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洱市“十大历史建筑”

2017-06-13 普洱视窗

1、思茅区红旗会堂

  

 

思茅红旗会堂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和后来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思茅地区党、政、军、民的重要政治、文化活动场所,其外观宏伟,内部开阔兼具艺术性,是老思茅城的标志性建筑,现在提及红旗会堂人们就会想到过去那些特殊的年代,她承载了思茅人的城市记忆,开展对思茅红旗会堂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红旗会堂”于1953年开始动工建设,1956年建成后定名“大礼堂”。“大礼堂”三个字由思茅老书法家舒东诚所书,为从右向左排列。不久后推行汉字改革,书写格式改为从左向右,有人在《思茅报》撰文批评说“大礼堂”变成了“堂礼大”,文化机关遂弃其原名,改成了现在的“红旗会堂”。

“红旗会堂”建成使用后,集开会、演出、放映三用,正厅设长椅坐席1280座,楼厅248座。1960年,云南省文化厅调拨了一套松花江5501型号的固定式放映机,可是因为缺少电源未能使用。到1964年配备给了两台发电机,1965年配置了整流器供放映。1973年1月放映宽银幕电影,城区干部、群众、驻军以及普洱(宁洱)、普文、景洪、澜沧等地的观众都踊跃赶来观看。1979年地区财政拨款30万元对会堂进行整修,更换翻板座椅,设正厅坐席1176个,楼厅318个。1987年,思茅地区行署文化局成立文化服务中心时,红旗会堂和电影院移交给了该中心。2002年会堂管理权移交给了地区歌舞团。2012年普洱市歌舞团改制后又把红旗会堂移交给了思茅区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

红旗会堂,包含前后广场与周边绿化,停车等总用地面积13500平方米。地块东临振兴大道,西为体育广场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相望,南边为思茅体育馆,北边绿地公园。其外观特征采用简化的欧式柱式及卷拱,早期窗户为木格子窗户,结构柱外露,灰色砂浆勒脚,后侧为坡屋顶,“红旗会堂”字样采用毛泽东书法选字,已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

思茅红旗会堂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沧桑,2013年经云南省建筑科学设计院鉴定为危房,为加强对红旗会堂的保护,满足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思茅区人民政府于2014年6月启动了对红旗会堂的维修保护工作,由于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对于文化旅游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同时,结合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的需求,决定开展红旗会堂改造保护工程。会议明确保护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做地勘、监测、复图等基础工作。第二阶段是分析拆除重建和修缮加固的措施和必要性、可行性,要求按照不改变原貌,又能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第三阶段是公开向社会征集设计方案,按照规范的招投标程序实施。

通过对这有历史记忆而又有地标性的建筑进行改造,将保留、美化人们所熟悉的建筑特征,进行逻辑的更新,在很大程度地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新的建筑体验。重新塑造建国初期的地标建筑特征,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又结合现代建筑工艺与环境处理,提供开发空间和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塑造富有一定历史又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建筑与自然人文景观风貌,带给人们焕然一新的建筑特征。


红旗会堂正面 

 红旗会堂背面

红旗会堂侧面

红旗会堂侧面




 2、宁洱县文昌宫门楼

  

(一)建筑名称:文昌宫门楼


(二)建筑特点:文昌宫位于宁洱县城凤新街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同治元年( 1862)年毁于兵燹,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前殿,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崇圣殿,为古典式汉族建筑,坐北朝南,南为门楼,共3间12米长,进深5米。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栋,建造考究,结构组合严密,文昌宫现留存下来的门楼历经多次地震均无损,雕刻工艺精湛,门前一对红砂石狮栩栩如生,是我县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

 

    

