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聚焦】山东:坚定扎实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提出,山东等三个东部大省,主要看怎么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看怎么优化产业结构,怎么继续起到领头雁、火车头作用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坚定扎实地迈向高质量发展

——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系列述评·高质量发展篇①

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站位谋发展,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聚焦经略海洋、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山东已经吹响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


谋定而动,构建高质量发展大框架


今年1月3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批准。2月22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大会,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力量,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相继出台,谋定而后动,目标更明确,路线更清晰。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正在成为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济钢转产搬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立体交通网规划……一批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作已初见成效。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总书记同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先导,抓好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日前,山东制定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推出一批重大计划、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配套制定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5个工作方案,与省委2018年1号文件共同形成“1+1+5”政策规划体系,确定了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当前,乡村振兴省级的政策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构建,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表示,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要分步实施,久久为功。据了解,近期我省将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在全省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探索创新多元模式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乡村振兴。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2017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1%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4%,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位。山东发展最大优势和潜力是海洋。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新时代海洋强省,必须聚焦聚力落实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集聚优势资源,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8日,我省印发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激活海洋科技创新动力等“十大行动”。5月10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提出树立世界眼光,坚持陆海统筹,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新时代海洋强省,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对于我省来说,发展是硬道理,环保是硬约束。山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5月底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动员大会确定,要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车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危险废物处置、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等标志性战役,不断开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新局面。

强化担当,新旧动能转换正起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牢牢把握这一总要求,山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以“四新”促“四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省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一场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先行先试”动能转换行动在齐鲁大地全面展开。

“机遇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指出,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要着力在“三核”“多点”协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济青烟三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支持其他14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多点开花、点面结合、快速崛起、优势彰显的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新布局。“要紧紧扭住‘以四新促四化’这个中心任务,聚力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上抓落实见实效。”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表示。

动员大会结束后,全省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4月26日,省委、省政府聚焦“十强”产业和高层次人才等三大支撑,研究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10+3协调推进体系),并形成工作方案。方案总体架构分为“十强”产业推进体系和“三大支撑”推进体系。其中,“十强”产业推进体系是指对“十强”产业逐一构建“6个1”的推进体系:1名省级领导牵头,1个专班推进,1个规划引领,1个智库支持,1个联盟(协会)助力,1只(或以上)基金保障。

鼓励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近日,济南市确定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限制区”和“禁止区”。济南市规划局局长吕杰表示,限制区的范围是沿着济南市二环路一圈,里面所有的区域都叫限制区。限制区的特点就是疏导,让人往外走,产业往外走,不要挤在市区。在历史城区将划定禁止区,禁止区内严格坚持保护、只拆不建的原则。

动能转换,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智力支撑同样重要。4月25日,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专利库正式启动上线,为新动能“蓄能”。专利库吸收引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外向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尚未转化实施的有利于提升新旧动能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技术,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专利收储及运营,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体系。据了解,当前已入库专利5000余件,力争2018年底入库专利达到1万件,2022年达到5万件。

浴火重生,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对山东来说,必须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改革推进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按照部署,我省将加快思想再解放、体制机制再变革、领导方式再创新、工作能力再提升、工作作风再转变。今明两年,我省将在“放管服”、运行机制、民营经济改革发展、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尽快加以突破。省委书记刘家义说,我们要着力优化制度体系、社会氛围、生态环境,使山东人气更旺盛、精英更云集。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山东以新一轮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强大红利。以全省0.8%的土地,贡献了全省约6%的生产总值,单位面积产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倍,这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去年交出的答卷。“大部制”管理、“双轨制”人事制度、研发经费后补助……自获批建设以来,山东半岛自创区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区内各高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带活了区域发展,被科技部列为自创区五大改革亮点之一。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继续扩大开放力度和范围,是山东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今年以来,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过渡期监管政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省内唯一、全国领先创新政策相继落地,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周宇翔说,作为全省改革开放的前沿,保税港区不论是从管理制度、工作机制还是人才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这些政策就是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求发展的积极尝试。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在山东落实落地、开花结果,必须有强有力的督查作为保障。

近日,根据省委部署安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重大办会同省有关部门组成6个组,对17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并随机抽取1000家民营企业开展电话调查。一提发展产业项目就要求给土地指标、扶持资金,很多调研成果仅体现在报告上……督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发现了在思维习惯、工作方式、发展理念等方面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很多问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克服。


