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录】郭君策:老党员写山东快书夸赞他
实现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关键在“头羊”。选派第一书记帮包村是省委、省政府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开展以来,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以村为家,扎根基层,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下连“地气”聚人心、带队伍,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省派第一书记郭君策帮助村民调结构快增收,脱贫路上不让一人一户掉队——
老党员写山东快书夸赞他
“打竹板呀笑哈哈,听我来把郭书记夸……村民没拿一分钱,全村的机井都打完。迎新春过新年,村里的土路换新颜。大道两边通水沟,路灯安在道两边。你看村民多高兴,你瞧村民多喜欢!”
这段山东快书,是莘县古城镇贾庄村70岁老党员贾雨香用颤抖的手,专门为第一书记郭君策撰写的。听说记者来采访第一书记的事迹,老人激动得流下了泪水:“我这辈子一直在村里,经历过不少包村干部,郭书记做事最踏实,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郭书记的到来,是俺贾庄的福!”
在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就会感受到郭君策带来的变化。记者进村时,刚刚下了一场雨,但村里的主要街道不见泥泞、积水,前来收购大蒜的车辆畅行无阻。放眼望去,路灯盏盏,齐立街边,绿树繁茂,生机盎然。
“前些年,一到下雨天,车根本进不了村,连自行车都没法骑。”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贾雨存说,郭书记来村后,很快就把主街道全部硬化,整修一新,修路总长达到1.4公里。更难得的是,路两边修了排水暗沟,从根本上解决了雨天积水问题。“修好了路,郭书记又帮助在大街小巷竖起了路灯,还搞了绿化美化,村里真是大变样啦!”
来自农行山东省分行的郭君策,凭着单位和行业优势,在帮助村民增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贾庄是个传统农业村,主要种小麦、玉米,村集体没有资产积累,也没有收入来源。去年进村后,经过一番调研,郭君策与村干部商量做了三件事:一是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建起两座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大棚产权归村集体,本村贫困户和村民享受优先承包权,十年合同期内村集体每年获租金4.73万元。
记者走进大棚看到,串串西红柿缀满枝秧,正等待采摘。村里注册了“阳光玉女圣果”商标,产品被深圳一家公司统一收购,销往广东省和港澳地区。郭君策欣喜地说,大棚效益很好,今年还要建两座。
二是成立合作社推广大蒜种植。全村大蒜种植面积去年达到400亩,今年扩大到500多亩。刚在村头卖完蒜的一位老汉对记者说,今年行情不如去年,但收入还是比种粮食高得多。
三是用活金融政策发展养猪业。郭君策为养殖合作社争取到60万元贴息贷款,村里养猪规模一下子扩大到1900多头。去年,养殖合作社上交村集体2万元,捐赠爱心扶贫基金3.8万元。
“只这三招,郭书记就给我们村摘掉了贫困帽!”贾雨存说。去年,贾庄村集体第一次有了收入,共计12.5万元;在年度考评中首次进入古城镇“一类村”,还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村。
脱贫路上,郭君策不让一人一户掉队。几年前,村民贾恒文在外打工时突发脑溢血,整个家庭陷入困境。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贾恒文对生活失去信心,脾气越来越暴躁。郭君策一有空就到他家里拉家常,帮他解开心结,多次到镇上、县里为他争取残疾人、低保户等政策帮助。中秋节、春节到了,就给他家送去米、面、油和棉衣、电热毯。开学了,孩子凑不齐学费,郭君策自掏腰包拿出1000元钱塞到孩子手里,说无论如何不能耽误上学。
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次次有力的帮助,融化了贾恒文心中的坚冰,他的话多了,笑容也多了,每晚还帮孩子检查作业。“我要坚持做康复训练,努力让自己站起来,这样才对得起郭书记!”
来源:大众日报 灯塔编辑丨李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