(三)历史意义:原文昌宫内风景幽雅,有与该庙同龄的古柏树、紫薇树、龙眼树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是文人雅土集聚之地,也是民间艺术活动的聚集之地,旧时普洱洞经音乐会不定期到文昌宫进行弹唱禁祀活动。文昌宫是我县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由于建造工艺独特,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8年l2月县人民政府将文昌宫门楼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文昌宫具有悠久的历史,倍受普洱人敬仰,是古普洱府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知名度较高,与现重建好的文笔塔遥相辉映,体现着祖辈崇文尚教、重视人才培养的精神风范,也寄托着希望文风昌盛的美好愿望。


3、宁洱县走马转角楼(原张孟希宅)

(一)建筑名称:走马转角楼。

 

(二)建筑特点:走马转角楼(原张孟希宅)位于磨黑镇东门路中段,始建于1944—1946年。占地面积889.54㎡,总建筑面积1672.12㎡。整座建筑坐南朝北,瓦屋面砖木结构四合院,由正房、左右厢房、门楼组成。正厅为三层,门楼和左右厢房为两层,天井面积为138.6平方米,共有房间43间,其中底层19间,二层18间,三楼6间。楼层设有檐廊,房间环绕相互连通,可以团团走遍每一个房间,故称“走马转角楼”。梁枋上有精美浮雕,木格花窗,柱础石有工艺精湛的雕刻,具有典型的地方民居建筑特色。整座建筑设计精巧、威严而有气势,左右厢房两侧各有两道楼梯,共四道楼梯直通楼顶。房屋的底层用青砖围护,二层以上为砖木结构,整个建筑坚固、整齐、美观。走马转角楼于2005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历史意义:走马转角楼是磨黑古镇保存较完整的中西文明碰撞交流的代表建筑之一,对研究当地民居建筑形制,具有一定建筑艺术价值;是磨黑古镇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磨黑作为“滇南盐都、茶马古镇”传播盐茶文化的重要载体。


 

4、景东林街清真寺 

 

(一)林街清真寺

林街清真寺远景

林街清真寺大门

(二)建筑地址

景东彝族自治县林街乡林街村回营组中心区

(三)建筑年代

清代

(四)建筑类别

公建

(五)建筑概况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街清真寺,位于无量山脚下,风光旖旎的澜沧江东畔的林街乡林街村回营中央,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是由林街名人马玉堂率回民群众捐资,聘请大理剑川工匠建盖,占地面积约1181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由礼拜大殿、喧拜楼、厢房组成。礼拜大殿座西向东,为抬梁式十五架梁歇山顶单檐一楼一底建筑,面阔五间20米、进深15.7米,由38棵合围的大柱支撑整个建筑,前檐下有半拱装饰,殿门为缕雕花卉鸟兽格扇门,明间西墙筑砌牌楼式壁龛上绘书阿拉伯文《古兰经》首章。与礼拜大殿相对的叫拜楼座东朝西,为三檐二楼一底建筑,木构架下部为抬梁式六架梁歇山顶构造,面阔五间14.6米,进深9米,上部二檐为居中攒尖顶结构。两建筑前檐廊均施四翘出檐斗拱,梁枋雕刻油彩绘,屋面釉瓦覆盖,设脊窗,宝顶及吻兽。南北厢房原为穿斗式悬山顶重檐一楼一底建筑,现为新建砖混泥土三楼建筑。清真寺以其精美细致和气势恢弘的建筑风格,给人们以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印象。

  

      林街清真寺礼拜大殿

 林街清真寺喧拜楼


(六)建筑特点

清真寺礼拜大殿座西向东,为抬梁式十五架梁歇山顶单檐一楼一底建筑,面阔五间20米、进深15.7米,由38棵合围的大柱支撑整个建筑,前檐下有半拱装饰,殿门为缕雕花卉鸟兽格扇门,明间西墙筑砌牌楼式壁龛上绘书阿拉伯文《古兰经》首章。与礼拜大殿相对的叫拜楼座东朝西,为三檐二楼一底建筑,木构架下部为抬梁式六架梁歇山顶构造,面阔五间14.6米,进深9米,上部二檐为居中攒尖顶结构,六面分别装置楼阁,可登临远眺,顶尖高耸入云,微风吹来,风铃清脆悦耳。礼拜大殿、喧拜楼两建筑前檐廊均施四翘出檐斗拱,梁枋雕刻油彩绘,屋面釉瓦覆盖,设脊窗,宝顶及吻兽,彰显了精美细致和气势恢弘的建筑风格。 

