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央地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中国双创 2023-08-18


三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速布局 

多地增加投资打造产业集群

  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央地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2月18日,牛年第一个工作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正式启动湖北实验室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

 

同日举行的江苏省常州市新春“第一会”——“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也下发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30条》和《促进创新发展政策20条》,提出到2025年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十四五”形成2000亿元投资规模。

 

这并不是个例。作为今年的首要重点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发力科技创新,明确任务书及路线图,密集派发“政策红包”,例如,加快布局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其中包括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等领域的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基金、财税等一系列支持让创新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企更是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激励,红利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科技创新路线图浮现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第一顺位,并强调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在此大背景之下,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举措正加快推进。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国家正全面强化载体建设。“年前国家加快布局建设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等领域的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企业组建17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8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高新区核心载体作用,更加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与此同时,国家将优化“双创”服务,积极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大力孵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下一步,科技部将继续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编制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十四五”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央企业今年在有效运行首批创新联合体的同时,将加快创建第二批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5G、北斗、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等产业创新平台作用,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开展协同攻关。

  

多地也提出了创新发展路线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围绕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创新产业带,打造“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化发展。

  

常州提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185万人、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


“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为了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有效实现,众多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根据安排,在“十四五”期间,常州市区两级将拿出400亿元科创资金,1:4撬动1600亿元社会资本,五年形成2000亿元投资规模。创新支持政策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同时,提出“饱和式”投入的概念,也就是在市级层面择优确定2-3个产业链,与龙头企业、辖市区、常州经开区共同采用奖补、直投、基金等方式支持,以求实效。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也在“进退”中调整布局。该基金是国家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鼓励性基金,2月8日其正式退出首批三只子基金。“只有这样才能腾挪出更多的资金去扶持新生力量。”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会理事、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袁毅超表示。

 

除了基金的扶持外,创新企业还从财税等一系列支持上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据悉,科技部与财政部、税务总局建立常态化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协调机制,持续加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创新创业载体税收优惠政策等普惠性政策的推进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启动,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安徽省马鞍山市将实现“共享”科技创新券。

 

所谓科技创新券是一种政府免费向中小企业发放、专门用于购买技术创新服务的小额有价凭证。“属于普惠政策,有助于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江苏省科技评估中心主任朱志凌表示。


深化激励机制改革

国有企业作为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培育新兴产业、服务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不全、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特征并不突出。”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表示,需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吸引和保留高技术创新人才,构建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持续性创新动力供给,是国有企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其主动积极适应新时期、新要求、新使命、新时代重任与担当。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强调,要把握好“一个抓手、四个切口”。“四个切口”之二便是狠抓创新,强化创新激励,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支柱带动作用。

 

强化激励机制也成为地方创新改革的重头戏。上海提出,要积极完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其中,科技型企业加大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力度。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定向招引诺贝尔奖科学家、海内外院士和跨国高科技公司科学家,对战略科技人才团队项目提供“不设上限”综合资助,对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提供最高1亿元股权投资支持。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强化正向激励要从制度上进行系统化设计,与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等协同推进。同时,强化正向激励需要更大的授权和突破。此外,结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并推进员工持股激励计划,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往 / 期 / 推 / 荐 



202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双创新年贺词:携手共创新发展 砥砺前行赴华章


中央领导同志慰问老同志


李克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综合管理智慧平台


关于开展“2021年创新中国品牌高峰论坛”创新中国品牌示范企业遴选活动的通知


2021中国创业创新发展战略论坛在京举行


李潮平:打造创新生态 引领美好未来




来源:经济参考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