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0万留学换2000月薪是一种无奈,但并不等于无解

2017-09-09 李晓萱 黄昂瑾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

 

“海归”身上的光环,似乎正彻底被剥落殆尽。

 

近期,一则关于家里200万卖房供孩子澳洲留学,孩子6年后归国只能拿2000元底薪的新闻引起公众对留学热潮的一次广泛讨论。而更令人尴尬的是,“200万出去,2000月薪回来”似乎也并非个例。

 

电视剧《小别离》中,一位母亲对海外留学光环深信不疑,

这或许代表着留学热潮中多数人的看法。


最近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50%的“海归”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68.9%的受访“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

 

“海归”曾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是人才市场高薪聘请的“香饽饽”。然而对比上面的热门新闻,不禁让人思考,当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如潮涌般回流至国内,当用人单位早已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简历习以为常,当工资起薪一次又一次刷新心理底线,“海归”=“高级人才”的时代真的彻底过去了吗?

 

“海归”?“海带”?

 

与上个世纪的公派留学生头戴“国内杰出人才”“专业领域精英”的光环相比,如今的留学生似乎远不及前辈们“吃香”。有不少人质疑如今的海归“出国就是花钱镀金,连英语都说不好”,甚至由“海归”引申出了“海带”一词,来形容留学只为混文凭,回国后仍一事无成的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出国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个人化、平民化,甚至市场化的行为。随着留学门槛的降低,输出和回流的人才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使得不少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态度从过去的趋之若鹜,变成了谨慎小心。很多单位宁可采用熟悉中国环境的本土化人才,也不愿花更高甚至同样的价钱聘请喝过“洋墨水”,却不谙世事的留学生——当然,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

 

“海归”人员的数量剧增,也成为拿不到好价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近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相比2016年(765万)增加30万人。由此,新增“海归”人数已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

 

根据《报告》中关于海归收入情况的数据显示,“海归”初次就业与普通岗位占比近六成,40%以上海归的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月工资低于自身期望的占比达68.9%。

 


这看似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是否真正印证了“海归”“掉价”的质疑?

 

针对《报告》结果,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对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当前归国留学生的薪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回国的海归们来说,初到工作岗位,在证明自身突出才能之前,“没有理由比国内毕业生获得的更高的薪资待遇”。

 

“证明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看到留学带来的长远影响。留学生所具备的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会在未来慢慢释放,比如国际化的意识、长远的眼光、宽阔的心胸等等。尤其是国际化意识,在企业的决策环节至关重要。”苗绿说道。

   


除此之外,苗绿也否认了“海带”一说。“我认为没有‘海带’”,苗绿表示,随着当前留学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和大众化趋势,不论从留学生的数量还是年龄来看,都无需期待如今的留学生们也像过去的公派留学生一样,回国后个个都是高端人才。

 

“可以略微降低对留学生的期望值”,苗绿说,“对国内社会和用人单位来说,不需要把他们都当作高端人才、行业精英。但应该看到他们身上国际化的能力和视野,发挥他们的优势,并将其用在需要的地方。”

 

“八剑下哈佛,是特例也是缩影

 

当然,在经历最大“海归潮”的当下中国,也并非所有的“海归”当初都奔着“镀金”的目的而出国,奔着“高薪工作”的目的而回国。


近日,八位曾共事于哈佛大学的中国博士集体回国,相聚于合肥市科学岛,继续他们对科研事业的追求,引发国内高度关注。媒体用颇具武侠气质“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来形容这段海归佳话。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蜀山湖畔,有一个占地2.65平方公里的小岛,由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十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潜心科学研究,小岛又名科学岛。强磁场科学中心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的十个科研单元之一。

 

8月底,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强磁场科学中心8位哈佛博士后回国创业的故事,让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张欣、张钠、林文楚、任涛8个曾在美国打拼多年的青年学者一时间成了舆论焦点。8位博士后最先回国的王俊峰曾表示:“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


