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巷遇】古城这条巷子走出一位羽坛冠军,你认识吗?

鲤城微事 2022-04-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泉州文旅 Author 泉州文旅 泉州网


书法 ▏周焜民




指挥巷位于泉州古城中山南路东侧,东接傅厝巷,与义全后街相交,西抵中山南路,因明代泉州卫的王指挥使衙门设在此,故称指挥巷。指挥巷东段又叫拜袍街,以王指挥使家的对联“赐蟒家声远,拜袍世泽长”命名。


🔼制图:陈慧芬

全长不足200米的指挥巷,不仅有世界冠军、清末举人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官员下马拜龙袍”的动人传说,呈现出泉州古城深厚的人文内涵。


01


—  皇帝赐给王家一件龙袍  —


🔼拜袍王家后人王奕增(左三)、王贻扬(左二),与隔壁蔡炳汉花灯传人蔡聪慧(左四)、蔡聪琦(左一)在王家门前留影。

从中山南路走进指挥巷,以前的两个大户人家几乎占了指挥巷的一半,巷口的刘胜裕总行,曾让地开拓指挥巷被传为佳话,接着便是拜袍王家。

在11号王家,王奕增和王贻扬介绍了王家的传奇故事。

🔼王家西侧的祖厅已经荒废,但宅内精雕细琢的细节中,仍有着拜袍王府的遗韵。王奕增介绍说,“指挥巷”和“拜袍街”说的都是王家故事。王家门前有四个字“六安衍派”,“六安”指的是安徽六安,明代王家因救驾有功,王鉴受封泉州卫指挥使,皇帝赐给王家一件龙袍。指挥衙设在附近,所以这里叫 “指挥巷”。王家将龙袍供奉在府第大厅,门前还有石碑,文武官员到此落轿下马跪拜,所以王家前的这段巷子又叫“拜袍街”。家中原有族谱一部,后毁于1966年,据读过族谱的长辈回忆,族谱中载有指挥衙府第图,上面显示如今的侨光影剧院所在地是指挥衙的养马场🔼这是王家东侧在义全后街139号的小门,据古城讲解员曾华丽老师介绍,如今房子普遍高大,将这道旧门反衬得更加微小,细看之下,这道门却是义全后街、指挥巷难得的旧时风貌。王贻扬介绍说,根据王氏族谱记载,从明代至今,拜袍王家已有600多年历史,一族人在一地居住时间跨度如此之长,而且传承有序,在泉州古城中也少见。以前朝北的大门上有“六安衍派”的木匾,门柱上有对联 “两朝特荐诗书裔,累世重褒忠孝家”,朝东的大门有对联 “赐蟒家声远,拜袍世泽长”,说的是王家人读书入仕,赐蟒拜袍的荣耀历史。记得幼年在家中还曾看到一副先祖画像,身着黄袍,其中一只耳朵上戴有耳坠,左右各立一名童子侍奉。
🔼王家门前的一对蓝灰色石灰岩质的石鼓,上面有着几道颇深的凹槽,王奕增介绍说,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坊间传闻拜袍王家门前的这对石鼓,对治疗疔疮有效,远近居民经常来这里偷刮一点石粉回去敷药,日子久了,居然被刮出了凹槽。这种说法后来证实为无稽之谈,如今成了一件趣谈。



02


—  这里曾住着一位举人  —


🔼黄荣荣在老宅中讲解黄家故事。

指挥巷4号,这里是清代泉州举人黄昌时的宅邸,据黄昌时后人黄荣荣介绍,黄昌时是泉州著名的“紫云黄”后人,又名黄小海、黄海陆。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黄昌时中举,后在梅石书院执教。1839年,他在这里购买两亩多地建宅,老宅比现在的要大不少,如今从仅存的一些残存构件中,可看出大致布局。老宅大门开在义全后街,一部分被开拓成指挥巷,在义全后街与指挥巷交界处的一部分盖成了综合食品厂的楼房。

🔼黄荣荣在笔记本上工整地记载着黄家的历史渊源。

黄荣荣说,黄昌时道光十五年中举,而甲第巷的庄俊元在道光十四年中举,二人是好友,据家中老辈人讲,庄俊元还曾以书法相赠。此外,黄荣荣的父亲读过私塾,曾在附近的南国建成百货担任财务主管。

🔼黄宅的半圆形老井,附近许多街坊曾在此打水供日常饮用。



03


—  国家级非遗项目泉州花灯


在指挥巷13号的蔡炳汉花灯艺坊,泉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蔡聪慧介绍,父亲蔡炳汉(1929-2012年)在福建师范大学读书时,就对中国传统花灯产生了浓厚兴趣。

