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揭露了真相的历史照片——在啪啪打谁的脸

2016-12-04 真相连连看

本人致力传播理性声音、关注民生,每天分享公众号可能不会更新的优质文章。若志同道合,加小编为好友(微信号:ny51362)


导读


桑塔格曾说:" 照片可以提供证据 "。她本意强调的是,统治者可以此来规训人民。然而照片也可以提供另一种证据:通过观看和解读一些曾有意或无意湮没的历史老照片,我们得以知晓或者印证主流历史叙述之外,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加微信shw984,看更多内幕猛料。

收录于冯克力先生《当历史可以观看》(增订版)一书中的 112 幅老照片,或许就可以提供这样的 " 证据 "。这是一些曾 " 不宜发表 "、" 曾入敌档 "、" 让历史成见尴尬 " 的照片,在 "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 之外,凝视 " 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 ……结合作者多年来征集、编辑这些照片的亲历亲闻,历史仿佛以一种新的面貌重新 " 活 " 了过来。

今日微信选取的就是其中一小部分文字和图片,各位不妨看看。

当历史可以观看

摄影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

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全息的。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候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引发了他的思绪,从而对某件史实、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获得了新的认识。

1965 年," 四清 " 运动期间,黑龙江阿城县批斗富农分子。他们褴褛的穿着,之于他们 " 富农 " 的成分,真是莫大的讽刺!罗兰 · 巴特说,每一张好的照片,都有一个令人心悸的 " 刺点 ",而这张照片的 " 刺点 " 也是显而易见的。

著名摄影家李振盛拍摄过一组反映 " 四清 " 运动的照片,记录了 1965 年黑龙江阿城县农村开展 " 四清 " 运动的场景。李先生当时是黑龙江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他应该是带着宣传 " 四清 " 运动大好形势的使命去进行这次采访的。事过四十多年之后,再来看这些照片所定格的信息,却别有意味。其中一张照片里,两个富农分子低着头、弓着腰站在台上接受批斗,他们身上穿着油光可鉴的破棉衣,看上去与叫花子已没什么两样 , 却还要被推到人前遭受这样的羞辱,让人觉得实在可怜。这身破衣烂裳,对于希望这张照片所能诉诸读者的感情,比如激发对于富农分子的义愤与仇视等等,几乎具有某种颠覆.性.。

让 " 历史成见 " 尴尬的照片

照片是一柄双刃剑,在以其具象、直观的属.性.,为历史叙事与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往往让一些 " 历史成见 " 面临尴尬。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正史叙述里,在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对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描述语多轻蔑,国民党正规军的诸多对日大兵团作战似乎可以忽略不计,抗日战争的胜利端赖敌后军民的袭扰与游击。说到国民党正规军的将士,要么在日军的攻势面前 " 不堪一击 "、" 望风而逃 ",要么就专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作对," 制造摩擦 "、" 破坏抗战 "。这样的叙事,深深地影响了几代的中国人。

如今随着国共之间的和解,大陆这边对正面战场的记述已经越来越趋于客观,各种相关的照片也尽可随意呈现。但退回去十几年,情况却不是这样。正因为如此,十几年前,当来自台湾的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把一组组记录正面战场的照片在《老照片》里披露出来的时候,在读者心中才引起了那么强烈的震撼。

1944 年 11 月,中国军队在滇西作战中收复龙陵。国军士兵奋不顾身冲向敌阵的英姿,与经由多年灌输培育起来的诸多认知,迥然有异。

这是其中一幅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在滇西作战中冒着炮火硝烟,跃上龙陵城头的照片。这张与我们以往的认知迥然有异的照片,不仅以其极具震撼的信息诉诸人们的视觉,更诉诸人们的情感,经由多年灌输培育起来的对国军将士的诸多偏见,正是在那一刻被化解于无形。这就是照片的魔力!而且不用多,有时一张就够。

***

" 一党专政 ",曾是国民党遭政敌诟病最多的一个议题。《老照片》里曾经刊出过一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民众集会的照片(图四),在主席台一侧的标语中,赫然写着 " 迅速结束一党专政 "。可见,那时 " 一党专政 " 正是国民党的软肋所在,挑战 " 一党专政 " 自然也就成了反对派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大有一剑封喉的威力。平心而论,说国民党独裁(它自己称说是 " 训政 "),并没有委屈它,从其执政的二十多年里,足以找出车载斗量的事实来证明这一点。

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的一次集会。主席台一侧的标语 " 迅速结束一党专政 ",赫然在目。

