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山东推出“人才新政20条”,全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导读

◆设立山东人才最高奖—齐鲁杰出人才奖,每人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实施六大人才培养计划: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齐鲁英才汇聚计划”,让天南地北山东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家乡建设。

◆做大“齐鲁之约”引才活动,做优“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做精“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

◆名校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最高给予15万元补贴,出站后留鲁工作的再给予15万元生活补贴。

◆以更大力度面向全球“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或6000万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团队核心成员可全部入选泰山产业人才工程。



 4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为加快山东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次推出的“人才新政20条”是山东人才政策升级版,主要从人才工程、引才用才机制、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创新创业载体、人才生态环境、组织领导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突破性措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是对全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再探索、再创新、再突破。



在实施更加精准聚焦的人才工程方面


《意见》提出,调整泰山系列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升级泰山人才工程,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面向海内外集中遴选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增加青年人才和创业人才支持数量,单设海外引才名额,降低引才门槛。每年面向海内外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以赛代评遴选科技创业人才团队,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集中资源,以更大力度面向全球“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或6000万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团队核心成员可全部入选泰山产业人才工程。赋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组建团队自主权,团队成员可采取考察方式公开招聘。


在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方面


《意见》提出,做大做强“齐鲁之约”“海洽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三大引才平台。靶向对接、精准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对专项团组赴国(境)外对接的“高精尖缺”人才,经评估认定可直接入选泰山人才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可按照有关规定采取考察方式公开招聘。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才理念,依托院士工作站、“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离岸研发中心、科技副职等工作载体,通过薪酬补贴、项目资助、生活补助等方式,灵活使用各类人才。实施“齐鲁英才汇聚计划”,通过乡情感召、政策吸引,吸引更多山东籍人才回鲁创新创业。进一步创新编制、岗位和工资管理模式,设立事业单位特设岗位,专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推行“政府搭平台、院校引人才、双方共用才”模式,解决引进人才身份编制、职称评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在健全更加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方面


《意见》提出,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六大人才培养计划。以更大力度资助博士研究生、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人员、优秀高技能人才出国留学、研修。名校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最高给予15万元补贴,出站后留鲁工作的再给予15万元生活补贴。选派青年博士到企业挂职,畅通“政产学研金服用”交流机制。完善企业家培训、培养模式,建立省企业家培训中心,选拔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实践学习。加快传统工科专业改造提升和新工科专业建设,共建一批新工科特色专业、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在打造更具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载体方面


《意见》提出,支持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集聚高地,推进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建设10个左右产业优势突出、人才特色鲜明的产才融合发展园区,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院士集聚高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人才聚集区。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科研事业单位同等资格待遇,大力推进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着力扩大新型平台对人才的集聚效应。


在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方面


《意见》提出,加大人才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鼓励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容错机制,实施政府投资基金勤勉尽职免责机制。开发“人才贷”等产品,为人才初创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支持用人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专家每人配备1名服务专员,按规定将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及紧缺人才纳入本地养老保险体系,在三级甲等医院特需门诊为外籍人才提供预约诊疗和外语服务。完善人才荣誉制度,设立“齐鲁杰出人才奖”,对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给予300万元奖励。完善省、市、县三级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体系,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增强广大人才认同感、向心力。


 

《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十大亮点



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牵引,强化人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人才需求,提出了20项突破力度大、竞争力强、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通过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亮点一:升级泰山人才工程,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聚焦


自2003年启动实施以来,泰山人才工程已经成为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人才品牌工程,为我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集聚了一大批领军人才。为更好直接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意见》提出聚焦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药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每年面向海内外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创业大赛,并将各类拥有优质创业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建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创新创业资助模式,放宽海外人才年龄、学历、职称、获奖情况等方面的申报条件。


亮点二:拓展青年人才成长空间,提供更多出彩机会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和对推动社会发展最具潜力的群体。《意见》提出,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增加青年人才支持数量,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加有力的支持。将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省级每年资助10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出国研修、10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资助5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到国(境)外培训进修。鼓励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牵头承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支持我省青年科学家牵头组织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


亮点三:整合资源打造三大引才工作品牌,以更宽视野、更活机制揽天下英才


人才引进是优化人才结构、丰富人才资源的最快速最有效手段,是破解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精尖缺”人才紧缺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文章,《意见》提出打造三大引才工作品牌。一是做大“齐鲁之约”引才活动,每年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直接组团,带着用人单位、引才需求、用才政策,到高层次人才集聚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精准对接“高精尖缺”人才,符合条件的经评估认定可“一步到位”直接入选泰山人才工程,特别优秀的通过“一事一议”可享受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或6000万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二是做优“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进一步总结提升九届办会经验,推行“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高端化”模式,建立海内外人才常态化引介平台。三是做精“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每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到国内知名高校,组织不少于5场集中招聘活动,急需紧缺人才采取考察的方式直接招聘。三大引才工作品牌协同联动,将有效拓展聚才广度、提升引才精度,实现靶向对接、精准引进。


