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干部下基层丨谈谈怎样才能同农村群众“拉好呱”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这“走一走、坐一坐、聊一聊”体现了习总书记的人民情结,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正确方法,其中的“聊一聊”,老百姓通常叫做“拉家常”“拉呱”,是群众最易接受、最好交流的沟通方式。跟群众“拉呱”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项根本要求。作为我们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与服务实践工作中,只有练好和群众“拉呱”的基本功,才会自然拉近党群干群距离,贴近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才能广泛汇集发展良策,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真正把我们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
和谁拉——跟着毛主席学拉呱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每转战一地,先要和当地群众“拉呱”,了解当地情况。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论述开调查会到些什么人时谈到,“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其要义就是告诉我们,开展调查工作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因此,我们在实际调查工作中,除了明确专题需要同特定人员进行交流时例外,多数情况下不要特定选择人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缺乏农村经验的我们来说,要特别珍惜在生产生活中与群众接触的每一个机会,和不同年龄、不同处境,以及不同诉求的群众进行贴心“拉呱”,都会有意外收获,都能为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提供第一手资料。如和儿童、学生接触“拉呱”,在他们纯真的眼神、“无忌”的童言中,可以侧面掌握到基础教育、生活质量、留守危害等情况;和成年人及乡村能人“拉呱”,可获取乡土文化、产业发展、村风民情等众多信息,为找差距、补短板、促振兴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和贫困群众“拉呱”,可以最近距离的了解致贫原因,研究解困对策,实施精准帮扶;和对党政工作有不同意见的群众“拉呱”,可察其真意,找准症结,开诚布公的开导交流,消除误解或隔阂;和上访群众“拉呱”,可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意愿诉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引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
拉什么——跟着习总书记学拉呱习近平总书记从在梁家河插队到担任党的总书记,一直以群众喜欢听和听得懂的话题同群众“拉呱”。去年,总书记考察山东工作时,同章丘三涧溪村赵顺利一家拉家常,事后赵顺利一家激动地说:“看到总书记有点紧张,但一坐下来一‘拉呱’,就放松了,感觉就像大爷大叔来家串门一样,距离拉近了,话题就拉开了。”
总书记从小事拉起,落脚大事。首先和一家人拉生活怎样,拉生活有什么困难,拉收入,拉住房,拉移风易俗,拉农民增收等。这些看起来是群众家长里短的小事,其实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的情况。总书记最后说:“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一语道破我们党对于农村工作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在俺家说的话,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国。”一次普通的“拉呱”,不但拉动了领袖和群众的距离,而且向全党全国重申了我们的政策。一次平常的“拉呱”,促使党风带了家风,家风转了民风,民风促了村风。
所以,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讲,同群众“拉呱”既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不论拉什么话题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系群众”,不论跟群众“拉”什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核心,要在“拉”、“聊”的过程中,把我们的政策,我们的主张、我们的工作计划这些大道理用浅显、朴素的语言传递给群众。要多拉些近来村里发生的、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热点,多聊一聊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家庭琐事,把他们的小事当自己的大事,在家长里短中春风化雨,讲好政策、讲清决策、讲明程序、讲透是非,在沟通中建立互信,在交流中互相理解,让群众对党员干部产生信任感、依赖感。
3
怎么拉——在具体实践中学会拉呱一、跟群众“拉呱”,要尊重风俗习惯。毛主席曾经说过:“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我们只有尊重群众,才会被群众所尊重。我们党员干部来自五湖四海,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首先要了解地域差别,明白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穿戴朴素,举止平实,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以便更好地和群众交流。
二、跟群众“拉呱”,不必拘泥于特定时间场合。农村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老百姓的屋里屋外都是和老百姓“拉呱”的场所,在这些地方很容易和群众拉近距离,营造宽松、愉快的“拉呱”氛围。要习惯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多说土话、群众话,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解民忧,在家常里短的寒暄里暖民心。绝不能到了重大节日、督导考核时才想起去“走秀”,提点慰问品,摆个pose拍个照,只会适得其反。
三、跟群众“拉呱”,要有“家常味儿”。要自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情去、带着心去、带着诚去,以平等谦和的姿态与群众交流,坐到同一条板凳说话,打开天窗说亮话,虚心请教,实话实说,让群众对你心里“不设防”,真正把你当亲人,从而打开话匣子,无话不谈。切忌讲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官气十足、居高临下,群众就会深恶痛绝,自然敬而远之,三缄其口了。
四、跟群众“拉呱”,要正视问题不足。不能回避问题和矛盾,更不能和群众藏心眼,不能无视群众的意愿诉求。要善于倾听,做一个好“听众”,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不要随意打断群众的谈话。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在倾听呼声上多用心、在解决问题上多用功、在造福百姓中多见效,乐意在小事、难事中去融合情感、磨砺品行、锻炼能力,在与群众交心换位中展形象、聚人脉、拢人气、谋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远和群众心连心。(作者:省派滕州市东郭镇乡村振兴服务队 于德清 王继峰 李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