(七)历史意义

林街清真寺是当地回民传教育人,从事民族宗教事务活动的场所。清真寺所处的林街乡林街村境内居住着汉、彝、回、布朗等12个民族,各民族遵纪守法,和睦相处,信教活动健康有序,经济文化得到充分发展。现清真寺内除信徒礼拜外,还先后培养出为本教服务的阿訇多人,并办有小学班、基础班和相当于中等阿文学历的大专班,培养学生600余人,目前管委会已对清真寺作出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它的功能必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八)入选理由

林街清真寺建筑精美细致,气势恢弘,历史久远且保存完好,对研究回族迁徙,宗教文化、建筑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2003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县委政府多方征求意见,推荐参选“普洱市十大历史建筑”。

  


5、景东文庙(又名黉学)

(一)建筑地址

景东彝族自治县县城玉屏山东麓

(二)建筑年代

清代

(三)建筑类别

公建

(四)建筑概况

景东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改建于玉屏山东麓,占地面积5511㎡,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历代多有维修,方成今日格局。现存宫墙、泮池、状元桥、泗水牌坊、魁星阁、六角亭、钟鼓楼、棂星门、左右厢房、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等建筑,是滇西南地区保留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整个文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座西向东,前观川河水,后枕玉屏山。整个建筑呈三路布局,左右中轴对称,东西纵深发展格局。分布于东西走向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宫墙及大门、泮池及状元桥、泗水牌坊、魁星阁、棂星门、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等;以中轴路对称南北分布的建筑有六角亭、钟楼、鼓楼、上下左右厢房等。宫墙高9米、长22米、厚1.63米,红墙琉璃瓦脊,墙基用条石支砌;大门朱红,高3米,宽2.85米,进深2.9米,开于宫墙正中,前出檐,翼角起翘;泮池面积127平方米,用块石砌成月牙形;状元桥长8.3米,宽2.45米,两护栏前端镶以抱鼓石装饰;泗水牌坊高4.26米,面阔7.41米,为浇筑三进门;魁星阁为三檐二楼一底门楼建筑,底一、二檐是抬梁式歇山顶阁楼结构,顶檐成抬梁式八角起翘攒尖顶;南北对称的六角亭飞檐起翘,琉璃瓦屋面,正六边形攒尖顶;钟、鼓楼为抬梁式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阁楼,建筑面积分别为46.7平方米,三开间5.3米,进深6.35米;棂星门系抬梁式重檐歇山顶牌楼建筑,琉璃瓦屋面,正门有平身科斗拱六攒,整个木构架立于高1.55米的须弥座上;大成门为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三间;天子台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由红砂石板铺成;大成殿系抬梁式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5间20.7米,进深5间14.95米,明间使用大跨度粗大横梁,前檐下有如意斗拱28攒,金柱、檐柱共28棵,殿内供奉孔子及 “四配”、“十二哲”石雕像及牌匾楹联;上、下左右厢房全系穿斗单檐硬山顶结构,青瓦屋面,上厢房面阔9间,下厢房面阔6间;中轴路为红砂石板铺成。

(五)建筑特点

景东文庙的建筑艺术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整个古建筑群为中轴对称的多级台阶式庭院分布,以纵向建筑为主,建筑宏伟,布局合理,是儒家神圣、庄重、正统、主次分明和整体和谐思想的最好体现。中轴路从大门直达大成殿下的天子台,逐步向高层延伸,形象地反映了人们不断追求、努力进取的心理愿望,也把人们对孔子的敬畏、敬仰之情完整的宣染出来。棂星门、大成殿等主体建筑从整体建筑到局部构件,雕刻有龙、凤、象、麒麟、鹤、鹿、花卉等图案,工艺精湛,风格上既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又有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六)历史意义

