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试题材料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水的。

试题解析

乍读之下,我们很容易被“追”“捕”和“不见”吸引目光,得出“专注”“目标”等立意。但仅就此类常识性话题立意,难免落入俗套。此时必须考虑所追与所不见的关系,以聚焦思维,使思考深入。

如果一时说不清这个关系,可以试着作一个替换,把材料改为: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鹿的;

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鱼的。

在修改过的材料中,所追与所不见的关系是并列的,互斥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式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就是谈的这种关系下的专一。

这时我们再看原材料中所追与所不见的关系,就清楚很多了。鹿与山,鱼和水,不仅密切相关,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后者是前者的生存环境。材料所提出的现象是:人们在追求某一明确目标时,会不理会与之相关、甚至是其存在的依托的东西。正因为不见之物与所求之物密切相关,才显出了“专注”的难能可贵,或“不见”的可惜可悲。

比如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使他看不到的朱丽叶的家族,看不到两家人的仇恨。这样的追“鹿”忘“山”,当然比爱朱丽叶而不爱其他女子的追“鹿”舍“鱼”,更显痴情。又比如,“鹿”是文学作品,“山”就是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我们阅读经典时,到底应该知人论世,就山论鹿,还是舍山逐鹿,发现经典超越个体和时代的永恒价值?总之,在把握“鹿”与“山”、“鱼”与“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类比、推想,文章在情与理两个方面都有可以挖掘的空间。

本材料的审题立意过程,就是一个联想类比的过程。学生在考场上审题,很难作以上严密的分析,只是根据其阅读理解及生活积累,选择一些所追与所不见的事物去类比“鹿”与“山”、“鱼”与“水”。所选事物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中的“鹿”与“山”、“鱼”与“水”的关系的贴合程度,会影响其文章的思维深度。


本次作文,学生的立意主要有两类,一是主张要追鹿不看山,二是主张追鹿时也要看山或要看山不追鹿。

前一种主张,即为“目标”“专注”之类立意,容易入手但难以深入。很多谈“专注”的文章,只落实了作为目标的“鹿”“鱼”,而将不见之物泛化为“其他一切”。甚至有文章谈“不断追求”,相当于只把握了材料里的“追”。这些文章没有整体把握材料,也放弃了思维的依托点,勉强成文,即使不偏离材料,也难免陈词滥调。比较优秀的是《专注》和《不见山水》。这两篇文章在明确了专注的重要性之后,都能紧扣材料,作进一步的论述。《专注》用“追鹿的猎人”与“猎人”的不同否定了逐鹿是功利的;《不见山水》则把追鹿、看山解释为先后关系,从而把追鹿与看山的意义统一了起来。

后一种主张,即为“眼界”“发现美”“淡泊”“超功利”之类立意,陈义甚高,而不易落实。有些文章直接进入了一种生活态度的抒写,或批评世人忽视身边的美好,或抨击充满功利的世俗社会,但脱离了“因追求某目标而不见其相关事物”这一材料圈定的行为,有套作之嫌。只要在文中能落实所追与所不见之物,必成佳作。《生存之上还有生活》以生存为“鹿”,以生活为“山”,论述了“在生存之上应有生活”。《书山学海不须归》从早读切入,以读背效率为“鹿”,以诗文为“山”,追问了学习的本义。《坐看云起时》则以学习为“鹿”,以学校为“山”,叙写了自习课至放学时自己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学校整体价值的理解。

也有一些文章依托猎人与山的关系,对材料作了个性化的解释和推衍。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认为猎人的“不见山”是因为他已经成为了山“自在圆成的一部分”。《眼中有鹿,心中有山》指出猎人之所以被认为“不见山”,是因为其对山无所求无所为,而世人批评猎人对鱼的欲望,是出于对欲望的恐惧,“逼人舍鹿,迫人看山,这是不满足,这才是最根本的破坏”。(陆平老师)


投  票


优秀作品


专注

湛韬


我端着相机站在金黄灿烂的银杏树下,将镜头对准几片黄叶。这时我满心都是那黄叶的浪漫。此时莫笑我不识秋,只是我专注于那几片叶子。

专注即专心于一个点。就像摄像头对准一点,放大,拍出每一个细节。它是一种选择性的忽略,以突显出目标事物,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