不过,事情也还有另一面,并且有图为证。

1948 年 5 月," 行宪 " 国大举行副总统选举,一位代表正走向会场专设的 " 秘密写票点 "。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 1948 年 5 月的 " 行宪 " 国民大会期间,当李宗仁与孙科的副总统竞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一位代表正匆匆走向设在会场后面的 " 秘密写票点 " 圈写选票。

国民党信奉的是 " 党国 " 理念,在其执政的那些年里,也大体上是 " 以党领政 ",但这一次的 " 行宪国大 " 却开得货真价实,尤其是 " 党魁 " 所属意并由党中央提名的副总统人选孙科,经过几轮的投票后,居然败给了以个人名义参选的李宗仁,这至少证明了,那时的国民大会还没有沦为可怜的 " 橡皮图章 "。

日常民国

通常,提起民国社会,大陆的一般民众耳熟能详的是红军的伟大长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是国统区的腐败以及埋葬蒋家王朝的战争。而对于民国社会的各项事业、战争以外各阶层民众的庸常生活,则所知甚少,与此相关的照片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1935 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即景。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年轻女教师娟秀的面庞和孩子们欢快的笑脸上,温馨而祥和……

照片拍摄于 1935 年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定格了一位幼儿园女教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的瞬间。这张照片定格的虽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瞬间,但所折射的时代意涵也是显见的。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到了 1935 年,社会尚称安定,各项建设逐次展开,如果没有两年后日本人的大举入侵,和平发展的局面得以延续,中国的社会进程完全会是另外一种样子。而这张记录民国首都民众寻常生活的照片,以及画面本身所透露出的安宁与祥和,正是那个时代的某种写照。与通常印象里的 " 万恶旧社会 ",至少是大相径庭。

***

民国几十年,除了抗战前有过几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动荡与战乱之中,这无疑给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战乱与动荡并不就是民众生活的全部,即使身处战乱中,老百姓的日子照常得过。战争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百姓的生活,却无法使它中断。

1948 年,竖立在长春街头的新影片上映广告画。

1948 年,长春市一间酒吧里一位登台表演的鼓手。

这两幅照片均拍摄于 1948 年的长春。此时国共内战方酣,长春已处在解放军几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不仅十几万国民党守军与外界的联系逐渐中断,一般百姓的出入,也受到严格的限制,一场空前的饥馑正一步步逼向这座城市。生活在长春城里的人们,已不止一次地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但这并不妨碍最新的美国大片一部接一部地上映,而架子鼓手一旦登台演出,还是西装革履,头发依旧梳理得丝毫不乱,专注地沉浸在自己敲出的鼓点里……

照片 " 遭遇 " 之种种

摄影传到中国的一百多年间,从晚清到北洋,到民国初创,到日本侵略,到国共内战,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政治运动,政局变幻之不测,社会动荡之剧烈,为数千年来所罕见,而沉浮其间的国人则往往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天上地下,不堪其忧。于是,为了使作为 " 证据 " 的瞬间定格能够达成或避免某种后果,无数的照片便难逃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种种命运。

这张拍摄于 1900 年的全家福,全赖照片的主人别出心裁,将其藏在了居室拉门的缝隙间,才得以躲过 " 破四旧 " 一劫,完好保存下来。

著名学者周一良先生与夫人邓懿女士的结婚照。文革期间,周先生恐惧于照片中穿着华丽的衣服,会招致红卫兵的批斗,遂自行毁掉。后来又从国外的亲友处陆续找回部分。

一位国民党军队的少尉收藏过的照片。礼堂正中的标语 " 忠党爱国 " 表达了国民党对官兵的一般政治规范,而其中的蒋介石标准像,明显后来被涂抹过。

" 不宜发表 "

不宜发表的照片指那些可能触犯了某一禁忌,而官方审查不予通过的照片。

《老照片》曾刊发了一幅毛泽东与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在一起的照片。刊发这张照片时,随附了吴兵先生撰写的解读文字,其中写道:"1951 年 10 月 23 日,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上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潘光旦交谈。潘光旦上大学时因体育事故,断了一条腿,行走不便。大概是休息时毛泽东见其他人均离席走动,惟潘光旦端坐未起,故特加顾问。潘光旦见毛泽东来到自己面前,遂拄着拐杖从座位上欠起身,用握着烟斗的另一只手撑着桌面,微笑着与毛搭话…… "

1951 年 10 月 23 日,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走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潘光旦交谈。这大概是毛泽东仅有的一幅以背影面世的照片。

这幅照片以瞬间的定格,反映了特定时期共产党领袖与知识分子尤其著名知识分子间的微妙关系。解读者从照片上 " 领袖谦恭的背影里 " 读到的,是建国之初 " 国家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殷殷之情 "。但作者也对短短几年后知识分子即 " 厄运临头 " 有所慨叹:连被毛泽东如此礼遇的潘先生也没能幸免!