景东文庙是祭祀孔子和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对景东文化传承和民风民俗教化,促进各民族进步、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自明清以来,随着军屯、民屯、商屯等政策的推行,中原先进文化随之传入景东,当地傣族土司和世居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为创建文庙、开办官学、传播儒家文化、参加科举考试创造了条件,也使景东民风民俗得到教化,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

(七)入选理由

景东文庙是滇西南地区保留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是边疆傣族世居地区的文庙代表,也是普洱市境内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功能较齐全、保存较完好的文庙,具有较高的建筑技艺,对研究明清时期建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对景东历史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是研究儒家文化、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景东历史文化的缩影,它见证了景东的历史变迁,它犹如一本凝固的教科书,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景东悠久历史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基地和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景东文庙屡经战乱,在滇西南边疆高温多雨、气候潮湿、白蚁侵害十分严重的环境中,能较完好的保存至今,实属难得,这就充分体现了历朝历代政府和人民对文庙的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文庙在景东人心中的地位。2013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县委、政府多方征求意见,决定推荐参选“普洱市十大历史建筑”。


文庙全景

宫墙及大门

魁星阁背面

灵星门正面

灵星门侧面

钟楼正面

鼓楼正面

大成门正面

大成门背面

文庙大成殿



6、景谷县碧光中学晨曦楼



(一)建筑名称:碧光中学晨曦楼

(二)建筑特点:该校舍校舍由正房和厢房组成,结构为穿斗式土木结构,硬山顶,该建筑总面积369平方米,正房五开间17米,进深三间12米,二楼一底共三层,厢房二幢,六开间21米,进深二间4米,一楼一底,有操场和球场,该学校原由罗正明、林直中等地方人士捐款筹建。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外形美观,具有西式建筑的风采,又有传统民居的风韵。

(三)历史意义:罗正明(1907.3-1982.5),字光亮,云南省景谷县人,早年曾参加班洪抗英、佤山抗日,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勐主党组织、景澜六军政委员会、普光部队、景澜六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后期,以罗正明为首的景谷勐主绅商筹资兴办地方中学,以当时称为碧岭乡的“碧”字和罗正明的字“光亮”的“光”连起来定名为“私立碧光中学”当时被称为思普地区的“延安”;它是中共思普特支联系境外共产党的秘密交通站,为思普特支在碧安得到发展和壮大并解放思普地区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对研究党在思普地区的活动历史、当地民居建筑艺术有重要的意义和红色旅游开发价值。 


7、景谷县勐卧总佛寺双塔


(一)建筑名称:勐卧总佛寺双塔

(二)建筑特点:勐卧总佛寺寺双塔(树包塔塔包树)位置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大寨村,占地面积4657.1平方米,原佛寺的建筑群分为藏经阁、戒堂、佛殿、佛塔、僧房、寺墙、大门、“八”字墙、照壁等部分,是景谷县各佛寺中建筑规模最为宏大的佛寺。该建筑始建于1644年,由木结构、砖石结构组成,为一至六层的公共建筑。

(三)历史意义: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这座建筑群为明末清初17代傣族世袭土司刀汉臣所建。清道光《威远厅志》载:“大缅寺在威城(参将衙署)北门外,寺内有缅僧百余人,皆剃发,用黄布裹身,名缅和尚。寺中有塔二座,高三丈余,昔土官刀汉臣所建。左塔中生缅树,其枝从石缝内周围伸出,枝叶甚茂,塔石不崩,至晚众鸟聚集欢鸣于上,缅僧皆称奇焉,名曰塔树,至今犹然。”这记述的是“树包塔”奇观。勐卧总佛寺历史悠久,是景谷县旅游重要景点,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级别最高的官佛寺,勐卧总佛寺监管着全勐佛寺重大活动。佛寺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与“塔包树•树包塔”奇观相得益彰,构成了更为和谐的景致,已成为南传佛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和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享有较高的声誉。



