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生北京见闻】第一次体验地铁高峰,惊呆了!

2017-07-28 李昱宏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


公共运输系统便利、经济又实惠。在北京实习的日子,上、下班通勤或者出游,公交与地铁是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北京地铁


如果时间充裕,我喜欢搭乘公交车,悠然地欣赏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倘若时间紧迫,地下来回穿梭、通行无阻的地铁成为我的最佳选择。体验过了北京的公共运输系统,我发现两岸都市在公共运输工具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与差异之处。


北京与台北都有着布建完善的公共运输系统,城市中设置了许多公交与地铁站点。北京市区内的公交车一般采用电汽车,乘客在指定地点上车,可以选择投币或者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付款,没卡的乘客上车时投币,有卡乘客上、下车须刷卡,票价依距离远近而不同,有卡乘客的基本乘车费是1元人民币,最高不超过3元人民币。


台湾方面,公车(台湾民众习惯称公交车为公车)还存在许多汽油车,但油电混合车种已日益普及。台北公车公司通常把路线分成两段,段与段之间设缓冲区,如果乘客搭乘距离不超过一段,票价是15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3元);若超过一段,票价就是两倍了。


台湾公交


第一段路程通常是上车投币或刷卡,第二段则是下车付款。台北的交通卡取名悠游卡,卡片的使用范围已经慢慢扩大,现在不仅能支付交通费,也能在特定商家付款了。北京与台北的公交播报系统都有普通话和英语,在台北,播报还会以闽南话及客家话发音。


在我看来,两地公交差异最大的,可能是"乘务管理员"了。北京的每辆公交上除了司机外,还配置了统一黑色着装、佩戴红色防身器的乘务管理员,协助票务相关事宜并维持乘车秩序。刚开始,只觉得他们站在车厢里看上去有些突兀;仔细想想,他们的存在何其重要,乘务管理员身上背负的可是所有乘客的人身安全。


听家里长辈说,从前,台湾公车上也有类似的人员,不过不是小哥,而是小妹,工作性质有些不同。早期台湾身穿制服的随车小妹叫作车掌小姐,负责票务。公车司机只负责开车,票务让车掌小姐打理。不过科技日渐发达,车掌小姐就没有配置的必要了。或许,过些年后,等无人车技术成熟了,公交司机们也只得另谋他职了。


两地公交站的设计也有些不同。其中一点让我十分惊讶,在北京公交站,不同路线的公交有专属的停靠区,乘客只要在停靠区等待,车来之后有序上车。台北就不同了,台北的公车站是没有各路线的专属停靠区,司机想停在站牌的哪儿就是哪,乘客拔腿追车的戏码反复上演,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混乱与危险。


北京公交


台北公车站的另一个经典桥段便抢占座位。由于没有路线指定停靠区,搭车的人不知在哪儿排队,想坐上公车座位的,可要费尽心机:眼观四方人群,耳探八方讯息,估量着谁是潜在对手,见远方公车驶来,左推右挤,抢在众人之前;当公车减速驶入,踩着碎步随公车缓缓移动。当车门一开,爆发积蓄在小腿的力量,一个箭步跃上公车,熟练地掏卡付款,抢占座位。台北的公车族深感到痛苦但无可奈何,每日上班犹如参加奥运百米项目,毫秒之间决定胜负。


关于公车站,值得一提的是,台北站牌普遍设置了电子跑马灯,显示班车到站的所需时间,也提供了相关的乘车信息,人潮较多的站点,甚至设有电子频幕,播放着电影预告、广告及其他视频,让候车民众能在等车时间,获取更多讯息,而市府也能向广告商收取相关费用,一举数得。


台北和北京的公交都设有博爱座位,让有需要的乘客优先使用。两地在礼让座位方面颇有默契,我在北京通勤的日子里便见证了数次座位礼让,礼让是两岸居民所共有的美德。乘车体验方面,北京公交与台北基本相同,只是,台北的司机似乎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开车猛、速度快;北京公交司机则相对平稳些,无论是否有乘客上下车,每个站点都会停下。


 北京地铁排队人群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再谈地铁,北京地铁路线多以数字作为地铁线路的代称,台北则习惯以颜色区隔不同路线。北京的地铁较台北的捷运(台湾人习惯称地铁作捷运)规模大得多。目前,北京地铁线路已超过15条,台北捷运线则不超过10条。当然,北京幅员广、人口多,通勤族对公共运输系统需求大,北京地铁线路众多也不足为怪。


第一次在高峰时段搭乘北京地铁,感受就三个字:惊呆了!长长的人龙依序接受安全检查,刷卡进入闸口,慢慢地移动,视线并不宽广,只剩跟着前人的后脑勺;空气并不清新,汗水参杂着各种气味,蛮横地往鼻腔灌去。往前往右往左的力量聚集在身上,慢慢挤着,要挤上地铁车厢得使尽力气,又或许根本用不着使力,后头会有股强大的力量,把人送上车厢。


在地铁站里,有时身不由己,想往那走,却被推着往这头;想搭上这班车,却硬是被留下等待着下班车的到来。在部分人潮汹涌的地铁站点,第一趟驶来的地铁是上不去的,要等到第二趟,甚至第三趟才能挤上车。


北京地铁排队人群  图片来源:中新网


台北的捷运族是不曾经历这些的。高峰时间,捷运站内也不至于满满人潮。地下的磁砖总是能看得见,墙上的广告标语也不曾被人头遮了去。一般来说,台北的捷运族是不会强行挤上车厢的,他们沿着乘车线悠然地依序上车,车厢八分满,乘客便等待下班列车。台北的捷运车厢内虽然也挤,但人与人之间仍有距离。


非高峰时段,北京地铁是截然不同的面貌,那氛围与台北就没那么不同了。两城的地铁系统差异不大,若有,那大概是换乘的步行距离了。一般来说,北京换乘的步行距离较长、路线较复杂。这让初到北京的我吃足苦头。同一条地铁线的不同方向不一定在对面搭乘,有时得要爬上爬下寻觅一番,才能找到通往目的地的班车。几次经验告诉我,要避免无谓的回头路,就坚定不移地照着指示走吧。


台北捷运


环境方面,台北捷运或许更加舒适一些。北京地铁的车厢是干净、整洁的,但地铁站内外的环境就差了些。或许台北捷运建设年分较晚且载客量不若北京繁重,所以给人比较明亮、清新的感觉。


整体来说,两地在公共运输系统上并没有显着的差异,些许的差异或许是源于两岸不同的人口数量与居民生活形态。两地的公共运输系统的设计、规划都简单明白,相信不管是北京居民到台北生活,或者台北居民到北京生活,在公共运输系统方面,两地居民都能很快地适应当地公共运输系统的使用模式。


本文未标注图片均来源网络)


作者:李昱宏

中新经纬实习生、台湾居民



版权声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这些热门文章你或许也喜欢! 

中国是假货集散地?让你看看“新国货”有多牛!(文尾有福利)


离北京200公里的沧州房价两年翻了三倍,你买还是卖?(文尾有福利)


除了送快递,无人机就无事可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