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裸泳丨1979-1992:风口浪尖汉正街

意悉多 裸泳 2020-09-09

 

武汉大名鼎鼎的汉正街被“唱衰”已有很多年了,甚至整条街都已被湖北首富阎志的卓尔集团搬到了汉口北——彻底“长街寻遍无踪迹”了。


然而,在二十年前,身为小商品圣地的汉正街还被誉为天下第一街。而今日声名远扬的义乌在汉正街面前还仅仅是蹒跚学步的后生晚辈。


今天,裸泳和大家回顾武汉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不应忘却的一段往事——汉正街传奇。

 


一、敢为人先1979


汉正街并不单指一条街道,而是以那条街道为中心南北延伸的一大片城区,其范围可说是西到硚口路、东到江汉路、北到中山大道、南到汉水长江——粗暴的说,整个武汉硚口区,都是“汉正街”。


汉正街三个字,武汉的骄傲,长江上的明珠。在更远的年月中,这三个字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时称“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


这一切的荣光,始于1979年。


那年,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中央认可。面对小岗模式,武汉市委市政府在内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既然农业有家庭联产承包制,商业是否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个问题在私营经济尚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时代,无异于一颗原子弹爆炸——十年浩劫刚过,人们的政治神经并未放松:私营经济,究竟姓资姓社?这冲破禁锢的一步,究竟走还是不走?这时代的大门,究竟开还是不开?


历史没有如果。面对着未知和艰险,武汉人就像1976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第一个迁走主席像时一样,再一次选择了一往无前:在中央尚未对私营经济做出明确定性的1979年,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在硚口区,发放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执照。


年底,总计103位“无业”人员在汉正街正式上岗,持证摆摊。


在今天我们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小商品市场买到几乎一切产品,但在当年,一个商业街究竟可以卖什么,是个红线问题。


汉正街上的103位先行者,持有的是“小商品“买卖证,只能够贩卖”小商品“。而且,有着清晰且严格的分类:可以卖童装但不能卖长袖衬衣,可以卖纽扣电池但不能卖装着纽扣电池的计算器,可以卖伞布但不能卖伞……


这种一刀切式的产品划分,让汉正街上的商贩束手束脚格外难受。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商品买卖的限制,却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告终:


一位汉正街上的小贩王仁昌,去汉口小商品百货“看货”——好巧不巧,他居然在国营的“小商品百货”里看到有卖雨伞——“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王仁昌当即买了十把雨伞,拿着伞和发票硚口工商局上门“告状”。面对此情此景,工商局上下陷入两难:雨伞算小商品的话和明文规定的范围不符,不算小商品的话,汉口小商品百货里又大大方方的在卖——


急中生智的工商局给出了一个令人回味的官方答案“这是大小商品交叉的一种商品”。令人纠结的汉正街小商品分类限制,就在武汉人狡黠的智慧中,消散在时代前进的呼啸声中。


如果仅仅是商品买卖的红线,用这样的“智慧”和“巧合”也不难化解,但是对于这103个吃螃蟹的人,有着更大的危机:


1981年,北京的报纸登载了两篇文章,一篇叫《汉正街投机倒把多》,另一篇则更让人寒毛耸立——《汉正街是社会主义么?》。坊间更是盛传汉正街上有三个70%,“70%是出狱罪犯,70%是无业流氓,70%是投机倒把”。


舆论质疑之声一时间铺天盖地。


由汉正街引起的私营经济大讨论,传遍大江南北:私营经济到底行还是不行?以至于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南下摸底汉正街模式,武汉市委市政府更是连夜起草报告上报北京。


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毛泽东


2018年,《人民日报》整版刊文改革开放40年纪念文章《对内搞活看汉正街》,其中对汉正街103位先行者如此评价:“他们怯怯的叫卖声,拉开我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帷幕,也标志着个体私营经济重回中国经济舞台”。


怯怯的叫卖声,仿佛一曲改革长歌的领唱,最终百万人、千万人、亿万人一同加入进来,汇聚成为了市场经济的最强音。

 

“没有汉正街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没有今天中国商业的繁荣。汉正街模式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不亚于‘小岗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延福教授



二、改革标志1982


1982年,中央肯定了汉正街的发展经验,《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



在那个时代,汉正街代表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各国记者、欧美政要的目光都聚集在汉正街上——美国助理国务卿隆伯格访问中国时点名参观汉正街、法国总统密特朗派《生活》记者到汉正街采访盲人商人郑举选……

 

汉正街不仅是武汉的、湖北的,更是中国的、亚洲的。“天下第一街”的名号不胫而走。

 

而1982年的义乌,则乘上由汉正街开启的体制改革东风,也走上了大胆开拓的道路,开始摸索着启动民营经济。相比店铺林立、摩肩接踵的汉正街,义乌尚是“马路市场”、“地摊生意”,跟着汉正街“亦步亦趋”的做起小商品的买卖。


全年,汉正街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1988年更是达到了7个亿,1991年则达到了8.5亿——当时武汉的GDP也就200亿。

 


在万元户就能算是“一方首富”的80年代,汉正街走出了中国第一个“百万元户”——盲商郑举选。

 


1940年出生的郑选举18岁便在汉口做摊贩,到了66年稍有眉目,十年动荡的来临把他八年的辛劳全盘否定:1966-1978十二年间,抄过家、被出卖过、进过“学习班“……以至于后来回忆那段往事,郑选举说”那时眼睛还能看得见,看到穿制服的人拔腿就跑“。


然而无论怎样的艰难,郑选举从未出卖过别人。靠着远扬的诚信名声,到了1978年郑举选是汉口小商贩心中的“摊联会长“。


1978年1月18日,“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将郑举选抄家,给他挂着”武汉市百货总头子“的牌子游街示众。


