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通信兵!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他传送了一份重要文件…

关注 仙桃日报 2023-05-24


讲述老兵故事

展现老兵风采

《仙桃红色记忆·老兵故事》专栏

最新一期来啦

今天,仙报君带来了新的故事

赶紧来看↓↓↓

人物名片


胡安银,男,1930年出生,现居毛嘴镇建设街。1949年入伍,1955年复员返乡。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华南、昆明等战役。1950年,作为首批入朝志愿军,出国参战,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


青葱岁月里,他义无反顾报名参军;战火纷飞时,他响应号召跨过鸭绿江;枪林弹雨中,他不惧生死勇立战功。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他,说起70多年前的革命故事,仍慷慨激昂。

3月10日,记者来到毛嘴镇建设街,听首批入朝志愿军老兵——91岁的胡安银老人讲述“最可爱的人”的故事


“沉着勇敢大胆,保存有生力量”




“我经历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声音洪亮,记忆力惊人。时至今日,复员军人证明书、救济证、立功勋章等压箱底的宝贝,仍保存得像新的一样。

胡安银19岁参军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19师357团的一名战士。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华南、昆明等战役,所向披靡,屡建奇功。1950年春的解放海南岛作战的胜利,为人民解放战争画下圆满句号。71年前,鸭绿江边战火起,“三八线”上硝烟弥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首批入朝志愿军部队,第40军在夜幕的掩护下,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作战。“跟黄继光做一样的事。”他在战场上担负突击冲锋的重任。1952年10月26日深夜,胡安银与四川、东北的2名战友组成战斗小组,和另外2个组一起执行一项特别任务——炸碉堡,为主力部队进攻扫清障碍。“滚、爬,模拟‘炸’、打,准备了一个月,这辈子都忘不了。”胡安银说,他们身上背着冲锋枪、炸药包,肩上扛着两根爆破筒,腰上绑了一圈手雷,还要保护好自己,每进一步都不容易。战斗中,他牢记毛主席的话,“沉着勇敢大胆,保存有生力量”。他个小、特机灵,躲过扫射、点射,只有一颗手雷在他身边爆炸,左额头被弹片擦伤,至今还留着伤疤。 



“比起牺牲的战友,没有什么不知足的”



1951年1月,胡安银经历了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当时,志愿军在朝鲜砥平里地区,布下口袋阵,对“联合国军”实施围歼作战。

由于没有空军支援,志愿军整个战线暴露于美军的猛烈空袭之下,白天钻山洞,夜间寻敌作战。

“最开始有些麻痹轻敌。”胡安银说,敌人的防御工事做得非常坚固,火力布置也强,燃烧弹的火焰照得睁不开眼睛。战斗打了三天三夜,我们只攻到了半山腰。“子弹像雨在下,飞机就在脑壳顶上飞。”每往上冲锋一次,胡安银身边的战友,就换一批。“一名河南籍战友刚扔出一颗手榴弹,就中了弹,我听到他喊了一声‘妈妈’就不动了。”雪地里,被战友鲜血染红的血印拉得好长好长。

战场上,他们不仅要提防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还要忍受饥饿与寒冷。彼时,美军的轰炸掐断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补给跟不上,伤员下不去。“饿了就抓一小撮雪吃”,胡安银说,但不能吃太多,容易犯胃疼。“为祖国而战”的坚定信仰让人无所畏惧。冲锋号响,战友们端起枪,拼命往前冲。冲锋过程中,胡安银突然听到连指挥所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小胡,快卧倒!”他立刻就地一滚,卧倒。弹雨过后,他毫发无损,而喊了那一嗓子的战友却倒下了。那一声喊,救了他一命,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们一个连,最后只剩下几个人。”提起牺牲的战友,胡安银至今意难平:“跟他们比,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战斗最紧张时,他们在山腰,山上美国兵刺耳的嘲笑声都听得到。这也刺激着战士们的神经,激发起战士们的斗志,多次发起攻击,7天时间拿下了山头,“把敌人赶得像鸭子扑水,还抓了不少俘虏,缴获了他们的武器。”

“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去哪里” 



好多次死里逃生。一次,匍匐前进,背包稍稍高过头顶,被子弹击中。身旁的战友提醒他,问他是不是挂彩了?他一个激灵,屁事没有!后来才发现,三颗子弹打穿了背包。最危险的一次,在山沟的庄稼地里解手,突然敌机俯冲下来,一个梭子,子弹落在身后和脚两边,又一次与死神擦肩。

胡安银机灵、利索、嘴巴紧,很受组织上信任。因为当兵时年龄小,身形微胖,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胖““胡胖子”。

战场上,他既是闻令即动的冲锋手,又是使命必达的通信员。

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

胡安银当时当通信员,停战文本的传达件,就经他的手转交给了上级领导。

在朝鲜3年,大字不识的胡安银,在紧张的战斗间隙,拼命学文化,还提笔给家人写过两封信报平安。在部队的一次文化测试中,得了 90多分,把他高兴坏了。

参军一时,受益一生。胡安银说,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一生永葆军人本色:听党的话,跟党走,哪里需要去哪里。

1955年,本可以留在军校继续深造的他,考虑到自身身体素质,决定退伍。“上军校可能有更好的前程,但要有实打实的本领,能带兵,而我有胃病,又有坐骨神经痛,根本胜任不了。”他说。

胡安银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家乡参加地方建设,先后在丹江口、葛洲坝修过4年大坝,炼过2年钢。在生产队劳动时,两手食指被大树弄伤,严重扭曲变形。

老人一生养育了3 个女儿、1个儿子,如今与儿子一起生活,很多时候,自己做饭,收入水平、生活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他还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跟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



听老兵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回顾前面的精彩内容

可戳链接

【仙桃红色记忆】仙桃96岁老战士肩挑孩子转战大悟山区

为当兵,把年龄改大3岁!这位仙桃八旬爹爹有故事

“小水手”老兵传奇!“装苕”骗过敌人,把信藏在腮帮子里

每天和死神抢人!老兵医生讲述战地救人那些事

关注仙桃日报

更多新闻


文、图/全媒记者 邓一凡、多多

视频/全媒记者 邓娟

编辑/周彬 责编/邓一凡  终审 /易赶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