放眼望去,山东正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有机结合,加快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系统工程。



腾笼换鸟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系列述评·高质量发展篇②


向上滑动阅览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海洋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资料片)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聚焦“十强”产业,积极探索一条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举的转型升级路径,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正在齐鲁大地上加速蓄势、崛起壮大。


▲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制剂分厂质控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工作。(新华社发)  


提层次、强实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全省现有化工园区近两百家。从今年年初直到9月底,它们要完成一次“大考”:对照新出台的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标准等文件,经评审通过重新认定的园区才能承接新项目和搬迁改造项目。

向园区聚集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招“先手棋”。盯紧安全、环保、创新、质效联动发展,山东化工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塑”。

山东是实体经济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十分关心、寄予厚望。2013年11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后来,又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

把握发展大势,直面自身问题,山东思路明晰: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压舱石,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答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份考卷。

山东明确发挥传统产业规模总量大、竞争实力强的优势,推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基于一系列调查研究,山东高标准编制了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五个优势产业最终被确定为山东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主力军。

在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山东以大数据采集、分析为核心性能的“开创云农业水价改革云平台”令人耳目一新:种植户只需扫描特定灌溉设备上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认证,就可完全通过手机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开泵、计费及停止。

大会上,山东现代高效农业愿景初现。拿出更大气魄,动用更多资源,山东农业加速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蜕变。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将农业、工业、商业和现代旅游业相融合,培育出高附加值的“莱芜甜”水果山楂,电商销售额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40%左右。高密市李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现代农业+食安厨房工程+乡村旅游”模式,合作社社员按保底分红+增值收益分红,年均增收1.8万元以上。

去年以来,大明湖景区免费开放,“明湖秀”一经亮相便惊艳泉城;“三孔”降价,推出四种新联票……借由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游客在山东的消费方式更加多元化,景区也在资源整合中实现了更多综合效益。数据显示,去年我省旅游消费平均1172元/人次,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8.3%。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山东还依托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策划一批辐射带动性强、有地域特色的地标性旅游项目。“每月进行调度,每季向各地市通报。”省旅发委主任于风贵说,依托完善的项目考评推进机制,山东将尽快拿出更多叫得响的旅游名牌。

球磨机成为餐厅背景,泥浆池进了陶瓷博物馆,大碾盘改建成音乐啤酒广场……从老厂房遗存变身来的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开业不久便成为淄博旅游的一匹“黑马”,并入选了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从“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到“文化+创意”“文化+贸易”,过去一年,山东加强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运用“文化+”“互联网+”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业想象空间不断拓展壮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一手促发展,一手防风险,“加减乘除”法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来自省金融办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我省地方银行体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开业运营;地方法人银行稳步发展,2017年全省农商行、城商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440.5亿元、6733.7亿元;村镇银行达到126家,居全国首位;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设立发展实现新突破;山东国际信托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快成长、上规模,新兴产业完善全链条

在新起点上绘就发展新蓝图,必须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发展大趋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涛声依旧,产业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形象地说。

瞄准增量崛起,山东在“十强”产业中规划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核心企业,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推动新兴产业颠覆式、爆发式增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发展的核心领域,也是各地构筑竞争新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必争之地。对此,山东正全面提升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今年3月,《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重点方向和任务》发布,明确六大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对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步创新发展作出明确规划。

今年2月,由中集来福士设计制造的高端半潜式生活平台交付巴西客户,该平台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振动、噪音等方面达到全球最高标准。去年,山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45%,已取代资源能源类行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引擎。

创业70年来心无旁骛专注发动机的潍柴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有了更大目标:从传统动力领先者向新能源动力引领者转型,并作出规划,要在未来5-10年,投资500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产业园,打造新能源动力产业链。

潍柴传达的信号很明显:能源、材料是工业基础,其突破发展对山东制造实现新跨越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这两个领域,山东着眼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材料自给率,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至2020年,我省将培养引进1000名新材料产业高端人才、打造30个新材料重点示范项目、培植50个新材料重点骨干企业、形成10个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海洋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化为强大动力,山东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我省海洋科技、人才等优势,推动海洋经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5月初,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联合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制造的全潜式智能网箱“深蓝1号”在青岛下水,驶向黄海冷水团。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表示,在离岸130海里的地方,用大网箱规模化养殖三文鱼,这在国内开放海域是首次,在国际温暖海域也是首创。

