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时光】赵琳琳 | 在剑桥的日子:精神和视觉的双重盛宴

赵琳琳 悠行远方 2022-10-02


2016年的夏天,我获得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赴英国剑桥大学短期学习,并结识了许多知名教授和优秀学友。


从澳门的港澳码头直接坐船到香港机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在第二天清晨抵达伦敦Heathrow机场。从伦敦机场到剑桥大学,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一路上都很兴奋。


记得当时住在Selwyn College,一进大门就被院内的美景震撼了。蓝天白云绿草再加上很有历史感的欧式建筑,让我瞬间喜欢上这里。虽然自己已经是大学老师,但是对于回到学生身份也是十分开心。


此次在剑桥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在世界一流大学近距离接触大师,感受名校文化。这些学者有些是学界新秀,有些早已世界闻名,他们对于教育和科研的热忱也极大地感染了我,其课堂讲授展示了高超的研究水平和深厚的学术素养。



剑桥的气候非常宜人,凉爽舒适。学习期间,生活很有规律;聆听诸位教授的精彩授课,受益匪浅。


负责安排此次活动的Clare Hall的副院长Stephen Bourne饶有兴致地给我们讲了英国画家钱纳利(George Chinnery)及其作品。钱纳利在澳门旅居27年,以鬻画度日,直到1850年病逝。他在澳门期间创造出大量油画、素描和水彩画,描绘出淳朴的平民生活和社会风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代表性。



在所有讲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David Farrington教授,他也是剑桥大学的名誉退休教授。老教授年逾70岁,但是讲课时语速极快,思维清晰,反映迅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都能及时全面的解答。


Farrington教授对犯罪生涯有专门研究,其基本观点是“犯罪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过去经历密切相关,具有违法犯罪经历的人容易再违法犯罪”。他为我们讲座的题目是青少年犯罪的代际研究,此项研究跨越50年,主要采取自陈报告、深度访谈及心理测验的方式,对伦敦411名青少年罪犯进行了持续的跟踪。



Farrington发现持续性犯罪者在8岁即可察觉,其大多数出生于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并在8岁即有不诚实及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出现。在18岁离开学校后工作欠缺稳定,甚至失业,且经常从事各类偏差与犯罪行为。在走向32岁的期间,多数欠债并独立居住在脏乱差的环境里。


David Farrington教授从大量具体的真实案例入手,分析了各年龄段人群的犯罪率情况,并结合各种社会条件罗列出一系列影响犯罪的因素,以便为预防犯罪提供参考资料,从而达到降低犯罪率的目的。老教授迄今为止,发表690篇论文,出版近100本著作,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上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迄今为止,剑桥大学培养出90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毕业于此。如,培根、牛顿、达尔文、霍金等。


剑桥大学与中国也有很深的缘分,从20世纪初开始,剑桥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有为之士。如,华罗庚、钱钟书、徐志摩等20余位文学家和科学家。


课余时间,我顺便参观了剑桥大学的其他院所。比如,李约瑟研究所,该所是国际上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四大中心之一。创办人李约瑟先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也是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英国皇家学会派他至中国考察英国援华事宜,李约瑟先生为中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所吸引,转而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明。


撑船的剑桥高材生


剑河River Cam可以说是剑桥的灵魂,河中有剑桥的高材生在撑船。提起剑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徐志摩笔下的《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剑桥大学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碑,徐志摩有关剑桥的诗句能够享誉世界,与剑桥所赋予的灵感是离不开的。中国的作家能被世界知名学府如此推崇,对所有中国人来讲,也是深感自豪。


剑河畔为徐志摩立下的大理石诗碑


与剑桥结缘的另一位名人则是金庸先生。当年的剑桥校长理查德女士在阅读了《鹿鼎记》的英译本后赞叹不已,时任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推荐委员会主席的她,向剑桥教授会推荐金庸提名授予其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为纪念其在圣约翰学院的学习生活,金庸先生写下了对联:“花香书香缱绻学院道,浆声歌宛转叹息桥”。为了肯定金庸先生在文学、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2012年7月4日,金庸先生的对联石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落成。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金庸对联石

 

由于本人专业的关系,我还参观了剑桥大学的法学院和犯罪学研究所。这两个地方离我们的宿舍很近,但是建筑风格迥异。犯罪学研究所在剑桥里面可以有独立大楼,楼内还有自己的图书馆和会议室、办公室、研究室,这让我非常惊讶,但是也非常理解。毕竟,西方对于犯罪学的研究已经非常体系化和深入化,研究工具和方法也非常成熟。


此外,Keri还带我们参观了大学图书馆、心理学实验室等,让我们对剑桥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期待有机会再次去剑桥!



作者简介:赵琳琳,法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濠江法律学社副理事长、澳门刑事法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已出版专著《澳门司法制度新论》《刑事冤案问题研究》,参与《自治与他治:澳门的行政、司法与社团(1553—1999)》《刑事诉讼法学》等著作或教材的撰写,在《法学》《政法论坛》《澳门法学》《澳门研究》《澳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澳门本地的科研课题20余项。

本号致力旅游文学,诚邀专业人士撰稿

传递文化体验,书写四海见闻

精彩文章纳入“游学列国”文丛

投稿信箱:kyfztm@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