8、墨江县涟漪桥


(一)建筑名称:墨江涟漪桥—轿式桥

(二)建筑特点:如今的桥已恢复往日的风采,此桥系墨江通往普洱的古驿道桥,横跨清溪河与他郎河汇合处,俗名涟漪桥。建筑面积156.6㎡,桥全长27米,石桥墩宽4米,砖木瓦顶结构,木板桥面,桥头两端为悬山顶瓦屋,桥中央为轿形重檐攒尖顶索水阁,长5.5米,宽5.8米,高10.65米。攒尖顶下四壁均用四方转砌成棱形。河中心船形桥墩全长22.8米,中宽8.4米。旧有贡生金森序以石刊,立于桥壁,系熊廷美所书。是云南省现存的轿式桥之一。风格别致,具有较高的建筑历史艺术价值。

(三)历史意义:涟漪桥位于联珠镇班中村委会新桥小组,始建清康熙初年,由于洪水泛滥,分别于道光四年,同治六年,光绪四年重修;政府于2005年出资在原址上重修。


9、墨江县那哈乡牛洪村勐嘎组(土掌房)

一、历史沿革

哈尼族没有文字,其历史一般是口头传承。

据勐嘎寨子里的魔批介绍,200多年前,现在的勐嘎寨子是个原始大森林。有一个叫段批宝的哈尼人一家8口人搬迁到了这里,5男1女。他们来自绿春的“腊齐巴龙四月的红”的地方。段批宝在“腊齐巴龙四月的红”娶了2个媳妇,因媳妇两不和睦,老是吵架,不能在一起生活;段批宝为了小媳妇和孩子,带着他们离开了“腊齐巴龙四月的红”,搬到了现在勐嘎寨子的河边居住,段批宝的女儿到勐嘎大森林砍柴,发现了勐嘎寨子的所在地,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就动员父母搬迁,于是段批宝一家从河边搬迁到了现在的勐嘎寨子,成为勐嘎寨子的缔造者,时间约是清乾隆年间。当时他建盖的是一间茅草房。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段批宝一家发展到了30多户。后来,有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放火烧了草房,一寨子的房子都被烧光了,为了防火,勐嘎寨子人们便把自家的草房建盖成今天的土掌房了。

段姓在勐嘎寨子是大姓,现在已有13代了。寨子里还有其他的姓如李姓、方姓,多数是从元江县及墨江龙坝的竜宾搬迁过来的。

二、历史建筑选址与格局描述

勐嘎土掌房,整个寨子傍山斜铺,屋顶相连成片,结构统一又浑然一体,上下层土掌房之间通过独木梯相连,把单间的土掌房串联成一个寨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但是每一间土掌房又不尽相同,与“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艺术规律相符,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村落选址特色:勐嘎村寨周边山高谷深,河谷气候炎热,山巅气候寒冷,半山腰气候温和适于生活,故村寨选址于半山腰。

村落形成原因:民族的聚集、生活习惯的类似、生产方式的互相补充,人与人之间的地域相似性而形成。

村落形成背景:起初土掌房依山而建,村寨顺山面阳斜铺,屋顶相连成片,结构统一又浑然一体。上下层土掌房之间通过一根长约2米,直径20厘米的独木梯相连,把单间的土掌房串联成一个寨子。

聚落形状:朝向高低错落,分台而筑,房屋鳞次栉比、重重叠叠。村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但是每一间土掌房又不尽相同,“和而不同,违而不犯”。

街巷及传统轴线:勐嘎村内街道狭窄,房屋密挤,街道随房屋的自由布局呈不规则状。房屋间距小,许多人家的墙、檐几乎毗邻。

整个村落无重要共建筑建。村落中部是一个不规则小型广场,节时为村民聚会、祭拜等活动使用,平常作为村民的休闲广场。村落北面和东面绿化植被较好,村落西部有大片菜地果林,村南部哈尼梯田,农田菜地、果树密布。

