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洱市“十大历史景观”

2017-06-13 普洱视窗

1、思茅茶马古道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最早起源于人类早期交往的自然通道,又因茶马互市而得名,以茶易马始于唐朝,可见,茶马古道在唐之前已形成,铺设石头路面则是在明、清、民国时期。立于清光绪17年的“为善最乐碑”详细记录了思茅区当年铺设斑鸠坡茶马古道的情况。

茶马古道以思茅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东边有小干田茶马古道通往江城、越南等;南边有竜竜、菜阳河茶马古道通往易武古茶山、老挝等;西边有整控渡、糯扎渡、白马山、大丙屯茶马古道过澜沧江通往景迈古茶山、邦崴古茶树及缅甸等;北边有斑鸠坡茶马古道通往内地、西藏、印度等。

茶马古道自形成之日直至1953年9月,国道213线通车前,一直是进出普洱的主要通道,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繁荣,更为解放边疆,稳定边疆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历史的进步,茶马古道逐渐被尘封,但西部偏远山区至今仍在使用。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带来了物资的流通,更带来了文化的传播,茶马古道沿线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保留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普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和文化研究价值,加强茶马古道的保护,意义非凡。

二、自然特点

思茅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中下游,北回归线以南。距云南省会昆明415公里,班机航线305公里。总面积3928平方公里,辖4镇3乡。总人口25.55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6%。全区最高海拔2154.8米,最低海拔587米,城区海拔1302米,年均降雨量1340.9毫米,年均气温17.9℃。思茅区森林、土地、矿产、水能、区位、气候优势突出。森林覆盖率达70.28%,素有“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美誉。水资源总量为57.7亿立方米,境内有装机容量585万千瓦的糯扎渡电站。思茅区地处世界茶叶原产地中心,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普洱茶文化渊源流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历史上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云南三大海关重镇之一,曾有“东南亚陆路码头”和“银思茅”的美称。现存的主要遗迹有石屏会馆、思茅文庙、思茅老海关等。茶马古道纵横于区内,是普洱市茶马古道分布最广,线路最多,现存最好,沿途风光最为壮美的一个区。著名历史人物有同盟会会员吕志伊、清官陈启周等;2003年5月思茅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茶城”,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普洱茶节”。 普洱茶成为思茅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三、历史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是茶马互市的产物。茶马互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当时设置“茶马交换所”,由当地军民指挥使司监管市场。宋时,由于与辽、金政权战争频繁,所需军马数量大增,同时,宋也将茶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用以控制西北各部,于是专门设置茶马司进行管理。

普洱市思茅区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思茅是普洱茶、鹿茸、皮革等特产的加工和集散地,被誉为“东南亚的陆路码头”,出现了如“鼎春利”这样著名的老字号茶庄。普洱茶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乃至世界。“茶马古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内容十分宏大,它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扩散性,可谓“密如蛛网”。思茅区出境茶马古道有东路、东南路、南路、西路、西北路、北路等,至今现存较好。茶马古道在唐之前已形成,铺设石头路面则是在明、清、民国时期。立于清光绪17年的“为善最乐碑”详细记录了思茅区当年铺设斑鸠坡茶马古道的情况。

2003年,思茅区人民政府将斑鸠坡茶马古道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悠悠茶马古道向人们诉说着昔日“以茶易马”的艰险;沿古道而上,人们可以去体味,去追寻“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见的马蹄印向人们说明历史上“茶马古道”的兴盛。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5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在车辆如梭的今天,马帮已不再有,山林中也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了。茶马古道显得更加寂静。但动听的马铃声和赶马人的山歌仿佛还在我们身边回荡: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

四、参选理由

(一)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其促进了边疆与祖国的统一和边疆各族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通过古道,元朝官兵渡过澜沧江征讨“八百媳妇国”,人民解放军渡过澜沧江解放澜沧、西盟、孟连等。

(二)茶马古道带动了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传入边疆丰富了边疆的物资生活,内地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边疆,推动了边疆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了边疆城镇的兴起和发展。茶马古道上的许多交易市场和驮队、商旅的集散地、食宿点,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逐渐形成为居民聚居的集镇。由此,促进了边疆社会的城镇化发展进程。

(四)沟通了边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边疆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地;同时,也使大量的汉、回、蒙、藏、纳西等民族商人、工匠、戍军进入边疆。

(五)思茅茶马古道是迄今为止在普洱、乃至云南省茶马古道分布最广、线路最多、现存最好、沿途风光最为壮美的一个区域。其穿越傣族、布朗族、爱伲族,拉祜族聚居区,沿途有蛮蚌佛塔、蛮畔佛迹仙踪、整控渡摩崖等文物点,风光壮美,各民族风情绚丽,文化灿烂。

茶马古道的形成有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原因。思茅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又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之一,茶马古道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茶马古道,曾经为解放边疆,建设边疆,稳定边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它虽已丧失了往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作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2、思茅石屏会馆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石屏会馆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边城东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当时在普洱经营普洱茶的富商集资建设,清道光年间不断扩建,是清代石屏人士在全国建设的若干会馆之一,现存花厅、厢房等。花厅内部构件完整,柱、梁均为原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自然特点

石屏会馆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边城东路,海拔1335m,东经100°58′32.7″,北纬22°47′17.7″,建于清乾隆时期,现存正厅、厢房等,总建筑面积455.56平方米,正厅为单檐歇山顶,七架梁结构,抬梁上有雕花,窗子为镂空雕刻,山墙带腰厦,砖木结构,柱础为青石雕成,柱梁均为原件,构件完整,厅前有院落,青砖铺地,环境清幽。

