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平县省派第三轮第一书记:脱贫攻坚 圆梦东平

中国东平网 灯塔党建在线 2020-02-17

在东平县贫困村的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这么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他们是群众口中的“贴心人”,是脱贫攻坚的“先锋队”,是乡村振兴的“尖刀兵”,他们就是为初心坚守在基层、为使命战斗在一线的省派第一书记。



2017年2月,省委从省直单位选派17名第一书记“挺进”东平。两年来,各位第一书记扎根东平、牢记使命,履职尽职、倾情奉献,推进了帮包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两年来,帮包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庄的环境更美了,群众的腰包更鼓了,干部的心气更足了。第一书记赢得了干部群众的普遍“点赞”。


01

党建引领

贫困村干部有了精气神


两年来,省派第一书记快速转变身份,适应角色,不摆“花架子”,以务实的作风、实干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迅速找准工作发力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第一书记到村后,他们首先按照“五必访五必问”要求,以贫困户、党员、致富带头人为重点进行走访调查,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与群众话家常、问冷暖,利用1个月时间,摸清派驻村贫困户、党员队伍、产业现状、群众需求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明确了帮扶思路,编制了两年帮包规划。


▲组织党员学习


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只有抓好了基层党建,才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强好“根”、固好“魂”。2017年12月15日,一场初雪过后,天气异常阴冷。此时,老湖镇西村四村村委办公室内却热闹非凡,17名在家的党员正围坐在省派第一书记张杰身边,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如期举行。“张书记来后,村里的党建活动更加规范正常了,每次活动所有党员都会参加,雷打不动。”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子常说。


▲西村四村党支部召开纳新大会


西村四村有268户、841名村民,全部为东平湖库区移民,人均耕地不到一分。因空间有限、资源匮乏,村里发展一直乏力,成为省级贫困村。村子要发展,关键是要有一个过硬的班子。西村四村有党员39名,但平时在村的仅有17名,不仅人数少,而且年龄结构老化。“队伍小了,工作就力不从心,标准也放松了。”宋子常说。


▲西村四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有件事儿,令张杰记忆深刻。刚来时,村里有贫困人口24户、69人。按扶贫部门要求,要将人口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村里没人熟悉电脑,为减轻工作量,竟提出要缩减贫困人口数量。“这看似是小事儿,却反映了党员的责任担当。”张杰说。


▲组织党员到沂蒙红嫂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两年间,省派第一书记聚焦抓好党建“第一责任”,扎实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组织生活,完善党建基础资料,抓班子带队伍,真正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两年间,他们共召开408次党员大会,召开351次村民代表会议,健全48项管用制度,培养44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8名党员等。通过第一书记的努力,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日益规范,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建氛围更加浓厚,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02

产业扶贫

铺就强村富民路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难以持续的。为此,第一书记始终将产业扶持和就业扶贫作为一项突出任务来抓,在县内外广泛考察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策划,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和实施。


▲赴宁阳参观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产业扶贫让空壳村走上致富路。一大早,老湖镇辛店铺村村民叶香来到村里的绳加工厂。“以往这时候,都是串门消遣,大把时间都浪费了。”叶香说,自打村里建起工厂,村民争着进车间当工人。


▲水利扶贫产业园


2017年2月,省水利厅选派干部颜恒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建厂房没空地,山地贫瘠规模化种植受限,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不允许搞养殖。”颜恒介绍,一个个想法被否定,产业发展四处碰壁。村内行不通,就跳出去发展。一次走访,颜恒发现有村民搞尼龙绳加工,效益可观。厂子几次要扩大规模,都因资金、厂房问题作罢。颜恒得知后,几经波折在镇扶贫产业园争取到3000平方米的厂房,并破解了资金问题。搬进新厂房后,厂子新购置36台编织机、4台并线机和2台捻线机,年生产能力由50吨提高到400吨,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人均月增收2000元。立足加工厂,颜恒引入绳网手工编织项目,让老人等劳动能力不强的人群也能致富。生产的平安果、脚垫、手链等深受市场欢迎,2018年接获订单26000多个。


