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你准备跑几场马拉松?

2017-01-06 慧跑原创 慧跑

轻如羽,跑无伤,点击上方蓝字【 慧跑 】↑↑↑ 关注我们


跑友们的2016年已经过去,大家是否怀念它,2016年中国田协注册的328场跑步赛事中,是否曾经出现过你的身影?你是否计划从单单跑步健身到开始尝试报名参赛呢?2017年已经大步向我们走来,预计全年注册赛事将超过500场,在热闹的赛道上奔跑的每一名跑者,小慧希望都是有准备、有计划地参赛,这样你才能获得较为完美的体验,正因为如此,新年伊始,每一名跑者都该为自己好好规划马拉松训练计划了。



比较系统的训练是参加马拉松的必修课


为健康而跑步和为比赛而跑步,目标是不尽相同的,为健康而跑步你只需要保持规律地适量跑步就足矣,而为了马拉松比赛而跑步,除了坚持,你还需要更加系统全面的训练。

 

因为马拉松比赛是长时间高强度的极限运动,同时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储备,那么抽筋、撞墙、受伤、退赛将极有可能发生,即便你拼尽全力挣扎着达到终点,即使你被坚持、信念等溢美之词裹挟,这种不太愉快的体验也只有自己打掉牙往肚里吞。



如果你不想那么不堪地完成比赛,如果你想健康无伤、不那么痛苦地完赛,亦或是在比赛中PB,系统科学地备赛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才是系统科学地备赛呢?说白了,就是按照比赛日期,提早规划,用一定时间(周期)、用更为全面的训练方法来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耐力。


需要花多长时间准备一场马拉松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足够训练、没有足够跑量就不要轻易尝试马拉松,那么,究竟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参加马拉松呢?


1、备赛时间


●  从科学角度出发,对于初次跑马者而言,参加全程马拉松前需要具备8~12个月的持续性系统训练,对于已经参加过马拉松且长期坚持跑步的资深跑友,至少也需要6个月的系统训练,最短备赛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  如果你计划参加半程马拉松,对于初次跑马者而言,需要持续性系统训练3~6个月,对于资深跑友,至少也需要2个月的系统训练,最短备赛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2、备赛跑量


●  为全马而备赛,理想月跑量应当达到150-20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100-150公里;


●  为半马而备赛,理想月跑量应当达到80-12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60-80公里;


●  跑全马前的1-2个月至少应当跑过一次30-35公里;跑半马前的1-2个月至少应当跑过一次10-15公里。



跑友一年参加多少场马拉松较为合适


这个问题往往跑友们不以为然,想参加多少场就参加多少场呗,追马者众多。事实上,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一般一年内也就参加1-2场比赛,最多也就是3场,因为马拉松运动对于身体是极大的消耗,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需要较长的时间的准备和赛后很长时间的调整恢复。

 

也许很多跑友会说,我们又不是运动员,我们也不追求成绩,只是体验和完赛而已,因此,我们可以参加多场比赛。小慧认为这句话代表了很多跑友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大众跑者参赛数量可以比专业运动员多一点,但这绝不等于频繁参加比赛。

 

正如前文所述,对于初次跑马者而言,参加全程马拉松前需要具备8~12个月的持续性系统训练,这就意味着初次跑马者为自己设定的合理的年度参赛数量也就是1场,对于有跑马经验的资深跑友而言,最短备赛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这也就意味着资深跑者的年度参赛数量4场最为合适。有些跑友动辄每月一场马拉松,甚至一个月参加四场马拉松,周周都有比赛,这在专业人士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不可理喻,如果周周都有比赛,月月都有比赛,极有可能引发疲劳积累或者过度疲劳,导致伤痛、心脏受损等不可逆的问题。



如果你计划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根据前文建议的备赛周期,对于初次跑马者而言,一年最多参加2场半马比赛,对于资深跑友,可以每2个月参加1场半马赛事,也即每年参加6场半马赛事,最多不超过每月1场。

 

很多跑友迷恋马拉松比赛现场万人一起嗨的氛围,也享受冲过终点的快感,但事实上,长距离比赛对于心脏、肌肉、关节的消耗是客观存在的,这也解释了跑者85%的伤痛率绝不是空穴来风,没有训练去跑马,频繁参赛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玩笑。


每天坚持长距离慢跑不等于马拉松备赛


跑友中最常见的一种观点也许就是:我一直都在坚持长距离慢跑,这就是在为马拉松比赛做准备呀?这样的观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客观公允地说,如果你的目标是通过跑步健身减肥,你坚持做到了每天跑步或者每周跑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做得很棒了,无需再改变什么!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健康无伤地完成马拉松比赛,或者是在比赛中实现PB,仅仅只是坚持单调重复的LSD跑,那么你做得还远远不够!只保持一种速度进行LSD跑一是效率太低,二是容易受伤,这是为什么很多跑者进步缓慢,伤痛产生的重要原因,也即训练缺乏变化,枯燥单调。



跑友应该如何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


那么,跑友应该如何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呢?你要用周期训练的思想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


什么是周期训练?



它是由前苏联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Matwejew)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人体竞技状态不可能一直处于良好状态,而是具有周期性、阶段性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一般会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那么顺应竞技状态这一变化规律,就需要将训练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



初步了解了周期训练理论,跑友们应该就大体明白了,原来每天坚持跑步,每天只做LSD训练基本只能属于健身的范畴,而想要在艰苦的马拉松比赛中健康无伤的完赛或者PB,就得用周期训练的思想,系统地、以一定逻辑、循序渐进的开展训练,这样才能确保经过训练,能力得到实实在在地提高。



不同配速训练合理搭配才是最好的马拉松训练计划


想要更高效的进行马拉松备战,除了积累必要的跑量,金字塔训练是最佳模式,所谓金字塔训练就是要把不同配速的训练有机组合,轻松跑位于塔基,表明其是训练的主体,但是不能只有轻松跑,再往上是马拉松配速跑、抗乳酸跑、间歇跑和冲刺跑,速度越快的训练,占的跑量越少,但不可或缺,不同速度的跑法合理安排,就可以全面发展人的机能能力,从而帮助你真正高效地备赛。



可是那么多跑法,究竟跑多快?跑多久?对于普通跑友而言,显然是难以搞懂的,还好有慧跑无忧APP,慧跑无忧APP根据你现有水平制定完全只针对你个人的智能化跑步训练计划,它就像一名手机教练,为你安排好每天训练内容,更有效地指导你进行轻松跑、抗乳酸跑、间歇跑、冲刺跑等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你的能力将得到大大提升,帮助你更有效地准备马拉松。



扫描二维码,下载慧跑无忧APP


总结


合理地为自己制定跑步训练计划和参赛计划,是一个成熟跑者的标志,如果说无知者无畏的话,对于马拉松而言,就意味着无知者必然受伤,因为没有足够训练去跑马,是对自己的极大不负责任,面对崭新的2017年,每一名跑者都需要一个训练计划。


——你可能还喜欢——

明明是用腿跑步,为什么还要练核心

用最简单的方式掌握正确跑姿

如何打破中年发福的魔咒——奔跑的力量

雾霾那么重,多吃点清肺食物咯?


@生命


慧跑者日历参与方式:


在每天发布的文章留言中,回复

#慧跑#+你跑步时的感悟和心情(内容、字数不限)

 

小慧每天会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地选出一条留言,做成日签发布在第二天文章的结尾

“轻如羽,跑无伤”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慧跑无忧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