《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山东海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达到700家左右,全省涉海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海洋经济新旧动能实现接续转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山东有1亿人口,健康消费需求旺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围绕打造从药品研发到养老服务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山东从技术突破、产业布局等方面推动产业跨越升级。

日前,在杰华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一批“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刚刚完成下线生产,这个新获批的药品是山东近年来首个获国家批准的一类创新药物,主要用于慢性乙肝治疗。该公司总工程师王敏荣说,其抗病毒活性比现有药物提高10倍,对慢性乙肝的疗效实现了全球性突破。而在临沂市罗庄区,罗欣药业占地100亩的科研基地也将在7月投入使用。这个新建的科研基地承载着罗欣药业的三个新旧动能转换方向:由仿制药迈向创新药,由国内走向国际,由单一制药转向大健康产业。



▲一辆“复兴号”动车组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装生产线上装配。(新华社发)


谋高端、强智能,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我国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代表产业发展新趋势,可以促进优质资源集中,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效益、特色品牌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区域的竞争力。山东产业集群整体长期处于自发成长状态,形态结构还不够科学合理,在智能制造、创新能力、区域品牌、协调推进等方面还有差距。


5月2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要着眼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促进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

优胜劣汰、化解过剩产能……山东从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腾出空间做起。在化工产业,山东从去年6月开启一场为期五年的转型升级攻坚战,工作推进力度之大,在山东工业发展史上可谓空前。这一过程中,大量不具备竞争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逐步退出;安全、环保标准加严,那些中小型的高污染化工企业无法再维持生产。

育“群”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基本途径。在山东,特色小镇成为打造产业集群的高端平台,按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要求,山东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自下而上壮大产业集群。发挥迈赫机器人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诸城正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创业孵化、科普教育、产业集聚、生态宜居于一体的机器人小镇,围绕机器人进行周边服务功能扩展,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预计建成后将吸引大量机器人上下游企业来此聚集发展。

日前,记者在青岛采访时获悉,预计到2020年,曾开出“和谐号”“复兴号”的城阳动车小镇又将开出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这与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落子”有关,借此,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将向占地更少、附加值更高的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检修、认证产业延伸。

谋集群发展之路,以解决产业发展主要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是关键。从去年开始,精准聚焦“十强”产业,山东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部署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今年3月,山东又印发《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为强化科技供给再出实招:仅培育“十强”产业重点技术领域领跑新优势一项,“十三五”期间,由山东单位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每年就要达到100项以上,其中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省财政科技资金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支持。

为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支撑引领作用,山东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整合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相关资金,在全省支持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去年,山东印发《关于支持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工作的通知》,省级将统筹工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发展、中小企业等专项资金及新增财力,三年筹集不低于10亿元,对100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予以财政专项激励。

 




在统筹协调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山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系列述评·高质量发展篇③


向上滑动阅览

 

▲中集来福士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交付使用。(新华社发)


为产业集群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山东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将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抓在手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多次围绕科技创新主持座谈会、实地调研,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每位省领导,都直接联系一名院士专家。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山东构建了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龙头、19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和14个省级农高区为重点、11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为依托、覆盖全省涉农县(市、区)的农业科技园区四级体系,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链条向高端延伸,带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建设模式得到中央农工办、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将面向全国推广。同时,山东实施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提升工程,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形成了11个全国同领域规模最大、效益最突出的特色产业群。

不仅是农业。山东提出,着力在强化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攻坚,增加原创性科技成果供给,大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集群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年3月,山东出台《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措施》,提出围绕智慧海洋、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强”产业,每年在每个产业梳理3-5个技术链条,支持100项重大攻关;对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支持等31条措施。目标是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以上。

紧紧围绕产业需求提供科技供给,山东的导向鲜明。2017年,山东布局16个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共立项176个,主要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个产业。这些重大关键技术以3.4亿元的财政科技投入,带动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研发投入30.5亿元。

