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多方式满足人才的多样化住房需求!山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委组织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意见》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推进人才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需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好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人才住房工作,今年2月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兴鲁”行动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要求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遵循。省委组织部将人才住房工作作为优化人才服务提升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紧盯不放;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人行济南分行等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了齐抓人才住房工作合力。
住有所居、心有所安,安居才能乐业。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始终高度重视人才住房工作,积极主动作为,深入研究人才住房有关政策,学习借鉴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经验做法,赴省内各市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形成了《意见》初稿,并广泛征求了16设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局及12个省级部门意见建议,8月中旬召开厅长办公会研究审议,邀请企业、专家代表参加,征询意见建议,8月下旬完成部门会签,9月1日正式印发实施。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我们坚持集思广益,充分论证,注重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总体谋划。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在“人才兴鲁”战略布局中,科学谋划人才安居工作,统筹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完善人才安居支持政策,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着眼人才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全力争取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部门和中央驻鲁单位支持,科学统筹、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效能。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人才住房政策缺乏顶层设计,住房政策部门化、碎片化等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条条框框限制,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提出人才安居的思路和办法。四是坚持积极稳妥。结合我省实际,从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和人才实际需要出发,创新方式方法,既抓住关键大胆突破,又注意平衡兼顾、稳步推进。
《意见》着眼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多渠道解决人才居住需求,共分为6个方面、22条。
第一,完善人才住房制度方面。要求各地根据人才引进发展战略,优化人才支持政策,明确了人才住房的来源可以是市场房源,也可以是政府持有的公共房源,人才住房的提供方式可以租赁,也可以购买,多渠道、多方式满足人才的多样化住房需求。
第二,增加人才住房供给方面。提出依据城市规划和人才住房筹集计划,科学增加租赁型和产权型人才住房供给,提供多种人才住房供给方式,进一步明确了人才住房由谁提供、怎样提供、提供哪些具体类型的房子,以及提供的房子应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和要求。
第三,落实人才住房配套政策方面。提出人才住房筹集实行计划管理,设区市有关部门要共同确定人才住房筹集的年度计划和项目库,科学合理确定筹集数量,避免闲置空置和资源浪费。明确了人才住房建设在项目审核、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在用电、用气、用水价格上执行民用价格。
第四,创新人才安居激励政策方面。要求全面落实人才落户和居住证制度,为引进人才发放安家补贴、租赁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人才安居的信贷支持政策,积极做好引进人才的公积金转移接续等激励政策。探索落实同城待遇、创新人才买房的贷款产品。
第五,规范人才住房服务方面。要求各地按照分级分类、按需保障的原则,依法依规制定人才住房分配办法。建立健全人才住房申报审核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政府购买运营管理服务,提高人才住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才住房小区的服务品质,积极创造暖心留人的居住环境。
第六,加强组织领导方面。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人才住房工作,强化对人才住房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细化部门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尽快制定人才住房的具体配套政策,确保《意见》落地落实。
以上是对《意见》主要内容的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意见》的贯彻落实,重点抓好4个方面。
一是全面部署。近期召开全省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对《意见》贯彻落实进行动员部署,督促各地加大对人才住房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把《意见》中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完善机制。在省人才工作小组领导下,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人行济南分行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做好我省人才住房工作。三是细化措施。对《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次、有步骤地在人才住房供给、政策机制和人才安居项目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四是跟踪问效。深入基层和建设项目,调研政策落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推广基层创新举措。
一起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