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董明珠雷军的10亿赌约:谁输谁赢,结果还重要吗?
董明珠雷军的10亿赌约进入即将见分晓的第五年,可话题热度依然不减。近日,董明珠在多个场合回应了她与雷军的10亿赌局,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主角雷军则显得安静了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赌约有很大营销成分在里面,谁输谁赢结果已不再重要。
董明珠、雷军在参加集中采访活动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董明珠多次回应,雷军一言不发
2013年12月,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年度人物奖项获得者雷军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董明珠在现场强硬回应道:“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两人的10亿赌约也就此立下。
2018年是五年赌约期满要兑现的年份,两位主角的态度也格外受到媒体关注。比如,近日董明珠就多次回应了赌约一事。
3月8日,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格力和小米的10亿赌局。董明珠表示,“他(小米)的数字没办法来确认,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么说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许愿意兑现。上市后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销售,笑死了。”
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采访时,董明珠表示:“赌注没关系,(有了赌注)我觉得更好,大家可以相互激励对方。我觉得当时那样的一个赌局,并不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赌局,而是企业经营思维的赌局。”对于赌局的结果预期,董明珠也表示,2018年的年尾见分晓。“因为我是上市公司谁都可以看到,他(小米)的年报我也看不到。但我觉得不需要担忧,格力打造的是百年企业。”她说。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与董明珠的“热情回应”相对比,赌约另一当事人雷军则显得安静了许多。只是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小米公司非常年轻,其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七年时间。”而这句话也被业内认为有意在侧面回应董明珠。
谁的赢面会更大?
雷军提到小米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并非无意为之,因为他与董明珠的赌约就是围绕着营业收入展开的。
此前雷军在公开信中提到,小米2017年10月提前实现了营收过千亿目标。格力财报显示,公司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业额里面,总收入已经超过了1120亿元。而2013年赌约下定之时,小米的营业额为316亿元,格力的营业额为1200.43亿元。
产业观察家刘步尘分析认为,如果从两者的营收金额上来看,格力赢的概率比较大。“格力2017的营收在1500亿左右,2018年底格力营收目标是2000亿。小米今年底,比较难实现2000亿的营收。”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表示,若小米上市,她或许愿意兑现赌约。但如果从市值的角度看,又是另一种结果。
目前已有传言称小米已经启动上市,据《财经》报道,小米已于今年1月19日召开了上市启动会,拟估值2000亿美元左右。而此前也有机构称,小米估值可达690亿美元。截至发稿日收盘,格力市值为3188.34亿元,按当时汇率,约合503.69亿美元。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从两家公司成长性来看,刘步尘认为小米的成长性更好,“格力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空调,其他没有培育起来,或者说虽然在培育,但是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小米的情况要好得多。”
不过独立TMT分析师付亮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上市有助于小米实现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但也应注意到,小米的生态模式将因上市被更多人传播,这会使得小米不再那么神秘。“不上市好多数据是看不到的,上市将意味着公开收支、盈利、产品线布局、资本投资情况等,这有可能会降低小米的估值。”他说。
五年间起起伏伏,结果或许已不重要
对于赌约的输赢,目前业内尚无定论。但可以看到的是,过去五年间,小米和格力都经历了起起伏伏。
2014年,如日中天的小米超越三星,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厂商。但也在此后两年遭遇到了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的围剿。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小米出货量下滑幅度最大,从2015年的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滑到了第五,出货量同比下降36%。
不过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小米回暖,出货量明显提升。IDC的数据显示,小米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出货量达到201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2%,重返世界前五。
格力也曾在手机业务有过尝试,但无奈铩羽而归,同时格力也面临主营家电业务天花板显现的问题,董明珠选择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化解。
2016年格力电器曾计划收购银隆,以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后遭到中小股东反对而终止。格力电器改而与银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格力电器向银隆提供智能装备,银隆向格力电器提供新能源电池等,双方的年交易额不超过200亿元。
有观点认为,董明珠正在下一盘大棋,格力要“从单纯的家电制造企业”向“新能源行业及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并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格力传奇。
在谈到2018年格力的目标时,董明珠表示,第一是要实现很大的增长,第二是希望围绕着节能环保做技术开发。
资料图 中国日报记者 许靖烯 摄
在预计赌约最终的结果时,付亮表示,如今过多讨论这个话题实际上也没多大意思,当然雷军和董明珠两人最后谁输谁赢结果也并不重要。两人当年这个赌注其实有很大的营销成分在里面,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什么进展,和消费者关系也不大。
“应该看到,过去这几年,小米有过难熬的时期,但整个生态的发展、业务的扩张,小米的速度还是要明显比传统行业快得多。”他说,“雷军通过风投,入股、控股了一大批企业,这种模式到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既有业务的快速扩张,但也没有带来太大的业务风险。”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对中新经纬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这个赌注本身就已经吸睛无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赌注本身的传播就已经取得成功了,那么,最后谁赢谁输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