科技奖励,是科技潮头的浪花,可以看出波涛的方向。“创新必须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说。在今年5月颁发的2017年度全省科技奖励中,共计有124个获奖项目涉及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占全部获奖项目的85%。其中,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与互联网领域相关项目共计18项,较2016年度增加10项。

重大创新平台,是科研高地和科技成果策源地。山东不遗余力打造高端载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最近隔三差五就往青岛西海岸新区跑。经过山东省积极争取,中科院正在这里筹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这里将建设水下机器人、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8个研发平台,将中科院13个涉海院所的人才,通过柔性引进等形式都汇聚到山东。最终目标是联合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科创中心。”王凡坚定地说。

目前,山东省的国家工程中心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一个个“政产学研金服用”耦合共振的“生态圈”正在成型。今年4月,在即墨蓝谷,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研发出“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了8213米,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刷新世界纪录。天津大学科研人员告诉记者,此前该项目研发10年,只潜到了1500米;到了蓝谷,科研突破神速,得益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攥指成拳”的体制及“透明海洋”工程需求的激发。

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书记、即墨区委书记张军告诉记者,目前在蓝谷,已形成了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22个国家级海洋科研平台构成的核心圈层,由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22所高校的校区、研究院、创新园组成的中间圈层,还有260余家科技型企业组成外围圈层。新的高端海洋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向这里集聚,一系列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突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山东实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列入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考核指标体系,倒逼效果明显。同时,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首台(套)产品首购等优惠政策适用范围。2017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300家,比上年增长了1/3,力争到2021年前突破1万家。

高端人才是科技竞争的关键。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要注重发挥本地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既要招得来“女婿”,更要留得住“儿子”。去年,青岛科技大学一项科技成果,转让收入5亿元,其中80%归了创新团队。消息轰动了全国科技界。近年来,山东实施横向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鼓励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科研人员更乐意带成果到企业转化了,而企业在省市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下,也更愿意增加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加速期。

在5月17日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指出,要始终牢记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推出更为开放、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人才新政,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流动、激励、保障机制。

为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我省专门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通过直接或柔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加速我省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感受到了山东对引进优秀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决心。日前,他带领团队的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济南高新区创新谷片区,济南市将配套6亿元资金。“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从接洽沟通、考察论证到项目落地,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朱健康说。


补齐要素短板 打造强力引擎

现代产业集群崛起壮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等要素条件。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求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就是要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今年5月,在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家义作出部署:要推进港口发展一体化、港口装备智能化、港口业态高端化、港城发展协同化。

今年3月,山东港口整合拉开帷幕: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整合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组成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要统一谋划3个港口的定位、分工,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同质竞争。”省发改委铁路和机场规划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守民说,下一步,还将适时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整合为省级港口集团。

去年5月,亚洲首个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启用,一年来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9.48万标准箱,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比全球同类码头高出50%,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我省要求复制推广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经验,推进港口建设与互联网、物流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操作远程化、自动化、无人化,带动港口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


“这集群那集群,交通跟不上难成群。”经济要发展,交通当先行。针对亟须补齐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板,去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作了重大优化和调整,通过加密、提速、扩通道,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规划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目前,全省在建高速公路27条,在建里程达到2293公里,成为历史上在建高速公路规模最大时期。今年,山东将有沾化至临淄、日兰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段改扩建、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段改扩建等6条高速公路新开工建设,惠及7个城市。“我省年内将确保潍城至日照、莘县至南乐、龙口至莱西以及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剩余工程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突破6000公里。”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江成说。

民航业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日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屋面钢结构基本完成,即将完成封闭。这标志着大面积装饰装修工程即将全面启动,为年底航站楼具备“初步验收”条件奠定坚实基础。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目前已同时开展总规调整和项目审批工作,今明年有望启动建设。

到2022年,我省还将建成菏泽机场、枣庄机场、聊城机场,完成济宁、潍坊机场迁建和烟台、威海、东营等机场改扩建,届时全省民用机场达到57个,每个设区市拥有一个以上的运输机场或通用机场,基本构建起覆盖全省各地级市的民用机场体系。