有人言:“追鹿的猎人看不见山,捕渔的渔夫看不见水。”我认为这是极其正确的。因为追鹿的猎人专注于鹿,因而一时忽略了山;捕鱼的渔夫专注于鱼,因而一时忽略了水。就像卫夫人专注于书而吃了一嘴墨。

有人借此话讽刺猎人渔夫太过功利,不识山水之乐。此言差矣,此话谈及的是“追鹿的”猎人与“捕鱼的”渔夫,并非只是猎人与渔夫。兴许未捕鹿时猎人会坐在树旁,闭上双眼,静听禽鸟虫鱼之声,享受着山的馈赠,难道他不知山吗?兴许捕鱼完的渔夫会赞叹河面上的莲花,会兴奋的跳入河中扑腾着水嬉戏,或是吟上几句诗赞美这水,难道他看不见水?像我一样的学生常被人嘲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言差矣。我们并非不关注社会,只是我们专注于学。学习之余,我们也爱观察这世上的千姿万态。只是我们抓住了高考这一主要矛盾。难道我们就是书呆子吗?不,这都是我们为了目标的暂时性舍去。

又有人借猎人不见山,渔者不见水来讽刺人目无全牛,进而推及人的狭隘,最后告诫你要看得广一点,要系统一些。我认为这件事要分情况讨论。在猎人追鹿之前,他要视野广一些,应该识山,识得山的障碍物,识得山的走向,对动物易出没之处要有所考察。但是在猎人追鹿之时,他就应该专注于那一头鹿,若此时,他还东张西望,研究研究树,看一些小动物,此谓分心,又怎能捕获猎物?自然界之中,狮子如果同时针对两头猎物,最终会空手而归。就像我们学生,平时博览群书,观察身边之人,而学习之时便专注于学,不理睬他物。一些研习数学之人在生活中热心于生活,但在演算之时便不分神于其它。如此,目无全牛之说便不攻自破了。

探索环境固然重要,但宜分清主次,有所专注,不然只是一场空罢了。

我放下相机,赞道好个秋。




不见山水

李佳韬


追鹿人不见山,捕鱼者不见水。这是一种专注到极致的四大皆空,五观六感只为那一件事物存在,一路不见山不见水,于是能得鹿得鱼。

但人若想只为那一件事存在又谈何容易。

那“一件事”是目标,是我此刻动力的源泉,是我深思熟虑咬牙切齿定在那里,就拼了命也要朝之奔跑的方向。不见山水,正如运动员最后一百米冲刺时他寂静无声的世界,越过了线才听到人群的嘈杂或欢呼。

但也总有人忧心于山水,他说:“在这个功利的世界,我们追逐目标时,也要停下来,看一看身边的风景。”生怕着一头劲猛冲向世界,害了那钟灵毓秀的山水。

不过风景山水固然重要,可追着目标狂奔的时候哪能流连于风景,或者说,哪顾得上看一眼风景?追鹿人是不见山而不是不看山,如果一心沉于那个目标,谁管得了身边的东西?

也许那些能“不见山水”的终究是少数,追逐的路上也好歹要做一个“不看山水”的人。高考的路上,若是做不到一心只有学习了,也想着看电影打游戏,捞本闲书往沙发上一窝一个下午,想想止步于想想,我朝目标跑着,心中有山水,但绝不扭头看她,也不停下来找她。

那山水又是为何存在的呢?在追逐目标的路上几乎像洪水猛兽一般拒绝了。然而人生总不是分分秒秒都箭在弦上千钧一发。猎鹿归来,便看得“红霞尚满天”,看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捕鱼回舟,便看得到“浮萍一又开”,甚至“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山水是给千辛万苦终达成目标的人的奖赏,是闲情逸志时的乐趣与寄托。

不见山水,说的是在追逐目标的路上不见,满心满眼都是那一样东西,心无旁骛,直到追上,于是这一刻努力与追逐的人生才有了意义。若是一开始就看遍了此景山水,那回程便是无人可说的凄惨后悔了。

来时,纵然“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也别顿一顿脚步,所以归来路上,才敢说一句“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吧”。




生存之上还有生活

王瑞


公交车上人潮涌动,大马路上的车辆疾驰而过,一个个“猎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抢夺“猎物”,一位“渔夫”与路况作斗争,拼杀出一条血路。他们看不见“山”,看不见“水”,看不见自然中的一景一物。

然而,我们又不能因此而过多责备。他们为了生活之需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肩负起身上的重责已经付出了很多,难道还要再对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吗?生存之外的余地是否已被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挤压得不剩一丝一毫了呢?