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却因领袖是背对镜头,而被归入 " 不宜发表 " 之列,在通讯社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几十年,直到《老照片》刊布后,始以 " 历史照片 " 的面目得见天日。

1949 年初,蒋介石宣布 " 下野 " 回到奉化老家祭祖时,与蒋经国在山间俯瞰家乡。

真是无独有偶。后来《老照片》里还刊发过一张 1949 年初蒋介石宣布 " 下野 " 回到奉化老家祭祖时,与蒋经国在山间俯瞰家乡的照片。据照片的提供者秦风先生介绍,这张照片也因为是俯角拍摄了领袖的背影,被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方面列为 " 不宜刊布 ",直到蒋氏父子离世后,才得以公开面世。

虽然这两幅照片的基调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表现了领袖与知识分子的一度相敬如宾,后者留住的却是蒋氏父子仓皇辞庙的无奈,但以领袖需以正面、高大形象示人的构图标准来衡量,这两张照片无疑是触犯了同样的禁忌。看来,对于照片的取舍,许多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党派的意识形态,恐怕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在里面。

时代转换中的人文景观

1949 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代转换之际,最有代表.性.、最具标志.性.的,恐怕就是那些 " 大人物 " 们形同天壤的命运了。

1951 年,流氓大亨黄金荣被安排在上海大世界门前打扫卫生。这年他已八十四岁高龄,两年后便撒手人寰。

1949 年上海解放时,已八十二岁高龄的前上海滩巨富和流氓大亨黄金荣,放弃了出走,选择了留下,以静观其变。在 1951 年的镇反运动中,黄金荣的不少徒子徒孙被抓捕,还在黄公馆搜出了枪支和鸦片。黄于当年 5 月在《文汇报》上刊登 " 自白书 ",表示 " 拥护人民政府和共产党 ",要 " 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 "。接下来——

在 " 劳动光荣,不劳动耻辱 " 的氛围中,人们认为黄金荣不能光吃喝不做事,政府就派人通知黄金荣,要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譬如扫地等,尤其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地点正是在他昔日的生财宝地大世界门口。明知是对他的惩罚和羞辱,黄金荣也无可奈何,于是出现了照片中的一幕。路过的市民无不感叹,世道确实变了。闻讯赶来的记者摄下了这一情景——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人物竟如此落魄,又是那么老态龙钟。……旧上海另一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得知这一消息,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留在上海,躲过一劫。考虑到国内外的反响,对黄金荣的这项 " 改造 " 措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持续下去,毕竟他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两年后,黄金荣便撒手西去了。(见《老照片》第三十八辑,景智宇《扫大街的黄金荣》)

1967 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

1967 年间拍摄于地质部机关大院里的一组组照片,具象地展示了 " 文革 " 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内容涉及夺权兼成立革命造反委员会,庆祝夺权一个月,庆祝夺权半年直至各派大联合,时间跨度自 1967 年 1 月至 9 月。这期间,发生在地质部机关大院里的事情,也是那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1967 年 2 月 16 日,地质部机关造反派集会庆祝夺权 " 一周月 ",会上人们跳起了 " 忠字舞 "。

上图是 1967 年 2 月 16 日,那一天,夺了权的造反派们在地质部大院集会,庆祝夺权一周月。" 一周月 " 也要庆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影集的说明文里就是这样写的。如此迫不及待,分析起来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加微信shw984,看更多内幕猛料。一是无法抑制的夺权的喜悦;二是想通过大张旗鼓的庆祝来巩固新权力机构的地位。

照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呢?乍一看像是在打太极拳,但在那轰轰烈烈的年月,谁还有这份闲情逸致?何况又在这样的聚会上。做工间操吗?不光动作不像,庆祝会上做工间操也无从说起。想来想去,照片上的人很可能是在跳 " 忠字舞 "。" 忠字舞 " 是 " 文革 " 初流行的一种集体舞,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上千上万人,伴随着 " 永远忠于毛主席 " 的乐曲,按照规定的动作,翩翩起舞。像 " 早请示 "、" 晚汇报 " 一样,那时候跳 " 忠字舞 " 也是人们经常要做的 " 功课 "。

1967 年 7 月 16 日,地质部机关造反派集会庆祝夺权半年,某造反派组织的代表在会上发言。


上图是地质部的造反派组织为庆祝夺权半年而举行的一次集会,至于集会的主题,照片中的标语已隐约道出:" 地质部 1 · 16 夺权好得很!"

转.发本文,分享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