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档|“马背上的摇篮”——华东保育院

省档案馆 灯塔党建在线 2022-04-29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生动鲜活讲述党的百年故事,山东省档案馆、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联合济南、青岛等16市档案馆推出大型党史诵读主题活动——读档,通过一件件真实档案、一段段动人讲述,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和人民情怀,深情缅怀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建立的丰功伟绩,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功新时代,启航新征程!


第二十七集:“马背上的摇篮”——华东保育院


1948年上半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准备派一批地方干部渡江南下,在国民党的大后方开辟新的解放区,争取尽快地全面转入反攻,解放全中国。设在山东的华东局、华东军区做出了全面部署,从各地区抽调大批党政干部,积极准备南下,成立接管新区的干部纵队。当时有不少女同志拖儿带女,不能参加行军作战,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新区的开辟工作,子女问题成了部分山东南下干部的一块心病,也引起了华东局、华东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考虑,华东局领导张鼎丞、秘书长魏文伯等分别找刚从大连回到华东局正在等待分配工作的黄海明、李静一、邓六金三位大姐谈话,代表党组织交给她们一项光荣的任务——筹办一个保育院,让孩子们有一个安稳的家,这就是华东保育院。

一位抱着孩子的南下女干部1948年4月底,经华东局批准,华东保育院正式成立,院址设在山东青州城的大官营村。李静一为院长、邓六金为协理员,又从准备南下的干部中挑选和物色了从事教育、保育、总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凡是华东地区准备南下的女同志的孩子,保育院一律接收,大的有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的有不满周岁的,陆陆续续收到了200名孩子。保育院初期分成幼稚小班、幼稚大班和小学三个班。后来小学班又分成初级、高级两组,采取保育员负责制,即一个保育员固定照顾一两个或三四个孩子,白天照顾孩子活动,夜晚带最小的孩子睡觉。小学班的孩子文化程度不齐,分为一年级上、下学期和二年级上、下学期4种差别,在班内分组实行复式教学。保育院采取保育教育合一的战时教养法,在追随部队行军作战的同时,根据每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保育院实行战时供给制,孩子按战士的标准供给。孩子入院,把供给关系转办后,吃、穿、用、保健医疗、安全教育等各方面都由保育院负责。在南下过程中,华东保育院这个“马背上的摇篮”,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成为孩子们一个安定温暖的家。

位于山东青州大官营村的华东保育院旧址


家有“慈母”

保育院里的孩子们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他们学习与生活的老师和保育员,便成了孩子们的“妈妈”。1949年3月,保育院搬往青州城,华东局机关留守处卡车和马拉大车不够用,李、邓二位大姐决定:东西用卡车拉走,工作人员步行,孩子们坐马拉大车。为了防止孩子们从大车上掉下来,保育员坐在大车四周边上,把孩子们围在中间。1949年6月份,保育院从青州南迁上海。当时共有孩子85人、工作人员37人,还有奶牛三头和被褥、衣服、生活用品等行李包裹300多件。在火车上由于座位少,让小孩睡在椅子上,工作人员坐在地板上。火车到达浦口,因没有车厢不能继续前进,大家只好下车,在露天里住了一夜。保育员坐成个圆圈,小孩子睡在中间。这样既能避免孩子乱走失散,又能给他们挡风,免受风寒。

华东保育院的孩子和工作人员在南下上海的路上

战争年代缺医少药,预防不足,传染病来了,孩子一病就是一大片。有一次,一个班的孩子全得了麻疹,在保育员的精心护理下,多数孩子们很快痊愈,但1岁多的小女孩陈淮淮,却并发了肺炎,高烧几天不退,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一定要救活这个孩子!”邓六金院长万分焦急,“淮淮的爸爸南下临走前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一定要在淮淮爸爸回来时,把健康的孩子交给他!”当时只有青霉素能救淮淮,可整个华东局机关也找不到一支。怎么办?“济南可能有。”有的同志说。“去济南!” 邓六金当机立断,要了两匹马,带领医务员丛树贞,连夜从大官营出发,一口气跑了300多里路,来到刚刚解放的济南市,最后在一个教会医院里买到了两盒青霉素。她们又不顾疲劳,连夜返回保育院给淮淮注射。淮淮终于转危为安,得救了。保育院在大官营期间,共发生过3次流行性传染病,生病儿童87人,全部康复。

