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论好文章和烂文章
来源 | 阿里巴巴云原生团队
写作动机
影响力
写作方法
1. 阅读量
2. 素材
3. 思维导图
4. 结构
解决问题型结构。这种范式通常围绕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出发,常见逻辑是:背景介绍 -> 提出问题 -> 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 解决问题 -> 价值总结。这种结构可能是工程师最熟悉的了,因为大家都擅于解决具体问题。
知识介绍型结构。这种范式通常用于新技术的介绍,常见逻辑是:行业背景 -> 技术提出 -> 简单 Demo -> Core Conecpts -> 概念深入及 Demo (1-N次)-> 前景分析。大家平时看到的很多技术介绍文章通常使用的是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的好处是可以由浅入深地介绍新技术和新概念。
观点输出型结构。这种范式相较于前面的两种会更有挑战,常见的逻辑是:总体观点 -> 子观点 1 -> 子观点 1 阐述 -> 子观点 2 -> 子观点 2 阐述 … -> 总结。这种结构的文章写好了力度是非常强的,但是写起来非常有挑战,因为观点的阐述需要丰富的素材以及严密的逻辑推导,稍有不慎就有胡扯之嫌。
5. 观点
6. 故事
烂文章是怎样的
个人笔记成文章。自己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做了一些记录,然后写成文章发出来了。这类文章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素材,因为没有总结提炼,而且完全是从一个人的视角出发写的,读者读起来,不仅感觉不到体系,有价值的部分更通常是少的可怜。
PPT 贴成文章。作者在某个地方作了一次演讲,因为想传播给更多的人,因此就用贴图的方式整理成了文章,好心点的,在图片的中间在补充一些解释文字,就这么成文了。我先假设这个演讲本身的质量是不错的,有逻辑,有观点,有案例,但是即便如此,这样的所谓文章,其阅读体验也是非常差的。在演讲中,PPT 是辅助“讲”的,如果只有 PPT,那真正核心的“讲”的部分就丢失了,因此,更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演讲者用丰富的文字把所讲,用清晰的方式写下来,而不仅仅是那几页干瘪的 PPT。
用宣传战功的方式写文章。组织内部此类文章屡见不鲜,标题会带着很多常见的如“总结”,“年度”,“体系”,“反思”,“展望”等词,通常这类文章既没有体系,也罕见反思,其主要的目的是邀功。基本套路就是,写在在一年中做了很多事情,结果非常好,配几个看起来差不多的框框“架构”图,再直白点,就要上合影了。这类文章后面通常会有很多赞,但基本没有讨论,讨论个啥嘛?作者来邀功了,莫非你说他做的不好得罪人?从知识传播,促进思考的角度来看,这类文章价值几乎为零。
各类贴图成文章。相比用 PPT 贴图,还有用各种其他图贴成文章的,思维导图直接贴,设计图直接贴,流程图直接贴,监控图直接贴,一顿看下来就是没见几行字。好的图,的确是一图胜千言,但是那也仅仅应该是点睛之笔采用,如果篇所谓文章全是图,就完全看不出重点,也看不到体系。文字是非常有力量的,文字可以把读者拉入到作者的思考体系中,用逻辑和修辞去引导读者的思考。或归纳,或推导,让原本隐蔽的知识展现;或雄辩,或幽默,让作者的观点闪光。写作应该充分发挥文字的力量,不是只有图才有架构,不是只有图才能体现思考,相反,图往往因为其不精确性,成为很多人掩饰其思考不足的工具。
正确的废话成文章。官话套话,动辄抽象到极高的高度,从公司战略说起,洋洋洒洒一顿分析,满眼就是最近被抨击得厉害的那类字眼,什么“顶层设计”,“底层逻辑”,“赋能”,“抓手”之类;如果找不到清晰的逻辑,就来个 1.0,2.0,3.0,4.0,5.0,6.0,反正主版本号加 1 就是比前面牛逼了,至于为什么小版本号从来没人用,不知道,反正 N.0 就对了,直接 N 是不行的,直接 N.0.0 也是不行的。读罢这类文章你说不清楚哪里是错的,你唯一明白的就是这文章啥价值都没有,你又浪费了几分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