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现在的新三板,就是七年前的创业板

2016-11-30 睿禾君 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


新三板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市场冷清了一年多的情况下,很多人已经对新三板失去了信心。但是,新三板果真没有未来吗?


睿禾君要告诉你,现在的新三板,就是七年前的创业板。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的数据,新三板已经在产业结构、企业成长性、收益质量上完胜创业板,堪称“创业板2.0”。


七年前,深交所凭借创业板上演了一出逆袭大戏。下一个七年,新三板能否接过创业板的大旗,带领“北交所”逆袭沪深交易所?


1深交所的逆袭大戏


在开始讨论新三板之前,我们先讲下沪深交易所往事,这是一个屌丝逆袭高富帅的励志故事。


1990年后,沪深交易所相继诞生。刚开始定位都不是很清晰,两家交易所为了争抢上市公司资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在1990-2000年期间,两个交易所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太大差异,但上交所要稍稍领先一些。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0年,那一年纳斯达克崩盘,深交所的噩梦也开始了。深交所之前一直在筹备创业板,为此连新股上市也暂停了。因为纳斯达克崩盘,准备中的创业板无限期推迟,新股上市也没有重启。屋漏偏遭连阴雨,赶上当时上海又被确定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都向上交所倾斜了,深交所自然被边缘化。无论在上市公司总量、IPO数量、总市值、成交额上,深交所都远远落在上交所后面,形成了明显的“沪强深弱”局面。2000—2004年是深交所最尴尬的四年。


为了寻找出路,深交所另辟蹊径。上交所已经圈占了大型国企这块资源,深交所只好转向中小企业。2004年,中小板开板,事情开始发生变化。虽然从市值上看,上交所还是全面碾压深交所,但从成交额上看,深交所活跃度已经超越了上交所。沪深交易所的风格出现了明显分化。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9年,当年9月代表成长型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板成功开板,这场戏的高潮终于到了,凭借中小板和创业板,深交所一举超越了上交所。


在此后短短七年的时间里,深交所总市值由58,378.40亿元上升至219,638.27亿元,市值占比从2009年的20.42%上升到了2016年(截止9月13日)的41.52%。市值增幅高达276.23%,而同期上交所的市值增幅仅为36.30%。深交所市值增量主要来自中小板与创业板。之前“沪强深弱”的格局一变为“深强沪弱”。


深交所之所以能够成功逆袭,最深层的原因是产业的变迁。这七年间,与国家经济转型相配合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反映在A股市场上:传统产业增长缓慢,信息服务业顺势崛起,带动中小板、创业板实现了逆袭。


创业板、中小板的市值权重主要由互联网、文娱业以及先进制造业公司构成。虽然这些公司规模比较小,且以民营企业为主,但因为是新兴产业,站在风口上,成长很快。所以能在短期内带动深交所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这期间,深交所的新股数量远远甩开了上交所。2009年,深交所与上交所分别有上市企业827家和825家,深交所上市企业家数占比仅为49.46%,而到了2016年,深交所上市企业已经上升到1798家,占比上升到了61.66%。


上交所无论在新股数量,活跃度,上市企业成长性,市值增幅上都全面落在深交所后面。


俱往矣。下一个七年会怎么样呢?上交所王者归来?NO。因为新三板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深交所的今天就是新三板的明天?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新三板。不得不说,新三板和七年前的深交所太像了。


目前新三板的定位也是中小民营企业,信息服务业是新三板最有活力的产业,更重要的是,新三板挂牌效率比沪深交易所高出太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


但是还不完全一样,在挂牌公司数量,企业成长性和估值上,新三板已经远远甩开了创业板。


我们来比较下新三板与创业板:


(1)新三板信息服务业占比达20%,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


从产业结构上看,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均以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为主。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数据显示,创新层、新三板(整体)、基础层、创业板、中小板制造业公司占比分别为44.70%、51.43%、52.38%、69.74%、77.72%;信息服务业的占比分别为25.81%、19.98%、19.16%、17.86%、5.51%。相比而言,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制造业公司占比更小,信息服务业公司占比更高。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2)创新层企业成长性完爆创业板


睿禾君对比了各个市场上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公司的整体财务数据后发现,无论是成长性还是收益质量,新三板都更胜一筹。


先看制造业。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的数据,2013-2015年,创新层、新三板(整体)、基础层、创业板、中小板制造业企业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8.91%、9.18%、6.88%、21.39%、10.8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2.57%、27.47%、20.34%、11.41%、9.91%。创新层246家制造业公司完胜,新三板制造业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出创业板、中小板一大截。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再看信息服务业。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的数据,2013年-2015年,创新层、新三板(整体)、基础层、创业板、中小板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86.00%、44.20%、24.44%、52.87%、29.9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50%、44.03%、25.49%、33.93%、46.29%。创新层246家信息服务业公司的成长性排名第一。从整体来看,新三板信息服务业公司的成长性也属于中上水平。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3)创新层收益质量也完胜创业板


同样先看制造业。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创新层、新三板(整体)、基础层、创业板、中小板制造业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5.12%、10.45%、8.79%、7.43%、6.99%。新三板全面超越中小板和创业板。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再看信息服务业。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创新层、新三板(整体)、基础层、创业板、中小板信息服务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87%、9.37%、6.51%、9.85%、9.41%。、新三板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4)更重要的是,创新层估值仅为创业板的22.35%


根据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的数据,截止2016年9月13日,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整体)创新层、基础层的估值中位数分别为97.15倍、69.37倍、20.48倍、21.71倍、19.70倍,意味着创新层的估值仅仅只有创业板的22.35%。


(数据来源:Choice,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睿禾金股研究院)


看完这些你会产生什么印象?新三板,尤其创新层在“配置”上简直堪称“创业板2.0”,还是打了2折的创业板。


还有千万别忘记,新三板相当于实行变相的“注册制”,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唯一不如创业板的就是,流动性。未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推出,新三板,尤其创新层和创业板的流动性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你相信新三板会像七年前的创业板那样逆袭吗?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睿禾君,一起投资新三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