我想并非如此。周国平曾说:“生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当生存之需已迫近至底线时,人的情感,性灵也会被逼入狭窄的角落。然而,这样冰冷、机械的生存却不只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在生存之上应有生活。

仍记得海棠花未眠的那一晚,川端康成细致入微地观察到生活之细节。然而,他也有现实的诸多不顺,将自我放之于自然之中,获得内心的暂时宁静正如《荷塘月夜》中描绘的“忘我境界”一样,当人们在生存之余用心去体会生活,自然赋予人在精神的宽慰时,人能够在现实中更好地找到动力,发掘生活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尽管也许是岁月磨钝了那些猎人渔夫的心,也许是责任将他们逼入一个生存死循环的绝境,但若能够调动细腻的感受,与生活相接近,在生存的谋求过程中未必没有生活。

生存的目标也许只是食物、工资、住房,但生活的目的却给了生存更好的支撑。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的写作中曾提过生存之艰难,然而,她却仍能在此环境下希望更好地生活,过一种“精神富裕”的生活,而也正是这种追求,让她坚持了下来,即便在经历文革、女儿病重、丈夫死去的一系列打击后仍能支撑下去。当生活的目标足够强大,生存也成为了其附带目的之一,生活便也更加有余地了。

生活在逼仄环境中的猎人与渔夫若抬眼看看身边的山,低头瞧瞧眼底的鱼,也许,生活与生存之间的平衡可真正达成。




书山学海不须归

史沁若


早读时分。

精准的铃声响起后,是逐渐兴起的读书声。你看不到白发老先生拖着调子之乎者也,也没有稚子小儿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耳得之,是不分句读上气不接下气;目遇之,是懒懒散散不知今夕何年。

不论唐诗宋词或史记离骚,烂熟于心或初次捧读,同学们总能执着于一件亘古不变的活动——读得越快越好。

他们追逐字句的速度有如猎人追捕山鹿,他们转换段落的利落有如渔人撒下渔网。速度越快,意味着技术越纯熟。同学们读得越快,意味着记得越熟,考试不慌。

可怜唐诗宋词成了巍巍书山中一只无处可逃的鹿,经史子集成了茫茫学海中一条惊慌失措的鱼。无数的考生每天将“因声求气”的教诲踩在脚底,口中重复着毫不间断的咒语,期待在这书山学海间好好捞上一把,赚个盘满钵满,兴高采烈地归去了。

殊不知,他们早在出发前,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文章讲究“因声求气”,“气”已经湮没在了浩瀚烟波中,徒有“声”在世间横冲直撞,又能有什么结果呢?原本书山以坚韧的义理为山石,以真挚的情义作草木,那奔跑出山林间的,是作者呕血泣血抚育出的精灵。可悲你我竟只能看见一闪而过的分数。原本学海以醒世恒言作泥沙,以字字珠玑为珠贝,那徜徉于碧水间的,是先贤穷极一生幻化出的执念,可叹你我却只能望见虚无飘渺的成绩。

若无山,何来鹿。若无水,何来鱼。唐诗宋词,经史子集到底只是真情的外露,真理的外化。只有置身于书山上,学海中,与山水融为一体,才是对先人们辛勤耕耘的不辜负。

若你我只将自己看作渔夫猎人,书山学海只是谋生之处,只需填饱一肚子墨水,扛着鹿,载着鱼,只为归家烧水做饭,那便是违背了学习的本义。

应当视书山学海为归宿,侣鱼虾而友麋鹿,所谓唐诗宋词,经史子集,都是你我在此山此水间徜徉的至友亲朋,是我们在此山此水间遨游的唯一陪伴。

鹿在山中行,鱼在水中游,不见山与水,哪来鹿与鱼?

看不见山水,终究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看见了此山此水,方知书山学海为归宿,还要向哪里归去呢?