在谈到为什么回国时,“八剑”之一的张钠表示,首先是一个人的家国情怀,父母年纪也大了,回到国内,照顾父母远比在美国要方便。此外,现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很好,内心还是希望可以为祖国尽一份力,有一种使命感。

 

除了家国情怀之外,张钠的回归,也是个人事业的一次再选择。 “那个时候,就想折腾一下,虽然在美国舒服,回到国内多了一些杂事,但是在美国,再怎么干,也是给别人干。”

 

在我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背景下,“八剑下哈佛”的故事既是特例,又是缩影。

 


“回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形成了社区,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留学生回国后也不会感觉是孤军奋战”,苗绿分析称,之所以说是特例,是因为这八位博士作为一个科研团队,需要相互依靠、共同进行他们的科研项目。而身为中国人的同胞身份和私交甚好的朋友关系,让他们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一两位的离开对于整个团队来说都是损失,所以集体回国是更好的选择。“不过,他们集体回国的前提是他们都认可中国的科研环境”,苗绿说道。

 

可以试试创业,但也要有平常心

 

其实对于留学生而言,如果觉得就业前景不够明朗,薪水条件不够优厚,也可以选择尝试进行创业,但同样,也要做好可能成功也可能遭遇失败的心理准备。

 

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了沃土。从2008年开始实行的“千人计划”,从中央到地方,对留学归国的个人及团队予以支持;同样基于政府支持的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和平台,也向全球中国留学生释放出“欢迎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信号。

 

1996年,现任搜狐掌门人张朝阳决定回国创业时,那时的“海归”都被看成是在美国混不下去的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三年后张朝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并登上了《亚洲周刊》杂志封面。而现在,搜狐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中排名第七。

 


无独有偶,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也是海归李彦宏一手创造的。

 

但并非所有的归国创业都一帆风顺。据《报告》显示,有52.9%的海归创业有失败的经历。调查研究发现,创业失败原因排名前三位的是“经验匮乏”“资金不足”“市场定位偏差”,占比分别为40.4%和29.4%和占27.2%。

 

今年7月,一则“海归创业屡失败,为求富走上贩毒路”的新闻引起众多关注。据了解,新闻中提到的吴某在留学加拿大期间就开始创业,并从国外赚到第一桶金。然而回国创业失败后,他心理失衡,走上了贩毒的不归路。

据新快报,去年23岁的小董从新西兰留学归来,跟几个国外认识的朋友合资在广州市中心开设了一家西式餐吧,主打正宗新西兰菜,他亲自负责运营。

开业之后小董为吸引顾客选择了每周三晚上作为“女士之夜”,所有女顾客到场都可以享用免费的酒水。“在新西兰,几乎每个酒吧、餐吧都会有女士之夜,就是想有更多女生到场,然后借机去吸引想要认识异性的男性顾客。或者说一对情侣出来约会,选择一家对女士酒水免单的餐厅,也比较划算。”

小董没有料想到的是,换了一个市场,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同样的套路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每逢女士之夜,的确有许多女顾客成群结队来享用免费酒水,可是她们身后并没有跟着男顾客,即使有,也可能只是消费一人份的食品和酒水。恶性循环下去,这家店在正式营业不到两年就宣告结业,成本也没收回。

 


从留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苗绿建议,避免盲目跟风选择“中国人扎堆”的专业,一方面能缓解就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需根据自身优势、特点、兴趣及性格等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不过,当下毕业生的就业难、起薪低问题,也不只是海归们的困境,整个就业市场的大环境都在变化。

 

根据智联招聘对9342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月薪已连续第二年下滑,今年下降了16%,仅有4014元人民币。此外,近九成大学生表示找工作困难,超四成大学生认为找工作“非常困难”。即便对于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工作也往往不是理想的工作。

 


面对如此就业环境,海归们既然选择了回国工作,自然也需要学会适应,不应单纯看重薪资,还是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才是正道。


文章未标注图片均来源网络


越来越多城市叫停共享单车投放,有些企业快没戏唱了


“史上最严楼市新政”推出后这半年,北京房价怎么样了?


也许iPhone8会大卖,但苹果在中国的地位可能再不比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