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残影效果
游戏中的人物移动带起残影,用来表达速度是很有视觉表现力的。异名的实现思路是从“白玉无冰”那里参照过来的,在具体的实现上面添加了一些异名自己的理解。
实现思路
投影到多个画布
“白玉无冰”的这张图解析得很清晰,我们在实现的时候会在移动的角色中新建一个独立摄像机的子节点,专门拍摄需要移动的角色,然后投影到五个不同透明度的Sprite中。当角色移动的时候,我们也让作为残影的五个Sprite,分别有延迟地移动到角色当前的位置,这样子在视觉上就有五个残影在跟随了。
在具体的实现有两个注意点,一个是因为摄像机仅仅只需拍摄移动的角色,所以要为角色新建一个分组,相机只拍摄这个分组;还有一个就是相机拍摄出来的画面投影在RenderTexture
上是一个上下颠倒的镜像图像,所以要设置每个Sprite
所在节点的scaleY = -1
;
这块的具体实现上我和白玉无冰的做法不一样,白玉无冰直接在编辑器上对残影所在的Sprite
节点做上述提到的透明处理、层级管理、颠倒处理,异名会觉得把这块的设置放到代码层面处理比较好,一来是编辑器的功能最好还是专职于布局,比如像这个残影透明参数和层级管理确实可以通过编辑器来配置,但是透明度的细微变化和变量绑定的先后顺序这些微小区别,其实是不利于后面的维护和他人接手的,后面阅读代码逻辑的时候也无法看出整个实现的思路。二来就是在代码内做设置参数可以随时在代码上做调整,比如我的残影透明度的初始值,用代码赋值的方式就会比在编辑器中设置会更加一目了然。
代码如下👇
const roleZindex = 10;
this.role.zIndex = roleZindex;
const texture = new cc.RenderTexture();
texture.initWithSize(this.node.width, this.node.height);
const spriteFrame = new cc.SpriteFrame();
spriteFrame.setTexture(texture);
this.roleCamera.targetTexture = texture;
this.ghostCanvasList.forEach((ghost, idx) => {
ghost.node.scaleY = -1;
ghost.node.zIndex = roleZindex - idx;
ghost.node.opacity = 100 - idx * 15;
ghost.spriteFrame = spriteFrame;
});
角色移动
因为我们的实现是把相机作为子节点绑定在角色节点下面,当角色移动的时候我们的相机也跟着移动了,我们就需要把相机投影所在的Sprite
节点们分别做一个延时移动,带出”残影“效果。代码如下:
this.schedule(this.ghostFollow, 0.1, cc.macro.REPEAT_FOREVER);
this.node.on(cc.Node.EventType.TOUCH_MOVE, this.touchMoveEvent, this);
touchMoveEvent(evt: cc.Event.EventTouch) {
this.role.x += evt.getDeltaX();
this.role.y += evt.getDeltaY();
}
ghostFollow() {
this.ghostCanvasList.forEach((ghost, i) => {
const dis = (ghost.node.position as any).sub(this.role.position).mag();
if (dis < 0.5) return;
ghost.node.stopAllActions();
ghost.node.runAction(cc.moveTo(i * 0.04 + 0.02, this.role.x, this.role.y));
});
}
这里注意到,我们并不是在每次touchMoveEvent
的时候去调用ghostFollow
函数,而是启用了一个无限重复的定时器去同步,为什么呢?大家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原因了,其实cc.Node.EventType.TOUCH_MOVE
是帮我们做了节流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受益于这个节流,但是在这个功能里面,节流调用会导致我们的位置同步不及时而导致残影不流畅,所以我们需要单开一个定时器去实时同步,同时记得在destroy之前别忘了去销毁它。
ghostFollow
函数主要是同步残影和角色的位置,白玉无冰在这里也有两个小的疏忽。一个是在计算dis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拿残影的位置去和角色的位置做距离运算的,这个失误白玉无冰有在公众号留言中提到,但是还没有在代码仓库中修正过来,大家借鉴的时候要注意。还有一个就是判断是否静止,异名的判断条件是dis < 0.5
就认为它们已经重合了,0.5
的像素差别在画面上人眼是看不出来的,那为什么不能是if(dis > 0) { xxxxx }
呢?在现代的语言中,浮点数计算是有误差的,dis的结果是通过向量计算得出的,经过了加减乘除,中间的计算过程肯定产生了浮点数,它产生出来的结果肯定也是有误差的,大家可以在控制台把dis
变量打印出来,你会发现,每次静止的时候,理论上静止了,dis的结果应该为0,但是实际上有可能每次产生的dis值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0
也有可能是0.0001234
、0.1222222
等等,但是这个值我们已经可以认为它们已经静止了。因此大家要有意识,当涉及到精确判断的时候,要做容错处理,if(dis > 0) { xxxxx }
这种写法其实没有考虑到容错。
效果预览
源码获取请点击查看原文,长按二维码查看效果👇
我是异名,你的阅读是我的动力,其他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