坐看云起时

卢音晓


上课铃响的时候,我正捡起今年秋日所遇的第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低着头看叶脉的纹路。同伴先一步跑上台阶,招手喊我快些——自习课也是从来迟到不得的。

匆匆在座位上坐了,接过周练的试卷,写名字与学号,对折,再将来不及擦干净的银杏叶与那许多无关紧要的书本胡乱塞进抽屉。

教室里只有沙沙的书写声,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仿佛很远了。

两个小时似乎过得很快,周围的同学都对这样突然的测试应对坦然,而我在忙乱中还是没有写下最后那个结论性的数字,狼狈交卷,耳边还是残留的沙沙声。于是收拾书包,一本一本厚重的备考书夹着白花花的试卷和答题卡,只让我觉得煞白一片,实在惨淡。

幸好那片银杏还在,只被书本稍稍压得卷了边,仍是温暖的秋日颜色。我突然不想急着挤那晚高峰的地铁,便拿着那银杏叶下楼,在校园里闲逛。

楼顶的晚钟很好看,明亮的底盘上隐隐有六芒星的纹路,照亮的是学子放学归家的路,也是教学楼里尚在拼搏的梦。

伴着钟声,我想起前日里向母亲提起我所在的行健楼,她竟不知,说到是高一与高三共用的那楼她才恍然明白。那么楼中学子只知课业成绩,家长只知教学在此,而忘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恢宏勉励,这与山中猎人见鹿不见山,水边渔夫知鱼不知水有何分别?

满腹迷茫和考后的失落让我脚下亦步亦缓。我避开那些忙碌奔走于食堂、宿舍与教学楼间的同学,往紫藤架下走,往小池塘走,终于绕回钟楼一侧。

我又捡到了树丛中落了的杨树叶,操场边的梧桐叶,内心随着手中拿满大大小小,青黄相间的树叶而渐生欢欣。校园内这些百十树龄,见证学校风雨变迁,校内师生来来往往的树们,从未因时节变化而显得苍老,反而历久弥坚,在晚风中迎来送往,留一段清甜的香。

是了,猎人为生存而逐鹿,山对于他只是有鹿的所在,渔夫也是一样。可学校与教学楼的意义可远不止于此。我带着落叶往回走,走上楼,走回那个能看到行健楼外壁题字的走廊。站在高处更能得见那些挺拔的树干,深秋仍然葱茏的树冠。我回想起从前看影片《最后的猎人》时,落基山中的瑰丽风光令人神往,猎人山中逐鹿、戏狼、凿冰、捞鱼、滑雪,一切都原始而美好,这该是从生存走向生活了吧。

在回教室取书包的路上抬眼,真巧,夜空的云在楼内光线的打扰下仍是自在舒卷,时隐时现,而我幸运地恰好遇见。

教室里依然亮着明亮的冷光灯,晚自习前总有轻松的谈笑,同学间不提分数或难题,话语间总是今日餐盒中新添的点心佳肴。我背起沉得坠手的书包,在窗边看夜空中月色渐深,明月高悬,皎洁而好看极了。仿佛豁然开朗,浑然不觉肩上重量,回头再见桌上那些白纸红字不觉刺目,只觉和月生云隐一样,都是必经的过程。

知识是沉重而有力的,这才撑得起年少的梦。想要坐看云起时,总得要先行到水穷处啊,我又抬头笑望夜空云和月,想那云和月见我应如是。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胡叶辰


在我看来,追鹿猎人看不见山,不是因为他心里只有鹿,而是他早与山融为一体,跟随山林的气息寻觅鹿的脚步。他的心性,早已像大山一样平和。

首先,按功利点的想法,他不与山融为一体,是捕不到鹿的。鹿是山的灵气,鱼是水的精灵。倘若猎人充满杀意,与这自在圆成的山水格格不入,又怎能不被鹿和鱼发现?猎人与山水相伴多年,早已从清醒的观照者变为了山的一部分。树丛被鹿踩过就是他被踩过,微风抚过山林就是他被吹过。他就像一个平衡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控制着鹿的数量却又不大肆捕杀。在他眼里,山就是自己,而不是他需要观察要捉磨的对象。与其说看不见山,不如说心里自有山。

其次,山也可指人们追寻目标时的经历,以及达到目标前的美好过程。一心直奔“鹿”的人,会迷失在山林中。都说拉萨的天空很蓝,藏人却不以为然。倘若问猎人今天山里空气好吗?他也一时答不上来,他早已习惯外人所视的美好,淡化了“山”这具体的物。

