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激战鲁西南
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军民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蒋介石为了弥补由于重点进攻陕北、山东所造成的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态势,下令在花园口堵口放水,使黄河水全部流入老黄河故道,企图利用滔滔黄河水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甚至扬言黄河可抵40万大军。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作出“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决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实施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哪里?毛泽东同志选定在大别山地区。大别山,雄峙于南京和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薄弱的地区。我军占据大别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据长江、俯视中原,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陕北、山东的部队回援。4月27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就指示刘邓大军预备船只,准备渡黄河转入战略进攻。6月3日,又指示刘邓大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邓小平同志后来回忆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两头的敌人吸引到中间来,而我们的战略反攻,实现了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战略意图。首先过黄河,一下消灭敌人四个师部、九个半旅,旗开得胜,那气势是很了不起的。过黄河实际上就是开始反攻。”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 图为刘邓大军夜渡黄河(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黄河天险,滔滔浊浪,横亘在刘邓大军面前。“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了保障大军渡河,解放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掀起了支前运动,大批刚刚翻身的农民满怀着保卫胜利成果的热情参军入伍,涌现出许多集体参军、妻送郎、父送子、兄弟争相参军的感人事例,仅阳谷县参军青壮年就达到5800人。渡河需要大量船只,沿黄河各县人民造船只、挖船坞,积极捐献大树、准备苎麻、采购桐油,有的把家里的门板、老人的寿材板都献出来用于造船。一个个村庄,都为部队派出了最好的船工,为子弟兵做鞋、运送物资、抢修道路、组织担架队;一个个路口,都设立了茶水站,大娘大婶们烧水、磨面,或守在路旁,把一碗碗凉好的茶水送到过路战士的手上。刘伯承同志在1948年曾专门题词:“冀鲁豫人民为完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还是努力于支前工作,十分难得,特致敬佩。”
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第一、二、三、六等4个纵队在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黄河。第一纵队分经位山、张堂、林楼(张秋以南10公里)诸渡口实行宽正面渡河;第二纵队分经林楼、孙口渡河;第三纵队为战役总预备队,进至白衣阁地区,尔后视渡河情况,随第二纵队或第六纵队渡河,适时扩大战果;第六纵队分经李桥、于庄、大张村诸渡口渡河。各渡口大小船只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如离弦之箭划向对岸。在强渡中,船工水手们有的一个夜晚就摆渡15趟、18趟,甚至达到20趟;有的船工负了伤,包扎一下伤口,继续摇橹撑船。担任突击队员的战士们更是英勇,有的木排被打坏,就由高个子战士架起重机枪,边打边泅渡前进。战士们冲过泥滩,登上大堤,将敌人的地堡一一摧毁,牢牢控制了河堤阵地。经过一日两夜的英勇奋战,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 “黄河防线”。
刘伯承、邓小平渡黄河油画
刘邓大军的这一战略行动震惊了中外。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讶地表示:“这简直是神话,简直像当年法国失守‘马其诺防线’。”美国著名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他撰写的《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也发出由衷的感慨:“我阅历过多次战争,但却从来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强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成功后,立即发起鲁西南战役。1947年7月7日克郓城,10日夜取定陶,14日全歼进击六营集之敌,28日更是歼灭羊山集守敌整编第六十六师。至此,刘邓大军在黄河南岸激战28天,歼敌四个整编师师部、九个半旅共6万余人,取得了鲁西南战役的重大胜利,迫使敌人从西北、山东等地抽调大量兵力向鲁西南驰援,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华东我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作战。8月7日,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刘伯承同志回忆指出:“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它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战略区的反攻和进攻相配合,形成了对敌人的全国规模的巨大攻势。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1947年12月,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由此,他进一步强调:“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