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档|红色《军鞋账》 浓浓支前情

山东省档案馆 灯塔党建在线 2022-04-29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生动鲜活讲述党的百年故事,山东省档案馆、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联合济南、青岛等16市档案馆推出大型党史诵读主题活动——读档,通过一件件真实档案、一段段动人讲述,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和人民情怀,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建立的丰功伟绩,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功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第二十二集:红色《军鞋账》 浓浓支前情


“王贵富,3口,摊鞋三双,支鞋底片壹双,支壳子叁张,支麻四两……”这是临朐县档案馆保存的一本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临朐人民拥军支前的珍贵档案《军鞋账》中的内容。《军鞋账》长20厘米,宽15厘米,共72页,是临朐县大关区北草山亭村妇救会长张朋英记录该村72户家庭妇女做军鞋情况的记账本,主要包括每个家庭的户主姓名、妇女人数、分到做军鞋和领取鞋底、鞋面壳子、麻的时间、数量等内容。虽然这本《军鞋账》的纸张已经褪色泛黄,却是临朐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踊跃支前的缩影和见证。

军鞋账档案

临朐县大关区北草山亭村妇救会长张朋英保存的军鞋账(孙忠义)临朐县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们积极参军拥军,在支援前线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将热血抛洒在战场,将生命扎根在前线。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肆进攻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为支援人民解放军在前线作战,临朐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在中共临朐县委和人民政府的带领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拥军支前运动。

男子在前线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员

1946年11月,临朐县支前指挥部成立。1947年3月,各区、村成立支前委员会,登记18至45岁的男性青壮年,随时准备支前。1947年11月,九山区出担架110副,纸坊区出小车200辆,南流区出挑工400名,他们跟随部队长途跋涉,日夜兼程,运送物资,转运伤员。每当遇到雨天,他们就将蓑衣、苇笠甚至是衣服脱下盖在物资上,以免粮食和弹药受潮。同年12月,全县筹集500副担架、200辆推车、500副挑子,出动13400多名民工,组成担架队、运输队,继续支援前线。1947至1949年间,临朐人民相继参加了临朐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

临朐县大关区北草山亭村妇救会长张朋英保存的军鞋账(刘富)据记载,仅从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全县即出动担架658副,3290人;推车9103辆,13242人;挑子1171副,1171人;修路工2177人;做押运、押俘和其他工作的11300人;共运送粮食79万公斤、道木14620根,做军鞋军袜8.3万多双。九山区龙响店子村王永昌在支前中荣立一等功;寺头区金山村刘文香参加担架团支援淮海战役,荣立一、二、三等功各一次,被中共鲁中三地委支前指挥部奖给步枪一支。1948年夏历九月九日,蒋峪、南流两区组成担架营共483人,出发支援淮海战役,征战4个月,他们抢救伤员奋不顾身,护理伤员如亲人,荣获华东军区奖给的“支前模范营”锦旗一面。1949年,临朐支前子弟兵团支援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的战役,随军6个月,经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征战万里,其中,蒋峪区40名民工编为一个排,他们冒严寒、涉淮河、背伤员、押俘虏,胜利完成任务,被授予“支前模范排”光荣称号,这个排立一等功的5人、二等功的7人、三等功的18人。1949年2月,为支援渡江战役,全县捐献粮食82.5万公斤。在一次次的支前行动中,临朐人民彰显了他们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妇女在后方碾米磨面、做军衣军鞋

在男子支前的同时,妇女在后方磨米面、摊煎饼、烙面饼、缝慰问袋、做军鞋军衣支援前线。1948年,为支援淮海战役,临朐县九山区上城隍村130多名妇女在一个秋季里做军衣4000套,人民政府奖励小米3000公斤,她们又全部献出来支援前线,华东军区总部卫生部供给部先后授予她们“支前立功”锦旗两面,至今锦旗还珍藏在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里。泉庄村妇女支前小组,一年做军鞋400余双,全村一天一夜碾小米2500公斤,该村被县里评为“支前动参模范村”,奖给耕牛2头。冕崮前村25名妇女5天5夜赶做军鞋80双;大关区草山亭村妇女做军鞋1500双;东岸头村的识字班在紧急的时候,白天做军鞋,晚上做豆腐供应解放军。纸坊区石灰窑子村的女村长姜金礼、南杨善村的识字班长刘秀英等,都以身作则,带领全村妇女碾米磨面、慰问伤员,后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支前立功”锦旗从《军鞋账》记载的内容来看,农户从妇救会支取麻,然后带回家自己搓麻线。据了解,麻线搓完后往往还要在白蜡上过一遍,如此使用起来麻线会更加顺滑。农妇们往往会将裤管卷起来,在腿上搓麻线,时间长了小腿往往被线搓得通红,针线筐里的那块白蜡也总是留有一条条深深的痕迹。然后再纳鞋底。战士们要行军打仗,鞋子磨损比较快,所以鞋底一定要结实。农村妇女们就将家里的破旧衣服和一些碎布条,先一层一层用浆糊粘好,一直粘到一寸多厚,在快干时再用大石头压上一二天,使之变得硬实。这些工作用俗话说就是“打确子”。而做军鞋最辛苦的活当属纳鞋底,麻线纳得越密越结实,做鞋的时间大多花在这上面。先用铜锥子在鞋底上使劲扎一个孔,而后再将麻线穿过,缝几针便将针在头上蹭一下,然后循环往复,直至鞋底纳完。鞋底纳完后,再用刀将周围多余部分切掉。至此,一双硬邦邦的鞋底便出来了。最后一道手艺是缝鞋帮,鞋帮是要用针线缝在鞋底上的。厚厚的鞋底再加上一层鞋帮,要穿过麻线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鞋做完后,农妇们会一双双捆好送到村“妇救会”,再由县里派专人统一送到部队上。农妇们虽然没有经历前线的枪林弹雨,但她们的一针一线是支援前线必不可少的存在,这一双双军鞋中蕴藏的是临朐人民对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深情厚谊。


临朐县大关区北草山亭村妇救会长张朋英保存的军鞋账(王富贵 赵永德)

在中共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人民解放军经过四年英勇奋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那段艰苦而又光辉的拥军支前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多个春秋,但它会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留在共和国人民的心目中。这本纸张泛黄、散发着革命历史气息、浓缩着沂蒙老区人民满腔热情的《军鞋账》,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临朐人民踊跃支前历史的缩影和见证,先后参加了全国党史资料展览和山东省特藏档案展览,并于2015年4月28日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同年6月6日入选山东省首批珍贵档案遗产名录,2021年6月入选山东省珍贵革命历史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历史无声,档案有痕,《军鞋账》的荣光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为您推荐


来源:山东省档案馆责编:王菲菲编审:刘彬

一起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