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朝篡位皇帝为何要迁都北京?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点击

蓝色

字体“大时局评说”,每天有精彩内容!




如果没有发生“靖难之变”,或许没有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和博物院——紫禁城,当然,历史上不能用“如果”假设,但,明成祖朱棣篡位后几乎只做出了两件耗费财力的大事,即迁都北京和郑和七下西洋。在财力不是很充裕的“后洪武时代”,朱棣为何做出劳民伤财之举?




我们要从明朝开国者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还是一名将领时,在南征北战中与马秀珍即后来的“马皇后”诞下长子朱标,朱元璋27岁得子,在当时已经属于“老来得子”了。因此,对长子精心培养欲打造一代明君,延续明朝朱家烟火。可是,天不遂人愿,明太祖朱元璋花了30多年心血锤炼的明日君王朱标却在壮年之时猝然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一代帝王的朱元璋悲痛欲绝,已是风烛残年的朱元璋痛定思痛决定嫡长孙朱允炆为新皇储。



洪武24年(1392年),朱标病逝。几个月后,朱元璋下昭钦定嫡长孙朱允炆为皇位的继承人,朱允炆时年16岁。

朱元璋施行的是嫡子继承制,朱标作为嫡长子,继承皇位无可争议;嫡长子病故,传位嫡长孙也属正统。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为何不在“儿子辈”中挑选皇储呢?

据说,朱元璋对长子朱标在战乱锤炼成长,为大明王朝也立下汗马功劳,战场“父子兵”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且朱标熟知兵法,有治国雄才大略。长子病故后,长孙朱允炆长相酷似朱标,且朱允炆自幼聪慧好学,知书达礼,性情仁厚,深得朱元璋喜爱。于是,朱元璋将对长子的思念与感情全部倾注在这位长孙身上,刻意培养。

朱元璋临终前将皇长孙朱允炆和驸马爷梅殷召至床前,长叹道:燕王病矣!(燕王指的是镇守北平的藩王朱棣)显然此“病”非“病”,而是太祖最放心不下的一块心病。

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遗诏写道:······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易登大位。······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朱元璋临终前密命驸马爷梅殷、方孝孺、黄子澄等大臣辅佐新君。

朱元璋显然已经考虑到,生怕20多个手握兵权的藩王儿子乘进京悼念太祖之机谋反,因此,特立遗诏“毋至京师”(即不准进入南京)。

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登基,改年号为“建文元年”,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上台后,感觉到各位皇叔藩王的权力太大了,构成对自己的威胁。想到太祖临终遗言:燕王病矣!建文帝显然明白,此“病”为心腹大患也。于是,听取辅佐大臣的建议,打破了太祖立下的“藩封制度”,施行“消藩政策”,即各地方由朝廷派出的文官管理事务,藩王不得干预。这一政治动作触及了藩王的权力,无形中加速了“靖难之变”(也有人称:靖难之役)的提前到来。

 


该来的事总会发生!

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于1399年以“清君侧,靖国难”之名,挥师南下,经过数场激战,于1402年攻入帝都应天皇宫(今天的南京),史称“靖难之变”。交战混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报称,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亡。于是,朱棣即位,明朝进入明成祖时代,年号永乐。

朱棣显然不会相信建文帝“自焚身亡”的消息,但“国不能一日无君”,只能以这种方式昭告天下了。

话说回来,“野史”有这么一段传说,朱元璋在临终前曾密召驸马爷梅殷及方孝孺等辅佐大臣,并交代一个宝盒,嘱咐:皇太孙倘若遇到危难时方能打开。当朱棣率兵攻入应天皇宫城门时,几位辅佐大臣将太祖遗物宝盒打开一看,发现盒内有三样东西——剃刀、袈裟、密室地图。辅佐大臣们心领意会,将建文帝剃光头发,穿上袈裟,顺着地图上的密道带上几个随从匆匆逃离皇宫。留下的辅佐大臣将建文帝起居的宫殿付之一炬,焚烧而死的只是一名太监。

鹏陈万语认为,这段野史不足为信,可能是哪位写作高手根据朱元璋“托孤”洁庵禅师而杜撰出来的。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于永乐4年(1407年)下昭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在北平修建新皇宫和皇城;经过数年的选址与勘察,永乐14年(永乐1417年)正式动工;永乐18年2月2日(1421年)北平皇宫和皇城落成。明成祖迁都北平后,仍保持南京的都城地位,原先设置的中央机构保留不变,以安置听话的政治老人。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仍为应天府,一南一北两个京都,在历史上出现奇特的“一国两京府”。

历史上,将明成祖迁都北平称为“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当然,这是从大局出发,从历史观上只能这么写的。但是,鹏陈万语认为,朱棣是从三个方面考虑迁都的。
南京老皇宫地形复杂,建文帝神秘失踪,令这位篡位皇帝夜不能寐。北平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已经经营数十年,根深叶茂,都是手下亲信。篡位入主毕竟没有正当性,随时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明成祖迁都的理由已经很充分了,没有多大争议。那么,为何又要花去大量钱财派郑和下西洋呢?