村落整体风貌保存情况:整个寨子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98%,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及其他人为因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对建筑本身是有一定的损坏作用的,但是土掌房为样式的民居建筑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很强大的,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之后,寨子内的土掌房绝大多数保存完整。

三、历史建筑基本造型及构造简介

土掌房是哈尼族的传统民居,勐嘎土掌房始建于清代中期,是目前墨江县,甚至是普洱市境内土掌房保存比较集中、完整的一个寨子。

村寨地形多为崇山峻岭的陡坡,房屋占地小,各个房间往往不在同一标高,院落中出现较多踏步;亦由于地形陡峭,生产所需的晒场难于开辟,所以形成了稻谷收割后立即分散背回家中晾晒的习惯,因此各户就需要足够的产地,民居的土掌房顶,土抹面、封火土顶等形成了不可缺少的晒晾粮食的设施,只是面积大小因家庭人口多寡稍有不同。

勐嘎,整个寨子依山而建,主要由基石、田泥土基、坚木组成。一般由正房、耳房、下厦四部分组成,有的另有畜房,厕所等就更为复杂,但层高度比较低。土掌房是“品”字形的两层土木结构,上方的“口”是房屋主房,成三大间,上下两屋,楼下两屋,楼下的左右两间是年长者和大人的卧室,中间一间是堂屋,堂屋正中靠墙处设有供桌,墙上有祖宗神灵的神龛;下面的两个“口”是主房的左右两个厢房;主房和厢房连接处有一个方形天窗,用来采光和排烟。一间厢房是厨房,另一间用来堆放柴火杂物。

该土掌房土木结构,墙用土柸支砌,木柱穿斗屋架。屋顶用圆木按间隔30-50厘米一根分档,上铺竹笆或木棍,在垫草或树叶,最上层填15厘米左右的泥土夯实,土掌房利于防火,冬暖夏凉,一间连一间形似一座城堡。

勐嘎村最古老的土掌房为白明娜家,建于清朝中期,从未翻新过,仅进行过维修,保持了传统哈尼族土掌房的风貌,主要由基石、田泥土基、坚木组成。分为正房、耳房、下厦四部分组成,正房布局为一楼一底,楼上主要是粮仓,楼下主要设卧室、饭厅。上下层之间通过一根长约2米,直径20厘米的独木梯相连。

哈尼土掌房历史建筑遗存较为完整,具有可观性,为研究哈尼族的传统民居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让群众有认同感,同时也是城市和乡村一定地域内具有标志性或象征性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的历史、艺术价值。



10、江城县整董镇整董镇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一、建筑地址

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曼滩小组

二、建筑年代

傣族传统民居,建筑权利人为赵金祥户,1915年以前农户自建房,建筑年代较久远,具有102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时间;此幢傣族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特殊性,再加上居住历史的久远,能完整反映出整董近百年来傣族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傣族地域文化特色,在整董镇旅游小镇发展和建设上具有代表性。

三、建筑类别

杆栏式傣族民居建筑

四、建筑层数

两层

五、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主要以木结构为主,杆栏式傣族建筑,傣族民居传统上使用竹、木结构来建造房屋,傣族民居除少量保留着竹、木混合结构,这种结构体系属于框架式结构,从底层开始由柱子和梁来承担上部二层空间和屋顶的荷载。

六、建筑概况

传统民居建筑总用地面积为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多平方米,建筑承袭了十二版纳傣族民居特色,民居建筑格局为一楼一底多层顶,穿斗式木制构架,大屋顶、底垂檐、不开窗、强通风,屋面用缅瓦,设廊和展台,楼室宽敞,呈正方形。底层一般不筑墙设壁,四无遮拦,主要用于堆放杂物、圈养家畜,仅在院外筑墙设栅栏,均独立成院;传统建筑由楼下架空层、楼梯、前廊、客室(堂屋)、卧室、晒台等六个基本部分组成。

