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和父母的沟通为什么这么难

2018-02-18 熊太行 就叫熊太行也行


文 / 熊太行


大多数逼婚、逼孕、逼二胎、逼转行、逼回乡、逼编制,发生在正月初二之后。


父辈讲究细水长流,怕三十的饭菜太香,怕初一的鞭炮太响,总会等到假期后几天,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施压。


这几天也是亲戚串门的好机会,各种戏精亲戚会借着“为你好”的名义,发出各种不妥的测评。


两代人的沟通当中,总体来说难度如下:


新手级:母子关系

老手级:父子关系

资深级:父女关系

专家级:母女关系

修罗级:婆媳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对回家有一种恐慌,而父辈对孩子的回家也有一种担忧:


子女认为父辈指手划脚。

父辈则认为子女不懂事、拒绝沟通。



加上一大堆营销号投其所好,建议子女“强刚硬怼”。


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我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接触到的案例中,确实有一味打击子女的父母或者专门回避父母的子女。


但近乎病态的人是少数。大多数家庭冲突,是因为沟通技巧有问题。


八成以上的家庭里,两代人不知道该如何沟通。



所以问题来了,和睦的成年后亲子关系是怎样的?


 父辈有实力 


我非常喜欢《西游记》这部作品,唐僧去西天取经,走了整整15年,他和孙悟空之间大的冲突,其实只有三四次,也都是因为“是人类还是妖怪”“要不要打死强盗”这样的技术问题。


师父从来不会去控制悟空,说你应该穿什么、吃什么;悟空也绝对不会嫌老和尚烦,只对错误的策略有意见。(《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是改动过的)


相反,和尚跟猴子的关系非常亲密,有一种近乎父子的师徒情,为什么呢?


因为父辈确实有实力。


《西游记》里,悟空好几次表示佩服唐僧,因为这个和尚有决心,有胆量,而且有知识,唐僧到一个寺院,看见一棵树,就能想起佛经里的记载,悟空从他那儿确实学到了知识。


我们可以看看现实中:


如果父母在自己的领域学有所长,子女很少会有这种回避沟通的问题。大多数回避沟通的子女,对父母的评价都不高。


 父辈仍在成长 


金庸世界里,最和谐的两代人关系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和张翠山,以及张三丰和张无忌。张三丰和徒弟关系好,和孙辈也能顺利沟通,这个人相当不简单。


张三丰90岁、100岁了还在研究、琢磨,还在自我成长。


张三丰见到张翠山,会立刻传授适合对方的新武功,后来见到张无忌,也是立刻分享自己的新发明。



类似的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一灯大师。一灯大师的几个徒弟对他心悦诚服,他还给郭靖黄蓉讲授过《九阴真经》,后来又给杨过讲解武学知识。每次他开始给年轻人讲解什么,都会收获爱戴和友谊。


现实中,我们也会见到这样的父辈,一把年纪了还有一种好学的姿态,他们的子女会用钦佩的口吻发朋友圈:


“我爸居然在学按摩!”

“我妈画的油画!”

“我姥姥剪的视频!”



好学的态度最能感染孩子们。


 父辈要有一份“不甘心” 


两代人之间特别可怕的一点,就是父辈对孩子审美观的干涉。


前天看见一个消息,女白领出差几天,回来发现婆婆给她家桌上放了一个军统北平站用的台灯,一个拨盘电话和两个白瓷盖杯,加上钩针织出来的杯垫,生生把一个简约风出租屋做成了中南海风格。



和父辈的干涉类似,子女往往也对父辈的审美趣味嗤之以鼻,比如各种抗战剧、爱情剧。


其实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也能看出电视剧的好坏。


问题在于,他们即使发现情节的不合理,经常也会找个借口:


“哎呀拍电视呢。”

“热闹就好。”

“反正鬼子也真的很蠢。”


放弃了对好内容的追求,认为自己能被粗制滥造的内容满足。这就是“认命”。



相对的,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内容“不甘心”、比较“挑剔”的人,才会主动寻找更好的内容。这样的父母缺的往往只是一个入口,只要你帮他们找到好内容,他们就会继续进步下去。


我妈就会看《哈利·波特》小说,绝对不会看几里桃花的电视剧。我二姨更厉害一些,她前一阵看完了施展老师送我的那本《枢纽》,两天两夜没怎么睡,直喊“精彩”。


作为子女,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发现、支持这种“不甘心”。


 好内容是父辈成长的关键 


我经常提到一点,因为经济奇迹的出现,中国50、60年代的人与80、90年代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大多数中国父母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一张嘴就是“稳定”“找个编制”,你让他们理解什么叫“产品经理”,什么叫“运营”,太难了。


要想他们更好地理解你现在的生活,就要让他们接触和你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现代职场。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现代职场的了解都来自于电视剧,比如看大幂幂演的那些XX官。


那种职场没正事,作天作地搞对象。


类似的,一些员工猝死的新闻、夸大某些行业苦难的作品会让父母更多地对子女的生活横加干涉。


我们得挑出能描摹我们生活的内容给他们,不光为了他们成长、不受骗,也是为了我们不为难。



大多数父母的成长是可以期待的,比如许多50后都是近3年学会了抢红包,这两年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学会了跳一跳和使用表情包。新年集福等各种复杂的玩法,他们也都逐渐适应了。


