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探索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的“三驾马车”
近年来,烟台市芝罘区以高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线,坚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跟踪考察、一线培养、专业选育“三驾马车”齐发力,着力提升干部治理能力水平,为全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无缝隙跟踪考察,做好干部“落实力体检”
芝罘区突出政治历练,围绕“系统化、立体式”考察模式,准确掌握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突发事件、斗争一线的政治表现、执行能力,并以此作为评判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
1
完善“落实力”考察机制
出台《关于建立干部“落实力”考察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采取“平时考察、年度考察、专项考察、任期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近距离、多角度接触干部,全方位了解领导班子和干部在完成全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稳定、群众服务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政治素质、担当作为表现情况。
2
创新推行干部“政治素质”指标评议
利用光电测评系统,在年底进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时,对干部“政治素质”指标进行专门打分测评,通过干部群众涂卡、光电读卡、电脑分析,形成直观的干部德才表现曲线图,对每名干部进行单位内部及全区范围内的横向、纵向比较,精准掌握干部政治素质表现情况。
3
统筹区内力量 加强干部监督
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即时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广泛收集干部年底考核位次,信访、安全生产等工作日常通报,上级领导评价,党员“双报到”表现,媒体宣传报道,网上民声反映等日常表现,记入干部动态信息平台,作为评价干部政治素质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
常态化一线培养,战略培育储备干部
着眼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治理能力的提升,注重实践锻炼,构建区委顶层谋划、部门统筹培养的年轻干部培养品牌联盟,以品牌建设推动年轻干部提高治理一线复杂问题的能力。
1
常态化培养锻炼
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政治素养和适岗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不断加强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为目标,通过党性锤炼、专业能力培养、一线实践锻炼、结对帮带等十项途径,不断提升年轻干部政治素养和适岗能力。竞争性选拔13名“85后”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园区、招商一线等挂职锻炼;选拔党建、项目建设方面2名优秀干部到对应领域相对薄弱的街道挂职副书记,不断提升年轻干部政治素养和适岗能力。
2
深化“墩苗淬火”品牌
研究出台《关于深化年轻干部“墩苗淬火”系统培养工程实施六项培养计划的意见》,根据年轻干部成长的不同阶段,提出青蓝培养、拔节孕穗等6项培养计划,组织115名干部到幸福新城、海上世界、扫黑除恶等一线岗位锻造磨炼,累计调整岗位463人次,人均经历岗位4个,达到培养年轻干部、发现年轻干部的目的。
3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部署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灵活采取“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形式,合理搭配师徒对子,300余个师徒对子在“老带新、新促老”中为干部队伍带来新气象,进一步缩短年轻干部成长周期,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步伐。
专业化选育储训,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
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专业训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1
注重源头考录 大力选拔专业人才
面向全国高校考选优秀党员、主要学生干部充实到各街道(园区)一线,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对干部队伍急需补充的建筑、金融、海洋等战略型专业进行倾斜,2016年以来,芝罘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25个专业岗位,其中144个岗位涉及芝罘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类,招考人数占考录总人数的七成以上,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缓解基层专业干部不足的问题。
2
进行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
全面推广“班前自学+集中培训+交流研讨+实践锻炼”“请进来+走出去”模式,探索开展干部素质提升“赋能工程”,开设“书记讲业务”课堂,要求“一把手”每人每年讲业务至少1次,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22名干部走上讲台,讲授业务知识,累计参训干部超过800人次。搭建“赋能”培训课堂,围绕“双招双引”“金融产业”等急需专业开设班次,着力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干部。
3
创新开展干部分类储备
探索形成“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储备模式,将平时经常性考察、各方举荐、各类通报等相关情况及时收录分析,综合研判提出任职意见和储备方向,建立10类约260名干部可视化的分类储备库,有针对性地培养干部能力,为干部选任提供依据。
一起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