三、历史文化内涵

清乾隆年间,思茅茶叶、银器贸易繁荣,今边城路一带,曾是繁华的银器街,有银器铺40多家,石屏人士开设的雷永丰号、鼎春利茶号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茶号,石屏会馆即为当时在思茅经营普洱茶的富商筹资建设,清道光年间不断扩建,初建时因供奉武财神关公又称“关帝庙”,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教派与本地教派相结合,成为多教合一的寺院,供奉观音、释迦牟尼、土地、财神等,是当时思茅城内重要的活动场所,每逢节日都要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迎九会”,“大佛会”等,石屏会馆历经风雨,由于瘟疫、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文革期间曾遭人为破坏,原有的格局中的北边已被占用,加之年久失修,石屏会馆逐渐衰落,2010年4月13日思茅区人民政府将石屏会馆列为思茅区文物保护单位,投资200余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石屏会馆进行了修复,并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方案,保护范围为:东至:顺城街边;南至:边城路街边;西至:过街楼街边;北至:后厢房房檐滴水,如今,石屏会馆这座城中仅存的古建筑又重现出了历史的光辉,已经成为思茅乃至普洱市的一扇具有特色的旅游观光窗口,2015年12月16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将石屏会馆公布为普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参选理由

石屏会馆历史悠久,内部构件完整,柱、梁架等均为原件,作为普洱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文物,其见证了普洱的历史演变和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凝聚了数代人的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参选“十大历史景观”,当之无愧。


3、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滇西南26种民族的土司、头人、代表和普洱专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于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会盟立誓、刻石为记共同建立的。它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是集革命性、历史性、民族性于一体的千秋丰碑,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

“民族团结誓词碑”原立于普洱红场一角,文化大革命时期被遗弃荒草丛中,其后被县文化馆收藏。1985年12月15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此碑迁移立于县人民政府大院内。1986年3月,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将民族团结誓词碑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思茅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3月,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园”命名为第二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园”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图册云南分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目前,经各有关方面多方考证,“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2006年6月,国务院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园”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17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园”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二、自然特点

碑为石灰石刻制,高142厘米,宽66厘米,厚12厘米,有字18行。2000年12月,为庆祝民族团结碑盟誓50周年,由县人民政府大院移于中山公园,改名“民族团结园”;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历经沧桑,但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雄姿仍存,风采依旧。“民族团结誓词碑”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经多方考证,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三、历史文化内涵

它诞生于云南解放之初,不仅折射出云南边陲地区的民族团结态势,更象征着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誓词碑”不仅是普洱地区26个民族的情感依附,更是他们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精神支撑。许嘉璐在2015普洱民族团结进步论坛上说,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人类民族史上唯一的丰碑。65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成为边疆各民族的自觉共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5周年来的实践精神在新中国具有重要地位。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论坛上表示:“民族团结是边疆民族地区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让民族团结的血脉和基因世代薪火相传,成为推动普洱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四、参选理由

“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至今已60多年,在民族团结誓词精神的感召下,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实际行动实践着民族团结丰碑上的誓言,它在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胜利的物证,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它始终具有一种革命的感召力、凝结力,它能唤起边疆各族人民,为加强民族团结,增强祖国观念,一心跟党,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巩固和建设祖国边疆而贡献力量。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最好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价值。从2001年开始,平均每年有10000余人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是这块碑的精髓;国家稳定要靠民族团结,国家建设要靠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也要靠民族团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一定要世世代代发扬下去。“民族团结誓词碑”就是凝结这种精神的象征,“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永存!


 

4、墨江西岐桫椤林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墨江县东南部,泗南江镇境内,东南与绿春县相连,西南与江城县隔李仙江相望,为两州市(普洱市、红河州)三县(绿春县、江城县、墨江县)的结合部,总面积6222.27公顷。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东支中段,永平——思茅槽地南段的东北部,为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既哀牢山脉的南段。保护区内的桫椤起源比较古老,即地史第三纪前后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地球亿万年的大变化种,特别是冰川时期幸存的种类,在植物的进化史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在区系和分类系上也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它不仅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物,也是植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桥梁。

二、自然特点

保护区内山川南北走向,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最高点茨竹林海拔2017米,最低点揽皮河与李仙江汇合处海拔420米,海拔高差悬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8℃。

保护区的核心区基本保存着原始的自然状况,桫椤树群都成片集中,还保持着良好的自然面貌和较完整的自然状态,表现为较大的原始状态,有少量的森林植被也处于原始状态。中华桫椤茎直立,高达数米,叶簇生于茎顶,优雅美观,极具观赏价值。

保护区具有哀牢山南端较典型、自然、完整的植被类型,主要植被类型有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人工植被等6个类型。共记录有微管属植物167科、565属、978种,其中国家级珍惜濒危保护植物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II级苏铁蕨、中华桫椤、桫椤、滇南风吹楠、喜树、金荞麦、千果榄仁、合果木、红椿),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金毛狗)。

