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美林巴|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13业果的威力

徹令多杰仁波切 真如妙意 2022-04-10


新书转载
把您的时间交给闻思修佛法



读书能改变您的人生轨迹。我们要遵循人性的规律,慎独律己,宽以待人。


转载分享

[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


作者:遍智 吉美林巴

讲记:堪布徹令多杰仁波切

口译:張福成


13、业果的威力

业果的威力
当善业或不善业的力量成熟时,力量强大无比,不能再改变。当夏天降下滂沱大雨,雨水全部流到河流里,河流又全部汇流到大海,不断的流进海里,但为什么大海的水永远不会满溢出来?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佛教小乘教法有一个解释:大海外面其实有一圈火轮把它围住,千万年以来,虽然河流之水不断流入大海,但火轮猛烈地将海水蒸干,因此海水无论如何都不会满溢出来。这是小乘经典所提到的一个比喻。这不是提到善恶业,只是一个比喻。能够得到佛果所需依靠的船,就是人的身体,但是运用人的身体去做不善业而浪费掉的事例实在太多了,非常可惜。人的身体如果去做不善业,所感得的力量非常强大。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敌不过自己的业力,被外道殴打而入灭。以他的神通来讲,即使是千军万马、熊熊烈火或大石滚落,丝毫不能损伤他,但因为上辈子业力成熟之故,他被几个外道殴打就死亡了。还有龙树菩萨,因为宝贤王的儿子跟他要头,他就入灭。龙树菩萨神通变化,威力强大,地水火风四大种完全不能够伤害他,但也敌不过自己过去的业力。这些比喻所表示的意义,佛陀讲得非常多,最主要在《百业经》和《广大游戏经》里。所以,有些众生长期忍受许多痛苦,例如三恶道的众生;有些众生造作十善业,受到快乐的果报。就此而言,是否三恶道的众生,根本没有造作善业,因而完全没有善业之报呢?也不是的。堕入恶道的众生通常是没有努力实践自己造作善业的诺言,违反了自己的誓言,因此没有造作善业,之后就历经许多痛苦。有些众生,譬如出家受沙弥、比丘戒律,之后因为贪恋之心,毁坏了戒律;有些众生因为造作杀生的业很多、很沉重,因此感得寿命短促或投生地狱,受到地狱之苦;有些众生瞋恨心强烈,因此在战争中受伤而死;有些众生历经难行苦行,实修闭关,但是最后又和世俗人一样,游走四方做生意,这也是会发生的;有些众生为了学佛,累积很多财富受用;有些众生造作罪业,也累积很多财富受用,却没有羞耻心,不能知惭知愧,为了名声、财富、地位,造作许多罪业,这种也很多,可以说各种情况都有。业果不会移转给他人在原因的阶段,不管是善或不善,自己所造作的因,将来的果报不管是快乐或痛苦,都成熟于自己,自作自受,不能够移转给别人。譬如,为了自己的上师,尊贵的应供处,自己造作了罪业,将来成熟的痛苦果报也是在自己,不会分给别人;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可能造作了罪业,但仍是成熟在自己身上,能不能说:「我是为了要照顾父母、兄弟,所以我的罪业的痛苦,将来也会分给他们一些。」这是不可能的,将来都是自己独自承受。又例如,国王为了保护国家的百姓,造作许多罪业,也是成熟在自己身上,不能分给别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有时候会造作非常严重的罪业,这些严重的罪业不是成熟在百姓身上,而是成熟在自己身上。像有些国家的总统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发动战争,造成非常多的人死亡;有些国家领导人甚至让国家永远处在战争之中,这种情况,领导人本身罪业非常严重,将来果报完全要成熟在自己身上,没有办法说:「我是为了百姓」,而将罪业分给每个人一点 ,那是不可能的。   ---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 -



作者简介:


吉美林巴尊者(1730~1798),又称为持明无畏洲、智悲光尊者,是宁玛派近代最伟大的祖师之一,开创了广大而甚深的"龙钦心滴"宁提意伏藏法门。


藏历第十二绕迥木鸡(1730)年十二月十八日,尊者诞生于西藏南部充耶山谷的一个村庄。尊者被认为是藏王赤松德和布玛莫扎的双入化身,自幼聪颖过人,举凡所学,无勤自能通达。


六岁时,在充耶的巴日寺求学,上师为他取名"智悲光"。


十三岁时,尊者遇到了大伏藏师仁增图却多杰,顿时生起强烈信心,由此唤醒了他的智慧意,并获得诸多传承和窍诀。


二十八岁,尊者在巴日寺闭关三年。


三十一岁时,尊者来到桑耶附近的青朴第二次闭关。在此期间,尊者三次亲见无垢光尊者,并得到无垢光尊者智慧身的加持,此时大圆满的最高证悟在尊者的相续中被唤醒,获得到与法身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成就。


三十四岁时,尊者从青朴迁至泽仁迥,此地成为了尊者余生的驻锡处。


土马(1798)年九月初三,在为弟子们传授了白度母修法后,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持续飘下雨丝,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芬芳。此时,尊者以圣者坐姿安坐,色身显现融入本初自性中。


龙钦巴《七宝藏论》的关键精髓

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佛法真是真理,太殊胜了!”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转载分享学习,编辑排版过程中难免有误,原文来源“橡树林文化”出版社的《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 显密分讲记》,请参照对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感恩随喜!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闻思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