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荐读】重温峥嵘岁月,这些历史读物一定要看!
灯塔数字图书馆荐读
第二期
“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董必武题南湖纪念馆联
”
历史必须铭记,
文字记录豪壮。
特别是咱们年轻的80后、90后,
更应该静下心来,
细细品读一下这些文字,
从书中出发,
重返那些年的峥嵘岁月,
重忆抗日救亡的艰苦历程,
重温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
不管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之由来……
★ 共产党如何在中国横空出世?
★ 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内国际形势?
★ 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 中共一大代表中的两名外国人是谁?
★ 共产国际援助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 中共一大代表们后来的命运及结局如何?
本书共50多万字,是一部抗战口述史料合集,汇集了诸多抗日战争亲历者的回忆文章,通过他们的切身回忆展现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气概,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全民奋起抗日救亡,由衰败走向振兴的悲壮历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我们万众一心
★发出最后的吼声
★鲜血凝成的战友情
★强掳俯首耀中华
精彩书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每当我徜徉在上海兴业路上,望着那幢用青砖与红砖相间砌成的“李公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肃然起敬之余,我又感到困惑:这样“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什么在漫长的岁月之中,还没有一部长篇细细描述?
——《红色的起点》
▲1956年2月,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题词
董必武兴致勃勃,当场挥毫题词。他借用《庄子》内篇《人世间》的一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慨: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庄子》原文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到“巨”的历程。
——《红色的起点》
▲陈独秀与《新青年》
那位高擎《新青年》大旗的陈独秀,与李大钊并驾齐驱,人称“北李南陈”。当时青年中流传这样的小诗:
北李南陈,
两大星辰。
漫漫长夜,
吾辈仰承。
……
陈独秀写了创刊词《敬告青年》,鲜明地向青年们提出六点见解:
(一)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红色的起点》
▲1921年毛泽东28岁
当时,这位“二十八画生”,还只是24岁的湖南小伙子。直到他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笑谈“二十八画生”的来历时,人们恍然大悟:“你把我的姓名数一数,总共多少笔画?”
哦,“毛泽东(毛澤東)”——正好28画!
——《红色的起点》
这个党,叫什么名字?叫“中国社会党”,还是叫“中国共产党”?
……
▲中共一大代表
这是一次年轻的会议!
在代表之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不过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30岁以下的有10位,占三分之二!
15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正巧等于毛泽东的年龄!
这是一群热血青年,为着一个主义——共产主义,围着一个学说——马克思学说,汇聚在一起了!
——《红色的起点》
回忆“抗大”的创建
莫文骅
时光荏苒,年轮转换了半个多世纪,岁月的风雨冲刷不掉我对“抗大”生活的深情回忆。
诞生在烽火岁月里的“抗大”创办9年,由最初的数百人发展至极盛时拥有12所分校和数万名学员,先后为各个抗日根据地输送了10万余优秀儿女。他们中既有能征善战、统领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也有战斗在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指挥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36年,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毛主席预见到抗日高潮来临,将需要大批的干部,5月14日,在黄河西岸的大相寺主持开了一个会,决定成立红军大学。毛主席将她定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从第二期开始在延安改为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因那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尚未形成,红大刚刚成立不久便发生了国民党地方军阀高双城部偷袭瓦窑堡的事件。为了学校安全,红大迁到了保安。保安,是陕北的一个偏僻小县城。四面群山环绕,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物产匮乏,是一个“破庙比房多,菩萨比人多”的穷山窝。
城外的山坡上稀稀拉拉长着几丛酸枣,石壁上露出几十个黑黝黝的洞口,远远望去,好像蜂窝似的。这些石洞,是哪个朝代开凿的,已无从考证,据说是供奉“元始天尊”的。长期没人居住,有的做过羊圈,有的是兔窟狼窝。
我们的教室选在一个最大的石洞里。它原是一个羊圈,我们把羊粪、杂草清除掉,打扫干净,用石灰水把洞壁刷白,在石壁上凿出一块大石板,用石头砌成了桌子和凳子,还选了一些石头作粉笔,又给教师用石头砌成了一个挺像样的讲台。我们住的也是石洞,睡的是石头砌成的床铺。
有一天,毛主席等领导同志参观我们的教室和学员宿舍。他看到我们用石头做成的一件件物品,诙谐地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学习却很用功。每天晚上,我们坐在石凳上,捧着书本,俯首石桌,在油灯和烛光下,读得津津有味。大家总是把配给的油点光、蜡烛燃尽才肯上床睡觉。
学习也很有意思。石洞里很暗,我们便在外面看书。看书累了,就眼望蓝天游云,漫谈讨论。我们除了学习外,还开展娱乐活动。大家修了篮球场,在球场上埋下4根柱子,钉上几块木板,找两个桶箍代替球筐。尽管设施简陋,但玩得很开心。朱总司令打球的兴致特别高,休息时经常找我们打篮球。他一般是打前卫,我打后卫。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我们“抗大”这些“元始天尊的弟子”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创办初期,除了艾思奇、吴亮平、杨兰史等几位专职教员外,大部分课程都由毛主席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担任。
毛主席这些大“教授”们非常的平易近人。有一次,他和张闻天、秦邦宪、徐特立等同志来到我们一科驻地。当毛主席等领导同志走进教室时,大家站起来热烈鼓掌,毛主席微笑着摆摆手,让我们坐下。他先介绍了跟随他来的几位领导同志,他说:“我今天帮你们请来几位教员,有洋的,也有土的,我就是土的。”当他介绍到徐特立时,说:“他不仅是你们的教师,也是我的教师。”接着,他说:“我们前一段时间,用两只脚走了两万五千里。孙悟空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我们不会腾云驾雾,也走了两万五千里。要是会腾云驾雾,就不晓得会走到哪里去了。现在,我们红军从过去几十万减为两万多人,要不是刘志丹帮我们安排好这个落脚点,我们不知要到哪里去呢!反正我不到外国去。中国的地方大得很,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还有北方。当前,党中央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把反蒋抗日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就是要逼蒋介石走抗日的道路。”末了,毛主席勉励我们安心学习,以迎接和促进抗日高潮的到来!
河之滨、宝塔山下,成为抗大里的“元始天尊弟子”。在天下大乱,抗日烽烟四起的时候,一批批“元始天尊的弟子”修炼下山,这批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干部奔向敌后,奔向前方,奔向抗日的战场,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贡献了最大的力量。
—— 《烽火忆抗战》(部分章节有删选)
打开图书品读历史,
然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来源:灯塔数字图书馆
灯塔编辑丨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