保护区内动物资源丰富,共记录有兽类2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猕猴、熊猴、蜂猴、金钱豹4种。被列为CITES附录I的有黑熊、水懒、斑灵猫、金猫、金钱豹5种,附录II的有豹猫、林麝、水鹿、穿山甲、巨松鼠等5种。录得鸟类11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9种,其中黑颈长尾雉、绿孔雀属于I级保护动物,并且黑颈长尾雉被列为CITES附录I,绿孔雀、草鸮、鵰鸮、画鹛、普通朱雀等5种被列为省级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中巨蜥、蟒蛇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大壁虎为II级保护,眼镜蛇为省级保护。

三、历史文化内涵

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座中华桫椤野生种资源天然“基因库”。经查实,中华桫椤主要集中在席草塘、戏台街、麂子过峡等地块内,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谷森林中,在1万亩左右的范围内,统计有64089株,树杆高几十厘米至十米不等,胸径最大的有30厘米,群数量之多纯属罕见,可谓天然优良中华桫椤野生种质“基因库”。

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对研究物种的起源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另外,从研究植物的进化史、保护热带孑遗生物资源和自然历史遗迹来看,都有着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价值。

中华桫椤茎直立,高达数米,叶簇生于茎顶,优雅美观,极具观赏价值,茎杆上的叶痕呈美丽图案,可加工成工艺品,在民间作粮食(淀粉)、药用(药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墨江西歧桫椤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桫椤及其生境为主,进行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为辅的自然保护区。

四、参选理由  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桫椤科的中华桫椤及其生境,珍惜濒危及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其中中华桫椤、桫椤均为树状蕨类植物,属于孑遗物种。桫椤原为国家重点保护1级野生植物,1999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名录种,又列为国家重点保护2级野生植物。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1993年4月16日生效)也将桫椤科所有种列为国际濒危物种。根据调查,墨江西岐自然保护区内中华桫椤不少于10万株,平均每公顷不少于16株,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是有效保护濒危动植物和有效开展科研、培训、繁育动植物种群的理想基地。

按照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划分,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多种功能,它具有濒危物种科学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性质,同时也具有旅游开发、自然景观保护和物种科研的性质。因此,墨江西歧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开发保护——再次开发——深度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推进,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提供很好的助力。



5、景东哀牢山杜鹃湖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哀牢山杜鹃湖,原名徐家坝水库,位于景东县城东部海拔2500米的哀牢山之巅,它是上世纪50年代景东人民为灌溉哀牢山下万亩良田而修建的一座高海拔人工湖。因水库四周长满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杜鹃花而得名。

二、自然特点

哀牢山属云岭山脉向南分支的余脉,呈西北向东南走向,山峦重叠,气势巍峨,像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耸立于云南省的东、西部之间。它不仅是地质地貌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而且也是云南省东、西两半部之气候分界线。由于哀牢山地理环境特殊,不仅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还是多种生物的荟萃地,保存了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孕育繁衍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生长着形象逼真的五指树、情人树等,古藤老树,遮天蔽日。每颗树,无论大小,都身披绿苔,形态各异。脚下是厚厚的腐质层和残叶,踩上去软软的、柔柔的。珍禽异兽,出没其中,神秘莫测。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四周层峦叠嶂,苍山如海,林原如诗。早晨可观日出林海,雄伟壮阔,烟波浩渺,宛如置身天堂;傍晚可看无量夕阳,彩霞满天,金光四射,让人沉醉。

三、历史文化内涵

20世纪50年代修建了水库。1981年中国科学院在哀牢山杜鹃湖建立生态站,哀牢山生态站是云南的第二个生态站。哀牢山生态站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南知识创新基地,2002年10月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进入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正在准备建设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

四、参选理由

1986年3月,正式建立哀牢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建立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经省人民政府审定通过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哀牢山杜鹃湖是风光秀丽的哀牢山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是景东旅游的名片之一。



6、景谷勐卧总佛寺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勐卧总佛寺是景谷县旅游的重要景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是景谷南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圣地之一,始建于1627 年,1644 年完工,佛寺建筑面积286 平方米,为勐卧第17代傣族世袭土司刀汉臣主持筹建,始建工期17年。相传该寺在鼎盛时期住寺僧人多达百余人。   

寺院内的双塔奇观即是享誉海内外的“塔包树•树包塔”景观,建于1660 年,两塔均用红砂石建成。据说双塔塔中放有佛祖的舍利子,所以叫“舍利塔”。

二、自然特点

原勐卧总佛寺在“文革”期间被毁,房屋被夷为平地种庄稼,只有部分建筑基石留存。重建的佛寺在设计上对佛寺主体结构作了精密的艺术安排,既有保留又有创新。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斗拱结合,在既有历史原貌特征的基础上更加高大、雄伟。殿堂内外的梁、柱、门、窗等用金粉漆刷得金碧辉煌,体现适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典雅气派的建筑风格在滇佛寺中很有代表性,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

“塔包树•树包塔”中的“树包塔”为6 层,高10.74 米,塔顶上的菩提树高约25 米,枝叶茂盛,粗壮纷繁的根须枝条从上到下把塔身缠绕得严严实实,树与塔融为一体,据有关专家考证,此树已有320 多年的树龄; “塔包树”塔高7.2 米,塔顶同样长着一株菩提树,树高约20米。树根犹如从塔中长出,被塔基严实包围着,相比之下,树龄要比树包塔的菩提树要小,但一样高大茂盛、亭亭屹立。此树树龄在160年以上,是“树包塔”之菩提树一半的树龄。塔基皆为亚字形仰莲复莲多层迭式须弥座方形基座,每方4米,塔身上部为青砖竖砌连环葫芦形状。两塔相距30米,树高约塔高的2倍,造型结构相似。

