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冲就是无数普通人的影子






看过《水浒传》的人,很多都喜欢林冲,把他当做“暖男”。所谓,“说是嫁人当嫁林教头,交友当交林教头”。

在水浒里,林冲相对比较正派,谈吐斯文,做事低调,武功高强,但不恃强凌弱,有点像现在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

但要是说到嫁人、交友,我才不信林冲是很好的选择。

至于暖男,我更不信了。

林冲一点都不暖,甚至还很冷。他是所谓“50%”的人,感情是50%,道德是50%,做事也是50%。

他有点小道德,但是也不怎么坚持;有点小追求,但也不怎么当真。

他能爱一个人,但爱得并不彻底;他也能对朋友好,但好得也很有限度。

他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轻松地过安稳日子,其他事情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

这个世界上,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撇开林冲武功高这一点,他是《水浒传》最像普通人的。

1

林冲是典型的中产出身。

父亲是提辖,岳父是教头,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中下级武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林冲专业水平好,在单位混得开,深得领导器重。后来他出事前去高太尉府比刀,丝毫没有引起怀疑,这说明跟领导来往密切是他的日常。

林冲工作也很清闲,不用坐班,无需打卡。“心里闷”,家里蹲。早上十点(巳时),工作时间,想喝酒了,就能和陆虞侯出去喝酒。

林冲收入也不错。书上就说他受高太尉的“大请大受”,就是工资高,待遇高的意思。林冲买把刀就花了一千贯。待遇不高怎么买得起?

体制内铁饭碗,领导器重,工作清闲,待遇又高。只要天下太平,岁月静好,谁都想这么一天天过下去。

谁知道出事了。

中产阶层就是这样,无事时,世界美的不行。一旦出事,友善的世界顿成幻象,人如草芥,对灾难毫无抵抗能力。

林冲出事,是因为高衙内看上了他媳妇。

林冲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看见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把他媳妇骗进陆虞侯家里,他也第一反应也不是踹门,而是“立在胡梯上叫”。





当然,林冲也不想表现得太窝囊,也想做出勇敢的姿态。所以他把气出在陆虞侯身上,先是把他家打得稀烂,然后拿着一把“解腕尖刀”去堵陆虞侯。陆虞侯躲进了太尉府,林冲又拿着刀在太尉府门口堵了三天。

如此姿态,表演给别人,也表演给自己,欺人亦自欺。

他真想杀陆虞侯么?当然不想,否则不会如此大张旗鼓。武松杀潘金莲和西门庆那样,才是真想杀人。

林冲把动静搞的那么大,无非是摆个姿势而已。

其实林冲这般是人情之常。

毫无反应,被别人戳脊梁骨不说,自己心里这个坎儿就过不去。但真要杀人,实在没有勇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喊打喊杀,雷声大雨点小。

三天寻不着陆虞侯,林冲就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看着是有点窝囊,可是中产阶层的小人物多半也只能这样。总不能真去杀人吧?




2

当然林冲还有另一个选择——离开。

在《水浒传》的开头,出现过一个叫王进的人物,和林冲职级一样。他发现高太尉想找他的麻烦,当下就“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说走就走,离开了这块是非之地。

王进的选择非常明智。如果林冲也这么干,结局可能会不同。天下之大,哪里不活人呢?

但是林冲舍不得。他太留恋岁月静好的中产阶级生活了,不愿放下安稳,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所以,他告诉自己:事情过去了,风平浪静了。

骗自己的人,骗着骗着,自己可能也就信了。

这并不能说明林冲傻。王进的果决,大部分人是没有的。普通人多半会像林冲那样,选择不作为,然后盼着一切恢复如常。

但问题是,事情没有往好的地方发展。林冲被骗入白虎堂,刺配沧州。他的岁月静好彻底坍塌。

出发前,林冲给了妻子一份休书,意思你不要等我了,找个人嫁了算了。

对林冲这个举动,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有的说:看,林冲多暖啊,怕媳妇被耽误。这都打算好了。
      
有的说:看,林冲多胆小,怕自己受牵连,算计的也太好了。

站在林冲的立场上,这两个因素可能都有。

撇清和林夫人的关系,那自己就不会再成为被打击的目标,明哲保身。妻子离婚后“有好头脑,自行招嫁”,也不耽误青春,一举两得。

那么“好头脑”是谁呢?

