教师的素养答案标准大致可以总结为四点: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以身作则,团结协作。所以当提到教师性侵学生的案件,社会大众的反弹不是一般的强烈,予以的谴责也是暴风骤雨。愤怒和惊悚是导致谎言可信度增加的最佳助剂。

 

而且从客观角度上看待,在未成年性侵案件中,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案犯是教师。这也是因为未成年人毕竟活动的主要范围就是在学校。不可能是建筑工地,不可能是在农田农场,也不可能是在银行,企事业单位,国家公务机关,外交涉外部门,军事国防单位。学校是主要活动场所,涉事案犯也只能在这个圈子里。所以即便是诬告,还是跳不过这个圈子。

 

到这里,分析基本结束,但笔者感觉重担在肩,未成年妈妈现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助干预,我在此呼吁对未成年性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保护她们不受非法侵害,另一方面要引导她们说出实话,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择手段加害他人。


教师队伍需要严格要求也需要规范操作,国家教育部规定学校建立监控全面覆盖,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将在每一个监控探头下进行。这既是对教师队伍的监督也是对教师的保护。毕竟,偷食禁果的代价太过于沉重了,卷入不幸的人们太多,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这段阴影。




本文来源@亮仔牛奶


- 往期文章 -


🔗黄毛老头说取消关税了?谁告诉你的?

🔗:该和变本加厉的港毒分子算算帐了!

🔗:中国网民真好骗,谁告诉你日本G20才花200万?

-End-

微博@西野_Northwest,转载请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Northwest_Corp@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