三、历史文化内涵

勐卧总佛寺大殿墙壁四周全部安放花窗,花窗上面是40幅彩画,左右前后共有花草彩画76幅。大殿正门开三道,共有12扇门,门高3.4米。大殿的内吊彩画、壁画及天花板画共317幅,其中前大厅天花板上有:一鹤、五佛、九龙、十象等。这些画都是与佛相关的,如其中一鹤是指释迦牟尼的生母,十象则是指释迦牟尼出生时十头大象采花献给他,各路神仙来拜贺……傣族信众会讲述其中的故事,让游人接触到傣族信众对佛教的理解和阐释。大殿正门的12幅画从右到左讲的是释迦牟尼的前生后世,依次是:释迦牟尼前世、释迦牟尼诞生、出家、削发为僧、修行、成佛、传教说法,济度众生、回国探亲、云游到勐乃、涅槃。

“树包塔和塔包树”,被人们誉为滇西南奇观,中华塔林一绝,是景谷的无价之宝,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自古吸引着县内的傣家人和版纳、临沧一带的信教群众到这里赕佛祈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这里来观光旅游的人愈来愈多,尤其是泰国、日本、缅甸、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和澳台地区的游客,对此神奇的佛塔赞叹流连,顶礼膜拜。

“树包塔和塔包树”浮雕双塔基石上皆有浮雕图案,塔基四角各有一个“岩相弄”(大力士)石雕作塔柱支撑,双塔塔身上有各种人物浮雕:佛祖、玉帝、唐僧取经、孔雀公主、勐板加王子、神鸟、赕白象、乞丐讨儿、螃蟹姑娘等。动植物花卉浮雕有:倒立狮子、飞龙、飞马、孔雀、马鹿、葵花、葫芦、芭蕉叶、莲花等,这里的每一幅浮雕都是一个动人的傣族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浮雕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和傣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古老浮雕的栩栩如生,见证了当年匠人们心无旁骛的从容淡定态度。

四、参选理由

从佛寺的建筑年代、建筑风格、景观特点、文化内涵、保护级别和发展前景都符合推荐为“十大历史景观”的条件。



7、镇沅哀牢山千家寨省级风景名胜区

 

镇沅哀牢山千家寨风景名胜区以千家寨为中心,范围包括九甲、者东、和平,面积约991.71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分布呈条带状结构。该区拥有基本旅游资源点39处,景区属于全县旅游资源的主体、核心,为一级旅游资源区。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一)地名由来。据史书记载,在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鼓舞下,清咸丰同治年间哀牢山彝族农民领袖李文学联合各族农民五千余人,聚集于天生营誓师起义,在哀牢山安营扎寨反抗清军,因而得名“千家寨”。

(二)景区概况。千家寨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区内原始森林苍翠茂密,路盘溪绕,古木参天,青藤蔓绕,山花烂漫,雀鸣鸟啼,在这古朴神秘的林中,你可以享受到悠悠自得的山野乐趣和勾魂摄魄的神奇与浪漫,你会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驻足、惊叹不已,山雄、水美、林幽、物奇是该景区的一大特点,主要有2700年野生茶树王、大吊水、小吊水、嘟噜河、茶树群落等10余个景观,是崇上自然、有氧运动、科考、探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最佳之地。

二、自然特点

山雄,位于哀牢山核心区,区内群峰并列,山峦叠嶂,山体高大、浑厚、雄壮,像一座座高耸如云的金字塔,给人以强烈的雄壮美感。

水美,崇山峻岭中流淌着许多无比清澈的溪流,溪流中无数的跌水、碧潭,与周围的密林,山花相协成趣,美丽动人,高近百米的瀑布气势磅礴,绮丽多姿。 

林幽,处处山青水秀,绿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有许多地方至今还是人际罕至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名贵花卉和珍稀树种,幽深、神秘、宁静是景区一大特色。

物奇,动植物奇景很多,动物奇景有奇妙的鹦鹉、可爱的白鹭、有趣的掉包雀等;植物奇景有古老的茶树王、云南七叶树等,是珍稀动植物和野生药材荟萃之地。

三、历史文化内涵

(一)千家寨古战场,镇沅古代兵家厮杀的一角。哀牢山千家寨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中还保留有防御城池遗址,均是黄土悬崖冲沟和夯土成墙的土堡,城堡均依悬崖而建,借助悬崖代替木、石料筑城墙,构造既险要、经济又罕见。

(二)茶文化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哀牢山千家寨风景名胜区因有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王,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而富有盛名。野生古茶树王生长在神秘的原始森林中,因此镇沅的茶文化气息更加芬芳和浓厚。由于镇沅是众多民族聚居县,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无不与茶有着密切联系,茶与各民族群众融为一体,各族群众的生活离不开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茶人生道。嚼几叶鲜茶,回味青茶的清香,享受劳动的甘甜。以茶为礼,传递各民族古朴而善良的人间真情。以茶敬人,尽表各民族热情好客之心。在茶的饮用方面,具有各民族浓郁传统的烤香茶、火笼茶、苦聪人的土锅茶、鲜叶竹筒汤茶、别具风味的咀嚼生茶、糖茶、“祭祀”茶、糊米糖松茶,还有清沏茶。镇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远销国内外,从而形成了境内穿越哀牢山古今闻名的茶马古驿道。