▲手工编织项目


这两年,省水利厅派驻老湖镇第一书记结合当地大规模社区建设,整合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规划建设占地近100亩的扶贫产业园,引进青岛即发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建设厂房出租的形式进行合作,还可有效解决500余名劳动力就业。同时牵头引进中国结和手链编织项目,为居家妇女、闲散劳力和残疾人创造灵活就业机会。目前已加工订单31000余套,稳定从业者180余人,轻松实现月收入千元以上。


▲新建扶贫车间内正在加工无纺布


这两年,原泰山医学院、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派驻接山镇第一书记依托上市企业汉世伟集团在当地发展的生态养猪项目,采取投资入股的方式,年分红比例达20%。


▲扶贫项目资金入股汉世伟集体农场


这两年,省黄河河务局派驻旧县乡第一书记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服装加工厂、发展香椿种植产业,取得良好收益,整合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1360平方米,租赁给泰安天阔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进行无纺布加工,年收益8万元,提高了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香椿基地


这两年,泰山学院派驻东平街道大井村第一书记引进龙头企业山东陌上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构树育苗,实现土地资本金、产业扶贫资金、劳动薪金的“三金融合”,走出一条“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之路,同时还争取市民族宗教局慈善捐助,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泰山学院派驻东平街道第一书记抱团发展,整合省级产业资金,统一投放于百户庄扶贫产业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分红统一发放到贫困户。


▲参观接山镇陌上源林公司


产业支撑好,脱贫有力量。据统计,驻村两年来,省派第一书记对上争取各项资金6100.6万元,新上各类项目53个,新增就业1960人,232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03

民生优先

真金用在刀刃上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这句老话2017年在老湖镇就遇到了挑战。脱贫攻坚行动中,省派老湖镇各村的第一书记从破解部分特困群众“做饭难、吃饭难”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出发,谋划启动爱心送餐公益项目。这年冬天,5个村30名困难群众率先吃上了免费爱心餐,热乎乎的饭菜暖在身上,更暖在困难群众的心窝里。


▲邻里互助供餐


在老湖镇后仓村,80多岁的郑宗月与精神失常的儿子相依为命,行动都困难。省派第一书记郑龙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调研,发现村里高龄老人和贫困群众吃饭难的问题非常突出。省水利厅派驻老湖镇的7位第一书记驻村后,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像郑宗月一家的情况还不是个例,7个任职村中大部分都有高龄老人、困难群众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郑龙跃和张杰等同事冥思苦想,决定通过腾讯公益开展网络募捐餐费,采取邻里互助的方式,实施“爱心供餐”公益项目。“爱心供餐”公益项目得到了县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技能扶贫授牌仪式


帮助一个人就业等于帮助一个家庭。为解决贫困人口劳动技能低、收入少问题,满足贫困户打工需求,省交通运输厅派驻接山镇前寨子村第一书记于光牵线山东公路技师学院,在县扶贫办开设技能扶贫招生服务点;确定山东公路技师学院为东平县精准扶贫教育培训基地,成功输送22名贫困学生入校免费就读。同样在他的努力下,原来“脏乱差”的前寨子村着实变了样,道路硬化了,路灯亮了,环境干净了,村子变美了。全村硬化道路7.4公里,铺设花砖6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4盏,绿化苗木5568棵。该村一跃成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美丽寨子·因你而美”的品牌美名远扬……


▲前寨子村街道


派驻以来,第一书记共修路49公里,新上变压器31台,安装路灯359盏、净水机3台,帮助7个村通自来水,打井31眼,解决水浇地3420亩,新建和改建卫生室2个、幼儿园10所,新建村级活动场所8处、文化广场6处、农家书屋14个,安装体育设施6处,为19户贫困群众实施危房改造,为每个第一书记村开辟了公交站点等。

▲打机井


▲安装变压器


       



东平湖为凭,白佛山作证。“省派第一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两年来的成绩全县人民有目共睹。”东平县委有关负责同志说,“作为全省20个扶贫重点县之一,我县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巩固省派第一书记的工作成果,确保全面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共东平县委组织部)



为您推荐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