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山东这个村支书,人民日报为啥连续两天大篇幅点赞?

2018-01-23 灯塔党建在线


 



敢啃硬骨头 一心为乡亲

——记山东兰陵县卞庄镇代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上)



▲王传喜(右二)在村里的老年公寓和老人们谈心。


数九寒冬,沂蒙莽莽。千年古县山东兰陵,县城一隅,坐落着代村。代村有个好带头人,就是党支部书记王传喜。他身材魁梧、面庞黑红,一口男中音,厚实而稳重。这个敦实的汉子,引领了代村的发展热潮。


 

不惧风浪高 重担肩上挑

190多本工作笔记,

记录着他近19年的6935个日夜

 

打开王传喜办公室的柜子,190多本工作笔记,码放得整整齐齐,记录着他近19年的6935个日夜——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甫兴,而代村由于没跟上时代步伐,每况愈下。合并的三个自然村,吵着要“分村”,村集体负债380万元。生于斯,长于斯,王传喜比谁都急。31岁的他当选了村主任,凭着一腔热情,立志带领全村,干出个样子来。


经过调研他发现,人地不均,是限制代村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第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反复思量,提出重新调整土地,一户两块田。话没说完,村干部们当即炸了锅,纷纷摆手摇头,都说成不了:动土地,那是动农民的命根子,人少地多的户,还不得拼命?


有人登门骂骂咧咧,飞石、恐吓信,接连而至。妻子刘会芳,精神几近崩溃,就和丈夫商量:“要不,咱别干这档事了?”


“这事干不成,我们就成了代村的罪人!”王传喜坚定地说。


王传喜一边依法走程序,一边挨家挨户做工作,通过抓阄分地。村民一看,这事儿确实挺公平!这才纷纷松了口。


后来,代村不仅统一集中流转了本村土地,还流转了附近5个村庄的700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目前代村集体总资产达12亿元,村集体年收入上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万多元。


端平碗中水 公道在人心

“德才兼备,德为先,公心也是德,

这是当好村干部的前提”


漫步代村社区,一排排楼房顶着太阳能,整齐划一,村民文化广场、老年健身广场人群熙熙攘攘。旧村改造后,代村建了58幢联排别墅、170座小康楼,暖气、天然气、网络等一应俱全。村委委员龙建新说,那时候村里一片破败,但真要拆,村民一片反对。王传喜决定先安置后拆迁,制定了“评估补偿、低价安置、按需分配”的拆迁政策。


拆到付青泉家时,王传喜头疼了。付青泉的楼房建在县城南环路边,两层7间,60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就七八万元。按照政策,这套楼房评估价50万元,只能分两套房。算完这笔账,付青泉气得直跳脚。王传喜内心也充满“纠结”,甚至怀疑自己的政策,感觉过不去这个坎儿了。反复思量后,他还是决定,贯彻多年的政策不能改。


那天,王传喜办公室的灯亮到后半夜,最后,付青泉一低头,摆摆手:“不谈了,明天就拆。”是夜清冷,付青泉提着两瓶酒,回到老房子,眼泪纵横。这边王传喜一回家也掉了泪:“我们的群众真是太好了!”


他秉持公心,硬是端平了这碗水,啃下了又一块“硬骨头”。乡亲们都说,王书记很公正哩!


“村干部办事要讲公道,群众才信你。”王传喜说,“德才兼备,德为先,公心也是德,这是当好村干部的前提。”


代村用8年时间,分6批次,让全部村民上了楼,零占耕地、零投诉,还节省出几百亩建设用地,发展集体产业。如今,代村商城拔地而起,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商贸市场,年收入4000多万元。

 

干部干在前 乡亲日子甜

“让父老乡亲富起来,

让村里强起来,很有干头”

 

老干部张德华从县里退休,被王传喜请到村里来发挥“余热”。去年6月,王传喜从省里开完会回到村,走进张德华办公室已是傍晚。一进门,他傻了眼:王传喜蹲在地上,扒拉着纸箱里的零食往嘴里塞。王传喜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今天太忙啦,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随便吃点东西。”张德华鼻子一酸:“传喜啊传喜,再忙也得正经吃饭啊!”


王传喜答应着,却从没有放慢工作的步伐。


村委会旁,4幢老年公寓,家具、暖气配备齐全,拎包即可入住。代村有500多名老年人,60岁以上,不仅免费住公寓,还按月发放“老年优待金”。


“王书记常说,不能等到大富大贵,才想着去孝敬老人。”村委委员宋桂云说,“遇到村里资金紧张,就是借,也不能耽误发放养老钱。”


土地收入加股金分红,乡亲们口袋鼓了,支出却少了。社区医院、公共浴池、公共食堂、学校等,一应俱全。村民基本生活食品由村集体无偿配供,基本医疗保险所需资金由村集体全部负担。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可以享受2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助学金、奖学金。


乡亲们念着王传喜的好,每逢年节,经常送他礼品和土特产。当面拒绝会驳了乡亲面子,王传喜先收下,回头让妻子骑上三轮车,带着儿子买来东西,挨家挨户回礼。大年初一的村委会,王传喜带着村干部们“打游击”,为啥?躲送礼。时间久了,大伙儿也就不送了。


“农村基层干部的模范典型,一直在激励着我,让父老乡亲富起来,让村里强起来,很有干头。”王传喜说。


基层干部要“多几把刷子”

王传喜带领代村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从落后村变先进村的经验表明,一个村庄是治还是乱,是强还是弱,有没有一个能干的带头人,有没有一个团结有力的“两委”班子至关重要。