(三)独特而神秘的苦聪文化。在镇沅这个22个民族生活的热土上,居住着全国超过一半以上的拉祜族苦聪人18000余人。据《新唐书》记载,苦聪人源于古代氐羌族群,属“锅锉蛮”部落群族。唐宋时期,南迁到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繁衍。苦聪人长期游猎于哀牢深山,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重要的节日有畲葩节。

四、参选理由

哀牢山千家寨风景区山雄、水美、林幽、物奇,自然风光优美迷人,民族风情绚丽多姿。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与深居哀牢山深处的神秘的苦聪人以及风景区融为一体。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2700年野生茶树,集古树名木为一身,而尽显生机昂然的独特风采,又因举世无双,拥有世界茶树王之美誉,形成了镇沅茶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独特景观。

普洱市“十大历史景观”社会公众投票目录之八


镇沅茶马古道上的难搭桥


难搭桥位于镇沅县振太镇政府南面9公里的塘坊村南侧南达河上,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此桥系昔日景东至镇沅及景谷的古驿道,由于工程艰巨难搭而得名。桥建于景谷河上游,两岸悬岩峭壁间,桥前有瓦房一间,桥为单孔石拱桥,高21米,长13米,宽3.3米,单孔跨度10米。桥东面有54.8米古道保护完好。此桥地势险要,石拱桥凌空飞架,甚为壮观,对研究古驿道、古桥梁具有历史、艺术价值。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这座象征着百年前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巧夺天工的美丽石拱桥,光名字就有两种推论。其一,石拱桥本身就嵌建在南达河的两岸峭壁上,是一条从北往南就能进缅临夷方乃至岀境的茶马古道,故曰“南达桥”。其二,此桥高21米,桥长13米,宽3.3米,百年前在那么险的两岸峭壁之间嵌起来,实在是侨乡振太近代史上的一项伟大之建筑,于是后來又更名为“难搭桥”,其含义为建造艰难的意思。

二、自然特点

(一)人文条件。难搭桥东面离振太镇政府驻地9公里,桥的南面30米是振太至景谷县油路,交通便利、通信好。难搭桥过去是联系临沧、景谷、普洱、景东、大理、西藏、四川、巍山的茶马古道必经之路,是普洱茶、振太特产往返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外贸的重要通道。

(二)自然条件。难搭桥位于镇沅县振太镇塘坊村街子组,海拔1397米,地势为北面高、南面低,气候温和,周围植被是青松和小灌木林,当地石材较好,属于当地特产,附近山中有麂子、兔子等动物。

百年前没有现在的水泥,地板和其他嵌桥用料都是石灰加糯米面再办生菜油,既不会风化又比现在的水泥还牢固。难搭桥虽经百年风雨洗礼,却依然再向世人展示着越来越美丽的风姿。

桥往西是一个巨大的“凹”形洞,两边满是郁郁葱葱的古树。洞底布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从山崖上飞流直下的瀑布是难搭瀑,由难搭瀑冲击而成的难搭潭水波荡漾、深不可测,潭中有成群的鱼儿。

桥下南达河流砾崩石,深幽奇险。传说过去河里有一条苍龙施善嫉恶,遇到谁家办喜事就借给锅、碗、瓢、盆等金银器皿。不过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还给它。如若谁家用完后没有洗干净,它就会发怒,搅得河水昼夜翻腾,让人畜不得安宁。河中有一个高而滑的石坎,与石桥对峙,河水从高坎倾泻而下,形如瀑布,纷纷扬扬。

南达河往上,路边有鸟儿的欢歌笑语,有富贵的牡丹、如火如荼的映山红、鲜明秀美的龙胆草、洁白如玉的山茶,也有稍纵即逝的麂子。

距桥约300米处便是难搭洞,穿过洞口,进到洞里顿时豁亮起来,有一张石桌、七个石凳、一铺石床、一个石臼、一台石磨、一个石水缸错落有致地摆设在洞里。此洞很大,至少能容纳几十人。远处峰峦起伏、烟雾缭绕,近处怪石奇松、幽谷深涧,洞壁上有几幅石刻对联,据传,七仙女每年也要偷偷地到这里住几个晚上,以便尽情的享受这人间仙境,因此,这洞也叫“难搭七仙洞”。

三、历史文化内涵

难搭桥在振太镇塘坊村形成了文物古迹观赏中心点,以难搭桥为中心的古迹有:人穴洞、小寨上下马石台、郑家古墓、刘显明家老房子一系列古建筑、遗址,成为文物古迹片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桥建于两岸峭壁间,就崖砌墩,嵌为弓形石桥,工程浩大,过去是临沧、景谷、思茅、宁洱通往景东、大理、西藏、四川、巍山等内地的必经之地,至今仍行人不绝。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四、参选理由

难搭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古驿道、古桥梁具有历史、艺术价值。难搭桥周围环境险、奇、秀、美,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及条件。



8、澜沧景迈山古茶林景区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保存完好的茶树


基因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种植资源库。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东南部,北纬22°10′26″;东经100°28′49″,距普洱市中心城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4公里。分布在景迈、芒景、芒云3个行政村范围内,涉及15个传统村落,1494户6128人。主要居住着布朗族和傣族两个世居民族。

二、历史文化内涵

据《布朗族言志》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训话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180年),迄今已经有1830年历史。早在傣历600年(1141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乃至皇室贡品了,沿着茶马古道,茶叶远销东南亚、南亚等国。