等到入狱时候,审讯的工作人员承诺,只要郑选举把和他合伙做生意以及在他那里买货的人供出来,就可以免除牢狱之灾——郑选举不为所动,这班房,一蹲就是十八个月。


狱中因为思念孩子而终日以泪洗面的他,彻底失去了光明。然而因为咬死不出卖别人的义气之举,“盲侠”成了郑选举新的名字:再度开街的汉正街,正等着他们的精神领袖回来。


但郑举选此时却无心重出江湖,“我就是去垃圾沟里捡烂菜叶吃,也不做生意了”。


后来汉正街上摊贩越来越多,来劝他的人也越来越多,盲侠终于重出江湖,拿着身上仅有的15块钱再战商场。


当年的人们感恩于郑举选的诚信仗义,纷纷帮他筹资、赊销、搬货,很快盲侠变成了中国第一个百万元户——中国首富,盲商郑举选。


人生几起几落的郑举选早已看透繁华富贵,1992年,郑举选辞去武汉华侨贸易部董事长职位,淡出汉正街,隐居在了墨水湖畔。

 

盲商郑举选,作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2018年入选了中国改革开放100人。与他并列的名字还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柳传志、霍英东。



汉正街的伟大不仅是因其经济建设的恢弘,更是因其领一时之先河的开放。汉正街的开放,不单单是场地的开放,更是政策的开放、经济体制的开放——伴随着汉正街的开天辟地,整个武汉涌现了一大批全国第一:中国第一个技术市场,中国第一个放开蔬菜价格的城市,中国企业的第一个外籍厂长,中国地方政府中第一个撤局改委,中国第一个兼并市场……


那是风云激荡的一代人,武汉与汉正街不仅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80年代初的汉正街是无论如何不会将义乌放在眼中的——一座浙江中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小小县城,又如何会是九省通衢、时代创造者的挑战者?


而然现实是残酷的。汉正街的辉煌来自敢为人先的突破和创新,日后义乌的超越,正是因为曾经代表先行和创新的汉正街,变得固步自封。



三、盛极而衰1992


1979—1992年,汉正街无可争议的占据着中国小商品经济的头把交椅,经过了十三年的积累,汉正街迎来鼎盛:69个专业市场中容纳了近3万商户,20万种商品,2万多名人力挑夫一年搬运150万吨货物。


汉正街就像盘踞于长江上的巨龙,一呼一吸间吐纳着天下商气。


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市场经济全面推广,汉正街却把全国小商品市场交易额第一的桂冠丢给了义乌——截至2018年,义乌蝉联了27次小商品销售冠军。


义乌的突然崛起,时至今日都让人难以置信,曾经一位中央领导在浙江任职时造访义乌,也不禁发出了“莫名其妙,无中生有,中国第一”的十二字感慨。


更始料未及的是,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将汉正街甩在了身后。山东的临沂、福建的石狮、广东的虎门、河北的白沟、沈阳的五爱……小商品市场百花竞放,在全国经济大发展中,传统的商贸逻辑似乎全部打碎重组。



2005年《中国青年报》报道:“汉正街市场规模扩大了6倍,税收增速却从31%降到了10.2%,交易额从全国十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前三位降到了第七位。近两年,汉正街个体经营户数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减。‘天下第一街’被‘水货第一街’所取代。

 

“汉正街不行了”成为了一句武汉本地流行语。

 

虽然汉正街自2011年“搬迁”以来,已无“官方”说法,但根据各方数据,大致估算出汉正街地区2018年销售额约800亿,汉口北地区约600亿左右,合计约1400亿——仅看数字,汉正街依旧是稳居全国前十的小商品市场,谈何衰落?

 


然而看到万商商场、新街市场中日益减少的商户,昔日多达2万多人的“扁担”群体如今只剩下寥寥1000余人,这一切又仿佛是在对汉正街的衰落无言的肯定。

 


与之相对,2018年义乌市场国内销售额达到1593.1亿,出口额达到2521.6亿,合计达到4114.7亿——接近汉正街的三倍。


对于曾经照亮改革开放航线,如今偏居一隅的汉正街而言,衰落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言而喻的——他再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先者,而变成了业态落后、亟待重生的往日余晖。


关于汉正街的衰落,负责汉正街搬迁的卓尔董事长阎志在其主编的《汉口商业简史》中语焉不详:“因为种种原因汉正街落后于浙江义乌等小商品市场,汉正街在3-5年内将整体搬迁至汉口北,过去汉正街的辉煌已成历史”。


而这些“种种原因”可以很多:街道布局导致的物流困难、私有铺面带来的租金成本过高、空铁发展对武汉枢纽地位的削弱、本地制造业的落后……


然而,义乌一个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毫无工业基础的县级市创造的中国奇迹,将这一切原因踩狠狠在脚下——从来只有开拓和创新才是硬道理,不直面症结,仅依靠搬迁而不是改革,丢掉了汉正街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然只有被超越被甩下。



汉正街的辉煌来源于此,汉正街的衰落也是如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尾声 、2019:汉正街四十年


汉正街80年代领时代风气之先,开拓出小商品市场模式,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正如吴双墩所说“汉正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酝酿、产生、发展、深化过程中,最具标本意义”。


时光荏苒,四十年前汉正街开天辟地的传奇往事,每每重温依旧让人感到荡气回肠。汉正街的辉煌已经远去,但它在改革开放史上所探索出的经验让人永远铭记:


敢为人先,永不言弃。


- End -



往期推荐





裸泳已进驻今日头条、新浪、网易、天天快报、搜狐、九派、大鱼号、雪球、财条、百家号等,敬请关注。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