七、历史典故

关于竹楼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棒尚罗》中记载的关于傣族始祖“帕雅桑木底造屋”的传说。书中写到傣族传统民居由最初的“叶棚架”,发展到有顶的“杜妈庵”(傣语,意即“狗坐式棚架”),再到现在杆栏式竹楼的雏形:“烘狠”(傣语,意即“凤凰房”),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现发展到第三阶段的傣族特色鲜明的“凤凰房”,生活在竹林里的傣族人民利用本地特产——竹子作为建房主要材料,如竹梁、竹柱、竹椽子、竹围墙、竹板楼、竹楼梯等,只有房顶是茅草,其余都是竹子。于是人们把傣族民居称为“竹楼”。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房材料发展为木、砖、瓦等,虽然建筑材料使用上有了一定变化,但建筑形式仍然保持了竹楼的特征,“竹楼”这一称呼就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称,专门指代杆栏式建筑的傣族传统民居。

还有一个传说曼滩土司有六代:召勐黾(父亲)——召帕飞(长子)——召西章(骑象官,次子)——召塔能(召帕飞的第二个妻子,召景仰之妹)——召恳勐——召恳法。

召帕飞的第一个妻子是曼宽土司的女儿。后来召帕飞与新江头人召景仰为争夺土地常年发生战争。后景仰将妹妹召塔能嫁给了召帕飞。有一天晚上妻子就问他你怎么这样厉害?永远也打不死你呢?召帕飞说,除非我死后把我分别埋葬在三个地方,不然我能死而复生。这样死后别葬于纳过冈、纳旷龙、领搞爰。召塔能死后则葬于曼宽盐厂对面的山冈南景烈。几代人的历史在后来人的眼里口里就成了几个传人的名字。或留在墓碑墙垣,几片碎瓦,几块缺角断裂的方砖上的那些印迹; 还有那些山坡上的一台台一阶队的石板栈道。而那些岁月的柴米油盐与悲欢离合却永远定格在了那段时空里了。

八、建筑特点

傣族民居建筑在采光、通风、御寒、防潮、抗震等方面有着独特巧妙的设计。蕴含着合理、灵活的选址、营造理论,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地理学研究和欣赏的宝贵实物。

九、历史意义

相传,自清朝雍正年间,这里就有傣族居住。直到现在,曼滩一直保留并使用着傣族的语言、文字,沿袭着原始宗教文化,传承着传统文化习俗和佛教活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宗教、建筑学研究价值。民居建筑仍保留着古老的傣家传统杆栏式,木结构风格,既有利于雨季快速排水,又保证了视域的开阔和通风散热。与山地民族散点式的村落形态相比,具有更强的内聚性。

十、入选理由

属典型的杆栏式傣族建筑,底层均采用架空的支撑体系,短脊陡坡歇山屋顶的独特造型,各部分之间简洁的体形组合,光影变幻、虚实交替所产生的空间层次,使得傣族木楼在绿色环境的衬托下产生了独特的建筑形象,挺拔而秀丽,稳健而轻盈,它有别与中国各地的民居建筑,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百年老宅除了材质的变化,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建筑百年来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它不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承载着沧桑与历史的记忆,透露出的是富含地域文化的神秘气息,并给人以情感上的回归与心灵的慰藉,在这幢建筑里有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 、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建筑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整个村落传统厚重鲜活。


傣族传统民居(百年老宅)

内部结构

内部结构

屋顶风貌

非物质文化


11、澜沧县糯福教堂

  

(一)建筑名称:糯福教堂

 