三、自然特点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以森林生物多样性为依托,以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山地人工栽培型古茶林为主体,以乔、灌、草立体结构的林下种植技术为核心,以丰富的茶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特色,见证茶叶发展历史、彰显和谐人地关系的杰出的山地混农林景观。是迄今为止国内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悠久的栽培型古茶林,是一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研究我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种植、古代茶叶规模生产经营、古代茶叶贸易、茶艺与民族的关系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据当地傣文石碑记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具有1000余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少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有2.8万亩古茶林,有古茶树320余万株,可供连片采摘面积16100余亩,年均产量270余吨。有生态茶园31100余亩,年均产量600余吨。茶叶生产合作社63个。古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250-1550米之间的山地上、村寨周边、次生林之中。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9.4℃,无霜期345天。这里的茶树大部分树冠挺拔,枝叶茂密,品种优良,具有发芽早、叶质柔软、厚实肥壮、白毫丰满,内含丰富等特征,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健胃、消除疲劳、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是天然的保健饮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地区以布朗族、傣族为主,同时还居住着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传统茶文化和文化遗迹上。在宗教信仰方面,布朗族和傣族各民族在远古时期都信仰万物有灵论,表现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种信仰传承至今。与茶相关的重要节日有每年傣历十二月的山神祭祀、公历四月布朗族的山龛茶祖节等;在传统茶文化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种茶、制茶、卖茶、吃茶、饮茶、祭茶的过程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迈山遗产区在宗教文化和茶文化的影响下保存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有距今已有800年历史的芒洪八角塔、哎冷祭茶魂台遗址、七公主坟、翁基古寺和古柏、萨迪井(七树神泉)、芒埂佛寺、勐本金塔、糯心湖、蜂神树、帕哎冷寺等。

四、参选理由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是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人文底蕴独一无二是挖掘古茶文化的基因库和活化石,是澜沧乃至整个普洱市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展示窗口,是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开发建设的重点景区,已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景迈山旅游景区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休闲胜地,芒景村被评为“2011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之一,列入了2013年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3月,芒景村列入云南省第一批宜居村庄。2012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2年9月,成功入选《中国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12月,中英文两个版本《预备名单提交表格》已填报国家文物局,并递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3月,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遗文本。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自2010年启动以来,在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相关部门的努力工作,完成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基础研究和考察论证,提交可行性报告,制订保护与管理规划和编制上报申报文本等主要任务,申遗工作较为有序。


9、孟连宣抚司署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孟连宣抚司署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毁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现存建筑重建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占地面积6738.19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门堂、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厨房、粮仓等组成。建国以来,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为孟连宣抚司署拨入各项专款,用于抢救性保护维修,使孟连宣抚司署的古建筑群、文物、古树、环境等得以完整保护。孟连宣抚司署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清代衙署的代表,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座傣汉合壁建筑群,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土司衙署中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具有较高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自然特点

孟连宣抚司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上城内,地处东经99°19′39″,北纬22°19′59″。

司署古建筑群是宣抚司署遗产构成的主休,由门堂、议事厅、正厅、厢房、厨房等建筑组成,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60年)。其中主体建筑议事厅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重建,门堂、正厅及两厢、厨房为民国3—8年(1912—1919年)续建。孟连宣抚司署总体院落布局分东西两院,东院为司署古建筑群主体所在院落,面积为4700平方米,基本保护历史原状。现有防雷系统1套,防盗体系监控系统1套,供电线路1套,给排水管线460米,垃圾处理设施16平方米。

截止2016年馆藏文物2023件,其中与司署相关传世文物计268件。与司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有司署宫廷乐队、宫廷宴、傣族织锦、节庆礼仪和土司史料等。

三、历史文化内涵

宣抚司署1965年被云南省公布为首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成立以孟连宣抚司署为馆址的地方历史博物馆;1998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日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三级博物馆”荣誉称号。

宣抚司署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为建设稳定和谐的边境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史和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合理、适度地发挥文物遗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文化范畴。它所反映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民族歌舞、生态保护、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孟连傣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它是孟连傣族历史文化、土司文化的完整展示,以宣抚司署建筑格局为依托,以“边陲历史情 爱国教育篇”的孟连历史为主线,设有孟连土司史展区、土司服饰陈列、民族服饰陈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具陈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陈列等内容,全面完整地展现了孟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每年接待游客近11万余人次,对宣传孟连历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着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需要,而且对建设文化强县、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振兴,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根本性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参选理由

(一)在我国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孟连宣抚司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先民宝贵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保持民族文化特性,保护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的共同要求。

(二)孟连土司统治时间漫长,各族人民在土司的统治下,祖祖辈辈休养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和睦相处,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的侵扰,为祖国镇守国门几百年,对祖国疆域的巩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宣抚司署从明朝即开始设长官司,辖地辽阔,边界己到达景谷、版纳、双江、缅甸景栋等地,并曾一度成为清朝白银主产地,在南亚、东南亚具有广泛的影响,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以宣抚司署为中心而建的娜允古镇实质上就是其衙署外围建设,娜允古镇建成至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依然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风貌,并成为现存保留历史最悠久的傣族古城,其城格局、道路网络、三城两寨的总体布局均反映了傣族建城的传统思想,尤其具有保留较好的土司建筑和宗教建筑,是研究傣族历史、土司、宗教文化等的重要史料。