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快乐,老师们动足脑筋,自己动手为他们制作了秋千、滑梯、跷跷板等户外活动器具,还在自然环境课教小朋友种蚕豆,带领小朋友松土、拔野草、拣杂物等,增进了他们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动手和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的高尚情操。老师们的关爱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孩子们非常热爱保育院这个大“家”。有一次星期六的下午,贺绿汀派车来接她的女儿贺圆圆回家,但到处找不到她的踪影。当时老师和保育员急得团团转。谁知道她躲在宿舍的床底下,紧靠着墙藏着。后来总算被找到了,可是任凭怎么哄劝,她就是不肯回家。
快乐的童年
 华东保育院有些像现在的全托幼儿园。孩子们周一早上送来,周六下午接回去。如果社会上流行什么传染病,保育院周六就不放假,以免将外面的疾病带入院内。那时全国刚解放,国家还实行供给制,孩子们在保育院里的一切消费都是免费的,就连他们穿的衣服、盖的被子都由国家供给。衣服都很漂亮,冬天发棉衣、花罩衫、小呢子大衣,夏天还给女孩子发花裙子。为了支援前方,保证军队多打胜仗,保育院驻地村里的妇女们纺棉花、织布、纳鞋底、做军鞋,慰问前方战士。保育院的老师们也教女孩子织毛袜。女孩们学习怎么起头、怎么织袜筒、怎么拐弯织脚后跟,织出的粗羊毛袜都送给了解放军叔叔,大家心里非常自豪。华东保育院南迁时,陈淮淮只有4岁。她记得院长和老师们带着她和好多小朋友上了火车,开始了漫长的旅行。同行的小孩有的比她还要小。火车走走停停,不知走了多久。

华东保育院南迁时只有四岁的陈淮淮(右一)小朋友们在车上到处爬,到处钻,一会儿也不停。到了晚上,大部分人都睡了。一个淘气的男孩看到她还没有睡着,就轻轻地爬过来告诉她和另外两个小朋友:“到那边去,有好东西。”她们悄悄地穿过车厢,看见车厢一端的小储藏室里放着两袋白糖和一些装着食品的口袋。白糖口袋已经破了,白糖撒落在地上。她们用手指蘸着,大口大口地嚼着,真甜啊!在后来几十年中,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她都无法忘记那么甜的糖,艰苦岁月中那快乐甜蜜的滋味,成了她一生珍藏的回忆。孩子们最难忘怀的玩耍,是观察小蝌蚪变青蛙。老师讲过小蝌蚪能变成小青蛙,大家却对此半信半疑,总想实地看一看。春天来了,他们到河里小心翼翼地捞了一堆小蝌蚪放在瓶子里养起来,天天不时地看,观察蝌蚪的颜色和大小的变化,还有人不断地把蝌蚪捞出捞进。终于,可怜的蝌蚪们有些经不住折腾死掉了,只有生命力最顽强的4只小蝌蚪坚持在瓶子里活下来。它们不断地变颜色,慢慢地脱掉了小尾巴。终于有一天,大家发现小蝌蚪少了一只。找了半天,才发现它在床下,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小极小的青蛙了。第二天,宿舍的女孩子们把这只小青蛙送回河里。不几天,三只小东西突然都不见了,在床底下、在房间里都没找到。大家都沉默了,谁也不说话,蒙着被子“睡大觉”。不一会,小被窝里就传来了大家轻轻的哭泣声。
结束使命
华东保育院于1948年4月底经华东局批准正式成立,归华东局办公厅领导。其隶属关系后来几经变动,1950年一度划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后又复归华东局办公厅管理;1956年9月,划归中共上海市委领导,院名改为上海市委机关保育院,华东保育院正式结束。前后8年中,华东保育院精心抚育了近千名革命后代。当年的孩子现在已成为共和国的接班人,在各条战线上贡献着力量。他们之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负责人、司局长、省辖市委书记、解放军师级干部、驻外使官武官、科技研究员、大中学教师、工程师、厂长、经理、电影导演、翻译、编辑记者等。华东保育院的教育方针是实验新民主主义的儿童教育,培养集体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文化,锻炼体格,培养服务精神,奠定参加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思想基础,注意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他们尊敬老师、尊敬长者、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也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各种文体兴趣爱好。它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价值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为您推荐


来源:山东省档案馆责编:邱若楠编审:丁彩

一起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