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志任上海市长第一天:赶往财政局,对完账后脸色铁青…
上海市市研究室内部资料有一份调查报告,名为《对“投资黑箱”的初步剖析与若干建议》。
这份报告主要讲述外资进入上海困难的现象,当时上海市没有外资委(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外资进入十分困难。外资的投资项目在得到上海市市政府的批准之后,还要盖126个图章,涉及五个委办、二十多个局。
一个项目从批准到最终建设,外资忙前忙后,就光让政府盖章都需要一两年的功夫。很多黄金机会就在这段时间流逝,外资进入上海的热情也开始不断衰退。
朱同志当选市长之后,发现这一现象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报告上痛批:此文可称为“官僚主义大全”,呜呼上海,不改革,要完蛋。
为什么朱同志痛批“不改革,要完蛋”?外资对上海市的建设有什么影响?今天一起来看看朱同志是如何引进外资,如何使上海迅速发展起来的。
朱同志从清华毕业(1951年)之后就前往东北,在国家的号召下建设重工业基地。由于学识渊博外加上能力突出,朱同志很快就到了国家计委、经委工作。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这一段工作经历让朱同志迅速成长起来。而当时新中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大力启用懂经济的干部,朱同志得到了重用。
1988年,朱同志当选上海市市长。当时上海正在搞开放,朱同志本身懂经济,应该是如鱼得水,但没成想事与愿违。
我们都知道,建国初期上海十分优秀,生产的大白兔奶糖家喻户晓,就连周总理都连声赞叹。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送尼克松的礼物就是大白兔奶糖。除了大白兔奶糖,上海还有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一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在当时都是划时代或者说引领潮流的产物,就比如上海牌手表彻底改写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周恩来总理得知后专门让人去买一块手表,每次出访外国都特意亮出来手表,就是让外国人看中国的发展。
但是在之后,上海市的发展就开始停滞,虽然经济还是在增长,但是增速远没之前快,到了1980年时期经济甚至开始衰退。
朱同志当选市长第二天就去找财政局了解情况。他发现1985年上海市的财政收入为181亿,1986年的时候就成了176亿,不但没有增速反而少了五亿。而1987年的时候,财政收入仅为165亿,少了足足11亿。
朱同志问财政局局长:“今年财政收入还会不会降?”
财政局局长缓缓说道:“照这形势,今年估计还要降。初步估算比去年少15亿,总收入不足150亿元。”
上海市财政困难、经济衰退是朱同志面临的第一大考验。而且经济滑坡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基建落后、人才流失、城市绿化差等等。《解放日报》有一篇报道,其中一句话很触动人心:人们在思索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啊,你将如何在‘阵痛’中振兴?”
上海需要一位敢于大刀阔斧改革的市长,上海需要一位懂经济能解决财政四连降的市长,上海需要一位敢治官僚的市长。
朱同志的出现,给上海市带来了希望,这希望将照耀整个上海滩。
朱同志最开始是向官僚风气动刀。
针对上海市环卫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朱同志勒令市环卫局迅速做好洒水工作,避免路面扬尘,三天做不到环卫局局长就不要干了;同时针对上海液化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朱同志直接和石化厂的领导说:“你不给液化气,我就拿你是问。”
交通局、税务局、环卫局、市财贸办、房管局等部门,只要涉及民生的部门,几乎就没有一个不挨朱同志批评的。批评措辞非常激烈,以至于一些干部劝朱同志批评不要太过了:“你脾气太大了,批评人家太狠,往往当着别人的面使人家下不了台。”
不可否认的是,上海市政府班子在朱同志的批评下进步不少,这一点相信很多上海群众都能有所体会,尤其是年龄稍微大一些,经历过这些事的人。
在改进的时候,朱同志深刻意识到官僚风气的恶劣,所以十分痛恨懒政不作为的官吏。同时开始着手如何引进外资改变经济窘状。
朱同志看了《对“投资黑箱”的初步剖析与若干建议》后痛批:
“此文可称“官僚主义大全”,呜呼上海,不改革,要完蛋。请送与“黑箱”有关的所有人员看看(如有一万人,就印一万份,市政府出钱),议论一下,看这样下去,浦东能否开发,上海有无前途,然后请叶龙蜚、杨昌基同志拿起大斧来砍。我希望不要一砍又要砍几年,成为另一个“黑箱”。我只提一句忠告,我们为什么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投资黑箱”这个问题有两大主要因素,其一就是受计划经济所影响,在转变市场经济时,上海市经历“阵痛”的过程;其二就是受官僚主义影响,盖章十分困难,盖126个图章最快也要一年。