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改革落实重点还在基层。基层干部能力大小,直接关系着农村的长治久安、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动能转换期,基层干部仅仅做个“好人”是不够的,还要做个能人,“多几把刷子”,才能游刃有余做好农村工作,担负起乡村振兴的使命。


这“几把刷子”,一个是敏锐的市场眼光。代村发展的关键几步,离不开王传喜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对党的政策的把握和理解。基层干部要有致富带富的能力,才能选对方向,走对路子。一个是良好的管理能力。管理是一门艺术。基层农村事务,又何尝不是对村支书管理水平的考验?如何选人用人,带好团队集体,离不开科学管理。还有一个是下好“绣花功夫”。农村工作,固然需要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但同时也需要和风细雨、细致入微,讲究方式方法,群众才好接受。




乡村振兴路 村民有奔头

——记山东兰陵县卞庄镇代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下)


在山东兰陵县代村走访了一天,才见到王传喜本人。这个黑红脸膛、粗壮敦实的山东汉子,开口就笑,以示歉意……他参加省里的巡回宣讲,刚结束就赶回村里。作为十九大党代表,十九大之后他已宣讲50多场了。顾不上休息,捧起水洗了把脸,王传喜就聊了起来:“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意味着‘三农’工作迎来又一个春天。”王传喜带领乡亲们发展现代农业,坚持集体道路,追求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已然走在了前列。


 

搞现代农业 田园变公园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代村

乡村休闲和农业旅游的升级版”

  

走进坐落在代村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满眼都是各种特色蔬菜水果,还有异域风情的热带雨林王国、花香扑鼻的兰花馆以及古香古色的沂蒙山农耕博物馆、沂蒙老街,等等。小火车静静停在窄轨上,村委委员王传海说,初春坐小火车赏千亩油菜花,是难得的享受。这个由王传喜一手推动、打造的现代农业景观,远近闻名,2017年游客达近百万人,光门票收入就达3000多万元。


“国家农业公园是乡村休闲和农业旅游的升级版,是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物。”王传喜说。按照设计定位,它既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还包涵景观化的农耕文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的现代农业田园景观。


早在2002年,村里调整并流转土地后,王传喜就带领村民搞“五园一带”,即花卉园、果品园、蔬菜园、良种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和全民健身带。这已经是农业和旅游的初步结合了。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嗅觉,让王传喜具备了超前的判断力。他的每一次探索,都给代村带来新变化。2007年,他请中国农科院的专家规划设计了万亩农业示范园,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2012年,又搭上“国家农业公园”的快车,“双园共建”,代村产业发展迎来井喷时代。跟着王传喜干,大家都觉得有奔头。



走集体道路 家园成乐园

“只要村民们舒坦了,

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一串亮闪闪的数字,让人不禁啧啧称叹:2017年代村村集体收入1.1亿元,村集体资产增长到1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5万元。是什么让代村变得如此富裕?王传喜的秘诀在于:他选择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集体与个人同步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王传喜上任不久,就和“两委”班子一起,带着煎饼咸菜开上车,到江苏华西村等地取经,逐步坚定了走集体道路的决心。老村支书李学全说,从河南南街村参观结束,王传喜豪情满怀,在大红留言簿上写下“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当时觉得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没想到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李学全说。


2005年,村民土地统一流转,改由集体经营;2008年代村又流转周边村几千亩土地,形成万亩农业示范园。如今村企合一,集体强大,村民富裕。王传喜介绍说,目前投资经营方式,有全民所有、集体股份制;有股份合作制,集体不低于一半的股份;还有混合所有制,集体占大部分股份。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10多年来,王传喜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除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征用外,从未卖过一分集体的土地。“代村东北角一片地,当初有几个县里领导曾找过王传喜,让他卖给企业搞开发,但王传喜坚决不同意。”村委委员宋桂云说,现在这片地上建起了大型社区医院。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上学有助学奖学金,就业在村内即可解决。看着村民过上幸福日子,王传喜欣慰地说:“只要村民们舒坦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办全村事情 支部有能人

“选举咱当村干部,

就要对得起大伙儿这份信任”

  

翻看王传喜190多本工作笔记,工作内容天天在变,办公制度却始终不变,那就是雷打不动的“一天两会”:“两委”成员每天早7点半、晚8点开碰头会。他自己早上6点就到办公室,晚上9点以后才回家。好的带头人才能带出一个好班子。“既然全村的老少爷们相信咱,选举咱当村干部,就要对得起大伙儿这份信任,一定要把全村的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王传喜经常这样对村干部们说。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王传喜注重把那些既是好人又是能人的党员吸收进村委会,现在村“两委”干部中几乎都是致富带头户。他还制定了党员帮带联系户制度,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在调整土地、拆迁旧房等工作中,党员干部都带头冲在前面。“公生明,廉生威。”王传喜经常拿这句话告诫村干部,并“约法三章”:村里的工程绝不许亲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绝不因沾亲带故徇私,干部选用绝不让直系亲属沾光。


18年来,“两委”班子经历过六次换届选举,除正常退休外,没有一人因非正常原因落选。村干部经手的钱物上亿元,没有一人因此栽跟头。“全国文明创建先进村镇”“中国美丽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以及授予王传喜个人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各种金光灿灿的奖牌和荣誉证书摆满了村委会接待室的一面墙。这是对王传喜,也是对这个“两委”班子、对这个先进村的最大褒奖。



为您推荐

来源:人民日报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