金圣叹有批语说:“好头脑”就是高衙内。林冲的意思,就是让妻子嫁给高衙内算了,但是他还得摆姿态,所以说的含含糊糊。

金圣叹说的有道理。除了高衙内,林夫人嫁给谁都不安全。但是嫁给高衙内,也不见得就不幸福。嫁就嫁了吧。爱情不要就不要了吧。

林冲的安排就是这个样子。他向现实彻底低了头。




3

结果,林夫人不同意林冲的安排,所以高衙内他们还是不肯饶了他,于是就有了野猪林那一出。

按理说,经过野猪林之后,林冲应该明白一件事:对方就是要赶尽杀绝,自己是没有活路的。高太尉能在路上安排人杀他,当然也就能在沧州安排人杀他。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他最理性的选择就是跟鲁智深走。

但是林冲还是舍不得,舍不得岁月静好的生活。中产的职位没了,良民的小日子还是可以过得嘛。所以,能骗自己有多深就骗自己多深。他假装想不明白这个道理,老老实实地去了沧州当犯人。

董超、薛霸想套出鲁智深的身份,鲁智深很鸡贼,说:“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

鲁智深不上当。

可是等鲁智深走了以后,林冲替他说出来了,“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了”。一下子就把鲁智深给锁定了。

林冲对鲁智深的安全并没有特别挂在心上。像他心思这么重的人,做事谨慎,怎么可能会说漏嘴,无非因为事情没发生在他身上罢了。

鲁智深对林冲的好,是100%,林冲对鲁智深呢,最多也就50%,所以林冲是“50%”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倒霉的是鲁智深,林冲会冒死杀解差救他吗?不可能的。他多半也就是提着食盒,拿点银两,给鲁智深送行,“洒泪而别”。

交朋友交林冲这样的,没劲。

《水浒传》后面,鲁智深和林冲越来越生分。鲁智深对林冲的称呼从“兄弟”到“教头”,可见一斑。

鲁智深看着莽撞,但并不是傻子,很容易知道林冲是什么样的人。





4

接着说林冲。

林冲哪怕发配沧州,都还想鸵鸟一样,假装太平无事。李小二都向他报警,说陆虞侯到这里来过,和管营、差拨交头接耳,一会儿说“高太尉”,一会儿说“好歹结果了他!”

林冲怎么反应的呢?

还是当年那一套。拿着“解腕尖刀”寻陆虞侯,寻了三五日没寻着,就拉倒了,“也自心下慢了”。

说到底,林冲还是在自欺欺人,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他对“岁月静好”已经魔障了,只要还有一丝一毫骗自己的余地,他就会骗下去。

但是该来的还是要来。

终于,林冲在山神庙被逼上了绝路,再没有一点侥幸的余地。这时他才豁出去,杀人逃跑。

山神庙之后,有一阵子林冲脾气变野,抢人家老庄客的酒喝。但也就仅此而已,很快他气消了,又变回了低调温和的样子。

哪怕在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林冲也没有变成野兽。这算是他比武松正派、厚道的地方。

但是这个道德底线守得也很勉强。

后来王伦让他杀个人交投名状的时候,如果换上鲁智深,很可能就会破口大骂。但是林冲没有。他为了在梁山落户,提着朴刀就下山了,一门心思要杀个过路人。

林冲的道德底线,像他的爱情或者友情一样,有是有,但不浓烈。当道德妨碍了他岁月静好,那就没什么道德可言了。

道德是这样,那仇恨呢?他也并不执着。

后来高太尉被捉上梁山,林冲的反应也就是“怒目而视”,然后就没有然后。

这就跟他拿了“解腕尖刀”去太尉府门口寻陆虞侯一样,只是摆姿态,演给别人看,也让自己能心安一点。

林冲的仇恨就像他的道德一样、就像他的爱情一样,确实存在,但永远低于岁月静好。

林冲后来写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这首诗写的和他一点也不像,他都没搞明白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

仗义、朴实、忠诚,都有那么一点点,但仅此而已。至于“英雄”、“威震”,那是一点都没有的。

林冲不是英雄,也不想当英雄。他就想过安稳日子,很中产阶级的一份梦想。

5

林冲就是无数普通人的影子。他们有道德,心眼不坏,对人厚道,也有爱别人的能力。但是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可以一步步后退。只要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会把自己珍贵的东西一点点都舍弃掉。

这个世界只要不把刀赤裸裸地架到他脖子上,他就会假装岁月静好。
但是刀会不会架到他脖子上,那就是碰运气的事情。

王进不是这样。周围的世界刚刚向他露出一点刀的寒光时,他就断然选择了逃亡。而林冲则是默默地等着,假装一切正常,能拖就拖,能骗自己就骗自己,眼睁睁看着对面的刀慢慢出了鞘,慢慢伸了过来,慢慢架到了脖子上。

直到这个时候,他的第一反应还是哀求: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刀的回答是:说什么闲话?

大部分人习惯了当“鸵鸟”,只要岁月静好,对于眼前发生的灾难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三色幼儿园虐童他们不关心,假疫苗事件他们不关心,成都七中食堂他们不关心,空难事件他们不关心,地震他们不关心,对缪可馨的死亡他们不关心。总之他们对什么都不关心。

他们只关心自己,他们是一群极端自私自利的群体,在自己现世安稳的小圈子里暗自庆幸,那些事情很遥远,那些事情与他们无关。

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恶无动于衷。那些不辨善恶、不明是非,倒向邪恶的人,将成为最悲哀的陪葬品。人,必将为自己的苟且、怯懦与冷漠付出代价!不为正义站起来,等雪崩时,就要为邪恶陪葬。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