日前,济青高铁青阳隧道开始架设隧道内第一条接触网,这标志着尾期工程电气化施工全面展开,预计8月济青高铁即可联调联试。“我省迎来高铁建设高峰期,仅有1条高铁出省通道的局面很快会成为历史。到2035年,我省高铁通道出口将增加到15个。”李守民说,京九高铁线位基本确定,济莱高铁已经开工,济南-滨州、滨州-东营高铁今年将陆续开工,这些高铁开通之后,将助力地区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山东是能源消耗大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应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要提升重要能源供给支撑力,统筹好煤、电、油、气、新能源等各项能源供应,大力优化供给结构,拓展多途径供给渠道,进一步提高供应质效。


“实现‘两个30%’、控制‘两个1亿’、补齐‘两块短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工作的主要思路。”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阐释,要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30%,外电入鲁能力占比30%的目标;煤炭产量和煤电分别控制在1亿吨和1亿千瓦左右;补齐电力调峰和天然气供应保障两块短板。


形成大合唱 奏好同心曲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系统部署,是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的理念遵循。

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确定了“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空间布局,力争把济青烟三市打造成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其他14市依托区域内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融合互动,就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大合唱,奏好同心曲,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无论“三核引领”还是“多点突破”,最终都要体现在协同发展上,这需要从机制、政策、措施上加强创新。

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的面积占全省的1/5,人口占全省的1/4,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3,创新资源占全省的1/2。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关兆泉说,“三核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济、青、烟三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先试先行、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树立标杆。

“‘三核引领’开创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新时代。”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莉说。济南市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在黄河沿岸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省会城市;青岛市以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等为引领,建设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城市;烟台市打造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示范区和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新高地。

港口有舟楫之便、通关之利,而这些优势,正在由沿海向山东内陆延伸。6月10日,在距青岛港500多公里的曹县盛庆食品有限公司厂内,工人把出口的芦笋罐头装了5个集装箱,搭乘每天一班的火车运往青岛港。公司总经理汤玲琳说,原来汽车运输,每个集装箱运费5000元,而一旦遇到雨雪天气,经常耽误交货。现在一箱运费2700元,准时准点,再不担心误点了。

像这样的“内陆港”,青岛港在省内已设立10个,在省外的西安、郑州、乌鲁木齐等城市设立了5个。同时,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实施“区区联动”发展战略,在省内潍坊等地布局建设了8个功能区,将保税港区的功能政策优势放大辐射至整个山东。此举带来了双赢,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铁联运中心经理吕世鹏说,2015年-2017年,青岛港海铁联运集装箱操作量连续3年全国第一。

像青岛港与内地的陆海联动一样,目前,山东各地的区域协作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眼下,位于莱芜市莱城口镇工业区的千佛山医院莱芜院区,门诊楼已经封顶装修,明年即可正式投用。“济莱同城化”成为两地百姓关心的热词。两市专门制定了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燃气供应“一张网”、南北山区联合开发、教师互派、学生游学等19项同城化措施目前正在推进。

济莱协作区,是山东区域协同的一个案例。山东省提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进济淄一体化、济泰一体化、青潍一体化、烟威一体化等区域协作发展;强化规划政策协同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市场统一开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共赢发展。

当前,全省一盘棋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省会城市群成立了旅游联盟、共建物流信息平台、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等协作平台;黄河三角洲通过调剂异地占补平衡土地指标,为土地紧张的沿海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枣庄市与济宁市在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享、旅游线路开发等领域深度合作,与临沂市携手构建鲁南区域性物流枢纽;菏泽市与周边城市共同推介旅游资源、共享客源……区域、产业分割被渐渐打破,要素流通越来越通畅。

奏好同心曲,山东善用改革的思维去破解难题。为了避免城市间“以邻为壑”,日前,经过积极争取,山东南四湖、东平湖流域纳入了国家“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改革方案已报生态环境部备案。改革实施后,流域内的市、县将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议事协调、联合执法,共同捍卫一池碧水。

经济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日前,作为国家第二批试点,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这一修复工程地跨济南、泰安、莱芜3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将通过总投资290亿元的5大类132项工程,将泰山区域打造成为“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

泰山区域是山东重大的战略水源地、南水北调的重要枢纽、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这一工程非常重视,用区域统筹的理念,建立三市政府和各省直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省领导亲自研究《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山东还将在目前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支持日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工程,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湖沿河大生态带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

强化区域间规划政策协同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市场统一开放,推进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山东共下一盘棋、奏响同心曲,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




为您推荐

来源:大众日报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