我们如果想做好一件事,不妨落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不二之境中。在这里一切自在兴现,山是山、水是水的兴现。我们不需要做山的外人,水的观察者,而是做自在圆成的一部分。当弹琴时,我们大可不必紧盯琴弦,而是闭上眼睛,用手和心去感受琴弦的跳动;当垂钓时,不必为水面的涟漪而大呼小叫,而是淡出这份旁观者的意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与水一般心平气和。

现实中,我们有时如拙劣的捕手,把山看成是外物,是防碍,是达到目标前经历的困境。为何不试试与山水合为一呢?既然是必经之路,何不放下包袱,不站在主观对其评判。走到山中,让它代替你去感受,它感便是你感,它说便是你说,让山成为你的底色。

“独坐山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个场景里有人却也无人。有人是他似乎在弹琴,在宣泄,无人是他想追求的正是这空寂的山林本身。他身处山中因此看不见山,他心与之相连因此看不见山,他追逐的“鹿”便是山本身,那随风飘荡,自在圆成的心已显露,还有什么得不到呢?




眼中有鹿,心中有山

张兰心


世人以鄙夷的目光打量着猎人和渔夫手里的枪支网杆,嗤笑他们纵然身处山水之间,也不得山水之乐,那双眼睛,只知道盯着猎物,浑然不明自己错失了怎样的风景。

但是,我要说,他们为了捕猎鹿鱼,一个走到了鹿的山里,一个驶向了鱼的海中。他们双目炯亮,万物之景皆可映于其内,所以猎人满目苍翠,渔夫眸中蔚蓝。山与水的确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里。只是这两者的存在早已与走近他们的人相融合,变成了难以客观分析的事物。

就像猎人为了不暴露自己,用山中树枝草皮编成衣物遮掩行踪,他们无须看见山,因为山无法改变,或者说,极难改变,所以猎人只好将自己推向山的里面,融入山的形态。

就像渔夫为了贴合水的流向,他们躺在船支上,感受一次次的浪涌,在水的推动下,划下最省力的船桨。潮起时出海,潮退时归家,渔夫将自己的生活作息与海洋相合,仿佛与之共同呼吸一般和谐而融洽。

猎人逐鹿,鹿出则开枪;渔夫捕鱼,鱼现而撒网。我们很容易地可以从动作中分析出他们看见了的事实,因为他们有所求于物,有所凌驾于物,所以看见了便想拥有,故而做出动作,为人所知。

可山与水是自然所造,他们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所以敬畏顺从,无所求于山水,故而静默生息,使人无法明其所见。

处于山水之间的人难以明晓山水的存在,因其人与物已为一体。而处于山水之外的人,认为其间之人,只知捕猎,无从享受山水之乐,徒感伤其可悲可叹。自视甚高,仿佛自己才是通晓世间大美之道的人,但凡看到别人追求些什么,渴望获得什么,便举出“物欲横流”的大旗,“停下来看看世界”的说法在他们舌尖上旋转跳舞,好像人有欲望是什么可耻,值得贬低的事情一样。

世人一味地打压欲望,任何带着火星的苗头,都被他们毫不留情的掐灭,满以为漫漫而行,吟山啸水,便能得到超脱于俗世的不凡,他们以这种拙劣的手法,试图把自己包装成陶潜般淡泊的形象,却不知道即使是处于桃花源的武陵人,也是以捕鱼为生。

歌德说,对生命的不满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是创造欲与破坏欲的根源。是的,正是这种不满足的欲望发明了捕猎枪、捕鱼网,创造了按时节进山耕作的制度,按时休渔的规律。猎人与渔夫诚恳地去满足自己,又不否认山水的存在,眼中有鹿,心中有山。这是顺从于本能,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满足欲望的表现,是谓创造。而世人恐惧于纵欲的后果,对于欲望不加区分,将欲望放大成一个令人畏惧的怪物,否认了它的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扭曲。以鹿为小,以山为大,逼人舍鹿,迫人看山,这是不满足,这才是最根本的破坏。



相关阅读

金陵中学高二语文期中作文展评

“阳光与阴影”材料作文讲评

当人们心中装太多东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同样引人注目

欢迎大家留言

       本期微信将选出一则优秀留言,向作者赠送的是简媜的散文集——

    《空灵:邂逅古诗词》

    作    者:简媜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7年6月

公众号ID:jlzxzwxp

金中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