(二)建筑特点:糯福教堂位于糯福乡政府西北300米的糯福大寨后山顶,始建于1921年,为英籍传教士伟里修建,是澜沧、双江、沧源、耿马等地教会总部,解放前一直进行传教活动。传教期间,曾用拉祜、佤族语言和文字进行传教。房屋内装饰为哥特式门、窗,屋檐为拉祜族锯齿图样,设计别致。风格奇异,融西方与当地民族建筑为一体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1895年3月18日澜沧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年2月21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历史意义: 糯福基督教堂是澜沧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2013年5月3日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壮观,极富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糯福教堂建成后,成为澜沧、双江、沧源和耿马等地的教会总部,传教活动一直持续到1949年澜沧解放。1987年12月21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尽仍有不少中外教徒、游客前往教堂做礼拜和参观。糯福教堂不但是祖国西南边陲一个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文物,同时,也是宣扬边疆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拉祜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澜沧县挖掘拉祜族民间民俗文化底蕴,实施“拉祜文化兴县”的重要内容之一。


   

12、孟连宣抚司署


一、建筑名称

孟连县宣抚司署

二、建筑地址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

三、 建筑年代

清光绪四年(1878)建造

四、建筑类别

公建

五、建筑层数

二层

六、建筑类型

干栏式建筑

七、建筑概况

孟连宣抚司署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毁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现存的建筑重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738.19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议事厅、正厅、东厢房、西厢房、门堂、厨房等组成。议事厅为孟连宣抚司署的主体建筑,为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木楼房,长23.2米,宽10.2米,高10.2米,基柱共六排,47根,对称排列。

八、历史典故

    翻开历史的卷册,1254年,蒙古大军压境,逼迫一个地方政权勐卯(即今瑞丽)王国的臣民南迁。当时朝中四位大臣兵分三路,寻找新的居地,于是,找到了河谷平坝———孟连,傣语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孟连设置木连路军民府,第一代土司罕罢法始建孟连城。明永乐四年(1406年)孟连设置长官司,当时的土司刀派送为长官司长官,居六品,辖区广大。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1年),元朝廷在怒江西岸设柔远、茫施、镇西、镇康、平缅、麓川等路,全面推行土司制度。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在孟连设“木连路军民府”,委任傣族首领罕罢法为总管,孟连的土司制度由此开始。其管辖范围除孟连城外,还包括蒙雷甸(今澜沧县募乃)、蒙索甸(今西盟县勐梭)、俄麻甸(今孟连县勐马)等地。

据《明史•云南土司》载:“孟连长官司,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四月设。时孟连头目刀派送谴子怀罕来言,孟连旧属麓川、平缅宣慰司,后隶属孟定府,而孟定知府刀名杠亦故平缅头目,素与等夷,乞改隶。遂设长官司,隶云南都司,命刀派送为长官,赐冠带印章。”《明史•职官五》土司条载:“长官司,长官一人,正六品。”后来,孟连长官司辖地不断扩大,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东北隔澜沧江与威远州(今景谷县)相望,东南与车里宣慰司(今西双版纳州)接壤,南与孟艮府相连,西以喳里江(萨尔温江)与木邦宣慰司(今缅甸腊戍、东枝一带)为界,北与勐缅司(今双江县)和孟定府(今耿马县和沧源县)毗邻。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刀派鼎被授予孟连宣抚司世职,官居从四品,管辖范围与长官司时期相同。孟连土司的声誉由此大振。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全国实行共和体制,而云南边境地区仍依清朝旧习保留土司名位,照例予以世袭,管理所属村寨,享有清朝时期的土司特权,孟连宣抚司署仍然是土司行使统治权力的衙门。

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澜沧临时专员公署成立,宣布废除土司制度,委任原第二十八任土司刀派洪为孟连县临时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历时660年(公元1289年至1949年)的孟连土司统治制度结束。

九、建筑特点斗拱、飞檐是汉式建筑风格,浮雕木刻图案具有浓郁的傣族特点。正厅为一楼一底的硬山顶建筑。门堂为歇山顶结构。主体建筑由议事厅和正厅组合而成的一个对称式带内院的二层建筑,后宅部分作一正两厢布置,围成一个四合院,各建筑之间有回廊相通。

十、入选理由

这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660余年。具有较高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孟连宣抚司署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198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