    (四)云南的傣族主要分布在德宏、临沧、普洱、版纳等沿边境地区,其他地区也有一些,但数量有限。虽然属于同一个民族,这些地区的傣族在语言、文字、服饰、习俗等各个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孟连傣族与版纳和德宏州两地的傣族又有不同。由于孟连傣族来源于瑞丽,在文化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德宏傣族的特征,但由于历史上曾与版纳、缅甸等地来往,其文化上又揉合了版纳傣族的文化特点,属于多种傣文化的结合体,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

(五)宣抚司署傣汉合璧的建筑艺术。主体建筑正厅为一楼一底硬山式木结构,前檐额枋上有象鼻昂大斗拱6朵,檐下施于浅浮雕工艺装饰,正厅虽为“正房”,但内部空间并未作“明间堂屋,一明两暗”式划分,而是作三进纵向递进式划分,是刀氏土司的居室,分三个夫人房间和客厅。客厅内设有“勐神神坛”,是土司实行政教合一统治的象征。东西厢房为一楼一底硬山顶对称建筑,是家人和仆人用房。西侧是厨房,东侧是粮仓。门堂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式大门,檐下施斗拱,有石踏跺13级。其建筑文化具有外部和内部空间的错位,形式和内容明显的对立,中轴明确、严整对称特点。



10、孟连宣抚司署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孟连宣抚司署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毁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现存建筑重建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占地面积6738.19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门堂、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厨房、粮仓等组成。建国以来,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为孟连宣抚司署拨入各项专款,用于抢救性保护维修,使孟连宣抚司署的古建筑群、文物、古树、环境等得以完整保护。孟连宣抚司署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清代衙署的代表,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座傣汉合壁建筑群,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土司衙署中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具有较高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自然特点

孟连宣抚司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上城内,地处东经99°19′39″,北纬22°19′59″。

司署古建筑群是宣抚司署遗产构成的主休,由门堂、议事厅、正厅、厢房、厨房等建筑组成,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60年)。其中主体建筑议事厅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重建,门堂、正厅及两厢、厨房为民国3—8年(1912—1919年)续建。孟连宣抚司署总体院落布局分东西两院,东院为司署古建筑群主体所在院落,面积为4700平方米,基本保护历史原状。现有防雷系统1套,防盗体系监控系统1套,供电线路1套,给排水管线460米,垃圾处理设施16平方米。

截止2016年馆藏文物2023件,其中与司署相关传世文物计268件。与司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有司署宫廷乐队、宫廷宴、傣族织锦、节庆礼仪和土司史料等。

三、历史文化内涵

宣抚司署1965年被云南省公布为首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成立以孟连宣抚司署为馆址的地方历史博物馆;1998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日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三级博物馆”荣誉称号。

宣抚司署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为建设稳定和谐的边境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史和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合理、适度地发挥文物遗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文化范畴。它所反映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民族歌舞、生态保护、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孟连傣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它是孟连傣族历史文化、土司文化的完整展示,以宣抚司署建筑格局为依托,以“边陲历史情 爱国教育篇”的孟连历史为主线,设有孟连土司史展区、土司服饰陈列、民族服饰陈列、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具陈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陈列等内容,全面完整地展现了孟连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每年接待游客近11万余人次,对宣传孟连历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着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需要,而且对建设文化强县、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振兴,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根本性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参选理由

(一)在我国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孟连宣抚司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先民宝贵的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保持民族文化特性,保护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的共同要求。

(二)孟连土司统治时间漫长,各族人民在土司的统治下,祖祖辈辈休养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和睦相处,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的侵扰,为祖国镇守国门几百年,对祖国疆域的巩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宣抚司署从明朝即开始设长官司,辖地辽阔,边界己到达景谷、版纳、双江、缅甸景栋等地,并曾一度成为清朝白银主产地,在南亚、东南亚具有广泛的影响,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以宣抚司署为中心而建的娜允古镇实质上就是其衙署外围建设,娜允古镇建成至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依然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风貌,并成为现存保留历史最悠久的傣族古城,其城格局、道路网络、三城两寨的总体布局均反映了傣族建城的传统思想,尤其具有保留较好的土司建筑和宗教建筑,是研究傣族历史、土司、宗教文化等的重要史料。

    (四)云南的傣族主要分布在德宏、临沧、普洱、版纳等沿边境地区,其他地区也有一些,但数量有限。虽然属于同一个民族,这些地区的傣族在语言、文字、服饰、习俗等各个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孟连傣族与版纳和德宏州两地的傣族又有不同。由于孟连傣族来源于瑞丽,在文化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德宏傣族的特征,但由于历史上曾与版纳、缅甸等地来往,其文化上又揉合了版纳傣族的文化特点,属于多种傣文化的结合体,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

(五)宣抚司署傣汉合璧的建筑艺术。主体建筑正厅为一楼一底硬山式木结构,前檐额枋上有象鼻昂大斗拱6朵,檐下施于浅浮雕工艺装饰,正厅虽为“正房”,但内部空间并未作“明间堂屋,一明两暗”式划分,而是作三进纵向递进式划分,是刀氏土司的居室,分三个夫人房间和客厅。客厅内设有“勐神神坛”,是土司实行政教合一统治的象征。东西厢房为一楼一底硬山顶对称建筑,是家人和仆人用房。西侧是厨房,东侧是粮仓。门堂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式大门,檐下施斗拱,有石踏跺13级。其建筑文化具有外部和内部空间的错位,形式和内容明显的对立,中轴明确、严整对称特点。