《对“投资黑箱”的初步剖析与若干建议》是1991年添加到上海市市研究室内部资料中的,报告是1991年之前的调查,这份报告完整的覆盖了朱同志当选上海市市长任期,甚至更早。
在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苏州、温州等地区迅速对接市场经济,经济增速要好于上海。在1978年-1988年,长达十年的时间上海市都没有完成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资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以至于外资投资热情消退。
这个情况是朱同志当选上海市市长之后才改变的,因为在1988年上海市为了改变外资进入困难的局面,推出了“一个图章”机构(外资委)。
简单点来说就是让外资委负责审批外资的审批手续,之后让外资委跑,去各个部门盖章。避免外资跑来跑去,再盖126个图章。只要有外资委的批准,外资委可以通过内部协调来解决其他部门盖章的问题。
当时朱同志亲自兼任外资委主任,同时让计委、经委、建委、外经贸委等主管相关工作的部门领导兼任外资委委员,这样既能体现出市政府的权威,同时又能更好的处理内部协调问题,大大缩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原本外资跑一圈流程要一两年,现在只需要两三个月。
当时朱同志还特意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希望把上海市引进外资的消息传达给外界。但是当时外界并不看好上海,记者甚至提出来一个问题:“是总共一个图章,还是要额外增加一个图章?”
很明显,记者也不看好“一个图章”机构,他也有点怀疑是不是126个图章要变成127个图章了?外资进入是不是更难了?
对此,朱同志回答:“一个图章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遏制官僚风气,朱同志还定了外资委的工作守则:微笑待人,和气生财;有问必答,有信必复;通力协作,高效服务。同时外资还要“24小时待命”,随时解决外资企业、工程在上海市所遇到的问题。
外资委的成立非常重要,上海市的历史从这里要分成两部分,因为在朱同志的影响下,上海市开始拥抱外资,同时围绕外资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措施。上海市的这一态度对上海影响十分深远,时至如今都在影响着上海市的发展。
1988年,外资委批准外资219家。
1991年,外资委批准外资项目365个。
1992年,外资委批准外资项目2012个。
就这三年,上海市引进外资的数量就超过了过往十年之和。而且在之后,外资委对上海的影响十分巨大。
在1992-2001年期间,外资委引进来2.35万个项目,涉及外资511.67亿元。
外资进入是有利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上海市的发展得益于外资的涌入。因为当时巨量外资涌入大大提高了上海市财政收入,上海市这才有能力改善基建、民生、教育等。
当体量增长到一定地步,上海市就会出现虹吸效应,周围的优秀资源都会被上海市吸走,之后再进行一个反哺。但是反哺的时候,上海市的发展一定要优于周边城市,而且这种优势很难被打破,我们现在就能看出来上海对周边城市的影响。
根据上海市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上海市一共引进9.3万个外资项目,涉及外资4457.87亿美元。这些外资企业为上海市贡献了四分之一的GDP,三分之一的税收(2018年上海市全年税收总额为13823.8亿元)。
这是现在取得的成绩,如果当年不改革会怎么样?朱同志认为“要完蛋”。至于会不会完蛋,我们说不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海市肯定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而且随着周边城市的崛起,上海只会一步步衰退,“完蛋”也是有可能的。
朱同志对引进外资的改革是十分大胆的,同时也是十分成功的,在他改革后上海有了翻天覆地般变化,这是毫无争议的。
参考资料:
《朱同志上海讲话实录》
新华网:上海外资40年“成绩单”出炉
解放日报:“一个图章”:服务型政府,从此起步
(1)企业服务——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资源人脉,市场渠道拓展。(2)个人服务——上海三甲医院专家门诊,住院协调,名医主刀,疑难杂症调理,甚至香港求医等医疗健康,以及孩子入学教育择校。(3)产品服务——运营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特产狗牯脑茶叶,毛主席在井冈山打游击创业时期最爱。
附:阿里生物股东(核酸检测采样管生产商)
欢迎关注:董事长助理
助理微信:26931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