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但大气污染也随之而来。在各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的大气污染及表现也有所不同。
1952年12月,一场灾难降临到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冬季,城市大量燃煤排出的煤烟与浓雾混合,停滞于城市上空,整个城市被浓烟吞没。
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一时爆满。政府部门在几周后公布的报告中显示,截止至12月8日,雾霾导致约4000人死亡,十万人受呼吸道疾病影响。2004年的报告指出,“伦敦烟雾事件”导致约12000人死亡。直到上世纪70年代,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才逐渐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20世纪中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成因和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不同。洛杉矶市机动车排放的大量尾气,聚集于城市上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剧烈刺激作用的烟雾。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及其他氧化产物。许多居民因此患红眼病及呼吸道疾病。
除洛杉矶外,光化学烟雾事件在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曾发生过。如纽约、东京、大阪、悉尼、孟买、以及我国的兰州等。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工业排放日益增多,京津冀地区多次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大气污染。1990年开始,有学者开始意识到,我国的大气污染是复合型大气污染,其成因较单纯的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污染更为复杂。
内因有本地污染源,例如工厂、交通等周边地区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外因包括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地区局部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等。
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京津冀地区空气重污染天数已大幅下降,我国各大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综合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微信公众号、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