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期中过后,一位“差生”教师爸爸的检讨书火了!戳中了无数父母的痛点
普通家长VS聪明家长区别在哪?11组图一眼看穿!|画中话教育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1-6年级第一学期半期中考试卷汇编+答题攻略
或扫码进入下载课件:
请到文末查看下载方式,此文档免费下载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 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 河水
C.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 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10、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汞 B.石墨 C.水 D.氯化钠
11、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
13、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1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5、已知2A+3B =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B.27 C.44 D. 56
16、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
A.CO和CO2 B.SO2和CO2 C.NO2和SO2 D.O3和CO
1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l2 (NO3)3 B.Al(NO3)3 C. Al2O3 D.SiO2
18、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 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19、乙烯(C2H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
A.H2 B.C2H2 C.CH4 D.CO
20、生活常识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铅笔芯作润滑剂打开生锈的锁 B.用过滤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C.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罩排气 D.洒在实验台上的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二、填空简答题(共18分)
21、(4分)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三个氮气分子: ; (2)氧化铁: ; (3)负2价的硫元素: ; (4)硫酸根离子:
22、(3分)以下物质:①金刚石②石油 ③干冰 ④一氧化碳 ⑤石墨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下同);(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
(3)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
23、 (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4、(3分)用化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⑴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做 ;
⑵燃着的木条放在氮气中立即熄灭,由此推测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
⑶用水来灭火时,灭火原理主要是 ;
三、试验探究题(共32分)
25、(8分)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X.__________。
(2)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分)某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装有黑色粉末,已知它是活性炭、二氧化锰、氧化铜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物质,依次做了如下实验。
⑴实验一:向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取一定量的黑色粉末放入红色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溶液的颜色与过滤前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⑵实验二:取少量黑色粉末与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要确定黑色粉末是否为二氧化锰,至少还应补充的一个实验是 。
27、(2分)某无色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一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该气体的成分,实验中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⑴推测:一同学推测气体可能是①CO,②CO2,③CO和CO2;
⑵判断推测:根据 现象,判断推测②不合理;
⑶改进实验:要确定推测①和③哪一个成立,需改进
上述实验,方法是
28、(10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A、B和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C与前两者相比较,你认为装置C的优势是 。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D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 (“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29、(5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是丙烷,丙烷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
(1)丙烷的化学式是 ;
(2)一个丙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
(3)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试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戊烷(C5H12)……、n烷(CnHy)等分子结构相似的一类有机物,统称为“烷烃”。在CnHy中y= (用含n的代数式表达)。
30、(5分)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右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其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 ,在该反应前后的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是 (填元素符号)。
四 计算题(共10分)
31、莆田黄石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50 g | 12 g | 157.6 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求该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2、(3分)维生素C含片是保健食品,下图是XX牌维生素C含片的标签。
请计算:
(1)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2) 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 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C | D | D | C | D | B | D | A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A | D | B | C | B | C | B | A |
二、填空简答题(共18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4分) -2
三个氮气分子: 3N2 ;氧化铁: Fe2O3 ;负2价的硫元素: S ;硫酸根离子: SO42-
22 ③ ① ④
23 略
24(1)、石墨可以做电极(或电刷、铅笔芯、炸弹等);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降低温度
三、探究题(本题共32分)
25(8分)(1) O2 H2 CO C
(2)、Cu2(OH)2CO3 ==== H2O+CO2↑+2CuO ;
CO2+Ca(OH)2===CaCO3↓+H2O
26(2分)(1)没有活性炭(2)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看反应之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27 (2分)(1)黑色逐渐变成红色(2)左边也连接一个装有石灰水的试管
28 (10分)(1)酒精灯 铁架台(2)CaCO3+2HCl=CaCl2+H2O+CO2↑
(3) 通过止水夹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4)
|
D F
(5)
|
2KClO3 ====2KCl + 3O2↑ 变大
29 (5分)(1)C3H8 (2)11 (3)C3H8+5O2====3CO2+4H2O(4)y=2n+2
30、(5分)(1)、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2)、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3)、 C+2CuO 高温 2Cu+CO2↑; C
四、计算 (本题共10分)
31(1)、4.4 (1分);
(2)、10g (4分);
(3)、83.3% (2分)。
3分,每小题1分)
(1)Mr=12×6+1×8+16×6=176------------- ----------------------------------(1分)
(2)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 9:1:12---------(1分)
(3)0% ==96/176 ×100% ==54.5% ---------------------------------(1分)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答题卡
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二、填空简答题(共18分)
21、(1) (2) (3) (4)
22、(1) (2) (3)
23、(1)
(2)
(3)
(4)
24、(1) (2) (3)
三、探究题(本题共32分)
25、(1)
(2)
26、(1) (2)
27、(1) (2)
28、(1) (2)
(3)
(4)
(5)
29、(1) (2)
(3) (4)
30、 (1) (2)
(3)
四、计算 (本题共10分)
31、(1)
32、
关注“宝贝育儿平台”公众号
后台发送《九上化学试卷》下载更多
↑↑↑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喜欢本文的家长赶快点下右下角的《在看》和转发出去让更多的家长都知道吧!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