要知道,经过“靖难之役”战争后,生灵涂炭,百废待兴,迁都又花费巨资,哪里还有财力支撑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呢?

早在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前,明成祖已经派尹庆于永乐元年(1403年)出使古里(今印度西南部)、满刺加(今马六甲);次年(1404年)又出使爪哇和苏门答腊。



郑和领衔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人类史上最伟大壮观的航海史话。

七次分别是:


永乐3年6月15日(1405年)出发,永乐5年返航;永乐5年(返航后向皇帝汇报后又出发了)——永乐7年;永乐7年(也是返航当年又出发)——永乐9年;永乐10年——永乐13年;永乐14年——永乐17年;永乐19年——永乐20年;永乐22年航行半年闻讯明成祖驾崩。


由此可见,郑和一生中最辉煌时刻几乎在海上度过的。

郑和受命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至今仍在争议中······

当然正史只能说: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

耗费明帝国巨资,难道仅此而已吗?

我们知道,当年郑和率庞大的船队远航,大小船只(连同补给船)共260多艘,船员27000余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160米,宽60米,排水量万吨,载员1000人以上。浩大的规模,哪里会亚于今天美军数艘航母战斗群游弋在世界各地海域,但美国开动航母是有经济利益回报的,是由“石油美元”支撑这一笔不菲的开支。但是,明成祖的航海事业却是做“亏本生意”,据称:由于船队携带大量铜钱出国用于购买船员生活必需品,致使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引起帝国钱币的大规模贬值和经济恐慌。

到了明宪宗成化年,明朝第八代皇帝朱见深突然对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意图感兴趣,下诏命兵部查找郑和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找不到,只发现介绍沿岸国家和地区地理情况的著作和航海图,而郑和上奏皇上的奏折竟然无存,成了历史谜团。

因此,所谓的“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中外文明的交流”似乎难于服众,更无法正确解释历史,还原真相。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十多年前曾说过:郑和领导着庞大的舰队来到这里,但是,他并没有侵占马六甲海峡,他的目的是加强双边关系。历史证明了虽然中国人有能力并且有机会这么做,但是,他们并没有侵占马来西亚。

印尼某些政治人物包括许多学者都坦诚:郑和是印尼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者。印尼伊斯兰教士联合总会总主席Said Aqil Siroj曾说过:郑和带给印尼人民最好的礼物就是伊斯兰教。

不堪财政重负的明帝国难道真的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而不惜血本地烧钱支持这一伟大事业?

鹏陈万语根据自身的阅历,写下几段史实,供诸位参阅思考。


1


鹏陈万语的导师施志诚教授在30多年前,受邀整理撰写福建晋江柯氏族谱中偶然发现,柯氏族人中有一位叫柯荣的人,明永乐初年在南京城郊的句容任县令,但一夜间惨遭“灭九族”的灭门之灾,何因不明,教授百思不得其解。


2

福建泉州开元寺,这座建于唐垂拱年间(686年)的佛教寺庙,却在明朝的洪武末年间大兴土木,增建了许多殿堂。寺庙主持原本都是由寺里高僧大德选举产生的,但在洪武末年,却由朱元璋钦命南京灵谷寺的洁庵禅师为泉州开元寺住持。皇帝亲自钦点一个寺庙的住持,这可能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洁庵禅师即将赴任之前,朱元璋单独召见了他。并对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要当好住持很难,要是太善良了就要被人欺负,要是奸恶的话,就要受人攻击,只有洁身自好才能长久啊!”。洁庵禅师心领神会,牢记皇上嘱咐,默默离开皇宫赴任了。

由皇家接管一座普通的寺庙,住持又是由皇帝钦命,难道没有疑点吗?