🔼泉州花灯天下闻名,有“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的说法,是南方花灯的代表,而指挥巷13号的蔡炳汉无骨花灯又是其中的上品。2006年,泉州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7年,蔡炳汉、李珠琴作为泉州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1978年,泉州恢复中断多年的花灯大展,蔡炳汉在传统花灯的基础上,首创出一盏针刺无骨灯,这种灯不用骨架,而是用图纸裁成几何图形,用针在图形上刺出精美图案,拼成灯后,再涂上颜料,亮灯后,光线从细小的针孔图案中射出,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极具观赏性。

他还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制作了《游鱼灯》,其他代表作品有《众星拱月》《春光一品》《吴宫春晓》等,成为泉州花灯大师,曾受多个东南亚国家之邀前往谈艺。

🔼蔡氏无骨花灯玲珑剔透、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蔡聪慧/供图)

据蔡炳汉的女儿蔡聪琦介绍,蔡氏花灯制作极费工夫,一盏灯需要一个人手工打造半个月左右才能做出,不仅在工艺上讲究,在花灯的立意方面也特别注重,让花灯制成之后,既有形,又有神。由于蔡氏花灯无法量产,所以基本上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如今许多小朋友喜欢泉州传统花灯,平时会通过开展培训班、学校讲课等方式,希望让这一门独特的艺术传承下来。


04


—  这里走出了一位世界冠军  —

指挥巷11-1号是一栋普通住宅,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走出了一位世界冠军——陈天龙。1982年,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羽毛球团体赛——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在英国伦敦举行,决赛中,陈天龙和队友们击败此前已连夺四届冠军的印尼队,代表中国队首次捧起汤姆斯杯,震惊世界羽坛。

🔼陈天龙家中的旧照,这是陈天龙(左)年轻时捧杯的现场。

陈天龙的母亲杨淑慎老人说,陈天龙目前生活在上海,曾任上海羽毛球队总教练,夫人刘霞是上海人,同样曾是国家羽毛球队主力、世界冠军,陈天龙偶尔会回来泉州老家过春节。

在电话中,陈天龙回忆起了童年往事:小时候在泉州古城长大,对古城有着很深的感情,记得在泉州延安小学读书时,福建省体育队的教练来泉州挑选体育苗子,业内话叫 “挑选原始材料”。当时教练的衡量标准是孩子们的体能、反应速度、动作协调能力,一下就看中了有体育天赋的陈天龙,12岁的他就被招进了福建省羽毛球队。

🔼指挥巷陈天龙家中的部分奖杯和奖状。经过4年的刻苦训练,1976年,陈天龙被招入国家队,一跃成为少年国手,身材高大的他成为中国羽毛球男队中的佼佼者,多次获得全国比赛冠军,包括1976年亚锦赛少年男子单打冠军、1977年全国男子单打冠军、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团体冠军、1981年全国单双打冠军等等,1982年陈天龙随队夺得第12届“汤姆斯杯”世界冠军。后来陈天龙走向教练岗位,曾担任泰国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上海羽毛球队总教练等等,同样在各种大赛上战绩辉煌。🔼1982年陈天龙夺得汤杯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奖状。


05


—  买相框,就到指挥巷  —


指挥巷里有十多家小店出售相框,画框和摄影器材的售卖也十分吃香。店面装修或古朴或温情,应了当地居民的一句话:“买相框,就到指挥巷!”

位于指挥巷靠近中山南路的老程相框,从开店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据介绍,这家店从老板的爷爷开始经营,已经传承三代。“不想浪费爷爷的心血,所以还是想接着做下去。”老板介绍道。这条小巷中,店龄二三十年的还有好几家。

如今,指挥巷和它的故事依然流传,如果你经过这里,不妨驻足留意这历史的印记。


往期链接

【巷遇】中山路都为它绕道,古城这条巷也太“低调”了【巷遇】古城这条百米小巷,竟走出这么多名人!【巷遇】曾经的城南两大商号,就藏在古城这条巷子里~


︿
策划 ▏许志荣编辑 ▏杨莹文图 ▏王了、许培吟视频 ▏点创传媒实习生 ▏柳睿欣


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溪亭社区、曾华丽、陈天龙、杨淑慎、王奕增、王贻扬,蔡聪慧、蔡聪琦、黄荣荣等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鲤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泉州文旅、泉州网、温陵社区

编辑:吴秋瑜
审核:郭巧燕、蔡明思



去过指挥巷的
点亮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