这点来说要表扬一下,提供最入门内容的良心网站就是B站


B站本质上当然是一个年轻人的网站,根据他们的官方统计,75%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


但它同时又是一个新皈依互联网世界者的入口。


60岁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大妈,和15岁才开始探索互联网的少年,其实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他们充满好奇心,但对这个世界还不熟悉。


这就是B站丰富和充满包容性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切互联网新人的新手村,无论年纪。



B站有许多解释表情包、解释某个梗的视频。爸妈如果看到张学友“吔屎呀你”的表情,或者“刘醒怒斥梁非凡”的表情,都可以上B站看解释视频,了解来龙去脉。从这点上来说,B站和当年的Windows98一样功不可没。


顺便说一句,一个中老年人如果能解释年轻人的梗,一定会受到同龄好友的尊重和爱戴。


这是一个提高自己含金量和知识量的行为,他们将在自己的群体中变成更潮、更有发言力的人。


 亲子两代的沟通需要桥梁 


给父母推荐内容,本身就是沟通行为,会给两代人增加更多共同语言。


童年的时候,父辈为我们挑选书籍和动画片;今天,我们通过推荐优质网络内容去影响父辈。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一种无用功,你在父母身上多用一分心,回家就能少一分气,他们在对抗养生骗子或者保健品推销员的时候,就能多一分强悍。


我认识一些年轻人,总是埋怨父母转虚假养生帖,但是当我问他们,有没有推荐靠谱的营养学家或者医生给自己的父母,他们总是张口结舌。


父母那里有一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和争夺,就会被坏人盯上。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在保健品和传销上花费万金的老年人,都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孤独”。


 我们如何做长辈 


80、90后也面临着做长辈的问题。一些人在接到劝说表弟表妹或者外甥侄子好好学习的任务时,也是苦不堪言。


我的一点心得是,别说自己的话,要说他们的话。


我和十几岁的青少年,无论是我的几个小表弟,还是侄女和外甥,都还可以沟通,因为我也看动漫。


他们提到《黑子的篮球》《俺妹》,我会好奇地去探索。


我们在B站上关注的番一定不一样。


但是我可以告诉他们:


“今天的风儿甚是喧嚣。”

“秘籍:反复横跳。”

“非洲农业不发达,我们都要支援他。”


这些都是什么。


我也能跟他们聊起,为什么大汉丞相和大魏司徒有着千生万世的恩怨情仇。


这点上来说,我对80、90这一代人为人父母比较乐观。


和上一代人不同,我们有天生的优势。


我们中的大多数看着动画片长大,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番剧或者漫画,B站就是最好的桥梁。只要:


花点时间

耐住性子

不摆架子


和下一代沟通全然没有问题。


 两代人之间没有那么深的沟 


当你认为下一代人不可理喻的时候,多想想这句话:


“我那时候也这样。”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共情”,也是人类沟通中最伟大最宝贵的一种能力


成年人年轻时也看中二的东西,常见的就是“当英雄、保卫世界”。


没有谁能逃开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也并不羞耻。


那是一种想要世界变更好的冲动,一种非常高贵的情感。


成年人和老年人应该给的不是嘲笑,而是给这些少年英雄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空间,就像新手村里的NPC一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B站上有没有深度内容?


当然有,不信可以看看四大名著的电视剧和相关视频,许多年轻人在弹幕中对这些名著有不凡的见解,而许多鬼畜视频看上去恶搞,其实充满技术含量,比如我喜欢的UP主“此物天下绝响”就对三国研究很深。



如果父母和你之间的沟通有问题,你也坚信他们爱你,那就试试对他们输出内容


让他们理解你的人生、你的世界、你的逻辑,给他们推荐你喜欢的音乐、动画和番剧。


老年人如果能熟练使用B站这样的网站,他们和儿女甚至孙辈会更加亲密。


能在自己的同龄人当中分享B站内容,几乎可以判断为展示儿孙孝顺的一种方式。


如果老年人要再婚,挑一个知道B站的老伴,可能就是人生幸福的开始。进入的不仅仅是一个更和睦的家庭,还会打开一个年轻人的世界。


B站的标题页其实是这样的:


哔哩哔哩干杯


这几年,它的用户在成长、在成熟,它代表的早已不是叛逆的青少年气质,而是地道的合家欢。


一种带有少年好奇心、终身成长、终身学习的合家欢。


试试看,用输出内容的方式影响父母、家庭和晚辈,你会打开一个关系的新世界,再也不舍得放手了。


他们将会是你一生的幸福所在,一生的力量之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54sm93n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都曾是少年,我们也终将老去


 — END — 


熊太行: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


© 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豆瓣、知乎、微博请搜索「熊太行」


推荐阅读

鞭炮放完了,各路妖精都出洞了

这17部奥斯卡电影,你可能从来没看透


你跟父母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

留言告诉熊师傅




   戳这里, 暖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