3

洁庵禅师是江西抚州金溪县洪氏子。据《灵谷禅林志》卷8《高僧》记载:正映,字澄渊,号洁庵,一号月泉,自称雪老。洁庵禅师从小便到福建宁德三峰寺(南峰寺)、安仁寺出家,当小沙弥。曾于明洪武十九年到南京钟山灵谷寺拜住持慧明谦禅师(福鼎人)为师。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赴考试经得度”住灵谷寺。在明洪武晚年时,洁庵禅师受命前往泉州开元寺当住持。但到了永乐元年却不知何故离开泉州开元寺,前往闽侯山区雪峰寺,后来成为该寺第六十七代传人。



4


在印尼苏门答腊的Banka岛,生活着一个叫“娘惹”的族群,他(她)们完全不懂华语,皮肤黝黑地与当地人无异。当地华人称这个族群为“土生华人”,即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代在当地繁衍生息了。
但这个族群与当地的印尼人习俗有异,特别体现在一些节庆上。如每年的五月初十,家家户户将自制的纸糊“龙船”抬出来,集结上街巡游,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里的“贵族”大多数在名字前加上“ANG”字母,读成“昂”。鹏陈万语熟知印尼语,“ANG”在印尼语中是姓氏,可做“洪”姓或者“皇”姓使用,当然也可以当成较为普遍的“黄”姓。闽南话的“皇帝”读音是“洪嘚”(hong dei)。因此,这里“ANG”应该是当成“皇”字使用。
鹏陈万语联想到,五月初十是明洪武帝朱元璋的忌日,这个族群的人是不是在纪念自己的先祖呢?
这个族群的人如果使用“皇”作为姓氏,一目了然。可是“ANG”在东南亚大多数的华人姓氏中是“洪”姓或“黄”姓,那么,这群人如果使用的是“洪”姓?可以吗?
鹏陈万语认为,即便使用“洪”姓,同样可以解释通达。这些皇亲国戚流落异乡,为避免遭追杀,但又不能改姓。因此,以太祖“洪武”的“洪”字为姓,以免子孙后代忘记皇族身份。


5


2006年2月5日,南京西华门与玄津桥之间的一处施工地,发现地下埋藏一条由青石条砌筑的大型涵洞,高2米,宽约1.5米。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王志高经实地勘察后判断,这是明代皇宫专用的涵洞。
这条涵洞是不是传说中建文帝逃离的密道呢?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鹏陈万语隐约看到一条线索:建文帝朱允炆在燕王朱棣领兵攻入皇宫前,仓促地带了几个随从由皇宫内的密道逃出——暂避住在句容县(导致后来柯姓县令遭“灭九族”)——后来一路南逃到福建泉州开元寺,本想在此终老(开元寺离出海后渚港不远)——行踪暴露,乘船渡海逃往印尼苏门答腊Banka岛后隐居。


由上述推断可以解释几个疑点:


  1. 句容县令庇护建文帝而遭“灭九族”的原因;

  2. 洁庵禅师因建文帝行踪暴露,未完成“托孤”使命,送走建文帝后,为避免遭追杀,突然离开“皇家级”的开元寺,到闽侯山区的雪峰寺隐居;

  3. 从永乐2年派尹庆出使苏门答腊,一直到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几乎都经过苏门答腊,显示明成祖是得悉情报略知建文帝的行踪。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做事缜密周全,几乎做到面面俱到。朱元璋钦定皇长孙为继承人后,利用“蓝玉谋反案”不惜诛杀许多“开国元勋”,为皇孙未来接班扫清障碍,而“下下策”则是洁庵禅师“托孤”安排。太祖临终前已经做出详尽的政治安排,但终还是“人算不如天算”,皇太孙还是逃不过逃亡的厄运,这似乎又是印证了朱元璋预测到的另一种结局。


后记:

有福建学者大胆提出:建文帝一行抵达泉州开元寺不久后,行踪暴露,洁庵禅师没有完成“托孤”使命,预感处境险恶,将建文帝等人安置在自己控制的宁德的寺庙里,为避人耳目,洁庵禅师自己则到离宁德山区100多公里之外的闽侯山区雪峰寺隐居。

佐证是:2009年宁德上贝村发现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墓,虽然墓志铭上没有年号,但有火龙珠,专家考证确实系明代墓茔。墓附近有座支提寺,寺内供奉明代袈裟,袈裟上两排绣上九条金龙,中间一排则有五条金龙,“九五之尊”的象征暗示这身袈裟非同寻常,在当时,即便达官显贵也不敢使用。以此推断,建文帝在此终老。



做汽车不如口罩赚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