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平凡也要有梦想,这可不光是句鸡汤,真可以防止抑郁呢!

吴惠君 胡治国 心理学报 2019-07-03

最近有个国产电影爆了今年初冬电影的大冷门,它和芸芸众生同名,都叫“无名之辈”。许多人被戳中心窝,心情随着剧情的推进起起伏伏,在电影院里也哭也笑也平凡着。其实,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无关乎艺术,无关乎票房,但关乎我们的心理健康——还能受电影的触动,与里边儿的小人物们产生共鸣,说明内心的情感世界没啥大毛病,俗称"您呐,离抑郁还远了去了~"

图1  理想与未来(来源 网图)


笔者近年一直从事与抑郁有关的研究工作,《无名之辈》给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小人物也可以且应该有大理想——生活中已经有太多坎坷与失望,我们必须以理想的力量去抵抗坠落低谷的绝望。用更“心理学”的话讲,我们只有更积极的憧憬未来、想象未来,才能保持乐观,对抗抑郁。

抑郁症患者通常对他们自己的未来持有消极的看法,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消极预期,绝望的就会导致自杀。因此,感知、预期未来的能力, 以及解释未来的能力,在抑郁症的恢复、持续和复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考查抑郁者的未来想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有很多研究考查了抑郁者的未来想象, 发现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对未来的积极预期的减弱和对未来消极预期的增强, 但现有研究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这些研究中,没有考虑未来想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有关。因此,我们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非临床的抑郁倾向者和非抑郁倾向者在想象未来与个人目标相关和无关事件时的差异。

本研究的实验1采用未来想象(FTT)范式,发现抑郁倾向者(相比于非抑郁倾向者)想象出了更少的与个人目标相关的未来积极事件,但在与个人目标无关的积极事件上则没有显著差异(见图2)。实验2采用可能性评估(LEM)范式,验证了实验1的发现,即抑郁倾向者(相比于非抑郁倾向者)仅认为未来与个人目标相关的积极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更低,但与个人目标无关的积极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则没有表现出异常(见图3)。上述结果表明, 抑郁倾向者对未来积极预期的减弱, 受到了个人目标相关性的调节。实验2还发现,当评估给定的消极事件时,无论事件是否与个人目标相关, 抑郁倾向者都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更高(见图3)。

 

图2 实验1中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想象到的不同类型未来事件的个数对比


图3 实验2中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给定的不同类型未来事件发生可能性评估的对比

 

想象未来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模拟能力,它具有适应意义,对于个体维持心理健康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要能有事没事,就想点对自己的未来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好事,那就真的是特别好的事了——至少咱们没得抑郁不是。再平凡也要有理想,这可不光是句鸡汤,它既包含着人们对尊严的渴望,也是维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力量。再说了,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其实万一实现不了,你也不要悲伤,至少还可以防止抑郁呢!

图4 梦想还是要有的


文献来源:胡治国, 陈静, 吴惠君, GeorgNorthoff. (2019). 个人目标相关性对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影响. 心理学报, 51(1), 58-7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