亮点四:突出以用为本,以更大力度、更灵活方式柔性用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让省内外高层次人才能更加灵活地参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意见》对做好柔性用才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一是依托院士工作站、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柔性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开展创新研究,加快创新项目在我省落地转化。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到县域挂任科技副职的激励力度,拓展基层借智借力渠道。三是加快海外离岸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建设,就地延揽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对其中全职工作的视同在鲁工作,可单独申报省级人才工程和科研项目。四是采用薪酬补贴、项目资助、生活补助等方式,柔性引进、灵活使用“海外工程师”“候鸟专家”“双休人才”。


亮点五:实施“齐鲁英才汇聚计划”,让天南地北山东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家乡建设


山东是人口大省,更是人才输出大省,分布在海内外的齐鲁英才人数众多。为充分挖掘这一人才“金矿”,吸引在外工作的山东籍和曾在山东工作、学习过的人才回鲁创新创业,《意见》提出实施“齐鲁英才汇聚计划”。一方面,英才分布实现动态掌握。依托大数据技术绘制“齐鲁英才地图”,掌握山东籍或曾在山东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标志性人才分布情况,推动各级各部门“按图索骥”、联系走访,广泛开展推介合作活动。另一方面,引才力量实现扩容增效。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引才模式转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欧美同学会、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以及各类校友会、商会等组织的优势,依托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驻境外、省外机构建设人才工作站,讲好山东故事、传递山东声音。


亮点六:省属事业单位可采取特设岗位、灵活薪酬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受体制机制限制,在人才培养引进特别是急需紧缺人才的争夺上,优势不明显。为进一步向事业单位用人主体“放权松绑”,《意见》围绕岗位、薪酬等影响人才发展的核心要素,拿出大力度的改革举措。出台山东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使用办法,省属事业单位按照不超过本单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总数5%的比例,设置特设岗位专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不受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等限制。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薪酬制度,规定国有企事业单位可采取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为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合理确定薪酬,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单列,不作为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基数。


亮点七:实施六大人才培养计划,健全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立足本土、自主育才,才能形成可持续的人才竞争优势。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山东人才的源头活水,《意见》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需要,提出“六大人才培养计划”。“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针对新兴产业需求,适应学科建设方向,突出综合性、实用性、交叉性,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全省直接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40%以上。“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学校深入合作,采取委托培养、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在校学生出国研修。“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建立省企业家培训中心,每年选拔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进入中心培养锻炼,组织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实践学习。“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对名校博士到山东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的,给予最高15万元补贴,出站后留鲁工作的再追加15万元生活补贴。“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赴发达国家研修学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培养10名左右大家名家、10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100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以上系列举措,力争实现各领域各类别人才队伍建设的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亮点八:支持重点区域人才工作率先突破,建设一批产才融合发展园区


全省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必定是由一个个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人才工作做支撑。《意见》按照“一区一品一经验”原则,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人才发展特色区域。坚持高端引领,紧扣《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设计,支持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积极争取国家级政策,在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许可、永久居留认定、出入境办理、执业资格认证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集聚高地。坚持先试先行,加快推进济莱协作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济宁市、德州鲁北等四个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发展经验。坚持多点开花,选择10家左右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在人才工程、科技产业项目、创新平台、省级人才活动等方面进行倾斜,支持打造产业优势突出、人才特色鲜明的产才融合发展园区。


亮点九: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解决好人才最关注的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保障好人才的生活,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为解决好住房这一人才最关注的问题,《意见》从多维度发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解决形式更加多样,支持各地通过新建、购买、租赁人才公寓以及发放住房补贴等形式,多渠道解决人才居住需求。土地保障更加充足,支持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贷款额度更加优惠,指导各市对择业期(毕业3年内)来山东工作的博士,在省内购买首套房的,大幅度提升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购房条件更加开放,降低柔性引进人才在山东的购房门槛,对来山东开展项目合作的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在购买省内首套住房时,享有本地户籍人员同等待遇。


亮点十: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用有温度的服务凝聚人才、留住人才


好的人才服务就是吸引力,就是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人才竞争的“软实力”,《意见》明确提出实行人才工作精细化服务,打造更优、更活、更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生态。荣誉制度更健全,设立山东人才最高奖—齐鲁杰出人才奖,每人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大力表彰奖励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金融服务更给力,新设立总额为6000亿元的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作为重点投向,引导基金增值收益可全部让渡给基金管理机构,并建立人才项目投资免责机制。工作服务更便捷,修订《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服务项目扩展到26项,诸如车站、机场贵宾通道等服务内容让人才宾至如归。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通过“一对一”方式,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待遇落实等服务,并开通“人才专线”,实时受理人才反映问题。生活服务更贴心,将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纳入本地养老保险体系,在三级甲等医院特需门诊为外籍人才提供预约诊疗和外语服务,人才关心的子女就学、就医诊疗、养老服务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人才可以轻装上阵、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意见》全文


来源:新锐大众、人才山东网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