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机器人炒股若违规该怎么管?

2017-02-12 王培文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



当你还以为人工智能只能下下棋、打打德州扑克的时候,美国硅谷一家公司已经让人工智能程序全程负责股票交易,据称收益已超越公司设定的内部指标。


 

让机器人帮你炒股,分分钟躺着赚钱就行,听起来是不是很炫酷?但是你怎么保证机器人炒股不会产生偏差呢?要是机器人的决策涉及违规,监管部门又该惩处谁呢?


1

别吃惊!人工智能炒股早有先例

 

据新华社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一家名为“感知力”的技术公司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学习海量数据,预测市场走势,从事股票投资。这家公司表示,机器的表现已超越他们设定的内部指标,但没有透露指标的具体内容。


资料图

 

其实,在这家公司之前,机器人炒股已有不少先例。

 

在金融领域,智能投顾是人工智能的代表。自2012年以来,国外智能投顾发展迅猛,据一财网此前报道,截至2015年末,美国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已达500亿美元,包括Betterment、Wealthfront和Motif Investing等机构都引入智能投顾。

 

在国内,智能投顾也成为新的风口。据中国网报道,国内已有二十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及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智能投顾业务,除了创新型企业,银行机构们也顺势而动开始产品创新。


2

 

好奇!人工智能炒股怎么操作?

 

那么,这些人工智能是怎样进行炒股的呢?据清华金融评论发布的《数字化资产配置报告》称,智能投顾是指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根据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搭建数据模型,来完成传统上由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

 

当前,智能投顾系统主要依靠的是量化投资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用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用以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然后按照所设定的规则去执行交易策略。


 

但新华社报道,“感知力”技术公司是把整个投资决策过程全部交给了机器。其做法是用独特算法创造数万亿被称为“基因”的虚拟交易者,经过测试,不好的“基因”被剔除,实现人工智能投资系统的“自主进化”。

 

然后,将通过考验的好“基因”用于真正的交易,公司员工只需设定好时间、回报率、风险指数等交易指标,剩下的一切都交由机器负责。


3

 有争议,机器人炒股靠谱吗?

 

对于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交易,“感知力”技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巴巴克·霍查特认为,人类进行股票交易时太容易受到情绪影响,“人类有偏见,会感情用事”。

 

因此,据央广网报道,不少美国的金融业人士相信,随着近几年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超越设计开发者的认知和视野的能力,它们可以“贡献”新的认知,证券投资领域因此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变革。他们甚至认为,“手工下单”的时代将逐渐成为历史。

资料图 中新社发 韦亮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投资商都信任机器。据新华社援引英国对冲基金曼氏金融首席科学家莱德福的观点认为,不应过度信任人工智能投资,该领域还远没有成熟。虽然有各种各样具有迷惑性的承诺,很多投资人的钱却有去无回。


4

 伤脑筋,人工智能炒股怎么管?

 

虽然不少观点认为人工智能进入金融领域是大势所趋,但要是让人工智能的行为完全自主进行,如何监管可能产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央广网此前撰文认为,在当前的监管法律法规中,被监管的主体主要是法人和自然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证券投资账户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发生了本质变化。

 

可 以设想,一只有众多投资人的基金如果由人工智能控制,监管面临的挑战是:投资人认为账户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操作的,实际控制人不是他们;人工智能服务商 只提供了智能“产品”,并没有实际控制账户。这个时候,监管部门就不得不面对如何监管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的“人工智能”的问题。

 

此外,大量投资人雇佣同一个表现优异的人工智能管理它们的账户投资。由于同一个智能代理的操作逻辑相似,那么这些账户虽然法律上是各自独立的、无关联的,但实际操作可能表现为“一致行动人”的现象。


5

老问题: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只是在股票交易,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人工智能的冲击,由此也引发热门话题——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据科技日报此前报道,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与会专家称,受人工智能的影响,到2020年,工作岗位可能比现在少700万左右;剑桥大学的专家也警告称,20年后,39%的人将失业;未来学家迪克·佩勒提耶则认为:到2040年,全球一半的工作岗位将由机器人承担。

 

该报道还列出几个会被机器人取代的工作,包括:办公室雇员和产业工人、餐饮服务员、药剂师、银行柜员、部分律师。就连记者从事的行业,看起来也是危机四伏。南方都市报在今年1月推出了写稿机器人“小南”,而早在2015年,新华社就推出了机器人员工“快笔小新”。

 

机器人取代了人类的工作,人类该干嘛呢?据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援引IBM Watson/M首席科学家Grady Booch的观点认为,机器人取代了一些人类的工作,这样的取代把人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价值的活动:去创造、去生活、去爱。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任东摄

 

不过,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报告认为,机器智能化并不能完全取代人,而是部分取代并提升效率。未被机器取代的就业机会将更新其技能要求——在智能机器和数字技术尚无法发挥的领域产生价值:如高技术性、灵活处理和解决问题。

 

最后,如果我告诉你这篇文章是机器人写的,你信吗?



 这些热门文章你或许也喜欢! 

刘士余要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看看这些人都有谁?


金融圈的情人节:除了买花还能干啥?


铜陵一化工厂爆炸后,这家新三板公司IPO恐难圆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