11、西盟佛殿山佛房遗址(三佛祖)

  

一、历史景观的形成

西盟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殿山佛房遗址”,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西盟村城子水库西南方向700米山顶上。佛房原始拉祜族、佤族南传佛教朝拜地,原建有土木结构佛房4栋,殿内有佛龛和铜佛像大小6尊,并有佛爷、和尚住持。佛殿后有佛塔、花台、石塔和天神祭祀台,是举行佛事活动及信徒娱乐歌舞的场所。石塔为拉祜族、佤族信徒明誓的物证,后因继任者重舞轻教,致使佛房屡遭战火,经书佛像几近焚烧殆尽,佛爷、和尚病故或出走,佛教逐渐走向没落。现存遗址南北长93米、东西宽43米,存有三层凸字形打佛塔1座,四方状小佛塔5座,围墙外高1-3米、内高1米、厚1米的部分残迹。

 二、自然特点

佛殿山佛房遗址,海拔2136米,总面积1375公顷,属横段山南段、怒山余脉所控地带。地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壤为红土质,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2779毫米,年平均日照实数为2154小时。区域内山峰环绕,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周围密布野生古茶林,环境幽静。佛殿山佛房遗址距老县城的公路约700米,交通便捷。周边一公里内无民居居住,解放前各民族群众商品交易、集散地,解放后为西盟区政府接管。

三、历史文化内涵

该遗址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当地澜沧拉祜族宗教首领三佛祖(朱阿霞)率领数千位拉祜、汉族、傈僳族群众,以武力的手段推翻了一直由孟连土司对西盟的统治,建立“政教合一”的卡些头人制度,在其统治时期建立此佛房。该遗址对研究西盟历史、宗教有较高价值。

 四、推荐理由

景点佤山天池与佛殿山佛房遗址均坐落于佛殿山,是一个能真正让人们领略到“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地方。目前,遗址与城子水库、革命烈士陵园及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1988年被西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大年初九来自孟连、澜沧、耿马、缅甸或本县等地的拉祜族群众(约2000至3000人)都会来佛殿山拜祭,且逐年递增。选址点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文化浓厚,交通方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附近有保护较好的上万亩野生古茶林、原始古朴的佤族村寨、连绵不绝的高山草甸、环境优美的马散水库,有丰富的野生水果,野草莓、野葡萄、黄泡、羊奶果等可以使用的野果是亲近自然的最佳选择。

 “佛殿山佛房遗址”,推动着西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江城十层大山三国公园


一、历史形成

老挝、越南两国原为法国殖民地,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老挝和越南从法国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十层大山以其天然的屏障成为了三国边界的交界点。2004年中、老、越三方在十层山上共同勘定了边界交汇点;2005年6月27日,以中老越三国立碑工作组在实地确认了三国交界点界碑的碑面方向,并监督了碑座的浇灌,7月2日完成了竖碑工作。7月5日,三国立碑组组长签署了立碑工作纪要,竖碑工作宣告完成。中老、中越陆路界线均以十层大山零号界碑平台作为起点(中越共有1378个界标,第一个即为十层大山顶的0号界碑,最后一个为广西境内的1378号界标。中老105块界碑,第一块也是十层大山0号界碑)。

二、自然特点

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行政面积3544平方公里,辖5镇2乡,人口12万多,聚居哈尼、彝、傣、瑶、拉祜、汉等25个民族,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江城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83公里,是云南省唯一与老挝、越南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接壤的县城,素有“一城连三国”、“一眼望三国”和“转身走三国”的美誉。

十层大山位于江城县曲水乡,北纬22°24′02.295″,东经102°08′38.109″,越、老称宽拉栅山,因山峦重叠共有十层,当地百姓称为十层大山。十层大山最低海拔619米,最高海拔1864米,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1245米,相对高差悬殊较大,坡度大。十层大山属低纬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冬少夏短,春秋季长;年雨量多,干湿季分明;夏秋洪涝、冬春干旱的特点。十层大山森林覆盖率高,由于相对高差大,森林植被也随着海拔的不同而呈带状分布,山脚处植被以草山为主,间杂灌木,草木葱郁,是天然牧场;山腰处主要分布着亚热带雨林,主要树种有西南桦、橄榄等;山顶是千年苍天树木,郁闭度极高,珍惜藤蔓交错缠绕,植物化石桫椤随处可见。

十层大山顶峰的零号界碑,海拔高度1864米,概略坐标为:北纬22°24′02.3″,东经102°08′38.0″。2005年,部队与地方出资修建大竹棚寨子至九层山24公里边防公路和九层山至山顶的2公里步行道;2011年,江城县政府修建了龙富口岸中老三号界碑至边防公路16公里处的10公里景区公路;2014年,由县市两级共同出资修建了九层山至零号界碑平台巡逻栈道,提升改造了龙富通道至九层山景区公路。

三、历史文化内涵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五个(中国、老挝、越南、朝鲜和古巴),十层大山一座山就将其中三个社会主义国家连在一起,形成了中老越三国和平共处的基础,是世界罕见的历史人文景观,是中老越三国和平友好的象征。

四、参选理由

十层大山作为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分界线,虽然山顶的中老越三国界碑树立的时间仅仅12年,却见证了中老越之间的历史风云,发挥了稳边、固边的巨大作用,成为了中老越三国和平友好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十层大山中老越三国交界点界碑具有稳定性和长久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稳边、固边、睦邻友好的作用和意义益发凸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