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云:党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
1937年12月至1944年3月,陈云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鲜明独特的党的组织建设思想,为加强党的团结,实现党的组织上的高度统一,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陈云在1940年11月《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党的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党的干部对党的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干部对于党的事业负有重大责任,应该作为党员和群众的模范。因此,组织工作要适合政治路线的要求,保证政治路线的实行。
陈云认为,党的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他提出了挑选干部的四个标准:
(1)忠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
(2)与群众有密切的联系;
(3)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
(4)守纪律。
同时他明确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干部选拔原则。干部的才和德主要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来考察。
陈云在1938年9月《论干部政策》中提出了关于党的干部政策的十二个字的政策:“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
所谓“了解人”,就是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干部,既要看一个干部的长处,也要看他的短处;既要看他的现在,也要看他的过去。
所谓“气量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人,包括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不搞“家天下”,不搞小圈子。
所谓“用得好”,就是要正确使用干部。干部之间,只有职务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如同兄弟姐妹一样。
所谓“爱护人”,就是对干部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爱护。做组织工作的同志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爱护人。
在共产党员的标准问题上,陈云重点从组织建设方面阐述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问题。他认为共产党员的标准直接关系党的性质,党员的意义和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占有头等重要位置。1939年5月,陈云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1)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2)革命利益高于一切;
(3)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
(4)百折不挠的执行决议;
(5)群众模范;
(6)学习。
这是在我们党的建设发展史上首次完整准确地提出共产党员的标准。
他还准确论述了坚持共产党员标准的途径。
一是要坚持入党条件。随便吸收一个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对于党和每个党员自己,都是极大的危险。
二是要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只要抓好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的战斗力就会大大提高。
1940年3月,陈云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中提出,所有党员都要遵守纪律,“党内不准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没有铁的纪律,革命就不能胜利。党的铁的纪律,在执行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四条原则上,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四个服从”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
1940年10月,陈云在《巩固党在大后方及敌占区的秘密组织》中提出了“党员的质量高于数量”的论断,并指明了提高党员质量的途径。
第一,加强党员教育。每个党员都要经常阅读党报党刊及其他进步的书刊,加强自我修养,在政治上不断提高自己。并且认为如果党员都这样做,定下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则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政治上相当高明的干部。这虽然不是数量上的提高,但效果远胜于数量上的提高。
第二,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把握好新党员的质量关是提高党员队伍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党员的质量不高,如果党内混入了奸细,那就不能与敌对势力作残酷的斗争。
第三,必须洗刷落后分子。他认为,必须把那些破坏和危害党的事业的分子清除出党,否则任由他们继续隐藏在党内,就会成为定时炸弹,给党带来无法预料的祸害。
1939年6月,他在《党的支部》中论述了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组织原则、基本任务及党支部与地方党部的关系等问题,使党的支部建设有了较完备的规范。他认为,党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只有依靠党支部才能团结群众进行革命运动。
关于党支部的领导机关,一是要健全;二是要慎重选择。要保证政治坚定,有工作能力,并为大家公认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或委员。
明确党支部的四个基本任务:
第一,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要进行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政策,组织群众参加抗战,发展生产,发展新党员。
第二,支部是征收党员的机关。新党员必须是“愿意并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分子”,防止破坏党的分子混入党内。征收新党员必须严格个别征收的原则,必须严格遵守征收手续和办法。
第三,支部是教育党员的学校。重点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坚定党员的革命人生观。
第四,边区支部要领导政府、军队、民众团体、学校的工作。
他明确提出地方党部如何领导支部的问题:
第一,要了解支部的情况,给以适当的领导。
第二,要切实为支部培养干部。
来源:学习时报 灯塔编辑丨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